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华卷烟特性分析价格缘何依旧坚挺?

2010-01-13来源:浙江云和烟草作者:小溪

  回想浙江云和市场2009年卷烟销售攻坚战时,为应对严峻的经济危机形势,加强对紧俏卷烟的年初密集投放,以确保“保增长”战役取得良好的开端。“中华”货源在短时间内大量涌入市场,出现难以消化与泛滥的问题,“中华”价格也一路走低,“中华”卷烟的订足率也不断降低。但在渡过经济危机,逐渐回暖企稳并谋求新发展的2010年,“中华”卷烟在1月份的表现可以用“坚挺”来形容,这主要取决于以下几点:

  一、“中华”需求的大众化与稍紧供应策略之间形成的供需矛盾。

  这种供需矛盾使得“中华”卷烟始终处于市场供不应求的状况,受市场规律的影响,“中华”卷烟价格保持坚挺。在市场需求方面,“中华”卷烟的“爱我中华”品牌涵义,以及深远的历史背景,历来形成的需求习惯,使其成为企事业单位等集团批条用烟的首选。随着业务往来、社会活动的日益频繁,年关各路拜年对中华的需求量不断扩大。再加之“中华”越来越多的被引入婚宴等喜庆场合,个人消费需求也随着经济发展而增多。可以说,市场需求对“中华”烟的追逐已经达到火热的状况。

  相反,2010年的“中华”货源投放却平稳、理性,具有计划性。采取少量分批投放的策略,每轮的“中华”都少量投放,使得市场需求逐步获得满足,而供需之间始终留有一定缺口,维持稍紧的状况,保持“中华”货源良好的流动性,防止了“中华”价格出现大起大落,也使“中华”价格保持坚挺。同时,在“中华”规格的销售上也采取调整,投放以“中华(硬)”为主,未进行组合式的“中华(软)”销售,使得1月1日至1月10日销售“中华(硬)”26.03箱,同比增长9.2%,“中华(软)”则为13.91箱,同比减少45.43%。结构性的投放调整,迎合了市场需求,促使中华各规格价格保持坚挺。

  二、“中华”卷烟地区间差价形成的洼地效应,加剧地区间的流动。

  近日有新闻媒体报道绍兴地区“中华”卷烟已经出现卖断货的状况,可以推断浙江省其它发达地区应该也存在“中华”紧缺断货的情况。发达地区“中华(硬)”断货使其市场价格已经达到450元/条以上,而云和本地市场远远未达到发达地区“中华(硬)”的价格水平,地区间的差价明显,为投机行为者牟取暴利提供机会。在1月2日时,由于“中华”货源的放量,“中华(硬)”的收购价格最低曾经仅为375元/条,但随着外围市场“中华”缺货,价格不断攀升,本地市场的“中华”收购人员不断增多,“中华”收购价格也随之被哄抬到400元/条。

  三、“双节”之间的时间间隔加大,“中华”货源投放时间充裕

  充裕的货源投放时间也有利于“中华”价格在调控中保持坚挺。2009年元旦与春节之间的时间间隔在一个月以内,而市场需求也集中在春节前,大量的“中华”到货后不得不在年前完成集中投放,这使得市场出现短期的“消化不良”问题,“中华”价格自然低迷。而2010年的元旦与春节间隔达到一个半月,备货期的延长,使得“中华”货源投放的安排也更加游刃有余,投放节奏能更加的平稳。当然,这也使得“中华”价格更加真实反映市场需求,保持坚挺。

  对于相对坚挺的“中华”价格,零售客户会对春节市场产生更高的期望,对“中华”的价格也可能出现过度乐观的情况,许多零售客户在前期已向笔者反映对今年“中华”的价格行情存在低估的问题,后悔在第一轮“中华”投放时,以过低的价格出手。零售客户备货中华的想法越来越强烈。针对目前的情况,笔者认为营销人员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及时与送货、专卖部门联系,监控“中华”卷烟价格,打击收购“中华”的投机行为者。为避免收购“中华”的投机行为愈演愈烈,也防止“中华”价格被不断的哄抬,保证“中华”价格真实反映市场需求,营销、送货人员应及时将客户反映的“中华”收购情况线索反馈至专卖部门,由专卖部门进行集中整治。

  二、适时的提醒零售客户正确判断“中华”的价格走势,不应过度乐观或抱有高期望。并应根据自身的销售能力、资金能力进行“中华”卷烟的备货,不应借款付息、倾尽家产进行“中华”的收购活动。

  三、加强对“中华”货源投放信息的提前告知,减少零售客户漏订少订“中华”的情况,减少对应急订单的使用。同时,引导零售客户根据货源情况做好“中华”销售的预安排。

相关时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