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综 合
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初步核算,2018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284.8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9.93亿元,同比增长5.4%,对经济增长贡献率8.1%,拉动GDP增长0.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162.37亿元,同比增长10.9%,对经济增长贡献率73.9%,拉动GDP增长6.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92.59亿元,同比增长5.1%,对经济增长贡献率18.0%,拉动GDP增长1.5个百分点。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12.1:56.5:31.4调整为10.5:57.0:32.5。
人口数量略有增加。全县年末户籍总人口达37.49万人,同比增加0.2%。全县人口出生率11.94‰,死亡率5.70‰,人口自然增长率6.24‰。全县男女性别比为100.3:100。
二、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税收支较快增长。全县地域财政收入456422万元,同比增长29.7%。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18949万元,同比增长9.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30987万元,同比增长34.3%。全年完成税收总额294846万元,增收19881万元,同比增长7.2%。
金融运行稳中向好。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14.59亿元,比年初增加21.14亿元,增长10.9%。住户存款余额135.50亿元,比年初增加7.25亿元,增长5.7%。各项贷款余额138.09亿元,比年初增加21.19亿元,增长18.1%。存贷比64.4%,上升4个百分点。
保险机构业务发展放缓。各保险机构实现保费收入5.55亿元,同比下降5.3%;赔付金额1.34亿元,增长21.0%;证券机构实现交易额39.13亿元。
三、农 业 和 农 村
现代农业优化升级。全县粮食总产量17.2万吨,肉类产量4.22万吨,禽蛋产量4.33万吨,玫瑰花产量1704吨,蔬菜大棚7630个。全县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35家,农业合作社530 家(其中:市级以上示范社73家),家庭农场387家(其中:市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36家)。认证无公害农产品112个,绿色食品25个、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3个,有效期内三品一标数量达到140 个。农业机械化总动力41.28千瓦,拖拉机6603台,主要农作物机耕率99%,机播率95.5%,机收率94.2%。实施高效节水灌溉工程5处,发展灌溉面积2.2万亩,对3座水库进行除险加固,为5座水库调引黄河水500万方。
惠农政策全面落实。全年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2767万,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补贴资金352万元,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001万元。
美丽乡村建设稳步推进。全县完成省级美丽乡村达标村10个,累计达到65个;累计开工建设省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28个,累计建设项目30个(以村为单位),在建省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8个,总投资1057万元,2019年5月底全部竣工, 11个村被列为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村。改造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39713户,改造危房351户。
四、工 业
工业主导地位稳固。全县20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78.19亿元、利润31.22亿元、利税42.8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1%、6.2%、5.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8%;全年工业用电量124702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6.6%。
重点企业表现突出。32家龙头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27.75亿元、利润29.35亿元、利税39.21亿元,分别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81.9%、94.0%和91.4%,分别增长19.4%、9.6%和7.1%。
五、建筑业和房地产业
建筑企业对外拓展迅速。全县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6.19亿元,同比增长12.1%。资质以上建筑企业34家,实现总产值16.10亿元,同比增长21.8%,其中在省外完成的建筑业产值1.09亿元,同比增长216.9%,签订合同额32.68亿元,同比增长41.2%。其中本年新签合同额24.29亿元,同比增长82.1%。房屋施工面积210.8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5.2%;房屋竣工面积67.5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46.8%。
房地产投资快速增长。全县有开发经营活动的房地产开发企业32家,完成开发投资13.32亿元,增长48.4 %。房屋施工面积137.9万平方米,增长11.0%,竣工面积19.9万平方米,下降42.3%,销售面积40.8万平方米,增长16.5%,销售额20.6亿元,增长22.7%。
六、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增速放缓。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0.1%。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2.4%;第二产业投资下降9.3%;第三产业投资增长6.0%。三次产业投资比重分别为8.9:33.3:57.8。青兰高速、220国道和105国道升级改造三个投资项目完成投资19.7亿元。
投资结构不断优化。高耗能高污染投资大幅减少,以生产健康营养乳制品的济南伊利项目、以现代高效农业为代表的优然牧业项目等十强产业投资大幅增长。
七、国内贸易、对外经济
消费市场发展稳定。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8.01亿元,增长7.5%。其中,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单位153家,实现零售额6.96亿元,同比下降20.7%。
对外贸易增长迅速。全年出口创汇(海关口径)65.35亿元,增长29.6%。实际利用外资22901.75万元,增长23.3%。
规模以上服务业发展趋缓。全县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32家。完成营业收入5.08亿元,下降8.9%。其中,物流业营业收入3.71亿元,下降14.7%。
八、交通运输和邮政业
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年末公路通车里程904公里,年末机动车保有量69418辆,其中小型汽车54967辆;营运载货汽车2796辆,总吨位为25327;营运载客汽车72辆,总客位为2119;市内公交车105辆,总客位为2395。全年建设客运站点139个,公交枢纽客运站点2个,优化客运线路36条,城乡公交一体化运营初步实现。
邮政业务发展稳定。全年邮政业务总量3532万元,同比增长10.1%;报刊流转额746万元,同比增长25.0%。
九、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和体育事业
教育事业取得新进展。全县教育系统在岗职工共有在编职工3779人,非在编职工193人。各类学校在校学生37617人,其中普通高中在校学生6280人,同比下降2.9%, 中职在校生2918人,同比上升6.3%;初中生在校人数为9937人,同比上升0.7%;小学生在校人数为18482人,同比下降0.1%。完成“全面改薄”规划任务,累计完成总投资2.1亿元,新增校舍面积6.74万平方米、运动场地面积2.76万平方米,购置设备13.6万台(件、套)。完成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810人,贷款金额636万元。
科技创新能力实现新提升。全年发明专利申请总量59件,发明专利授权量31件,累计有效发明专利 202件。共组织实施各类科技计划57项,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 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1家。引进泰山学者李天铎,申报成功泉城领军创业人才计划。全县正在服务的科技特派员共有46人,其中贫困村科技特派员31名,为全县112个贫困村开展科技服务工作,实现了贫困村科技特派员服务全覆盖。
卫生服务水平持续改善。全县拥有医疗卫生机构97个,其中医院11个。医疗卫生机构拥有病床1812张,同比增长5%;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465人,同比增长1.2%。全县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49.2人,同比增长2%,万人拥有病床48张, 同比增加2张。全年全县卫生机构共诊疗98.8万人次,住院6.64万人次,健康检查13.5万人次。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业务综合楼开工建设,县精神卫生防治中心综合楼投入使用。
文化服务能力不断提高。“你读书我买单”年内办理读书卡1.4万个,借阅3.37万册,培训118班次,电影放映4095场次。广播人口覆盖率97%,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97%,县电视台保留二套电视节目一套电台节目,每周播出231小时,无线广播平均每周播音时间18小时。
全民体育健身深入人心。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全年共接纳各类健身人群16万人次。指导11个体育协会开展了各级各类全民健身活动86项次。组织1000多名运动员参加了中小学生球类比赛。持续推行学校体育和大课间活动,培养学生养成科学健身的习惯,初中生、小学生体质健康及格率分别达到94%、97%。组织184名中小学生参加了济南市田径运动会,初中组获得第一名,小学组获得第三名。全县运动员在市级以上比赛中获奖牌45枚,其中,省级金牌44枚,市级金牌1枚。
十、城乡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市框架不断扩大。县城建成区面积17.46平方公里,城市道路长度和面积分别达到92.4公里和240.23万平方米。完成云翠街西延、深泉学院道路、府前街西段等6条道路改造;实施25个项目、11.7万平米、惠及居民1511户的老旧小区改造;实施19条主次干路杆线整治,梳理线缆67万米,剪除废旧线缆35万米,切割入地32万米,拔除废弃线杆470余根;共拆除规范牌匾2450块、3.9万平米,拆除楼宇标识258处、1.7万平米。
公共设施更加完善。全年管道天然气供气量8768万立方米,用气人口12万人。集中供热面积440万平方米。全年自来水供水量898万吨。城乡居民生活用电1.9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5%。
生态环境明显好转。2018年全县环境空气中PM10、PM2.5、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平均浓度分别为131、60、28、43ug/m3;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6.83。与上年相比,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下降9.9%,PM10、PM2.5、SO2浓度分别下降11.5%、18.5%、24.3%。空气质量优良天数179天,比上年增加32天;重污染天数18天,比上年减少3天。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浓度达到空气质量二级标准,PM10、PM2.5、SO2下降明显。
十一、社会治安、安全、保障、福利和残疾人事业
社会稳定态势良好。全县共立可防性案件115起,同比上升5.5%。共破获刑事案件260起,打击处理人员(起诉)302人,逮捕121人。破获各类经济案件10起,挽回经济损失655万元。110报警服务台共接有效警情10635起,查结治安案件2495起。
全县各类事故总量下降。全县共发生23起安全生产事故,造成29人死亡,其中工矿商贸事故5起,死亡10人;道路交通事故18起,死亡19人。年内发生1起较大安全生产事故。
社会保障更加完善。全县参加企业养老保险的人数达5.57万人,新增扩面人员3974人,养老保险费共征缴44617万元,收缴率100%,支付 13004 名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及 1161 名遗属补助金共计 43501万元,社会化发放率保持100 %。收缴工伤保险金 1712万元,支付 2760万元。收缴失业保险金 2189万元,支付失业职工失业保险金2106人2212万元。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人数达1.5万人,共收缴养老保险费17964万元,支付退休人员养老金26732万元。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人数达到20.59万人,共征缴养老保险费3929万元,共支出养老保险费11457万元。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基金共收缴27973万元,支出23969万元。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达到24.18万人,收缴保费22942万元(含各级财政补助),支付医疗费用23020万元。
城乡低保补助水平稳步提高。城镇低保标准每人每月达到616元,农村低保标准每人每年达到4928元。全县175人享受城镇低保,4028人享受农村低保,全年发放低保金1818万元。
社会福利事业全面发展。集中供养床位1254张,农村特困供养救助人员765人,入住农村特困供养机构589人,集中供养率达到77%,每人每年基本生活标准达到6406元。全年共支付基本生活资金507万元,照料护理资金171万元。实施大病医疗救助,为685人次大病五保对象、城乡低保对象等困难群众发放救助资金266万元。
残疾人事业发展良好。全年共办理残疾人证1069件。残疾人证“一次办好”形成“平阴模式”在全省推广。绿泽残疾人文化创意产业园建成使用,平阴绿泽画院荣获“国家级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和全国“手工艺者集善之家”。对全县925名建档立卡重度残疾人每人每月发放生活补贴100元。对19户个体创业残疾人申报个体创业扶持资金9.5万元。为678名残疾人实施辅具补贴及个性化适配辅助器具953件,残疾儿童康复救助39人。精神病服药补贴212人,精神病住院救助10人。为全县3399名非贫困非重度残疾人实施居民医疗保险补贴。为全县持证残疾人购买每人每年30元的意外伤害保险。
十二、居民生活
就业创业成效明显。全县转移农村劳动力6397人,安置城镇就业415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以内;开展创业培训和技能培训2848人。
居民生活持续提高。2018年住户存款人均余额36142元,比年初增加1933元,增长5.7%。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33元,同比增长7.8%,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508元,同比增长7.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787元,同比增长7.6%。
注:
1、本公报2018年统计数据为统计快报或初步核算数,正式数据以出版的《平阴统计年鉴—2019》为准。
2、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人均生产总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其增长率均按可比价格计算。
3、2018年农业统计数据根据全国第三次农业普查进行修订。
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范围指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企业。
5、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指批发业年销售额2000万元以上和零售业年销售额500万元以上的企业。
6、规模以上服务业指一是辖区内年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或年末从业人员50人及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以及物业管理、房地产中介服务、自有房地产经营活动和其他房地产业等行业);二是辖区内年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或年末从业人员50人及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范围指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投资。
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自2015年起按照城乡一体化要求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