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第一家机器卷烟厂见证民族烟草工业发展

2014-06-16来源:广州日报作者:廖靖文

  清代晚期,随着大量外国资本、西方商品及技术的输入,中国走上了近代工业化的发展道路。广州是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先驱。洋务运动兴起后,除了洋人开办的工业企业外,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民族资本等多种工业企业在广州全面开花。

  位于广州滨江西路西段南侧,南接洪德路北端的大基头(因原是珠江南岸堤基的西端而得名),其两侧都是传统的骑楼建筑。上世纪20年代,一座机器轰鸣的卷烟厂就在这片骑楼后生产出广州市民所需的大部分香烟,它的旧址如今完好地保存在洪德路8号大院内。

  陈晓平是民间文化团体“河南地文化学社”的负责人,他和学社成员曾对8号大院的建筑进行过一番考证,确认其为民族资本家简英甫开办的东亚烟厂(前身是中国烟厂)的旧址。

  对于简英甫,大部分人都很陌生,但他的两位兄长是大名鼎鼎的创办了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的实业家简照南、简玉阶。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作为我国民族工业的一面旗帜,是当时唯一可以与英美烟公司相抗衡的民族卷烟企业。

  翻阅《广东大事记》和《广东烟草志》可以查到相关记载:1927年,简英甫脱离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在广州泮塘设立中国烟厂,是广东第一家机器卷烟厂,后改为华南烟厂。当时该厂生产的国产卷烟曾一度与英美卷烟相抗衡。后来,该烟厂搬迁到大基头,改为东亚烟厂。

  东亚烟厂及其前身中国烟厂、华南烟厂在不到20年的发展中,几经更名,历经英美烟草垄断、日军强占等坎坷,其经历是20世纪初期到中叶民族烟草工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据1947年《实业导报》介绍,东亚烟厂生产“骑骆驼牌”和“帆船牌”香烟,强盛时期有员工400多人、卷烟机13台,产能可达每天130箱,产量占全市的1/3。但由于政府受到英美压力,放任外国香烟免税进口,东亚烟厂销路受到极大冲击,到1947年下半年,只能维持7台机器开工。

  广州解放后不久,东亚烟厂改名南方烟厂,后来卷烟业务合并到广州卷烟一厂。此后的半个多世纪,这座大楼曾经做过生产车间和办公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