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充分运用转型综改试验各项有利政策,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好中求快”的工作基调,突出“主攻项目,加快转型,打造特色,改善民生,推进跨越”的工作重点,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新进展。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市生产总值1220.5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0.5亿元,增长5.8%,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6%;第二产业增加值758.8亿元,增长11.2%,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2.2%;第三产业增加值381.2亿元,增长9.1%,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1.2%。第三产业中,金融保险业增加值36.4亿元,增长17.5%;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22.1亿元,增长10.4%;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91.8亿元,增长9.5%。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8019元,按2012年平均汇率计算为4439美元。
全年全市财政总收入201.6亿元,增长7.0%。一般预算收入110.8亿元,增长24.3%。税收收入51.6亿元,增长3.2%,其中国内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和城建税共计完成税收42.9亿元,增长1.2%。一般预算支出223.0亿元,增长19.0%。其中农林水事务支出增长7.6%,教育支出增长32.9%,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2.1%,医疗卫生支出增长7.0%,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增长10.9%,公共安全支出增长8.7%,节能环保支出增长13.3%。
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8%,其中,食品价格上涨2.9%。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8.2%,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8.4%,生活资料价格上涨3.5%。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4.9%。
全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5.64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5.42万人。
城镇登记失业率3.1%,控制在4.2%的目标范围之内。
二、农业
全年全市农作物种植面积55.98万公顷,比上年减少3147.8公顷,下降0.6%。其中,粮食种植面积50.94万公顷,减少2116.2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1887.7公顷,减少894.5公顷;棉花种植面积3091.1公顷,减少751.7公顷。在粮食种植面积中,玉米种植面积21.36万公顷,增加6244.8公顷;小麦种植面积23.57万公顷,减少6676.4公顷。
全年粮食产量222.2万吨,比上年增加7.6万吨,增产3.6%。其中,夏粮98.2万吨,增产7.7%;秋粮124万吨,增产0.5%。
全年完成造林40152公顷。其中,荒山荒地造林面积37820公顷。经济林面积8903公顷。全年木材产量11814立方米,增长82.7%。
全年全市猪牛羊肉总产量98705吨,比上年增长8.5%。其中,猪肉产量86413吨,增长9.8%;牛肉产量5931吨,下降1%;羊肉产量6362吨,增长1.3%。年末生猪存栏83.8万头,生猪出栏103.4万头。牛奶产量36312吨,增长3.4%。禽蛋产量107618吨,增长16.1%。水产品产量5660吨,增长13%。
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439.9万千瓦,增长4.0%。机械耕地面积36.7万公顷,比上年下降6.9%;机械播种面积38.5万公顷,机械收获面积29.1万公顷,分别比上年增长3.0%和10.6%。全市农机化经营总收入12.3亿元,增长4.7%。
三、工业和建筑业
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80家。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5%。
全社会原煤产量4970.76万吨,增长2.89%;发电量141.63亿千瓦时,下降4.7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焦炭产量1873.01万吨,下降2.45%;钢材产量1195.67万吨,增长25.43%。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967.亿元,增长4.%。其中,煤炭、焦炭、冶金和电力工业分别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06.亿元、342.7亿元、778.4亿元和40.亿元,分别增长6.7%、-11.7%、7.7%和5.1%;化学、建材、装备制造、医药和食品工业分别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2.06亿元、14.亿元、52.4亿元、6.亿元和14.亿元,分别增长19.2%、-5.7%、15.6%、129.%和43.3%。
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125.9亿元,下降32.0%;实现利润38.6亿元,下降56.1%。
全年全市建筑业实现增加值57.5亿元,比上年增长3.2%。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2.8亿元,增长45.8%。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822.5亿元,增长27.5%。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477.1亿元,增长23.7%;民间投资432.7亿元,增长38.8%。
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中,内资企业投资818.1亿元,增长27.2%;外商及港澳台商企业投资1.9亿元,增长23.4%。
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29.9亿元,增长42.5%;第二产业投资379.5亿元,增长25.9%;第三产业投资413亿元,增长28.1%。在第二产业中,工业投资379.5亿元,增长25.9%。其中,煤炭工业投资155亿元,增长28.1%。传统产业(煤炭、焦炭、冶金、电力)投资合计243.7亿元,增长17.8%,非传统产业(食品、建材、化工、装备制造等)投资合计135.8亿元,增长43.6%。
全年全市在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1196个。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52个,计划总投资695.9亿元,完成投资168.8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20.5%。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55.6亿元,增长48.6%。其中,住宅投资41.9亿元,增长38.8%;商业营业用房投资7.8亿元,增长60.4%。
全年全市市级重点建设工程349项,计划总投资2220.3亿元,其中当年计划投资641.7亿元,全年完成投资688.0亿元,项目开工率87.7%,当年投资计划完成率107.2%。
五、能源
全年全市一次能源生产折标准煤3550.6万吨,增长3.3%,二次能源生产折标准煤6470.8万吨,比上年增长11.5%。
全年全市向省外运输煤炭666.6万吨,下降21.4%,外运煤炭占煤炭产量6.5%。在外运煤炭中,铁路运输643万吨,下降23.1%;公路运输23.6万吨,增长95.5%;向省外运输焦炭958.5万吨,下降21.8%,外运焦炭占焦炭产量51.2%。
全市能源工业投资完成241.2亿元,增长30.1%。其中,煤炭工业投资155.0亿元,增长28.1%;电力工业投资33.8亿元,下降1.4%;焦化工业投资21.1亿元,增长1.7%。
全年全市全社会用电总量172.9亿千瓦时。其中,第一产业用电4.2亿千瓦时,占全部用电量2.4%;第二产业用电136.7亿千瓦时,占全部用电量79.0%,其中工业用电134.2亿千瓦时;第三产业用电12.4亿千瓦时,占全部用电量7.2%;城乡居民用电16.6亿千瓦时,占全部用电量9.6%。
六、国内贸易
全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8.2亿元,增长16.0%。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45.5亿元,增长16.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72.7亿元,增长12.2%。按消费形态统计,商品零售额381.3亿元,增长16.3%;餐饮收入额36.9亿元,增长12.2%。
七、对外经济
全年全市海关进出口总额82554万美元,增长3.7%。其中,进口额54829万美元,下降6.5%;出口额27725万美元,增长32.0%。
全年出口焦炭1万吨,下降90.1%,出口金额440万美元,下降91.1%;出口钢材1万吨,下降14%,出口金额1112万美元,下降17.1%,出口机电产品14543万美元,增长41%;出口高新技术产品158万美元,下降58.7%。
全年进口铁矿砂419万吨,增长15%,进口金额47720万美元,下降9.7%;进口机电产品2823万美元,增长69.2%。
全年全市新设立外商直接投资企业3家;按全口径统计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13611万美元,增长50.7%。
八、交通、邮电和旅游
年末全市公路线路里程1781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62公里,比上年末增加119公里。
年末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33.4万辆(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1.5万辆),比上年末增长7.5%,其中私人汽车28.7万辆,增长11.9%。本年新注册汽车5.5万辆,增长6.6%。年末轿车保有量18.8万辆,比上年末增长22.5%,其中私人轿车17.0万辆,增长24.7%。
全年全市完成邮电业务总量33.2亿元,增长18.4%。其中,邮政业务总量2.4亿元,增长12.3%;电信业务总量30.8亿元,增长18.9%。年末全市固定电话62.7万部,减少3.8万部,下降5.7%;新增移动电话用户25.2万户,年末达到363.9万户,其中,3G移动电话用户达到55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83.5部/百人。全市宽带接入用户53.1万户,增长22.1%。
全年全市接待海外旅游者14.5万人次,接待国内旅游者1739.8万人次,分别增长21.2%和27.4%;旅游外汇收入3100万美元,国内旅游收入157.98亿元,旅游总收入160亿元,分别增长22.7%、31.8%和31.6%。
九、金融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656.9亿元,比年初增加197.9亿元,比年初增长13.6%。各项贷款余额749.57亿元,比年初增加90.99亿元,增长13.8%。
年末全市农村金融合作机构(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人民币贷款余额418.39亿元,比年初增加42.54亿元,增长11.3%;人民币存款余额639.01亿元,比年初增加75.95亿元,增长13.5%。
年末全市共有上市公司2家。全市辖区证券市场各类证券成交额403.6亿元,增长29.0%。年末投资者资金账户累计开户数9.1万户,比上年末增长5.1%。
全年全市保费收入35.8亿元,增长3.0%。其中,寿险业务保费收入24.8亿元,下降0.2%;健康险业务保费收入1.3亿元;意外险业务保费收入0.59亿元;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10.9亿元,增长11.6%。全年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9.5亿元,增长5.6%。
十、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全市高等院校达到4所。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0.8%。
学前三年毛入园率61.2%。校舍维修改造项目进展顺利,改造面积15.63万平方米,改造项目学校197所,总投入资金4916万元。
全年全市受理专利申请830件,比上年增长30.7%。受理发明专利申请269件,比上年增长31.2%。全市累计认定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9家,培育认定科技创新型企业10家,民营科技企业12家。全市已建立国家级研发中心1家,省级研发中心19家,市级研发中心27家。
年末全市共有市、县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7个,市授权行业建立的检定机构3个,监督抽查了147家企业7类产品和商品。全市共有法定计量技术机构17个,全年完成强制检定计量器具73588台件。
全市有气象台(站)17个,开展121电话天气自动答询台(站)17个。气象系统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业务的单位17个,防雹、增雨受益覆盖面积1.5万平方公里。全市有天气预报服务Intel网站2个,卫星云图接收站17个。
全市有专业综合地震台站17个,市级地震台网中心6个,数字测震地震台网1个,数字测震子台2个。
十一、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共有群众艺术馆1个,文化馆17个,博物馆14个,艺术表演团体13个。广播电视台17座。广播人口覆盖率96.4%,电视人口覆盖率98.31%。全市共有公共图书馆17个,档案馆23个。目前有6个县级图书馆和8个文化馆达到国家三级标准以上。
我市创作编排了现代戏《酸枣岭》荣获第十三届杏花奖,新编眉户剧现代戏《雷雨》参加了全省优秀剧目展演。在十六届全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中,又摘得金花1朵,银花3朵,我市大小梅花增加到54朵。在国家、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评选中,入选国家级项目18个,省级项目97个,市级项目232个,位居全省前列。霍州威风锣鼓和翼城花鼓获文化部“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
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不含村卫生室)1153家,其中妇幼保健院(所、站)18家。全市卫生机构共有床位1.76万张,其中医院床位1.2万张,卫生院床位3539张。卫生技术人员2.1万人。全市各县(市、区)均实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300万农民参加了合作医疗,参合率98.37%。
在山西省第十四届运动会上,我市体育代表团共获得金牌20枚、银牌25枚、铜牌30枚,总分868分的好成绩。全年实现销售体育彩票1.39亿元。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据2012年人口抽样调查,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436.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2万人。全年全市出生人口4.7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0.84‰;死亡人口2.49万人,死亡率为5.72‰;自然增长率为5.11‰。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6.5。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126元,比上年增长13.6%;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1618元,增长5.4%。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899元,增长13.4%;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428元,增长4.7%。城镇占调查总户数20%的低收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8217元,增长12.2%;农村占人口20%的低收入者收入2685元,增长8.3%。
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28.6%,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36.2%。
年末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为59.4万人,比上年增加21.8万人;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人数为178.8万人,比上年增加19.5万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为100万人,比上年增加4.4万人;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为34.1万人,比上年增加8.1万人;参加工伤保险的人数为44.5万人,比上年增加13.5万人,其中农民工16.6万人;参加生育保险的人数为34.5万人,比上年增加14.8万人。
全年全市纳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8.万人,发放城市低保资金26583.6万元,比上年减少277.万元;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1.万人,发放农村低保资金19814.8万元,比上年减少1241.4万元。
年末全市各类收养性单位床位数4212张,收养人数1871人。
城镇建立各种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108个。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2.95亿元,直接接收社会捐赠款11.8万元。
年末市区建成区新增绿化面积29.58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37.38%,人均绿化面积10.42平方米。全市建成区新增绿化面积170.81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34.37%,人均绿化面积9.92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积达到10.74平方米。
农村新“五个全覆盖”工程全面完成。
十三、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年末耕地保有量741.66万亩。年末全市7座中型水库蓄水总量6810万立方米。
年末全市森林面积877.万亩,森林覆盖率28.%;全市已建成自然保护区3个,自然保护区面积62.66万亩,占全市国土面积的2.1%。
2012年市区空气质量好于二级以上天数342天,比上年增加3天,其中一级天数达到118天,比上年增加10天,全市17个县(市、区)空气质量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汾河临汾段出境断面(上平望断面)与入境断面(王庄桥南断面)相比,主要污染物COD浓度平均下降16%,水质明显改善,全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年末全市城市污水处理率81.12%,提高0.43个百分点;市区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连续两年达到100%;全市集中供热普及率55.58%,提高2个百分点。
全年森林没有发生火灾事故,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0.2‰,严格控制在国家要求的5‰以内。
全年共发生安全事故847起,下降16.%;安全生产事故死亡330人。全年未发生特别重大事故。全年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0.7。
公报注释:1.本公报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据。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3.所有增长或下降速度均为同上年相比较。
4.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5.节能降耗指标单独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