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龙州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收录时间:2024-05-17来源:龙州县统计局

2018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广西营造“三大生态”、实现“两个建成”和崇左市做好“两篇大文章”、打好“四大攻坚战”战略部署,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扣高质量发展目标,突出重大项目建设带动,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壮大实体经济,总体保持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态势。

一、综合

全县生产总值实现1293834.43万元,比上年增长10.8%。分季度看,一至四季,全县生产总值分别累计增长13.6%、10.8%、13.2%、10.8%,呈平稳运行态势。经济平稳增长主要原因是工业经济持续增长,一至四季,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别累计增长17.0%、15.9%、15.0%、18.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83971万元,增长4.9%;第二产业增加值528288.97万元,增长14.6%,第三产业增加值481574.46万元,增长10.5%。三个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0.46%、52.88%、36.66%。三次产业分别拉动经济增长1.13、5.71、3.96个百分点。人均GDP56797元,增长10.1%。分结构看,三次产业占GDP比重为21.9%、40.8%、37.2%,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下降0.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下降1.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上升2.2个百分点。

全县全部单位在岗职工和劳务职工平均工资52295元,比上年增长9.9%,其中企业职工年平均工资34619元,增长11.9%;事业单位职工年平均工资62798元,增长1.1%;机关单位职工年平均工资76317元,增长12.8%。

全年财政收入48522万元,比上年增长1.81%。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5222万元,下降20.53%。全年税收收入完成39777万元,同比增长11.6%,在四大主体税种中,增值税完成13688万元,同比增长652.1%;营业税完成236万元,同比增长116.5%;企业所得税完成3140万元,同比下降67.7%;个人所得税完成4625万元,同比增长34.0%。非税收入完成8745万元,同比下降27.3%,非税收入占财政收入18.2%,比上年下降7.3个百分点。全县财政一般预算支出264155万元,增长2.8%,其中交通运输、国防、住房保障等事务等领域支出加快,分别增长137.5%、186.7%、16.5%。公共安全、教育、科学技术、城乡社区、农林水事务等领域支出相对去年有所下降,分别下降13.7%、14.7%、10.5%、1.1%、10.8%。全县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为3.7%,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人均财政收入2124元,增长1.2%。

2018年每万元GDP能耗为0.3427吨标准煤,同比下降3.33%;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6.53%。

全县城镇化率37.2%,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

二、农业

2018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463294万元,同比增长5.0%,增幅同比上升0.1个百分点。其中农业产值361937万元,增长5.0%;林业产值23350万元,增长5.8%;牧业产值26209万元,增长3.4%;渔业产值38613万元,增长5.0%,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3184万元,增长9.9%。全县完成农作物总播种面积6.59万公顷,其中粮食作物0.97万公顷,经济作物4.65万公顷,其他作物0.97万公顷。在农作物种植面积中蔬菜种植面积6539公顷,比上年增加709公顷;甘蔗种植面积41364公顷,增加326公顷。

粮食总产量39824吨,其中水稻产量18362吨,玉米产量14621吨。甘蔗总产量3919975吨。蔬菜总产量131970吨,园林水果总产量161700吨。

全县肉类总产量7885吨。肉猪出栏5.63万头,肉牛出栏1.15万头,肉羊出栏1.25万只,家禽出栏127.5万只。全年水产品产量12994吨。

全年人工造林面积1526公顷,年内木材采伐量6.49万立方米。年末实有封山育林面积4160公顷,森林覆盖率59.52%,比上年上升1.39个百分点。

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278294千瓦,全县有效灌溉面积8240公顷。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18年全县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8.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8.2%,规模以下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7.8%。

全部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3%,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按行业分类,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1%;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造纸和纸制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7%;电力、热力的生产与供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6%;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5%。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成品糖119.41万吨,增长19.1%;塑料制品0.35万吨,增长14.6%;纸浆41.56万吨,增长28.7%;商品混凝土35.07万立方米,增长0.9%;生铁11.88万吨,下降27.1%;坚果加工3.88万吨,增长0.6%。

全县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2.9%,比上年下降1.9个百分点;工业化率(工业增加值/第一产业增加值)达1.50,比上年下降0.6。

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03037万元,增长2.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1.5%。其中5000万以上项目同比增长5.9%,5000万以下项目同比增长56.9%,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11.5%,工业投资同比增长70.2%,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28.8%,民间投资同比增长32.6%,非公投资同比增长35.0%。

房地产业增加值31753万元,增长5.2%。

五、贸易

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31227万元,增长10.6%。分季度看,一至四季度分别累计增长12.1%、10.5%、10.6%、10.6%,总体稳定;分行业看,批发业销售额298280万元,增长11.3%,零售业销售额297708万元,增长12.7%,住宿业营业额1849万元,增长9.8%,餐饮业营业额47694万元,增长17.1%。

六、交通、邮电

全年交通运输和邮政业增加值73922万元,增长4.8%。全年客货运周转量78769万吨公里,增长9.0%,其中公路客运周转量17281万人公里,下降4.3%;水路客运周转量31万人公里,下降19.0%;公路货物周转量77025万吨公里,增长9.4%;水路货物周转量0万吨公里,下降100%。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05518万元,增长176.2%,其中电信业务总量109934万元,增长192.3%;邮政业务总量4584万元,增长24.8%。

七、金融

全年金融业完成增加值38696万元,增长2.5%。12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954058万元,比年初增长3.7%。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56947万元,比年初增加59371万元,增长9.9%。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635571万元,比年初增加35430万元,增长5.9%,其中短期贷款32469万元,比年初增加13801万元,增长73.9%;中长期贷款223235万元,比年初增加17312万元,增长8.4%。

八、教育、卫生

全县共有普通中学6所,在校生10104人,专任教师614人;小学24所,在校生15337人,专任教师1058人。全县卫生机构床位数1188张,医疗卫生机构技术人员1379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392人。

九、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274130人,其中城镇人口52007人,乡村人口222123人。在总人口中,男性人口140333人,占总人口51.2%;女性人口133797人,占总人口48.8%。全县出生人口4062人,人口出生率为1.5‰;死亡人口1813人,死亡率0.7‰;全县净增人口2249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8.2‰。

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027元,增长7.9%。从收入结构看,工资性收入15050元,增长8.0%;经营净收入7818元,增长7.7%;财产性收入1159元,增长8.8%;转移性收入5000元,增长7.7%。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6485元,同比增长8.0%。其中食品烟酒消费6979元,增长6.8%;衣着类消费679元,增长6.6%;居住类消费2524元,增长8.6%;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1081元,增长8.5%;医疗保健支出645元,增长10.1%;交通通信消费2089元,增长9.2%;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1976元,增长9.1%;其他用品和服务支出512元,增长10.3%。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0769元,增长9.9%。从可支配收入结构看,工资性收入1921元,增长9.1%;经营净收入7919元,增长9.3%;财产净收入83元,增长23.9%;转移净收入846元,增长16.9%。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7204元,增长9.4%。其中食品烟酒支出2735元,增长8.7%;衣着类支出214元,增长5.9%;居住消费支出1415元,增长9.3%;生活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372元,增长10.4%;医疗保健类支出302元,增长11.4%;交通通信消费支出966元,增长10.8%;文化教育娱乐消费支出1075元,增长9.7%;其他用品和服务消费支出125元,增长11.6%。

全县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9512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8888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71986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626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8003人。

注:1.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和总产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2.本公报部分数据为有关单位提供。

3.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与分项合计不等、与表格数据不一致等情况。

4.2015年开始,农民人均纯收入指标改为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

5.交通运输数据为1-11月份数据。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