雪茄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

2023-03-26来源:东方烟草报作者:鲁茄

关于中国人接触雪茄的时间,可从明清两代的著书中进行探寻。

目前所知线索最早载于明代莆田人姚旅于1611年写成的《露书》中。该书记录了福建大量社会经济文化方面的资料,不少是他亲历与听闻,其中“错篇”章节有这样的记述:“吕宋国出一草,曰淡巴菰,一名曰醺。以火烧一头,以一头向口,烟气从管中入喉……有人携漳州种之,今反多于吕宋,载入其国售之。淡巴菰,今莆中亦有之,俗曰金丝醺。”“吕宋国出奇草,名醺。能令人醉,且可辟瘴气。”文中描写的吸食场景,若抽吸雪茄之情状。但这一场景是出现在“吕宋”还是“漳州”“莆中”,尚难分辨。

据了解,云南的德宏、临沧、怒江一带可能在更早时期种植过雪茄烟叶。明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隆庆帝宣布解除海禁,调整海外贸易政策,促进了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包括烟叶与雪茄在内的“烟草”从福建港口传入国内,应该是这一开放政策的直接成果。

清代印光任、张汝霖共同编著于清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的《澳门纪略》载:“雍正初,大西洋亦入朝贡。其人……服鼻烟,亦食烟草,纸卷如笔管状,燃火,吸而食之。”中国民间有卷吸“喇叭筒”——用纸卷烟叶抽吸的习俗,因其经济实惠、简单易行,流行至今。此文所载若非抽吸雪茄,则应为这种“喇叭筒”方式的纸卷烟叶。

成书于清嘉庆二十年(公元1815年)的《烟草谱》,系清代学者陈琮收集前人的烟草专著精心分类编写而成,引用书目达200多种,举凡烟叶品种、产地、名称、传播、交易、习俗、传闻与典故,无不收纳,内容包罗万象,被誉为清代的烟草历史文化总集,至今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其中“番人食烟”章节转录了浙江《平阳县志》一段文字:“康熙六十年六月,有番人乘小舶,为飓风飘至金乡。其人长大,须发皆卷,食烟。卷叶着火,即衔叶而吃。”此应为西方人抽吸雪茄之场景。

晚清叶羌镛撰写的《吕宋记略》记载,“烟以叶卷,笔管形,长二寸余,每洋钱一元买一百二十八支”,此当为雪茄——时人称为“吕宋烟”者无疑。

当代研究者有一种观点:中国人对雪茄的认识从吕宋烟开始。19世纪初,下南洋的中国人将菲律宾生产的雪茄带回国内,国内第一次见到这种烟草制品,称之为“吕宋烟”。中国烟民最初品尝时沿袭了南美土著人的吸食方法,把烟草放入瓦盆中点燃,将打通关节的竹管插入盆中吸其烟气。这些说法,并非没有依据,但时间存疑。

综上,中国人接触雪茄的历史以《露书》为标志,大致可上溯至公元1611年之前,远远早于19世纪初,比1895年吴甲山、郑馥泉等开启的中国雪茄起点更是早了280多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