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收录时间:2013-03-21来源:高密市统计局

2011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加快调整经济结构,经济社会实现了更好更快发展。在第十一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和科学发展评价中,我市列第74位,比上届前进3个位次,比2008年重进百强时前移15个位次。

一、国民经济总体运转良好

1、综合实力大幅攀升,质量效益显着提高。

地区生产总值稳步增长。2011年全市经济稳步增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84.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一年增长12.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0.7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231.1亿元,增长12.1%;第三产业增加值112.7亿元,增长15.8%。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的比例由2010年的11.37:60.64:27.99调整为10.58:60.11:29.31。一、二产业比重有所下降,第三产业比重继续上升,比2010年提高1.32个百分点;二、三产业表现出强劲的经济拉动作用,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7.0%、37.0%,分别拉动GDP增长7.34和4.42个百分点。

财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35.3亿元,增长18.3%;地方财政收入23.1亿元,增长25.4%;上缴中央“两税”7.2亿元,下降5.5%。在地方财政收入中,工商税收完成14.8亿元,增长25.7%;农业“两税”完成3.8亿元,增长127.9%。全年财政总支出30.2亿元,增长25.0%;其中地方灶内支出25.2亿元,增长22.3%,与地方可用财力25.2亿元相抵,财政收支平衡。

金融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支持经济发展力度加大。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到203.03亿元,较年初增加31.63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余额达到145.26亿元,较年初增加20.55亿元;单位存款余额56.42亿元,较年初增加10.49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83.04亿元,增加29.46亿元。其中,个人短期贷款30.51亿元,较年初增加5.53亿元;单位短期贷款69.13亿元,增加11.45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68.07亿元,增加7.42亿元。

2、农业生产稳定发展。

主要农作物增产增收。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37.61万亩,增长6.8%。粮食播种面积186.26万亩,增长5.6%。其中小麦面积90.28万亩,增长2.8%;棉花面积4.48万亩,增长9.0%;油料作物14.39万亩,下降9.2%;蔬菜面积27.68万亩,增长18.5%。2011年,我市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畜牧业生产平稳增长。全年生猪出栏133.33万头,增长10.8%;家禽出栏5927.22万只,增长17.5%。肉类总产量19.33万吨,增长10.8%;禽蛋产量3.70万吨,增长6.3%。

林业、渔业平稳健康发展。全市完成造林面积2600公顷,其中新增经济林70公顷;育苗120公顷;改善农田林网1333公顷,四旁植树660万株。全市淡水养殖面积1940公顷,水产品产量4355吨,增长3.0%。

农业生产条件日益改善。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达168.26万千瓦,增长6.0%。联合收割机4530台,增长6.5%;拖拉机机引农具74363台(套),机具配套比达1:3.6。全年完成机耕、机播、机收作业面积分别为111.04万亩、219.05万亩、205.93万亩。农田水利建设得到加强。全年完成水利建设投资1.91亿元,投工30.14万个,搬动土石方943.5万立方米。

3、工业、建筑业经济发展成效显着。

工业经济进一步壮大。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625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28.84亿元,比上年增长32.7%;产品销售率为99.2%;实现利税110.15亿元,增长28.4%;实现利润71.88亿元,增长31.1%。

支柱产业更加突出。支柱产业不断壮大,纺织服装、机械制造、食品加工、木器加工四大支柱行业发展迅猛,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别完成总产值510.02亿元、200.14亿元、75.83亿元、25.60亿元,分别增长25.7%、40.4%、35.8%、28.2%,成为拉动工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其中纺织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538.82亿元、利税46.78亿元,分别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43.85%和42.47%。

骨干企业发展迅猛。我市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发展成效明显,全市有405家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纳税额过千万的企业有12家,其中孚日公司上缴税金2.95亿元。豪迈科技发展步伐不断加快,成功在深交所上市,初期融资12亿元。

高新技术产业稳步发展,科技支撑作用日益增强。以孚日光伏、豪迈科技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实现新突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企业有110家,产值215.7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比重18.16%,比上一年提高3.42个百分点。

建筑业平稳发展。年末全市共有资质等级三级以上的建筑施工企业42家,从业人员14004人,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33.04万平方米,竣工77.95万平方米。建筑业实现总产值19.73亿元。

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

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60.4亿元,增长22.9%。一、二、三产业完成9.2亿元,93.8亿元和157.4亿元,分别增长121.5%,20.0%和21.4%,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分别为3.6%,36.0%和60.4%。第三产业已成为全市投资的首要支撑。惠民工程、文化产业投资增长迅速,完成投资133.0亿元、71.5亿元,分别增长45.0%和68.8%。

项目储备丰富,大项目不断聚集。我市在建项目达到444个,其中过亿元项目达到95个,计划投资总规模392.6亿元,同比增长64.8%;其中完成投资133.0亿元,占全市实际投资的51.1%,是全市投资增长的重要推动因素。项目不断向新兴产业倾斜,其中投资53.3亿的太阳能薄膜电池组件项目、投资3.1亿的屋顶光伏电站项目、投资8亿的汽车爆胎稳向动力转向器项目和投资6亿元的特种车辆项目等具有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低耗能和低污染的特点,对促进转方式调结构具有积极意义。

房地产销售趋缓。全市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20.44亿元,增长13.1%。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积287.44万平方米,增长37.7%;商品房竣工面积54.36万平方米,增长41.0%;商品房销售呈现放缓趋势,全年销售116.17万平方米,仅增长1.1%,增幅比上年回落46.5个百分点。

5、商贸服务业持续繁荣。

消费品市场继续活跃。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3.6亿元,增长17.3%。城乡市场协调发展,城镇零售额实现78.2亿元,增长17.9%;农村实现25.4亿元,增长15.3%。分行业中,批发和零售业实现零售额92.5亿元,增长17.7%;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1.12亿元,增长14.6%。

消费结构持续改善。全年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实现零售额47.05亿元,增长26.5%。饮食类消费占总消费比例为23.1%;服装、家具、汽车、娱乐方面的消费额则达到20.4亿元,占总消费比例为43.3%。

服务业繁荣发展。“四大物流园区”、“六大专业市场”发展水平不断提升,金孚隆、维客等超市连锁店遍布城乡,“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成效明显,现代商贸物流格局初步形成。中央商务区建设步伐加快,银座商城、帝宝城市综合体等项目进展顺利。开工建设四星级以上酒店4家,2家已投入使用。

6、对外经济合作态势良好。全市完成进出口总额167373万美元,增长28%。其中,进口29582万美元,增长6.8%;出口创汇137791万美元,增长33.7%。在出口总额中,自营出口113547万美元,增长36.2%;三资企业出口24244万美元,增长22.9%。招商引资工作又上新台阶。2011年我市以企业招商为重点,借势青岛,主攻日韩,实现了招商引资新突破。全市实际利用市外资金96.8亿元,其中境外资金4715万美元。

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7、教育发展实现新突破。青岛科技大学高密校区二期工程开始建设,预期招生达到1600人。全市共有各类学校163处,在校学生114044人;其中小学118处,在校学生56540人;普通中学42处,在校学生49234人;职业中学3处,在校学生8270人。

8、卫生保健服务网络不断健全。全市年末拥有各类卫生机构37处,病床3764张,卫生技术人员6449人,乡村卫生室426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有序开展。2011年,全市960个行政村全部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加新农合的人数为628947人,参合率为100%。个人缴纳50元,各级政府补助200元,人均筹资达250元,筹资总额1.62亿元。卫生基础设施投入加大,一年来共投入资金14906万元,用于更新医疗设备和业务用房建设。

9、体育事业捷报频传,又创佳绩。全市运动员在潍坊市级比赛中荣获金牌224.8枚,银牌46枚,铜牌49枚;在省级比赛中获金牌28枚,银牌14枚,铜牌10枚。向上级体校、运动队输送优秀体育后备人才90人。

10、文化建设亮点纷呈。成功举办第二届红高粱文化节,市文化馆晋升为国家一级馆,晏子文化园项目启动,电影大厦基本完工。全市建成村文化大院786个。农家书屋实现了行政村全覆盖。圆满完成公共电子阅览室试点建设。农村公益电影全年放映11006场次,实现一月一村一场。截至2011年底,全市基本完成数字电视整体转换,数字电视用户达到了18.5万户,其中城区7.2万户,农村11.3万户,参与整转镇村的整转率均超过了100%。

11、科技事业成果丰硕。全市新上科技计划项目56项,其中,国家级项目5项,省级6项,潍坊市级7项,本市38项。全年共完成科技成果83项,其中有68项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获潍坊市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4项、三等奖8项。潍坊市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到168家,新增27家;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25家,新增8家。全年共申请专利748项。

商标名牌战略卓有成效。“孚日”、“海宇”、“泰山”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胶河”牌土豆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惠和”牌雪白金针菇获国家有机产品认证;截至目前,我市已有2个中国名牌产品、5件中国驰名商标和37个省名牌产品、36件省着名商标,我市被评为“全国商标百强县”。

12、交通运输事业发展较快。

交通运输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年完成交通基础建设投资2.4亿元。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3193.6公里,其中国道31.3公里,省道126.3公里,县道333.9公里,乡道283公里,村道2419.1公里,公路密度达209.2公里/百平方公里,公路养护里程3036公里。

综合运输能力进一步提高。全市营业性机动车辆17864辆,其中客车549辆,货车17315辆。全年完成客运量1483万人次,客运周转量70788万人公里,增长3.92%;完成货运量2704万吨,货运周转量879528万吨公里,增长6.95%。

13、邮电通信业持续快速增长。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3387.51万元,比上年增长23%。全市年末各类电话总计91.5万部,其中移动电话74.7万部,固定电话14.9万部。每百人拥有手机85.5部,固定电话普及率达到17部/百人。互联网用户达到95855户,比上一年增长15.4%。

三、民生状况进一步改善

14、人口继续保持低速平稳增长。年末全市总户数为293458户,户籍总人口为873602人,其中男性437504人,女性436098人。全市年人口出生率为8.6‰,死亡率为6.9‰,人口自然增长率1.7‰。

15、社会治安状况进一步改善。以群众工作引领和谐创建,平安文明高密建设扎实推进,被评为“平安山东建设先进市”、“省级文明城市”。全年全市刑事发案率下降3%;交通事故下降5%。

16、城乡居民收入增加,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全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达到34800元,增长17%;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0377元,比上年增加1740元,增长20.1%。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28.32平方米。2011年投资8000余万元,新建供热能力300万平方米的供热首站一座,铺设一级高温水主管网6.3公里,一级高温水支管网2.5公里;新建二级换热站4座,铺设二级管网1.4公里;城区集中供热面积达到540万平方米,比上一年增加80万平方米。

17、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

城乡统筹就业机制基本建立。全年城镇新增就业再就业13133人,其中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6100人,安置就业困难群体再就业629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207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98%以内,就业形势保持稳定。

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拓宽。全市24567名各类离退休人员都按时足额领取了养老保险金,并为16271名企业离退休人员提高了养老金标准。年末全市共有994个单位参加了养老保险,其中企业参保749家。参保人数已达到101162人,全年实际收缴养老保险费69901万元。全年征收失业保险费3869.48万元。医疗保险参保单位达到1052家,参保人员222523人,全年收缴医疗保险费22645万元。职工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到44719人,共有1013名参保职工享受保险待遇,共支付待遇575万元;农村养老保险取得了新进展。2011年,农村养老保险参保46.3万人,其中60周岁以上参保人数12.9万人,累计发放养老金4904万元。

18、社会救助事业稳步发展。2011年,全市城乡低保对象26560人,其中城镇3892人,月均补助190元/人;农村22668人,月均补助106元/人,共支出保障金3654.87万元。年末全市各种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拥有床位3374张,累计供养五保老人2708人,其中在农村分散供养的五保老人438人,在镇中心敬老院集中供养的2270人,集中供养率83.8%。

注:公报所列数字为年快报数或初步统计数字,正式数字以《高密统计年鉴(2012)》为准。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