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依旧笑寒冬

2010-12-07来源:云和烟草作者:子晴

  唐代的徐凝在其《赏牡丹》中曾道言:“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颖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说的是牡丹花深受大家所喜爱,堪比城中好物华。这首诗也恰恰反映出“牡丹(软)”在卷烟销售市场的受欢迎程度。对于顾客而言,如诗中所道:可谓何人不爱牡丹花!于此,笔者又不禁想起另外一首关于牡丹的诗词,刘禹锡也曾赞誉牡丹: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而与此诗不同的是,现实当中的“牡丹”卷烟应是“牡丹花谢惊全城”。

  笔者作为浙江云和烟草的一名客户经理,可以深刻的感受到卷烟销售市场的动态变化,受“总量控制,稍紧平衡”的政策引导以及国家品牌整合政策的导向,“牡丹”卷烟明年将退出卷烟销售市场的消息不胫而走。而市局对于“牡丹(软)”卷烟的货源安排则再次证实了此消息未必空穴来风。从十月中旬开始,“牡丹”的供应量为每个零售客户每月每人一条的合理定量。截至11月9日,本期云和市场“牡丹(软)”的要货量达到49.91箱,而实际销售量则为13.75 箱,货源满足率下降到27.5%。不管客户经理对零售客户如何解释,零售客户的要货量依旧虚高,零售客户的质疑、抱怨、牢骚也纷至沓来,“为什么不卖‘牡丹’烟啊”“‘牡丹’这样好卖的烟不给我们卖,其他‘雄狮’等紧俏的烟也很少,我们的生意都不好做,回头客都走完了。”货源调控丝毫没有影响零售客户对 “牡丹(软)”的订购欲,客户依旧“我行我素”。为何又是一年金秋时,“牡丹”却依旧笑“春风”呢?究其原因在于“牡丹(软)”自身的号召力、影响力、源动力。

  首先“牡丹”寓意吉祥,彰显富贵。“牡丹花品冠群芳,况是期间更有王。四色变而成百色,百般颜色百般香”。邵雍的《牡丹吟》如是说可见牡丹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吟诗作对的佳偶,其娇艳多姿,雍容大方,富丽堂皇的形象深入人心,长期以来被人们当作富贵吉祥、繁荣兴旺的象征。牡丹的特殊寓意也赋予了“牡丹”卷烟的文化内涵,自然给予零售客户、消费者以购买的心里暗示,符合客户的选购偏好,迎合顾客的消费心里,符合市场的消费需求。而现在,“牡丹”卷烟的调控直至退出市场的政策,再次将“牡丹”的需求推向了历史的高峰、“物以稀为贵”的道理在“牡丹”身上也得到了很好的印证。走访期间,听闻客户道言:如今的“牡丹”不是用买的而是用“抢”的,你们烟草公司将货送到就被顾客抢走了。“牡丹”的紧俏程度可见一斑。

  其次“牡丹”历史悠久,品质过硬。牡丹的发展在我国可谓源远流长,在我国已有1900多年的栽培历史。汉代就以药用植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后来直至明朝,就有曹州牡丹甲于海内的美誉。而我们的国人向来钟情于花,尤其是牡丹,牡丹情结亦是国人的情愫所在。 “牡丹”卷烟品牌也同样经受着历史的考验,牡丹自面市以来,就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一直拥有较高的市场份额。“牡丹”卷烟的厂家更是深受好评的上海卷烟厂,其“牡丹(软)”一直保持着沪产卷烟传统的口味。其香气丰满幽长,无杂气,刺激性较小,劲头适中。其口味清新愉悦、圆润醇正、余味较干净,口腔少有残留,且淡雅清香,因而多年来一直畅销不衰,更被人们冠以“小中华”的美称。曾闻顾客戏言:现在“牡丹”一烟难求,抽“牡丹”的比抽“中华”的更有档次。更有许多其它档次的客户对“牡丹”卷烟都爱不释手,可见人们对“牡丹”的钟情度溢于言表。

  再次“牡丹”合理定位,以人为本。综观各类卷烟的品牌结构,唯独“牡丹”的定位独树一帜,3.5元/包的价位既符合一般的消费群体,又符合卷烟结构维度。在云和市场上可谓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承4元档次,下启3元档次。可以说这一档次的卷烟比任何一档次卷烟更具独特性,自然其销售前景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以人为本”,精实创新,“牡丹”的外包装喜庆吉祥,简单大方,印以大红牡丹花,处处体现着“以人为本”的理念。

  如是那般说:“牡丹花谢惊全城”,牡丹依旧笑寒冬。

相关时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