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来宾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收录时间:2013-08-25来源:来宾市统计局

2012年,全市各族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为动力,面对原料价格高、融资困难、经济下行压力大等国内外形势,抢抓机遇,开拓奋进,克难攻坚,大力促进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巩固和扩大建市以来的良好发展势头,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一、综 合

初步核算,2012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519.22亿元,比上年增长11.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9.93亿元,增长7.7%,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14.6%,拉动经济增长1.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239.94亿元,增长15.6%,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5.8%,拉动经济增长7.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149.35亿元,增长8.4%,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19.6%,拉动经济增长2.3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为25.0:46.2:28.8。在第三产业中,批发和零售业增长11.4%,住宿和餐饮业增长7.1%,金融业增长19.4%,房地产业增长5.4%。建市十年,GDP总量翻了2.2番,年均增长13.5%。

2012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2.6%,涨幅比上年回落2.9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3%,非食品类上涨2.4%,工业品上涨1.9%、服务项目上涨3.3%。所调查的八大类商品价格呈现上涨的态势,见下表。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24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6479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49%,比上年末高0.04个百分点。农村富余劳动力输出29.95万人,比上年增长12.5%。

全年财政收入52.55亿元,比上年增长10.3%,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为10.1%,比上年高0.3个百分点,比建市之初高1.2个百分点。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工业生产下行压力大,经济增速回落;改善民生任务艰巨,社会管理难度加大等。

二、农 业

2012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08.40亿元,比上年增长8.0%,实现近五年来最高增幅,其中:种植业产值127.85亿元,增长9.8%;林业产值12.92亿元,增长9.3%;牧业产值57.24亿元,增长4.5%;渔业产值5.15亿元,增长5.9%。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74.33千公顷,比上年增长0.9%;糖蔗种植面积178.64千公顷,增长5.1%;油料种植面积13.00千公顷,增长3.4%;蔬菜种植面积50.91千公顷,增长3.6%。

主要农产品产量增长。全年粮食产量76.84万吨,增长4.5%;甘蔗产量1211.09万吨,增长15.2%,其中糖蔗产量1210.01万吨,增长15.3%;油料产量3.09万吨,增长4.6%;蔬菜产量97.75万吨,增长3.7%;水果产量36.70万吨,增长6.8%;蚕茧产量6.01万吨,增长6.5%。甘蔗产量实现恢复性增长。如图所示。

全年肉类总产量14.70万吨,增长3.5%。其中,猪肉产量10.46万吨,增长4.1%;牛肉产量1.31万吨,下降0.5%;禽肉产量2.34万吨,增长2.9%。全年水产品产量5.61万吨,增长6.0%。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实现全部工业总产值620.16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61.34亿元,增长10.9%,规模以下工业总产值58.82亿元,增长4.4%。全年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192.93亿元,比上年增长13.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1%;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长5.1%,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14.6%,股份制企业增长18.8%,集体企业增长24%。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长26.1%,重工业增长8.9%。建市十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长呈明显的“波浪式”变化,如图所示。

四大支柱产业中,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增长17.0%;电力生产供应业增长5.5%;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下降11.0%、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10.5%。

全年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331.4%,比上年低1.1个百分点,产品销售率92.4%,比上年低2.8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5.52亿元,下降66.3%;实现利税总额21.91亿元,下降32.2%。亏损企业亏损总额16.05亿元,增长41.7%。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亏损9.11亿元,增亏;股份制企业亏损1.88亿元,盈转亏;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实现利润8.23亿元,增长8.5%;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实现利润1.35亿元,下降19.0%。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47.01亿元,比上年增长29.0%;全年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36个,与上年持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61.80 亿元,比上年增长32.9%。分城乡看,城镇投资466.87亿元,增长36.1%;农村投资94.93亿元,增长19.1%。分管理渠道看,基本建设投资210.53亿元,增长31.3%;更新改造投资188.30亿元,增长49.9%;房地产开发投资61.96亿元,增长29%。分投资主体看,国有经济投资225.15亿元,增长20.5%;民间投资175.44亿元,增长56.6%;港澳台、外商经济投资17.57亿元,增长119.6%。建市十年,我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一直保持高位增长,2012年总量比建市之初翻了4.54番,年均增长37.5%。如图所示。

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22.99亿元,增长33.4%;第二产业投资175.93亿元,增长36.4%,其中工业投资175.89亿元,增长36.8%;第三产业投资281.20亿元,增长34.8%。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61.96亿元,比上年增长29.0%。按用途分,商品住宅开发投资36.96亿元,增长27.3%;办公楼和营业用房投资0.60亿元和12.15亿元,分别增长58.6%和220.9%。

商品房竣工面积88.9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4倍,其中住宅71.08万平方米,增长2.7倍;商品房销售面积119.58平方米,增长10.6%,其中住宅112.27万平方米,增长7.3%;商品房销售额37.51亿元,增长53.4%,其中住宅30.07亿元,增长34.4%。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9.53亿元,比上年增长16.0%。分地域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76.52亿元,增长16.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3.01亿元,增长15.3%。2006年以来,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保持16%以上的幅度增长。

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零售额中,日用品类增长26.9%,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21.2%,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0.3%,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19.2%,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14.1%,汽车类增长11.0%,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8.0%,化妆品类下降20.0%,通讯器材类下降29.5%,金银珠宝类下降51.1%。

全年进出口总额1445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0.0%。其中,出口额6565万美元,增长84.3%;进口额7889万美元,下降17.6%。出口增幅比进口增幅高101.9个百分点,进口额比出口额多1324万美元。

全年新签合同外资金额2890万美元,比上年下降49.3%。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2418万美元,下降31.0%。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18.55亿元,比上年增长6.3%。

全年客货运输周转量90.54亿公里,比上年增长24.3%,其中公路客货运输周转量43.15亿吨公里,增长25%;水路客货运输周转量47.39亿吨公里,增长23.7%。在公路运输中,公路货物周转量40.06亿吨公里,增长25.6%;公路旅客周转量30.87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7.7%。

全年全市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047.97万吨,比上年增长13.5%;港口集装箱吞吐量3.18万标准箱,增长2.6%。

年末公路通车里程6170公里,比上年增长4.4%;其中高速公路75公里,一级公路6公里,二级公路755公里,三级公路442公里,四级公路3567公里。年末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33万辆,比上年末增长6.5%;民用轿车保有量2.1万辆,增长27.3%;其中私人轿车1.8万辆,增长33.3%。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3.02亿元,增长8.0%。其中邮政业务总量0.68亿元,增长3.3%;电信业务总量12.34亿元,增长8.2%。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5.81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7.77万户,乡村电话用户8.04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159.15万户,比上年增长11.2%;年末计算机互联网用户15.52万户,增长18.3%。

全市A级景区6个,比上年多1个,星级饭店18家,比上年多2家。全年累计接待游客总人数754.8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9.9%。其中接待国内游客753.35万人次,增长29.9%;接待入境旅游者1.45万人次,增长20.5%。实现旅游总收入33.68亿元,增长38.4%,其中国内旅游收入33.24亿元,增长38.5%;旅游外汇收入 650万美元,增长25.0%。

七、财政、金融、保险

财政收入平稳增长,财政支出较快增长,重点支出得到保证。全年财政收入完成52.55亿元,比上年增长10.3%;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2.21亿元,增长28.3%。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38.24亿元,增长6.9%,占财政收入的72.8%。财政收入比建市之初的2002年翻了2.4番,年均增长17.8%。

全年财政支出119.82亿元,增长19.6%,职工工资发放,教育、农业、卫生、社会保障等公益事业及城市建设的各项支出得到重点保障。建市以来历年财政收入及增长情况见下图。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407.06亿元,比年初增长15.4%,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20.31亿元,比年初增长22.3%;各项贷款余额258.16亿元,增长18.4%。

建市以来,全市存贷款余额都得到较快增长。如图所示。

全市全年实现保费收入4.56亿元,增长16.3%。其中,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1.33亿元,增长20.8%;人身险业务保费收入3.23亿元,增长14.5%。全年共支付各项赔款和给付1.01亿元,增长12.1%。其中,财产险业务赔款支出0.69亿元,增长48.8%;人身险赔付支出0.32亿元,下降26.8%。

八、文化、教育、体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全市共有剧场、影剧院7个,村级文艺舞台883座,比上年增长17.1%;村级文化卫生综合楼807座,增长7.6%。县级及以上公共图书馆6个,藏书47万册。县级文物管理所4个,全年征集文物350件,比上年增长1.9倍。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2.83%,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6.74%。有线电视入户率为29.60%。年出版报纸1415.8万份,各类杂志10.8万册。

全年教育固定资产投资17.78亿元,增长1.3倍,新建校舍6.11万平方米,增长38.0%。全市有普通高等学校1所,专职教师346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0所,专职教师546人;普通中学103所,专职教师7541人;小学650所,专职教师9976人;特教学校4所,专职教师48人。

全年各类教育(不含非学历培训、幼儿园)招生8.30万人,比上年下降6.1%;在校学生33.59万人,下降2.1%;毕业生7.75万人,下降1.8%。全市幼儿园539所,比上年多50所,在园幼儿6.39万人,比上年增长4.9%。

2012年全市普通高考本科上线人数9859人,比上年增长2.2%,普通高考上线率98.8%,比上年提高2.0个百分点。

全市共有村级灯光篮球场1072个,比上年增长12.1%;体育场馆13座,比上年多7座;向上级体育部门输送运动员36名。全市体育健儿在全国、全区比赛中,获得金牌40枚、银牌48枚、铜牌43枚。

科技事业成效显著。全年共组织实施创新计划项目77项,比上年多7项,其中农业科技创新37项,工业科技创新12项,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5项。受理专利申请250件,比上年增长68.9%;获国家授权专利77项,比上年增长71.1%;其中发明6项,比上年多1项。

九、人民生活、社会保障与安全生产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231元,比上年增长15.8%。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484元,增长4.2%,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8.9%,比上年下降1.4个百分点;其中文化教育娱乐用品及服务所占比重为6.4%。农村居民居住住房总建筑面积人均38.5平方米。农村最高20%收入组人均纯收入11969元,最低20%收入组人均纯收入1674元。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499元,比上年增长11.8%,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3709元,增长9.4%,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8.0%,比上年下降0.6个百分点;其中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所占比重为11.2%。城镇居民现有住房总建筑面积人均45.98平方米。城镇最高20%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39702元,最低20%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10608元。城乡民居收入比3.45:1(以农为1),比上年缩小0.12倍。建市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变化情况如下图。

年末全市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15.79万人,比上年末增长23.0%。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11.39万人,增长8.6%;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20.28万人,增长5.7%;全市参加农村基本医疗保险192.95万人,参合率97.52%,比上年提高1.88个百分点。参加工伤保险7.72万人,增长14.7%。参加生育保险8.51万人,增长13.1%。参加失业保险7.33万人,增长1.3%。

全年筹集社会福利资金757.50万元,接受社会捐赠17.50万元。年末享受低保救济的困难群众达15.88万人,其中城镇2.48万人,农村13.40万人。全市各类社会福利院411个,床位4717张,收养人员4122人。城镇各种社区服务设施45个。

全年生产安全事故死亡101人,比上年少6人,其中工矿商贸企业事故死亡14人,比上年少5人;全年生产安全事故受伤158人,比上年下降9%。道路交通事故死亡81人,比上年少1人。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195。

十、人口、资源环境与市政建设

初步统计,2012年全市总人口254万人左右。

全市森林面积70.24万公顷,比上年增长0.8%,森林覆盖率52.51%,比上年提高0.43个百分点。全年发生森林火灾11起,比上年少8起,过火面积151.27公顷,比上年下降79.6%,受灾面积68.58公顷,比上年下降20.2%。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477.96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5.8%,增幅比上年收窄8.47个百分点。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2.73吨标准煤,下降8.1%,降幅比上年扩大3.1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生产电力消费79.29亿千瓦时,增长4.4%。

全市年平均气温20.3℃,比上年高0.3℃;全年平均降雨量1521.3毫米,比上年多376.5毫米。全市饮用水源水质全年达标率100%,6个县(市、区)空气质量均达到二级。

全市城市维护建设资金支出12.86亿元,比上年增长4.1%,桂中水城顺利通航。市区供水综合生产能力20.2万立方米/日,增长20.2%;自来水供水总量2415万吨,增长2.6%,用水人口29万人,增长1.4%。年末实有城市道路长度159公里,增长34.8%;排水管道长度431公里,增长59.4%。园林绿地面积1173公顷,增长26.1%。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5.7%,提高3.7个百分点。人均绿地面积9.7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58平方米。年末实有出租汽车370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能力达到5万吨/日,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77.3%,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

注:
1.本公报中2012年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最终以《来宾市统计年鉴(2013)》数为准。统计图中2002-2011年数据为年报数。
2.从2011年起,规模以上工业统计口径由500万元调整为2000万元及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统计起点由计划总投资5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
3.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农业总产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资料来源:本公报中城镇新增就业、登记失业率、社会保障数据来自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财政数据来自市财政局;新建公路、港口吞吐能力、公路运输、水运、港口货物吞吐量数据来自市交通运输局;城市污水处理、公园绿地面积数据来自市市政管理局;货物进出口、外商直接投资数据来自市商务局;国际互联网用户、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用户数来自各通信部门(单位);旅游数据来自市旅游局;货币金融数据来自人民银行来宾支行;保险业数据由各县(市、区)向各保险单位收集;教育数据来自市教育局;专利数据来自市科技局;气象数据来自市气象局;艺术表演团体、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报纸、杂志数据来自市文化新闻出版局;广播、电视数据来自市广电局;体育数据来自市体育局;新农合数据来自市卫生局;低保、社会组织数据来自市民政局;环境监测数据来自市环保局;安全生产数据来自市安监局;林业数据来自市林业局;价格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来宾调查队;其他数据来自来宾市统计局。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