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市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把“威海要向精致城市方向发展”作为总目标总方向总遵循,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面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经济运行总体平稳,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突破,民生福祉得到增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精致城市•幸福威海”建设迈出新步伐。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2963.7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88.61亿元,增长1.2%;第二产业增加值1196.34亿元,增长0.9%;第三产业增加值1478.78亿元,增长6.5%。三次产业结构为9.7:40.4:49.9。
全市城镇新增就业3.91万人,其中,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06万人。回生源地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登记就业率为95.3%。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79%。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5%。在消费八大项中,食品烟酒类价格上涨6.4%,衣着类价格上涨1.8%,居住类价格上涨2.7%,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3.0%,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下降3.1%,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价格上涨1.2%,医疗保健类价格下降0.6%,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价格上涨3.0%。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0.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2.3%。
年末实有各类市场主体35.12万户,增长15.0%,其中,新登记市场主体7.06万户,增长30.7%。实有注册资本7472.49亿元,增长15.2%,其中,新登记注册资本1002.03亿元,增长8.0%。
二、农林牧渔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及辅助性活动增加值300.52亿元,增长1.5%。其中,农业增加值57.12亿元,下降0.8%;林业增加值0.82亿元,下降0.3%;畜牧业增加值26.21亿元,下降3.5%;渔业增加值204.47亿元,增长2.3%;农林牧渔辅助性活动增加值11.91亿元,增长8.2%。
根据粮食产量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全年粮食总产量57.97万吨,下降17.8%,其中,夏粮产量24.10万吨,下降19.0%;秋粮产量33.87万吨,下降16.9%。
全年油料总产量20.20万吨,下降6.9%。茶叶总产量478.39吨,增长1.9%。
全年水果总产量117.12万吨,下降1.8%,其中,苹果105.15万吨,下降1.8%。
全年肉类总产量19.08万吨,下降0.5%,其中,猪肉10.73万吨,下降3.2%。禽蛋类总产量17.26万吨,增长4.7%。奶类总产量7.74万吨,下降8.1%。
全年水产品总产量269.79万吨,下降0.9%。水产养殖面积7.29万公顷,下降10.1%;养殖产量179.82万吨,下降0.7%。全年投产专业远洋渔船361艘,远洋渔业产量33.80万吨,下降3.2%。
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504.47万千瓦,下降2.3%;农用水泵12.17万台,增长11.2%,节水灌溉类机械1.34万套,增长0.8%;农用拖拉机27.27万台,减少3.9%;全年小麦机耕面积2.05万公顷,机播面积4.89万公顷,机收面积4.89万公顷;全年玉米机耕面积1.53万公顷,机播面积6.28万公顷,机收面积5.70万公顷。有效灌溉面积12.90万公顷,其中,节水灌溉面积10.14万公顷。
年末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442家,其中,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0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56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14家。新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270家,总数达到3793家,入社成员17.5万户,辐射带动农户32.6万户。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3%,其中,股份制企业增加值增长2.6%,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加值增长2.4%;轻工业增加值增长1.5%,重工业增加值增长3.3%。在34个行业大类中,有15个行业实现增长,其中,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44.6%,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7.6%。大中型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4.5%。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7%,利润增长6.4%。产销衔接良好,产品销售率为96.7%。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179.49亿元,下降11.8%。
四、服务业
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4.0%,其中,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长39.0%,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20.1%。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利润下降0.3%。
年末公路通车里程7170.23公里(含农村公路、国省道)。全年铁路(不含城际铁路,下同)、公路、海运共完成客运量3695.40 万人次,增长1.0%;货运量10797.22万吨,增长4.7%。全年铁路、公路、海运共完成客运周转量39.01亿人公里,增长3.6%,其中,铁路3.18亿人公里,增长0.4%;公路30.39亿人公里,下降0.4%;海运5.44亿人公里,增长36.1%。全年铁路、公路、海运完成货运周转量406.28亿吨公里,增长7.4%,其中,铁路9.64亿吨公里,增长82.5%;公路176.66亿吨公里,增长3.3%;海运219.98亿吨公里,增长8.9%。全年港口货物吞吐量3708.1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102.79万标箱,增长8.7%;港口发送旅客202.70万人次,增长21.9%。全年新增机动车6.36万辆,保有量达91.01万辆,其中,新增小型汽车5.37万辆,保有量达78.20万辆。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187.15亿元,其中,邮政业务总量22.87亿元,电信业务总量164.28亿元。年末固定电话交换机总容量134万门,用户总数38.53万户;移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908万门(含电信烟威共用142万门),用户总数332.39万户,其中,4G及以上移动电话用户281.24万户。年末城市出口带宽2000G,宽带用户总数115.48万户。
全市共有A级以上景区45家,其中,5A级2家,4A级12家;旅行社148家,其中,A级旅行社59家;星级饭店54家,其中,五星级饭店3家,四星级饭店15家;山东省文化主题饭店2家;省级以上农业旅游示范点78个;省级旅游强镇38个;省级旅游特色村73个;精品采摘园32个;星级农家乐60个;开心农场2个。
全年接待旅游总人数5151.60万人次,增长10.0%;实现旅游总收入692.60亿元,增长12.2%。接待入境游客51.88万人次,增长2.4%,入境旅游收入3.08亿美元,增长11.2%;接待国内游客5099.72万人次,增长10.1%,国内旅游收入671.33亿元,增长12.2%;居民出游前后消费37.02亿元,增长12.5%。
五、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下降15.0%,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64.4%,第二产业投资下降44.0%,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5.9%。一、二、三产业投资结构为1.9:34.5:63.6。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383.22亿元,增长11.0%。从房屋建设用途看,住宅投资307.47亿元,增长11.7%,占全部房地产开发投资的80.2%;商业营业用房投资42.12 亿元,增长5.4%,占全部房地产开发投资的11.0%。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积4143.83万平方米,增长8.2%;商品房竣工面积624.85万平方米,增长15.4%;商品房销售面积628.57万平方米,下降39.8%,其中,住宅销售面积570.32万平方米,下降38.6%,占全部销售面积的90.7%。
六、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3%。从城乡领域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增长9.2%;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9.4%。从行业分类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增长9.4%;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增长8.3%。从经济成份看,非公有经济零售额增长9.5%;公有经济零售额增长8.1%。从商品类别看,消费升级类商品零售额增长较快,其中,限额以上化妆品类增长17.0%,金银珠宝类增长36.9%,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响器材类增长39.9%。
七、对外经济
全年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1402.13亿元,增长0.8%,其中,出口921.41亿元,增长0.8%;进口480.71亿元,增长0.6%。从企业性质看,内资企业进出口918.17亿元,下降0.2%,占全市的65.5%;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483.22亿元,增长3.0%,占全市的34.5%。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进出口850.03亿元,下降4.8%,占全市的60.7%;加工贸易进出口486.15亿元,增长4.2%,占全市的34.7%;其他贸易进出口65.20亿元,增长116.1%,占全市的4.7%。
全年新批准外资项目273个;合同外资24.02亿美元,增长90.2%;实际到账外资12.22亿美元,增长42.8%。从实际到账外资投向看,第一、二、三产业到账外资分别为0.02亿美元、3.72亿美元和8.49亿美元,分别占全市到账外资的0.1%、30.4%和69.5%。
全年新核准设立境外企业(机构)29家,中方协议投资额71.74亿元,增长11.5%;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67.47亿元,增长4.1%;外派各类劳务人员10829人,增长1.6%。
八、财政税收、金融和保险
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49.85亿元,下降12.2%,其中,税收收入194.97亿元,下降15.3%。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43.17亿元,下降5.7%,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5.0%,卫生健康支出增长0.7%,教育支出增长0.4%,援助其他地区支出增长6.3%。
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4250.95亿元,比年初增长15.2%,其中,住户存款余额2510.15亿元,比年初增长21.4%;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1133.20亿元,比年初增长9.0%。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2884.00亿元,比年初增长14.1%,其中,住户贷款余额1158.98亿元,比年初增长21.4%;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余额1718.11亿元,比年初增长9.3%。
全年保险机构保费收入113.15亿元,增长8.1%,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7.56亿元,增长8.5%;人身险保费收入85.60亿元,增长6.7%。各项赔款和给付31.30亿元,下降9.1%,其中,财产险赔款和给付15.48亿元,下降0.3%;人身险赔款和给付15.82亿元,下降16.3%。
九、科学技术
全年获得2019年度山东省科技进步奖7项。完成技术合同登记1410项,技术合同交易额56.95亿元。专利申请量8455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1962件,占总申请量的23.2%。专利授权量5133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555件,占总授权量的10.8%。
全年新获批认定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省级大学科技园1家。年末全市拥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9家、省级19家,国家级众创空间11家、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1家、省级众创空间25家。全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9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5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634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02家,国家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8家。全市企业研发平台919家,其中,国家级26家,省级327家。全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5.2%,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49.5%,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占工业投资的比重为56.9%。
全市共实施98项全市重点科技创新项目,总投资48.17亿元,当年完成投资13.85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1.5%。全年获批各类省级以上项目、补贴1079项,争取资金4.8亿元。全市科技领域入选2019年泰山产业领军人才23名,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类4名、科技创业类18名、高效生态农业类1名,入选总数量增长155.6%。
全市拥有中国驰名商标38件,地理标志商标52件,山东省商标品牌示范单位4个,山东名牌产品261个,山东省服务名牌106个,中国质量奖提名奖1个,山东省省长质量奖获奖企业5家,获奖个人1名。
十、教育、文化、卫生健康和体育
年末全市共有普通高等院校11所,在校学生104865人;普通中等专业学校11所,在校学生15845人;职业中专(高中)7所,在校学生3292人;普通高中18所,在校学生29720人;普通初中90所,在校学生90775人;小学92所,在校学生121660人;特殊教育招生106人,在校生517人;幼儿园319所,在园幼儿78104人。
年末全市共有专业剧团4个、图书馆5个、文化馆5个、博物馆6个、美术馆5个。威海大剧院2个,电影公司5个,电影院31座,广播电台4座,电视台5座,有线数字电视用户54.01万户,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和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均达到100%。年末拥有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2715个、城市书房36个、农家书屋1233个。
年末全市拥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386个,其中,医院69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240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56个,其他卫生机构21个。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实有床位19843张,其中,医院实有床位15869张。卫生技术人员24857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9949人,注册护士11116人。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3.51人、注册护士数3.92人。已婚育龄妇女40.99万人,一孩总数32.03万人,二孩总数5.71万人。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建立电子健康档案205.08万份,纳入管理的孕产妇、儿童及老年人40.08万人,规范管理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19.31万人。
全年共举办群众性体育活动121项,直接参与人数20万人次,带动参与人数超过100万人次。新建社区、乡镇街道等体育工程设施6处。组织运动员参加2019年山东省锦标赛,单项比赛获得32金、31银、45铜,集体项目取得10个前八名的优异成绩,其中,文登区代表我市分别获得山东省手球锦标赛男甲第二名和篮球锦标赛男子三对三第一名;环翠区代表我市获得山东省足球锦标赛女乙A组第二名,均创造了历史最好成绩。
十一、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年末全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5.94%,建成区绿地率43.6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5.46平方米,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市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5.97%,建成区绿地率44.0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6.33平方米,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
全年发电量147.62亿千瓦时,下降7.1%。全社会用电量132.81亿千瓦时,增长5.1 %,其中,工业用电量78.80亿千瓦时,增长3.4%。
全市城市天然气供气量26887万立方米,燃气普及率100%;集中供热面积9054万平方米;建成地下管廊40.6公里。市区城市天然气供气量18918万立方米,燃气普及率100%;集中供热面积7271万平方米。
全市公交运营线路331条,运营线路总长度9572.39公里,公交车辆2249辆,完成客运总量22243.18万人次,平均日客运量60.94万人次。全市巡游出租汽车2488辆。
年末全市环境保护系统共有环境监测站3个,环境监测人员40人。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12个。
全年完成污染减排项目50个,投资额7.5亿元。全市空气质量优良率80.8%,空气质量全省最优。
全市累计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18起,死亡25人,直接经济损失2269.25万元。
十二、人口和人民生活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83.6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94.8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99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8.72%,比上年提高0.91个百分点。年末全市户籍人口256.96万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60.09%,比上年提高0.40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1.84万人,出生率7.17‰;死亡人口1.97万人,死亡率7.67‰;自然增长率-0.50‰。
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593元,增长8.1%,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044元,增长6.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171元,增长8.6%。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5421元,增长7.3%,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1767元,增长6.0%;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3722元,增长8.0%。全体居民食品烟酒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25.3%,其中,城镇居民食品烟酒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24.9%,农村居民食品烟酒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27.2%。
全市投资6100万元发展新扶贫产业项目12个。累计发放扶贫贷款13.6亿元,年度新增贷款5.91亿元,贷款余额9.72亿元。带动2.19万贫困人口增收,人均增收1018元。为155名贫困家庭学生发放2018-2019学年“雨露计划”补助,为164名贫困家庭学生发放2019年秋季学期“雨露计划”补助。改造贫困户危房272户,实施“靓居工程”的贫困户住房3983户。年末全市享受政策建档立卡贫困户15888户,共24898人,脱贫成效全部得到巩固提升。
十三、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事业
全市有217.65万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连续第15次调增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惠及全市42.06万名退休人员,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130元。有256.14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居民医保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530元;有2.12万人领取失业保险金。有6763名职工享受工伤保险待遇,有1.16万名女职工享受生育津贴待遇。
年末全市各类养老机构及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共145家,拥有床位33627张,收养人员15457人。其中,特困人员供养机构33所,拥有床位8256张,收养人员4179人;养老公寓等各类养老机构112个,床位数25371张,收养人员11278人。全市为15165名低保对象发放低保金6154万元。投入资金9430.2万元,供养10805名特困供养对象。2019年1月至9月城市低保标准为每人每月600元,农村低保标准为每人每月400元,城市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为每人每月900元,农村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为每人每月520元;自10月起,将城市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650元,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470元,城乡低保标准比例达到1.38:1,将城市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按照城市低保标准的1.3倍确定为每人每月900元,农村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按照农村低保标准的1.3倍确定为每人每月620元。全年城乡特困人员集中护理标准按照完全丧失自理能力、具备部分自理能力和具备生活自理能力分别确定为每人每年10990元、5495元和3297元。
注释:
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最终数据以《威海统计年鉴—2020》为准。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有关行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未经特殊说明,本文“增长”“下降”均为同比口径。
4.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城镇新增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最低工资标准、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数据来自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医疗保险、生育津贴数据来自市医疗保障局;市场主体数据来自市行政审批服务局; 专利、商标、名牌产品数据来自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水产品数据来自市海洋发展局;农业机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据来自市农业农村局;灌溉面积数据来自市水务局;进出口、利用外资数据来自市商务局;公路通车里程、公路运输、海运、港口货物吞吐量、公交数据来自市交通运输局;铁路运输数据来自市铁路局;机动车、户籍人口数据来自市公安局;邮电业务数据来自市邮政管理局;固定电话、移动网络数据来自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旅游、专业剧团、博物馆、有线电视等数据来自市文化和旅游局;财政数据来自市财政局;金融数据来自人行威海市中支;保险业数据来自威海银保监分局;科技数据来自市科学技术局;教育数据来自市教育局;卫生计生数据来自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体育数据来自市体育局;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建成区绿地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供气、供热数据来自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电力数据来自威海供电公司;环保数据来自市生态环境局;安全生产数据来自市应急管理局;社会福利数据来自市民政局;粮食总产量、城乡收支数据来自威海调查队;扶贫工作有关数据来自市扶贫办;其他数据来自市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