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沁源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加速转型跨越、优先富民惠民、全面建设宜居和谐幸福新沁源的工作思路,着力引深 “六化建设”,强力推进 “五大赶超”,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新进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综 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县生产总值110.86亿元,比上年实际增长17.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4亿元,增长5.6%,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1%;第二产业增加值86.03亿元,增长19.6%,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7.6%;第三产业增加值22.49亿元,增长10%,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0.3%。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9657元,按2012年平均汇率计算为11039美元,比上年实际增长16.9%。
全年全县财政总收入25.57亿元,增长16.75%。一般预算收入11.76亿元,增长39.3%。一般预算支出156663万元,增长31.47%。其中农林水事务支出14784万元,科学技术支出1478万元,教育支出34404万元。
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3%,其中,食品价格上涨0.2%。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2.5%。
二、农 业
全年全县粮食种植面积14798.8公顷,比上年减少0.6%;油料种植面积444.9公顷,增长2.2%;蔬菜种植面积718公顷,增长3.4%。
全年粮食总产量76162吨,同比增长9.1%。其中,玉米产量62418 吨,谷子产量3131吨,豆类产量1505吨,薯类产量8374吨。
油料产量741吨,同比增长16.7%;蔬菜产量12398吨,增长70.9%。
全年肉类总产量2031吨,增长38%,禽蛋产量1711吨,增长10.6%,奶产量635吨,增长693.8%。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0483万元,增长16.7%。其中,农业总产值22737万元,增长13.6%;林业总产值4590万元, 增长34.6%;牧业总产值8190元,增长28.8%;农林牧渔服务业总值4950万元,增长1.3%。
全年农村用电量2835万千瓦时,地膜使用量157吨,农用柴油使用量620吨,农药使用量31吨。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79.98亿元,增长14.7%。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7.05亿元,增长24.4%,产品销售率78.62%。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规模以上),原煤比上年增长1.97%,焦炭增长6.58%。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87.13亿元,比上年下降2.08%。实现利税16.73亿元,其中实现利润8.12亿元,下降45.5%。亏损企业亏损额3.47亿元,比上年增长258.66%。
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的建筑业总产值2684万元,全县建筑业增加值7301万元。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8.33亿元,比上年增长27.7%。其中,城镇投资57.83亿元,房地产投资0.51亿元。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5115万元,比上年-24.46%,其中住宅投资5115万元,房屋施工面积26437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26437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26437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6873万元。
五、国内贸易
全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32亿元,增长16.2%。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0.28亿元,增长14.86%;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03亿元,增长18.91%。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年末全县公路线路里程908.129公里。其中:省道146.722公里,二级路172.3814公里。
全年全县完成邮政业务总量1037万元,增长22.4%;电信业务总量8408万元,增长47.99%,其中:联通公司业务总量3208万元,移动公司业务总量4720万元,电信公司业务总量480万元,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2.22万户,全县互联网接入用户1.65万户,增长13.79%。全年全县旅游总收入完成11.98亿元,增长798%。
七、金融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576237万元,比年初增加68531万元,增长11.89%,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88870万元,比年初增加63219万元,增长21.88%。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254604万元,比年初增加10625万元,增长4.17%。
八、文化、教育、卫生
全县共有艺术表演团2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公共图书馆藏书量11.7万册,档案馆1个。全县电视台1座,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0 %。全县有线电视用户达到3万户,其中数字信号用户1.1万户。全县共建成农民文化广场254个,群众舞台86个,乡镇文化站14个,农民书屋254个。
全县普通高中2所,普通中学11所,小学80所。普通中学在校学生11017人,其中女生5341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数为872人,其中,初中为526人,高中为346人。全县普通小学在校学生10195人,其中女生4911人。
年末全县共有医院、卫生院17个,妇幼保健机构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个。卫生技术人员637人。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100%。
九、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县总人口159328人,其中:男性85857人,女性73471人,男女性别比(女=100)116.86,城镇人口59613人,乡村人口99715人,城镇化率37.42%,人口自然增长率5.47‰(全省1%抽样人口数)。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648元,比上年增长15.4%,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4080元,增长11.4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570元,比上年增长14.06%,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0942元,增长17.3%。全年全县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7416元,较上年增加5397元,增长16.9%。
年末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14486人,其中城镇职工11940人,比上年增加3245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城镇职工人数为19299人,增加2235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19960人。全年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675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8107人,农村五保供养人数1089人。
十、城市建设、资源、环境
年末全县城市建成区面积5.11平方公里。年末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0.23%。年末城市交通运营车辆1359辆,出租汽车85辆。全县公园绿地总面积97万平方米。
全年城市供水总量135万吨,城区集中供热面积170万平方米,其中住宅供热面积100万平方米。全年污水处理率90.53%。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8%。
农田灌溉面积全年完成3.2万亩,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实际完成27.885万亩。完成水土流失治理1.6万亩,营造林合格面积2.52万亩。
年末全县森林面积211.22万亩,森林覆盖率55.23%。全县全年营造林合格面积2.52万亩。全县有自然保护区1个,面积9.7万亩。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59.9万吨标准煤,增长-1.16%;全年共向省外运输煤炭24.92万吨,增长219%;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为0.69吨标准煤,比去年下降20.54%。
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幅完成30.5%,地下水止降回升1.5米,二氧化硫排放量降幅完成10%,氨氮排放量降幅完成6.5%。
全年全县空气质量Ⅱ级以上天数达365天,全县达Ⅳ类水质标准的断面比例100%。
公报注释 :
1.本公报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据。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3.所有增长或下降速度均为同上年相比较。
4.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