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产烟调整在即 “牡丹”退市迎赞词

2010-11-10来源:浙江云和烟草作者:小溪

  在浙江云和市场,沪产烟10月份延续今年分化的走势,“中华”品牌货源在精准营销的指引下,加大投放力度,提高市场的满足率,尤其“中华(软)”实现量价齐升,对卷烟销售结构的提升起到促进作用。而中低端“量高价低”的“红双喜(硬)”、“牡丹(软)”、“大前门(软)”同比货源大幅收缩,分别下降28.31%、32.69%、17.76%,市场产生显著的替代效应。沪产烟年初以来的异常紧缺状况,以及客户经理一直以来对品牌整合规划战略的介绍,市场早已对牡丹品牌的退市形成预期。所以,市场的格局趋势变化、客户态度早已悄悄的产生。

  从烟草行业发展看,“牡丹(软)”的退市,成为非主骨干品牌整合的重要举措,符合未来“两个十多个”“235、461”的规划需要,有效的提高 “20+10”重点骨干品牌的销量比重。为相邻价位的重点骨干品牌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提供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让出市场份额,促进替代品牌的成长。许多高端消费人群认为“牡丹(软)”为“小中华”,333“牡丹(软)”的稀缺货源更赢得市场的热捧,引发市场价格秩序的混乱,与消费价值的匹配,不利于高端卷烟的销售。“牡丹(软)”的退市,有助于市场炒作的降温,恢复正常秩序,推动消费结构的提升。

  从客户经理层面看,“牡丹(软)”的退市无形中化解客户之间许多冲突矛盾的机会。比如:三字“牡丹(软)”的随机投放、三字“牡丹(软)”的价格炒作等形成的客户利益冲突。也避免零售客户产生货源不满足感,缓解客我关系的紧张状态,减轻客户经理关于“牡丹(软)”货源的解释沟通压力。从一定程度上说,“牡丹(软)”的退市将客户经理从客户的纠纷中解脱出来,减少货源紧缺解释的工作量。同时,“牡丹(软)”的退市,给予其他省外烟品牌更大的发展空间,有利于客户经理引导市场消费,开展品牌培育。也有利于客户经理根据市场开展科学准确的需求预测,有效的提高货源的满足率。

  从零售客户层面看,“牡丹(软)”的退市并未在市场形成巨大的反响,更无过多的担忧与抱怨。客户反而认为“牡丹(软)”的退市可以改变市场的需求偏好,解决其销售难、客户易流失的问题。更使客户摆脱“高价借烟卖、到处求购牡丹”的困境。许多客户反映有信心在“牡丹(软)”的退市后,引导市场选择更高价位的主骨干品牌卷烟,而且对卷烟利润的影响极小。也使零售客户免受消费者的质疑与抱怨。

  从市场走势层面看,“牡丹(软)”持续货源紧缺以及退市消息,触发市场惜售囤货的心理,部分投机的零售客户预计退市后,“牡丹(软)”的价格将可能暴涨,就如同当年中华卷烟包装标识调整,带来老版中华价格上涨一般。因此,客户经理应关注市场“牡丹(软)”的客户库存情况,避免市场炒作情绪被不断激发;保持对“牡丹(软)”价格的实时监控,跟踪调查价格的异动;加强市场的检查管理,以及对假冒牡丹的信息反馈,不给犯罪分子可趁之机。“牡丹(软)” 的货源紧缺与退市消息,也使许多零售客户自觉主动的寻找上柜替代品牌,市场需求也主要转移至4、5元价位。其中1-10月份“哈德门(精品)”、“红梅(软黄)”销量分别同比增长83.77%与14.61%。

  2010年11、12月份的“牡丹(软)”货源还将进一步下降,沪产烟紧缺状况也将加剧,客户经理应对此货源策略的调整,进行市场反响的跟踪关注,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提前做好“牡丹(软)”退市后可能产生问题的准备措施,确保明年的平稳过渡。

相关时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