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暮春时节的哈尔滨,寒气依旧袭人。在黑龙江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哈尔滨卷烟厂旧址,一群远道而来的欧洲客人吸引了行人的目光。这群来自波兰的客人,下车伊始顾不上休息便走进这座有着近百年历史的老厂区,瞻仰着这里的一砖一瓦,努力探寻着早期波兰移民在这里生活工作的印记。
“你们珍视历史的态度和对品牌文化的深入挖掘,让我们感动。”借助翻译,带队的波兰文化与国家遗产部海外文化遗产与战争损失司副司长埃尔兹比亚塔·罗戈夫斯卡女士激动地对黑龙江烟草工业公司负责人说,“希望建设一个有关‘波兰人在东北’的主题展览馆,向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讲述黑龙江烟草工业、哈尔滨这座城市与波兰人民交往的故事,并把这份珍贵的友谊永远传承下去。”
更令罗戈夫斯卡女士感动的是,早期波兰移民的杰出代表、哈尔滨卷烟厂前身老巴夺烟厂创始人老巴夺先生正以别样的方式实现“复活”——黑龙江烟草工业公司生产的“哈尔滨”(老巴夺)卷烟,重新上市两年时间销量已经突破18万大箱。
1922年,英商老巴夺父子烟公司职工合影。
一战之后,第一枚“老巴夺”卷烟烟标诞生。
“老巴夺”卷烟创始人伊利亚·阿罗诺维奇·老巴夺。
2018年暮春时节,波兰文化与国家遗产部官员来到哈尔滨卷烟厂旧址,寻访老巴夺印记。
老巴夺,全名伊利亚·阿罗诺维奇·老巴夺。1898年,他随同大批侨民来到哈尔滨寻找机遇。此后发生的一系列跌宕起伏的故事证明:哈尔滨成为老巴夺的幸运之城,开放的哈尔滨成就了他“开挂”的人生。
很快,老巴夺便捕捉到了商机,彼时来哈尔滨的不少外籍人士有使用烟斗及吸食大白杆烟的嗜好。之前从事过卷烟生产的老巴夺很快展露出商业天赋,在积累了一定财富后,他于1902年创办了一间手工作坊制造卷烟,开创了哈尔滨制烟工业先河。到1909年,小作坊发展成为“老巴夺父子烟公司”,产品销往北满和中俄边境。从此,“老巴夺”三个字便被世人所熟知。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哈尔滨的烟草市场竞争激烈。几经博弈、交涉,英美烟草公司成为“老巴夺父子烟公司”的大股东,企业更名为“英商老巴夺父子烟公司”。经过谈判和力争,1914年,公司推出了自主品牌——10支装纸嘴90mm长的“老巴夺”卷烟。该产品包装用色淡雅,标识主图醒目,正反面完全相同,并设计有中文和俄文的“老巴夺烟卷”字样。打破常规的设计,既强化了消费者的产品记忆,又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不出所料,产品投放市场后便供不应求。
1922年,位于南岗区山街一号(现一曼街65号,哈尔滨卷烟厂旧址)的新厂房竣工,彼时的英商老巴夺父子烟公司已拥有员工千余人,年产卷烟一万余箱。以“老巴夺”为代表的自主品牌不仅供应东三省,而且还销往苏俄远东地区。
因为身体原因及严峻的外部形势,1929年7月,老巴夺带着家人离开哈尔滨前往法国马赛。这一去他再也没有回来。令人唏嘘的是,由大儿子迈克尔·老巴夺接管的“老巴夺”企业和牌号,也从此一蹶不振。1930年,企业经营权完全落到英美烟公司手中,“老巴夺”品牌停止生产。
1934年,老巴夺在巴黎逝世,享年60岁。一个人,一座厂,一个品牌,一段传奇,从此被历史封存。老巴夺去世68年后,2002年9月23日,老巴夺的儿媳娜塔丽·威尔逊(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的语言文学教授)专程回到哈尔滨寻根。
老巴夺先生离开了,但是他留下的“老巴夺”这一宝贵品牌却始终未曾离开,只待时机再次启封。
新中国成立后,“老巴夺烟草公司”于1952年被收归国有,后更名为“国营哈尔滨卷烟厂”。20世纪80年代,哈尔滨卷烟厂开始尝试恢复“老巴夺”这个凝聚了几辈烟草人情怀的老牌号。1994年年初,“老巴夺”品牌正式恢复使用,甲等20支装嘴84mm长“老巴夺”(硬)隆重上市。从1994年到2002年,哈尔滨卷烟厂先后推出“老巴夺”系列产品十余款,成为不少消费者的经典记忆。
进入新时代,中央对东北振兴提出“要着力优化产业结构,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的具体要求。黑龙江烟草工业公司积极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当时光流淌到2016年9月,在诞生一百多年后,“老巴夺”成为“哈尔滨”品牌的一个规格——“哈尔滨”(老巴夺)投产上市。
变与不变,成为“老巴夺”品牌复出的主旋律——变的是制造工艺的进步;不变的是对城市文化、企业文化和品牌文化更加深刻的认识与更强的文化自信。
哈尔滨与“老巴夺”,曾经两个联系如此紧密的名字,终于在一个世纪之后久别重逢。“老巴夺家族为哈尔滨这座城市的繁荣做出了贡献,也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兴衰与荣辱,美丽的哈尔滨也以开放包容的胸怀接纳和哺育了他们。”国内一位学者的解读,或许是对两者关系最好的诠释。
其实,对于很多钟爱“哈尔滨”(老巴夺)的消费者来说,这不仅仅是一包产品,更是一份历经百年时光沉淀的情怀,愈久愈醇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