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州区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收录时间:2024-03-07来源:兖州区统计局

2018年,全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工作,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社会秩序和谐稳定。

一、综合

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初步核算,2018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GDP)576.8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8.54亿元,同比下降3.3%;第二产业增加值310.77亿元,同比增长5.8%;第三产业增加值237.5亿元,同比增长8.2%。按行业分,工业增加值279.36亿元,增长6.0%;建筑业增加值31.56亿元,增长3.3%;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63.45亿元,增长3.9%;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8.43亿元,增长0.7%;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7.44亿元,增长4.4%;金融业增加值17.62亿元,下降3.4%;房地产业增加值10.06亿元,增长5.7%;其他服务业增加值116.96亿元,增长14.3%。三次产业结构比为4.9:53.9:41.2,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达到41.2%,比上年同期提高0.9个百分点。全区人均GDP达到104193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5746美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6.1%。

市场主体发展良好。全区民营经济总户数发展到46081户,其中民营企业7848户,个体工商户38233户。民营经济从业人员达到21.5万人,注册资金236.2亿元。

人口稳定增长。年末全区常住人口55.4万人,其中,城镇38.3万人,农村17.1万人。全年出生率为10.71‰,死亡率为5.57‰,自然增长率为5.14‰。

新旧动能转换成效显著。四新经济增加值109.19亿元(2017年),占GDP比重19.51%,占比同口径提升0.48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四新”服务业企业达28家,实现营业收入7.3亿元,同比增长45.3%;“四新”经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44个,完成投资额80.2亿元,占全部投资比重29.7%,筛选确定83个新旧动能转换项目,其中59个纳入市重点项目库、5个纳入省重点项目库,在全市新旧动能转换现场观摩评比中获得第1名,有3个项目进入“十佳项目”前5名。

二、农林牧渔业

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全区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1.9亿元,比上年下降1.8%。其中农业23.1亿元,增长1%;林业1.1亿元,增长13.5%;牧业4.1亿元,下降26.3%;渔业0.2亿元,增长0.1%;农林牧渔服务业3.4亿元,增长12.9%。

农副产品。全年粮食播种面积达到72.3万亩,比上年增加0.7万亩,增长1.0%。粮食总产达到32.6万吨,单产达到451.3公斤/亩。

主要农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减(±%)

粮食

万吨

32.6

#夏粮

万吨

15.4

秋粮

万吨

17.2

棉花

0

油料

2712

-11.8

#花生

2712

-11.8

蔬菜

万吨

44.8

1.3

肉类

20528

-33.6

奶类

2158

92.0

禽蛋

9049

31.5

肉猪出栏头数

万头

10.4

-46.0

生猪年末存栏数

万头

3.8

-7.0

羊年末存栏数

万只

0.1

-36.4

家禽年末存栏数

万只

166

42.5

 

林业。新建提升公园绿地6处,新增绿化面积186.8万平方米,新造林4700亩,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2.7%,全区林木覆盖率达到30.1%,顺利通过“国家森林城市”验收。

畜牧业。全区肉猪出栏头数10.4万头,比上年下降46.0%;生猪年末存栏数3.8万头,下降7.0%。肉类产量2.1万吨,下降33.6%;禽蛋产量0.9万吨,增长31.5%;奶类产量0.2万吨,增长92.0%。

渔业。全区水产养殖面积6300亩,比上年下降2.3%;水产品产量1680吨,下降1.2%。

农业生产条件持续改善。全区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67.3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5%;农用拖拉机5539台;联合收获机5400台。全年机耕面积达到28.4千公顷,小麦机收面积30千公顷,占小麦收获面积的100%。

现代农业稳步发展。新增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5家,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获批全省唯一的“农机化与信息化技术融合示范区”,被确定为“全国小农水设施产权改革试点”、“全省水权改革试点”。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总体平稳。2018年底,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265家,其中本年新增56家。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0%,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下降28.7%,股份合作企业增长5.5%,股份制企业增长6.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下降3.4%;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长7.4 %,重工业增长5.0%。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减(±%)

发电量

亿千瓦小时

15.75

-3.3

方便面

万吨

17.93

10.5

机制纸及纸板

万吨

375.81

-15.2

服装

万件

181.0

47.2

水泥

万吨

24.56

-3.9

轮胎

万套

1242.0

3.5

大型拖拉机

1024

-27.4

中型拖拉机

9436

-3.2

联合收获机

6905

-10.2

 

工业效益增速平稳。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51.77亿元,比上年增长5.0%;利润57.26亿元,下降8.2%。总资产贡献率10.56%,降低1.12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95.23%,降低0.64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逆指标)61.13%,提高0.31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2.56次,提高0.13次;成本费用利润率5.23%,降低0.82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24.5万元/人,增长1.41%;产品销售率98.52%,降低0.39个百分点;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31.55%,降低0.22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势头强劲,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12.5%,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1.4%,比年初提高9.1个百分点。

建筑业稳步发展。全区资质以上建筑企业达到27家,其中一级资质3家,二级资质10家,三级资质14家,年末从业人员12585人。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80.3亿元,增长1.1%。全年房屋施工面积254.4万平方米,竣工面积82.8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较快增长。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69.7亿元,比上年增长11.1%。按建设性质分,新建项目投资169.2亿元,扩建项目投资12.1亿元,改建项目投资85.2亿元。按投资构成分,建筑工程投资149.4亿元,安装工程投资37.5亿元,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62.7亿元。按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1.3亿元;第二产业投资159亿元,其中工业投资159亿元;第三产业投资109.4亿元。

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全年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23.7亿元,比上年下降20.5%。商品房施工面积304.2万平方米,增长12.5%;商品房销售面积72.4万平方米,增长15.1%,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

五、国内外贸易和旅游

消费品市场运行平稳。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5.6亿元,比上年增长8.2%,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0.3亿元,增长1.6%。按城乡市场统计,城镇实现172.8亿元,增长8.1%;乡村实现42.8亿元,增长8.7%。按消费形态统计,商品零售198.3亿元,增长8.0%;餐饮收入17.3亿元,增长10.3%。全区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企业188家,其中本年新增43家;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2处。

对外贸易总体稳定。全区完成进出口总额161.5亿元,比上年增长18.5%。其中出口34.9亿元,下降12.0%;进口126.7亿元,增长31.1%。全年实际利用外资4.5亿元,增长72.1%。

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全区旅游消费总额达到59.3亿元,比上年增长18.4%。接待入境游客92011人次,增长17.7%;旅游创汇4840万元,增长14.0%。接待国内游客704.9万人次,增长18%;实现国内旅游收入51.5亿元,增长14.6%。

六、交通运输和邮政电信

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全年新建、改建公路145公里,年末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036.5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7.4公里。客运量3974.4万人,比上年下降7%。年末民用汽车拥有量112204辆,增长12.1%;轿车总量77823辆,增长1.0%,其中私人轿车72895辆,增长6.3% 。

邮电通信较快增长。年末全区固定电话用户2.68万户,其中市内固定电话用户2.09万户;农村固定电话用户0.59万户。全区移动电话用户55.7万户,互联网用户14.67万户。全年邮政业务收入7125万元,增长8.4%。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税收稳定增长。全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44.9亿元,比上年增长1.0%,其中税收收入35.2亿元,增长11.5%,占比78.4%。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53.9亿元,增长6.3%。

金融业平稳发展。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453.1亿元,比年初增加31.5亿元,其中住户存款余额305.5亿元,比年初增加21.8亿元。各项贷款余额315.1亿元,比年初减少11.4亿元,其中住户贷款67.3亿元,比年初增加8.8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247.8亿元,比年初减少20.2亿元。

保费收入保持稳定。截止2018年底,全年各类保费收入10亿元,比上年下降2.9%。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7亿元,人身险保费收入7.3亿元。

八、教育、科学技术和文化体育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区共有普通中小学81所,在校学生66844人。其中普通高中3所,在校学生9849人;初级中学20所,在校学生18004人;职业中学2所,在校学生2087人;小学56所,在校学生36904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毕业生升学率95.7%,初中毕业生升学率100%。解决中小学大班额项目快速推进,扬州路小学、十五中西校区建成启用,为中小学、公办幼儿园配齐“三长一岗”和专职保安,中高考取得优异成绩。

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全区共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0家,申请专利1214件,获得授权专利755件。新引进院士等国家级人才5名,新入选“万人计划”专家2名、“泰山产业领军人才”1名,新增省级以上创新平台11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家,新创成国家驰名商标1件、山东名牌9件。

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年末全区有艺术表演团体2个,艺术表演场所2个,公共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博物馆1个,公共图书馆藏书量28万册。全区有线电视用户6.82万户,电视人口覆盖率100%。镇街综合文化站全部建成国家一级文化站,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部达到国家标准,开展“送戏下乡”、“戏曲进校园”文化惠民演出466场,连续三次被评为“山东省文化强省建设先进区”。

体育事业协调发展。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开展。在全国、省、济宁市体育比赛中获得奖牌11枚,其中:金牌7枚,银牌2枚,铜牌2枚。全民体育健身工程投资1381万元,增长17%,群众体育健身活动场所面积达74万平方米,增长6%。

九、卫生和社会保障

卫生水平持续改善。年末全区拥有各类卫生机构134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8个,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个,妇幼保健机构1个。有各类卫生技术人员4626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1944人;注册护士1999人。各类卫生机构医疗床位3759张。

社会保障力度加大。全区企业参加养老保险职工95200人,离退休人员26873人,全年支付养老保险金85239万元。全区参加企业失业保险职工66470人,全年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1922人;参加机关事业养老保险职工15041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257560人。

社会救助服务全面展开。全区城市低保对象751户、1498人,发放低保金975.3万元;救助农村低保对象4283户、8533人,发放救助金3611.8万元。供养农村“五保”1678人,全年投入供养资金1308.6万元。

十、城乡建设和生态环境

城镇化水平加快提升。全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9.18 %,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新建供气管网37公里,新增集中供热面积116万平方米,牛楼、大马青两个社区2786户实现集中供热。棚户区改造完成西护城河、畜产站等10个片区46万平方米征收,韦园、木材公司片区21.5万平方米安置房主体完工。改造老旧小区12个,惠及群众10790户,234个老旧小区45980户实现物业管理全覆盖。扎实推进乡村振兴,颜店镇入选“山东省绿色生态示范镇”,小孟镇纳入“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小马青、西垛等5个村纳入“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漕河镇美丽乡村示范片区晋升为市级示范片区,全区市级示范片区达到5个。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了11家玻璃企业搬迁及清洁能源改造,完成气代煤、电代煤12793户,推广清洁煤23671吨,城区日均分流大货车4000余辆,大气主要污染物PM2.5、PM10、SO2、NO2平均浓度分别改善12.7%、8.7%、25%、17.4%,河流出境断面基本稳控在四类水质标准,饮用水水质优于国家标准,创成“全省节水型社会”。

十一、就业和居民生活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全年通过各种途径安置就业8650人。

年末登记失业人数198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

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744元,比上年增长8.6%,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529元,增长7.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798元,增长8.3%。

 

注:

1、公报所列生产总值(简称GDP)、增加值指标为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2、公报所列各项数字均为年快报数或初步核算数,正式数据以出版的《兖州统计年鉴-2018》为准。

3、公报所列统计数据除粮食播种面积、粮食总产量外,均不包括黄屯、王因数据。2018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山东省统一利用第三次农业普查数据修订后的新口径比例,与往年不可直比。

4、2018年美元对人民币平均汇率6.62。

5、经国务院批准,国家统计局从2011年起提高工业统计起点标准,其中纳入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的工业企业起点标准从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提高到2000万元。

6、自2011年起,国家统计局对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制度进行了改革,即将投资统计的范围从城镇扩大到农村企事业组织,并将这一统计范围定义为“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统计的起点标准,从计划总投资额5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

7、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单位)、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单位)、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单位)。

8、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取自区卫生健康局数据。

9、公报所列部分数据因统计口径、计算方法的变化,上年基数有所调整,增长速度根据调整后的基数计算。

10、2015年实施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改革,收入为新口径数据,绝对量与往年不可比。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