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云县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收录时间:2024-02-14来源:紫云自治县统计局

2020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民生持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

一、综合

全年实现生产总值(GDP)79.5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7%。分产业情况看,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7.34亿元,同比增长6.4%;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3.42亿元,同比增长5.6%;第三产业增加值为38.83亿元,同比增长3.2%;一、二、三产业所占比重由2019年的32.55:17.37:50.08变化为34.35:16.86:48.79。一产上升了1.8个百分点;二产下降0.51个百分点;三产下降了1.29个百分点。第一、二、三产业分别拉动GDP增长2.2、1、1.5个百分点,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47%、22%、31%。

表一生产总值及行业构成

指标名称

单位

2020年

比上年增长(±%)

生产总值

亿元

79.59

4.7

第一产业

亿元

27.34

6.4

第二产业

亿元

13.42

5.6

工业

亿元

5.51

-5.0

建筑业

亿元

7.91

16.2

第三产业

亿元

38.83

3.2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亿元

2.54

3.7

批发和零售业

亿元

4.08

2.3

住宿和餐饮业

亿元

1.71

-8.3

金融业

亿元

2.13

8.5

房地产业

亿元

2.06

-11.7

营利性服务业

亿元

5.88

7.1

非营利性服务业

亿元

18.91

4.0

 

二、农业

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重点,逐步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高效农业转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产业化步伐加快,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大幅提升、畜禽饲养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稳步增加。

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8.74亿元,同比增长6.6%。其中:农业产值25.69亿元,同比增长7.26%;林业产值4.47亿元,同比增长7.2%;牧业产值15亿元,同比增长5.01%;渔业产值1.04亿元,同比增长7.8%,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55亿元,同比增长5.42%。

表二主要农产品产量

指标名称

单位

2020年

同比增长±(%)

粮食总产量

143724

4.03

油菜籽产量

15828

-5

烤烟产量

1306

-22.5

水果产量

80374

6.12

蔬菜产量(含食用菌)

27099

16.25

茶叶产量

722

18.68

 

表三主要林产品产量

指标名称

单位

2020年

同比增长±(%)

核桃

6222

52.88

板栗

921

377.2

木材采伐量

立方米

7935

-17.86

 

畜牧业生产发展速度有所回升。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力度加大,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的结构由上年56.17:10.21:25.81:2.37:5.44变为52.7:9.18:30.78:2.12:5.22。

种植业下降3.47个百分点,林业下降1.03个百分点、牧业上升4.97个百分点、渔业下降0.25个百分点、农林牧渔服务业下降0.22个百分点。

表四主要畜产品产量和牲畜出栏头数

指标名称

单位

2020年

同比增长±(%)

当年出栏肉猪

331520

40.4

肉类总产量

42841

54.8

其中:猪肉

29090

40.4

牛肉

3860

11

禽蛋产品

1599

37

大牲畜年未存栏数

76750

1.7

其中:牛

75667

1.7

生猪年末存栏数

211157

9.3

羊年末存栏数

33178

-1

 

农业生产条件改善。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农业机械动力34万千瓦,同比增长0.9%,农用化肥施用量(实物量)达23519吨,同比下降3.2%;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373吨,同比增长5.9%。

三、工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4%,产销率为90.01%;全县2000万元以上规模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过亿的企业2户。

全县2000万元以上规模工业企业12户,有4户亏损,亏损总额2918万元,盈利8户,盈利1217万元,规上工业增值税1228万元,同比下降62.6%。

表五2000万元规模以上工业主要指标增速情况表(一)

指标名称

比上年增长(%)

企业户数(户)

18

工业总产值

-4.2

工业增加值

2.4

股份制

4.2

总计中:国有及控股

-9.15

市县区中:公有制

13.64

非公有制

-6.65

总计中:轻工业

-86.51

重工业

5.12

工业销售产值

-9.5

 

表六2000万元规模以上工业主要经济指标(二)

名称

单位

2020年

同比增长(%)或百分点

工业产销率

(%)

90.01

14.31

主营业务收入

万元

59986

-16.9

利税总额

万元

-612

-109.2

利润总额

万元

-2051

-171.1

资产总计

万元

126260

11.1

负债总计

万元

808787

24.7

 

表七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2020年

同比增长(%)

水泥

104893

4

碳酸钡

57790

13.9

天然大理石建筑板材

平方米

186061

39.3

万块

30488

-19.2

商品混凝土

立方

200040

6.8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20年全县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7.5%。共有50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29个,其中:工业项目5个,亿元项目22个。

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全年共引进项目31个,其中:新建项目31个,新引进重点产业项目开工率100%,新引进重点产业项目投产率80.65%,新建投资上亿元项目14个。实际到位资金47.06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41亿元的114.78%,其中:第一产业引进项目10个,到位资金20.29亿元;第二产业引进项目6个,到位资金5.97亿元;第三产业引进项目14个,到位资金18.3亿元;其他重点产业引进项目1个,到位资金2.5亿元。

五、批发零售贸易

消费市场保持活跃。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4.5%;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分:城镇零售额同比增长4.8%;乡村零售额同比增长4.2%。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同比增长4.3%;商品零售业收入同比增长5%。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截止2020年年底,我县公路通车里程为3325.341公里。高速公路3条87.4公里(其中,惠兴高速紫云段52.4公里、安紫高速紫云段11.3公里、紫望高速紫云段23.7公里);国道1条78.2公里(G354营紫段50.5公里、紫乐段27.7公里);省道5条257.12公里;县道29条498.614公里,乡道72条681.796公里,村道514条1062.181公里,通组公路349条660.03公里。

2020年,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6.39亿元。完成G354国道营紫段(50.5公里)、紫乐段(27.7公里)改扩建,基本完成S315紫云构皮寨至克座公路改扩建工程(二标)、紫云县G354磨石关至一中移民大道工程,实施完成生命安全防护工程156公里,总投资3423万元;完成180条损毁公路(路段)的修复,总投资4719.88万元。完成那岩桥和河边桥等危桥改造项目的建设。

邮电通讯业稳步发展。全年邮政业务收入1971.69万元,同比增长9.92%;电信业务收入为2.17亿元,同比增长8.15%,年末城乡固定电话用户10900户,比上年增长0.68%,移动电话用户共有295943户,同比增长6.71%,互联网用户增至67589户,同比增长19.21%。

围绕“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战略目标,改善全域旅游综合环境,通过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验收,黄鹤营成功申报为国家AAA级景区,格丼村、黄鹤营村成功申报为省、市乡村旅游重点村,旅游未发生安全重大事故;围绕景区独特喀斯特自然风光、苗族亚鲁王文化、攀岩文化等田园风光和文化元素,积极参加省市举办的宣传推介活动。全年初步测算总体旅游接待人数达426.71万人次,同比下降65.43%,实现总收入27.95亿元,同比下降77.32%。

年末全县业余文化表演团体38余个,文化馆1个,乡镇文化站(科技宣教文化信息服务中心)13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62个,全县广播电视用户35694户,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99.03%。

七、财政和金融

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45179万元,同比下降13.26%;一般预算收入29338万元,同比下降8.15%;财政总支出461611万元,同比增长25.8%。

表八财政收入和支出构成单位:万元

指标名称

2020年

比上年增长(%)

财政总收入

45179

-13.26

上划(增值税、所得税务)收入

15841

-21.37

一、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29338

-8.15

其中:税收收入

15812

-22.73

非税收入

13526

17.83

(一)税务组织收入

16342

-22.77

增值税

5139

-26.32

企业所得税

1066

-30.28

个人所得税

384

-38.16

(三)财政组织收入

12996

20.56

二、基金预算收入

5780

66.99

财政总支出

461611

25.77

三、公共财政预算支出

388475

7.28

其中:一般公共服务

30917

-26.89

教育

70411

10.88

科学技术

6408

2.87

文化旅游与传媒

2121

-24.22

社会保障和就业

43339

5.5

医疗卫生

28179

-30.3

农林水事务

128487

88.26

节能环保

15668

0.29

城乡社区事务

4474

-82.64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88.48亿元,比年初增加0.16亿元,其中:住户存款52.15亿元,比年初增加5.6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13.77亿元,比年初增加20亿元。

表九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单位:万元

指标名称

年末余额

比年初增加

各项存款余额

884754

1549

其中:住户存款

521501

56263

非金融企业存款

195227

-39710

广义政府存款

167947

-14995

各项贷款余额

1137716

200055

其中:住户贷款

443161

81319

短期贷款

177868

27355

中长期贷款

265293

53964

非金融企业存款

694554

118735

 

八、教育事业

年末各类学校专任教师4027人,比上年下降12.11%。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65%,比上年下降0.22个百分点;初中阶段毛入学率107.02%;比上年增长1.02个百分点,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0.12%;比上年增长4.11个百分点。

表十教育事业情况

指标名称

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末增长(%)

各类学校数

200

-1.46

各类在校学生

73461

2.92

各类学校专任教师数

4027

-12.11

中等职业教育(学校)

1

0

招生数

685

25.69

在校生数

1429

65.59

毕业生数

168

-8.2

普通中学(初中加高中)

21

5

招生数

7968

8.7

在校生数

22462

6.03

毕业生数

6787

-4.04

普通小学

103

-4.63

招生数

6170

-17.21

在校生数

38361

1.45

毕业生数

6078

10.43

幼儿园

74

-2.63

在园人数

11048

-0.87

特殊教育学校

1

0

在校学生

161

-1.23

专任教师

15

7.14

 

九、卫生和健康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2020年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189个,其中:县医院1个,县妇幼保健院(妇幼保健计生服务中心)1个,卫生院13个,村卫生室152个,诊所9个,民营医院5所,社区卫生服务站3个,医务室3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监督所1个。卫生技术人员1331人(医院565人,卫生院504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380人,注册护士509人,药剂师52人,技师101人;卫生机构数床位1386张,其中:医院840张,卫生院421张。

十、人民生活与社会保障

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2020年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539元,增长8.2%;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0514元,增长5%。完成城镇新增就业18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31%。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年末全县城镇企业在职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9007人,比上年增长17.03%。失业保险参保人数9653人,比上年增长3.9%;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128人。

2020年12月领取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8359人,月发放城市低保金314.77万元,全年共发放城镇最低居民生活保障资金3546.32万元,城镇低保对象月人均补助559.545元。领取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35772人,月发放农村低保金946.34万元,全年累计发放农村最低居民生活保障资金10415.53万元,农村低保对象月人均补助270.5元,农村低保覆盖率13.0%。

十一、生态环境

2020年县城区域规划面积达24.48平方公里,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全年环境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99.4%,PM10、PM2.5平均浓度均达国家二级标准。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68.63%。完成市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全年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指标均达上级规定的排放限值。

注:1.生产总值、工农业总产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

比价格计算。

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口径为全部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

上的工业企业。

3.卫生机构包含村卫生室。

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费性支出、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的增长速度按现价计算。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