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信县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收录时间:2013-06-07来源:威信县统计局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县委、县人民政府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为民谋利”理念,团结和带领全县各族人民,紧紧抓住乌蒙山区连片扶贫开发、强势推进“桥头堡”建设等战略机遇,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园区经济为抓手,解放思想,创新思路,顽强拼搏,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积极应对经济工作面临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全县国民经济保持了快速健康发展良好势头,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县生产总值达293797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16.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52370万元,比上年增长7.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36098万元,比上年增长26.5%。其中:工业增加值99481万元,比上年增长26.6%,建筑业增加值36617万元,比上年增长26.1%;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05329万元,比上年增长8.7%。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7.8:46.3:35.9,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比上年增加2.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比上年下降2.2个百分点,经济结构呈“二三一”型。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县域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二是产业结构单一、支撑能力弱,实体经济严重不足。三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镇建设步伐缓慢,水利化程度低,以交通为主的瓶颈制约仍然突出。四是城乡居民增收渠道单一,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较深,脱贫致富奔小康任务艰巨。

  二、农业

  农业和农村经济平稳发展。全县继续深化农村改革,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三农”工作全局,努力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积极推进扶贫开发进程,大力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巩固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绿色特色产业,农业农村经济呈现出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粮食播种面积达49541公顷,比上年增长1.6%,粮食总产量达183177吨,比上年增长5.7%;油菜籽产量4803吨,比上年增长2.4%;烤烟产量2500吨,比上年下降1.8%。全县农林牧渔业服务业总产值为91357万元,比上年增长7.7%。其中:农业产值38911万元,比上年增长6.1%;林业产值5611万元,比上年增长33.6%;牧业产值45860万元,比上年增长6.3%;渔业产值65万元,比上年增长1.2%;服务业产值910万元,比上年增长0.3%。

  造林绿化与林业生产取得较好成绩。当年造林面积达1107公顷,森林覆盖率达40.5%。

  全县切实抓好畜牧业生产。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狠抓畜种改良,强化疫病防治,切实转变畜牧业生产发展方式,加强规模化、标准化养殖示范小区建设,全面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促进了畜牧业平稳发展。肥猪出栏23.74万头,比上年增长1.2%。大牲畜出栏1.96万头,比上年增长2.2%。家禽出栏71.1万只,比上年下降0.5%。禽蛋产量达1970吨,比上年增长3.8%。肉类总产量23877吨,比上年增长6.3%。年末生猪存栏20.14万头,比上年增长1.4%。大牲畜存栏5.98万头,比上年下降6.4%。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全县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03000千瓦。全年农村用电量6139万千瓦时,农田水利建设得到加强,有效灌溉面积达9610公顷。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13126吨,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265吨、农药使用量125吨。农作物总播种面积59809公顷,比上年增长1.7%。拥有乡村从业人员18.96万人。

  三、工业

  工业生产持续增长。全县牢固树立工业强县理念,扎实推进工业经济强县进程,工业经济朝着节能减排、提质增效的方向发展,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原煤271万吨,比上年增长107.1%。发电量18378万千瓦时(不含煤电一体化发电量),比上年增长5.2%。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415574万元,比上年增长58.4%。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24920万元,比上年增长37.6%,规模以下工业总产值290654万元,比上年增长69.4%。按轻重工分:轻工业总产值44964万元,比上年增长51.0%;重工业总产值370610万元,比上年增长59.4%。按所有制分:国有工业总产值426万元,比上年增长0.7%;集体工业总产值930万元,同比增长50.9%;股分制企业总产值23608万元,比上年增长41.3%;其他经济类型企业总产值390610万元,比上年增长41.3%。实现工业增加值99481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6.6%。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全县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进一步完善重点项目负责制,不断加大督促检查力度。重点抓好交通、水利基础设施、电力、城镇建设等方面的工程建设。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52589万元,比上年增长17.9%。

  500万元以上固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38682万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4.5%,比上年增长25.5%。

  按所有制分:国有单位投资63748万元,比上年增长250.8%,集体单位投资6582万元,比上年增长139.8%,私营投资完成153388万元,比上年增长743.6%。

  按行业分:道路运输业投资8541万元,比上年增长86.8%;水利管理业投资13552万元,比上年增长31.5%;采矿业投资104248万元,比上年增长594.4%;教育投资5204万元,比上年增长319.7%。

  500万元以下投资完成113907万元,比上年增长0.2%。

  重点项目建设方面:煤电一体化完成投资100351万元,比上年下降52.4%,桂香沟水库完成投资3000万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50%。

  五、交通运输、邮电

  交通客货运输需求平稳增长,邮电通信业持续快速发展。年末公路通车里程达1732公里。全年完成货物运输周转量8527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1.0%,完成旅客运输周转量37526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5.2%。交通运输邮政业增加值10476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5%。全县邮电业务总量达6233万元,比上年增长5.8%。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117400户,有固定电话机14532部。

  六、国内贸易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城乡市场繁荣活跃,消费者信心进一步增强,商品销售额稳定增长。201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76048万元,比上年增长20.0%。按城乡划分:城镇完成46681万元,比上年增长21.7%;乡村完成29367万元,比上年增长17.5%。按经济成份分:公有经济完成6935万元,比上年增长56.9%;非公有经济完成69113万元,比上年增长17.2%。

  七、财政、金融、保险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9518万元,比上年增长20.6%,财政状况进一步好转。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完成149288万元,比上年增长29.6%,在确保职工工资按时发放、机构正常运转和重点支出需要的基础上,加大了对交通、城镇、农业、教育、卫生、民生等方面的投入。

  全县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达383490万元,比年初增长25.5%,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39814万元,比年初增长21.4%;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76148万元,比年初增长25.6%,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131006万元,比年初增长24.1%。

  保险事业不断发展壮大。当年完成保费收入3275万元,比上年增长21.3%。其中:财产保险保费收入1425万元,比上年下降5.0%;人寿保险保费收入1450万元,比上年增长20.8%;平安保险保费收入400万元。财产保险支付赔款771万元,比上年下降35.8%;人寿保险支付赔款165万元,比上年下降13.2%;平安保险支付赔款180万元。

  八、教育、文化体育、卫生事业

  教育事业成绩显著。年末全县有各类学校169所,其中:普通中学15所,职业高级中学1所,小学153所(不含一师一校教学点)。幼儿园7所(其中:民办幼儿园5所)。全县有教职工4267人,其中:专任教师3754。中小学在校学生71790人,其中:高中在校学生7607人,职业高级中学在校学生1008人,初中在校学生20987人,小学在校学生42188人。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99.8%。在园幼儿9269人。当年被高等院校录取的学生2021人,高考上线率达93.96%。

  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当年建成村级体育设施20个。成功承办“云之南艺术团”慰问演出活动。深入开展送戏、送文化下乡活动,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协调发展。年末有全国爱国主义示范教育基地、文化馆、图书馆、纪念馆、陈列馆各1个,各乡镇建有文化站,居委会、村委会设有文化室。广播电视“村村通”和“户户通”工程顺利实施,电视人口覆盖率达95%,电视收视频道逐步增加,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全县有医疗卫生机构21个,卫生机构病床957张,卫生专业技术人员554人,其中:专职医师316人。有村级卫生所87个,村级卫生所覆盖率达100%,县乡村形成了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新农合平稳运行,93.56万人次享受减免补偿资金9086万元,有效地缓解了“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卫生防疫、保健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各种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明显提高。

  九、环境保护

  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环保部门大力加强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工作,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各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加大环境执法力度,认真开展2012年环保工作专项行动,全年共出动环境现场监察执法256人次,检查排污企业74家,对5家排污企业进行污染限期治理,对7家污染企业的环境违法行为进行限期整改,对5家重点排污企业的污染治理进度进行挂牌督办。全年累计调查处理环境污染投诉20件,完成排污申报登记46户,收缴排污费70万元。全县环境污染治理投资达45139万元,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100%,工业废气处理率为10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100%,

  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为60%。

  十、人口与人民生活

  计划生育工作得到加强。全县人口过快增长势头得到有效控制,实现了基本无多孩县的目标。据公安部门统计,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达422138人,其中常住人口391800人。人口出生率为14.73‰,死亡率为6.72‰,自然增长率为8.01‰。全县人口再生产初步实现了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目标,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的改善。

  全县城镇化率达20.57%。

  城乡居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继续提高。据调查测算: 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382元,比上年增加2453元,增长17.6%。人均消费支出12447元,比上年增加1412元,增长12.8%。其中:人均食品、衣着、居住支出分别为5651元、1585元和2284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2.5%、13.5%和12.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973元,比上年增长19.3%。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590元,比上年增长19.9%。其中:人均食品、衣着支出分别为1567和162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8.9%和2.5%。

  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34556元,比上年增长14.0%。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

  社会福利事业继续发展。年末全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5487人,收缴养老保险基金总额3366万元。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年末享受低保金的人数达48142人,发放金额6484万元,年人均1347元。其中:城镇居民领取低保金人数7459人,金额1875万元,年人均2514元。农村居民领取低保金人数40683人,金额4609万元,年人均1133元。60岁以上的农村人口按规定领取养老金。现有敬老院7个,收养孤寡老人131人,因灾等原因得到国家救济的贫困人口达5万多人次。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