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全区上下紧紧围绕"十二五"规划和今年的目标任务,抓住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工业强省、城镇化带动战略机遇,切实按照省委提出的"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大力实施“新型工业化、城镇化、文化旅游、农业产业化”战略,团结协作,奋勇争先,真抓实干,努力克服干旱等自然灾害造成的不利影响,全区经济社会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为实现“十二五”规划开好头起好步。
一、 综合
经济实现较快增长。县级铜仁市地方生产总值(GDP)完成703421万元,比上年增长18.6%,增速在全区排名第二,比2006年增加429785万元,年均增长14.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95439万元,比上年增长2.9%;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253006万元,比上年增长21%。其中:工业增加值完成182294万元,比上年增长20.5%,建筑业增加值完成70712万元,比上年增长22.5%;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354976万元,比上年增长21.4%。人均生产总值19272元,净增5137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19.5%,按人民币汇率(2011年末)折合3047美元。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一产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继续下降,第二、三产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继续上升,第二、三产业占经济总量的份额达86.4%。三次产业结构由去年14.3:36:49.7调整为13.6:36:50.4。
一、二、三产业分别拉动GDP增长0.4、7.5、10.7个百分点,
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分别为:第一产业0.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7.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10.7个百分点;分别对GDP的贡献率为2.1%、40.3%、57.6%。
二、农业
由于农业受天旱影响,全市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增长完成154397万元,同比增长3.1%。其中:农业产值完成91975万元,同比增长1.3%,林业产值完成3570万元,同比增长27.5%,牧业产值完成48451万元,同比增长3.9%,渔业产值完成5551万元,同比增长9.2%,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完成4850万元,同比增长8.4%。
紧紧围绕“优质米、特色菜、生态畜、淀粉薯”四个主导产业的发展,大力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稳步扩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27985公顷(41.98万亩),比上年增长0.23%;油料种植面积5091公顷(7.63万亩),增长4%;蔬菜种植面积8650公顷(12.98万亩),增长9.4%。主要农产品中,油菜籽、蔬菜、茶叶等产品产量增长较快,分别比上年增长39.1%、7.7%和6.9%。受旱灾影响,粮食总产量比上年减产21.2%,其中玉米减产41.3%,稻谷减产31.8%;烤烟减产11.6%。
畜牧业保持稳定增长,养殖结构进一步优化。
完成“内推外引”良种猪1007头,发展养殖大户101户,推广杂交猪22.31万头,推广良种禽119.82万羽。新建畜禽养殖小区17个。完成人工种草0.51万亩。肉类总产量实现19420吨,同比增长0.3 %;水产品产量3210吨,增长33.2%;禽蛋产量1315吨,同比下降28.1%。年末出栏竹鼠35120只,特种野猪4300头,培植养殖大户3户。牛存栏50835头,比上年下降14.5%。生猪存栏211948万头,比上年增长2.6%,羊存栏30060头,比上年增长4.1%。
渔业稳定发展。全年水产品产量为2856吨,比上年增长12.9%。
林业生产基本平稳。当年完成造林面积2943公顷,年末实有总封山育林25095公顷,森林覆盖率为51.78%,碧江区森林覆盖率为53.8%。
水利建设稳步推进。继续实施“三小”水利工程,完成整治山塘9座,修建溢洪道153米,修建干渠及田间渠道12.5公里,安装管道105米,输电线路0.5公里,安装机组一套。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6.5平方公里,投资1805.51万元,修建人饮工程32处。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农田水利建设进一步加强。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6.5万千瓦,比上年增长9.3%,沼气建设1000户,,农村沼气工程和改水改厕取得新成绩。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实现稳定增长。市辖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575880万元,同比增长20.7%,增加值完成130338万元,同比增长20.5%。其中:轻工业产值完成137455万元,同比增长25.1%;重工业产值完成438455万元,增长19.3%;辖区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569998万元,增长22%,产销率为99%。市属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189233万元,同比增长37.8%,实现增加值28831万元,同比增长29.3%。全部工业拉动经济增长5.3个百分点;贡献率为28.5%。
建筑业保持继续较快增长。全市建筑业总产值完成51955万元,比上年下降8.7%,实现各项税金总额3068万元,比上年增长24.2%,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78.4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6.5%;房屋建筑竣工27.33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4.1%。
四、投资和招商
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县级铜仁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23201万元,同比增长87%,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完成326271万元,同比增长31.3%;房地产投资完成167820万元,同比增长54.3%,商品房销售面积达38.6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6.6%,新建廉租住房可分配数2788套,;更新改造投资完成24000万元,同比增长28.1%;其它投资完成17000万元,同比增长70.3%;城镇私人建房完成70610万元,同比下降13.1%,跨县投资完成310000万元,投资拉动GDP增长2.2个百分点,对经济的贡献率为11.8%。碧江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93201万元。区属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11509万元,同比增长78.5%。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全市新签约招商引资项目56个,项目总投资174.38亿元;履约56个,履约率100%,往年签约项目今年实施到位资金项目21个,项目总投资33.88亿元。实施到位资金30.93亿元(含往年签约今年实施到位资金7.31亿元),同比增89.75%。
五、商贸业和物价
消费品市场稳定增长。全市共有商业经营面积68万平方米,个体工商户11965户,商业企业1445户,辖区内商业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纳税超亿元,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58995万元,同比增长20.2%。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分:城镇销售额完成204773万元,增长26.8%,乡村销售额完成54222万元,增长0.5%。
市场物价小幅上涨。据国家统计局铜仁调查队资料显示,全年累计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4.6%,同比上涨4.6%,其中:食品上涨13.9%、烟酒及用品上涨0.9%、衣着与上年同期持平、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下降0.6%、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下降1.3%、交通和通讯上涨2.6%、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下降3.2%、居住上涨0.8%。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业
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落实并开工实施项目46个,新改建通村公路9.6公里,施建设通村油路共18条, 107.3公里,公路桥梁1座,渡改桥2座,乡镇客运站场3个,小型渡口码头11个,在铜仁市境内长24.4公里,杭瑞高速公路是国家投资建设重点项目,在铜仁市境内长40.4公里,公交车87辆,出租车436辆,城市公交线路10条,出租车临时停靠点75个,车位153个,公交车候车亭147个,公交站点覆盖率达100%。水路客运量97万人次,客运周转量1860万人公里,完成货运量2.8万吨,货运周转量28.5万吨公里。
邮电通信业稳步发展。全市邮政电信业务总量为55117万元,比上年增长20.5%,年末城乡固定电话5.84万户,比上年增长3.2%,移动电话用户上升到26.54万户,比上年增长9.4%。互联网用户3.84万户。
旅游事业发展较快。引进了大明边城、温州大酒店、夹岩云林仙境等旅游服务项目,实施了三江公园、“梦幻锦江”、九龙洞灯光改造等旅游基础设施项目。全市共有各类酒店宾馆及社会旅馆262家,床位12000余张,有旅行社18家;有星级酒店9家,床位1965张;新增旅行社5家,新增三星级酒店2家。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85.4万人次,同比增长62.16%,其中:国内游客283.74万人次,国外游客1.6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4.88亿元,同比增长75.73%,创外汇364.02万美元,增长46.7%。
七、财政和金融
财政收入再创新高。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67555万元,增长44.5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46884万元,同比增长54.15%;在地方财政中:国税完成2378万元,同比增长52.63%;地税完成31208万元,同比增长61.72%;财政(国土)完成13298万元,同比增长39.13%;地方财政支出完成140333万元,同比增长29.25%。
金融、保险运行平稳稳定发展。12月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283537万元,比上年增长16.5%;其中:储蓄存款为659216万元,比上年增长24.3%;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1003392万元,比上年增长23.9%。
全年保费收入15065万元,比上年增长15%,赔付支出4352万元,比上年增长4%。
八、教育、文化、卫生、体育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发放“两免一补”经费983.1万元,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33.766万元,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助学金81.678万元。2011年,碧江区内有普通高等学校2所,高校在校学生13968人,教职工1228人;中等职业学校7所,在校学生6504人,教职工384人;普通中学22所,在校学生28452人,教职工1923人;小学89所,在校学生28693人,教职工数1549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9.9%,三残儿童入学率为75.1%,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为98.2%以上,巩固率达90%以上;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为89.9%。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全市卫生机构(不含诊所)有37个,其中医院17个、卫生院16个,床位数2303张,卫生技术人员2057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887人,注册护士978人。
体育事业得到稳步发展。一是举办了端午节铜仁市龙舟赛,参赛队伍共38支,其中:传统龙舟男子组16支、女子4支,标准龙舟男子组15支,女子组3支,比赛时间1天。传统龙舟男女队员880人,标准龙舟男女队员450人。为近五年参赛人数最多的龙舟赛事活动,得到社会各届的肯定;二是举办“多彩贵州•桃源铜仁”中国龙舟公开赛。来自香港、澳门、广东、重庆、浙江、福建、吉林、湖南、湖北以及贵州本省的18支龙舟队参赛,举行了200米直道竞速,500米直道竞速,3000米环绕赛,铜仁队获得第八名;三是地、市共同筹备中国梵净山“环梵”公路自行车挑战赛。我区承担组织1200名群众欢迎队伍和开幕式终点氛围营造等工作。
九、城市建设
一是城市建设得到快速发展。县级铜仁市建成区面积为25平方公里,其中碧江区建成区面积为22平方公里。新增城市绿地面积8.22万平方米,新增附属绿地面积11.33万平方米;二是修建沿江步道,城区绿化改造路段的苗木移植。完成锦江沿江步道两岸5000米建设,移植香樟、杜英、法桐及大叶女贞等乔木数共计2210株;红花继木等球类植物共计262株;桂花825株、香樟528株、银杏30株、栾树444株、茶花650株、碧桃1600株等,城市园林绿地总面积757公顷,绿化覆盖面积878.82公顷,城市绿地率30.26%,绿化覆盖率35.1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6.23平方米。
十、人口
2011年,据区公安年报统计:县级铜仁市年末户籍总人口为389277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39198人,年末总户数122788户。全市出生人口5502人,出生率为11.07‰;死亡人口1436人,死亡4.3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71‰;碧江区常住人口符合政策生育率为95.15%;流动人口符合政策生育率为92.25%,全市从业人员达23.1万人,比上年增长1%,其中:城镇从业人员为14.8万人。
碧江区年末户籍总人口为300342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34996人,年末总户数96347户,碧江区常住人口为29.52万人。
十一、人民生活
城镇居民收入继续提高。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846.46元,比上年增长25.9%,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9385.42元,比上年增长32.3%;其中:食品消费支出3372.74元,比上年增长22.5%,城镇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35.9%;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27.92平方米。
农村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339元,比上年增长22.7%,农民人均消费支出为3752元,比上年增长27.6%,其中:食品消费支出1920元,增长32%,农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51.1%。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7.79平方米。
十二、就业与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事业进一步发展。一是城市低保,城市低保对象5231户12967人,占全市非农人口总数的10%,全年共投入城市低保资金3171万元,累计发放城市低保金3197万元,救助153176人次。二是农村低保,农村低保对象15538户34250人,占全市农业人口总数的14.5%,全年共投入农村低保资金3543.07万元,累计发放农村低保金3165万元,救助138808人次。三是做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应退则退”。全年共新增城乡低保对象1340户2683人,取消不符合条件的城乡低保对象998户2366人。城乡低保社会化发放率达100%。
社会福利事业继续发展。全市有五保供养对象1996人,其中:集中供养205人,分散供养1791人,集中供养率达10.3%;有8所敬老院,其中1所城市中心敬老院,7所农村敬老院,有床位268张,入住率达76.5%。
社会就业再就业工作发展较好。县级铜仁市累计完成城镇新增就业3939人,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4262人,本期失业人员就业人数为7542人,期末实有登记失业人数为2508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4%;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71人;继续巩固“两个确保”成果。县级铜仁市有参保人员10855人(其中离退休3484人),共发放3484名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5021万元,确保了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和社会化发放两个100%。参加养老保险10867人、失业保险4524人、医疗保险12927人、工伤保险9611人、生育保险12919人;新农保102726人。
农村合作医疗事业稳步发展。全市共有59300户、224710人参加了新农合,参合率达98.43%(按人计)。
十三、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环境综合治理取得新成绩。全年工业废水处理量94.69万吨, 二氧化硫排放量1594.91吨,清运生活垃圾11.5万吨,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安全生产工作得到大力加强。全年全市发生各类事故29起,比上年下降21.6%;死亡12人,比上年下降25%;伤15人,比上年下降61.54%;直接经济损失197.37万元,比上年增长41.86%。亿元生产总值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为0.17人。
总的来看,2011年全区各族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奋力拼搏、苦干实干,克服了特大旱灾、电煤供应紧张、项目建设用地紧张、企业融资难等不利因素,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了较快增长,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更是创近年来最好水平,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运行中也还存在一些突出性的问题:一是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进展缓慢,产业支撑能力弱。二是招商引资项目虽然较多,但项目落地少,资金到位率低、开工率低,形成实物工作量少。三是就业再就业压力仍然较大,物价受大环境影响上涨幅度较大,城乡部分困难群众的生活没有得到根本改善。
注:1、各项数据系初步统计数;
2、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出生率、死亡率、人口自然率为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局统计报表显示提供。
4、按现行国家统计制度规定,人均生产总值(GDP)按常住半年及以上人口计算。
5、文字涉及到全市指的是县级铜仁市,2011年11月14日,黔府发[2011]34号规定,撤市设区,原铜仁市设立碧江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