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收录时间:2013-05-29来源:安宁市统计局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安宁经济社会发展新突破的一年。一年来,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和三年连续干旱的深度影响,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云南“桥头堡”战略和昆明区域性国际城市建设机遇,以“1366”发展战略为引领,以“一园一港六基地”建设为主战场变革创新、迎难而上、紧抓机遇、跨越发展,全市工业化、城乡一体化建设取得新进展,全市经济平稳快速增长,各项社会事业均衡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一、经济发展

经济总量

2011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167.7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15.1%。在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85亿元,比上年增长8.1%;第二产业增加值99.25亿元,比上年增长16.5%;其中工业增加值90.25亿元,比上年增长16.5%;第三产业增加值59.67亿元,比上年增长14.0%。第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例分别为5.3%、59.2%和35.5%。人均生产总值(按常住人口计算)48956元,比上年增长11.4%。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61.89亿元,比上年增长17.1%,占全市生产总值的36.9%。

财政收支

全年地方财政总收入达35.54亿元,比上年增长16.9%,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1.4亿元,比上年增长28.2%,其中:税收收入18.94亿元,增长21.3%。在税收收入中:增值税2.96亿元,下降12.9%,营业税7.72亿元,增长25.4%。全年地方财政支出48.72亿元,比上年增长84.9%,地方一般预算支出25.34亿元,比上年增长31.5%,其中:教育支出3.94亿元,增长14.8%,科学技术支出0.55亿元,增长44.2%,环境保护支出0.75亿元,增长110.0%,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35亿元,增长47.4%,医疗卫生支出0.94亿元,增长50.8%。

固定资产投资与房地产开发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8.52亿元,增长41.7%。从产业投向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0.11亿元,下降62.1%;第二产业完成投资58.01亿元,增长65.9%,其中: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8.01亿元,增长65.9%。按经济类型划分,国有单位投资59.52亿元,比上年增长51.9%;集体控股单位投资1.79亿元,比上年增长16830.2%;个体私营投资36.65亿元,比上年增长145.8%;其他单位投资20.56亿元,比上年下降30.4%。

全年房地产业开发投资完成38.47亿元,比上年增长74.7%,其中,商品住宅投资27.76亿元,增长50.8%。全市商品房屋施工面积224.82万平方米,增长23.2%;竣工面积52.43万平方米,增长108.1%。商品房屋销售面积27.29万平方米,下降75.0%,商品房屋销售额14.83亿元,下降68.5%。

农林牧渔业

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4.98亿元,比上年增长9.0%,其中:农、林、牧、渔业及农林牧渔服务业完成产值分别是6.30亿元、0.24亿元、7.79亿元、0.08亿元和0.57亿元。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8.85亿元,比上年增长8.1%。

畜牧业总产值7.79亿元,同比增长18.7%,占农业总产值的52.0%,比上年上升了0.5个百分点,畜牧业已经成为我市农业的支柱产业。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3209亩,比上年下降49.7%;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21230万瓦特,拥有大中型拖拉机342台,小型及手扶拖拉机3818台,农用运输汽车904台,农用排灌机械动力2070万瓦特。全年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7805吨;农村用电量4971万千瓦小时。

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90.25亿元,增长16.5%。工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53.8%,比上年上升2.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87.13亿元,增长16.2%,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轻工业增加值3.42亿元,下降26.0%,重工业增加值83.71亿元,增长15.9%。

规模以上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实现增加值21.54亿元,增长9.0%,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实现增加值24.76亿元,增长24.3%,电力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增加值4.95亿元,增长2.4%,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实现增加值5.37亿元,增长5.1%。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产值504.99亿元,增长14%,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31.36亿元,比上年增长15.2%;实现利润总额38.87亿元,增长70.8%。

全市建筑业实现增加值9.0亿元,增长15.9%,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值26.42亿元,增长34.4%。全年完成房屋施工面积95.26万平方米,增长19.24%,竣工房屋面积23.7万平方米,下降29.96%。

交通运输和邮电业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10.91亿元,增长17.3%。全年完成货运周转量62298万吨公里,增长5.0%;客运周转量为2024万人公里,增长8.0%。全市拥有机动车59744辆,比上年增长11.5%,其中:普通载货汽车8997辆,比上年增长6.4%,载客汽车37269辆,比上年增长21.6%。

全年实现邮电业务总量2.35亿元,增长15.8%。2011年末,全市拥有固定电话58654部,比上年下降0.76%;在网移动电话用户265375户,增长17.8%;互联网上网用户达6.18万户,下降4.6%。

国内贸易

全年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销售总额达194.51亿元,比上年增长21.6%;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52亿元,比上年增长20.1%。从行业来看:批发业实现零售额1.83亿元,增长39.4%;零售业实现零售额22.97亿元,增长17.5%;住宿业实现零售额0.70亿元,增长44.9%,餐饮业实现零售额8.02亿元,增长22.2%。从经济成份看:公有经济实现零售额8.44亿元,增长21.2%,非公经济实现零售额25.1亿元,增长19.8%。

2011年商品零售物价指数104.9%;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4.9%。

对外经济及旅游业

全市共引进内资项目152个,外资项目8个,协议引进内资866.2亿元,引进外资62346万美元,实际到位内资83.59亿元,到位外资7450万美元。

全市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24628万美元。全年共接待游客23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了10.6%,旅游综合收入9.97亿元,比上年增长了18.0%。

金融和保险

2011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年末存款余额为199.25亿元,比年初增长18.1%;其中:单位存款余额91.59亿元,比年初增长9.47%,储蓄存款余额为105.8亿元,比年初增长24.67%。金融机构年末各项贷款余额为153.8亿元,比年初增长22.35%,其中:短期贷款余额81.82亿元,比年初增长30.7%,中长期贷款余额67.1亿元,比年初增长14.0%,票据融资余额4.96亿元,比年初增长15.8%。

全市保险机构保费收入达1.47亿元,比上年增长了13.1%。

二、环境保护和公用事业

环境保护

全年环保投资总额达56956万元,增长7.0%,环保投资指数达3.4%。城市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工业废水排放量942.66万吨;工业烟尘排放量30688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42.17%,烟尘控制区总面积19.2平方公里,环境噪声达标区总面积19.2平方公里,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2%。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6.34%,人均绿地面积达12.61平方米。

公用事业

年末城市建成区面积达21.22平方公里,建城区人口21.34万人。城市铺装道路总长度达99.4公里,总面积212.8万平方米,城市下水道总长189.12公里。年末实有公交车营运线路66条,公交车407辆,全年农村公交通达覆盖率100%。城市出租车企业3家,出租车134辆。

三、社会事业

教育

持之以恒地推进教育优先发展,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兴办学前教育,启动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强化校园安全整治,加强学校食堂和校车安全监管,全面完成校园报警监控系统建设。2011年,全市学龄前儿童毛入学率102.32%,初中毛入学率118.09%,高中毛入学率96.28%,普通高中录取率35.63%,高考综合上线率97.6%,高考录取率98.41%。2011年末,全市幼儿在园人数10250人,小学在校学生28058人,初中在校学生12451人,高中在校学生3643人,职教基地入驻职业教育院校10所,专任教师2390人,在校学生49292人。

文化广播电视

加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基本实现了街道综合文化站、村文化室、信息资源共享点、农民书屋、文化活动场所五个覆盖,加快数字电视向农村拓展,免费开放图书馆、文化馆和博物馆,抓好“三馆一中心”建设,启动永安桥、遥芩楼恢复建设,完成了城市综合档案馆、曹溪寺宝华阁、连然文庙修复等项目建设,积极支持文化产业发展。2011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3.2%,报纸出版119.6万份、公共图书馆藏书14.48万册,文物保护46处。有线电视光缆已经通达全市95%的村(居)委会,有线电视入户63245户。入户率达91%。全市广播人口覆盖率达100%,电视人口覆盖率100%。

卫 生

扎实抓好卫生事业建设,全面完成“两院两中心”建设,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取得国家卫生城市称号。2011年常驻儿童疫苗接种覆盖率达100%,食品卫生监督覆盖率100%。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9.8%,10.81万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7.84万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目标逐步巩固发展。2011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184个,病床2824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1968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2.03‰,新生儿死亡率5.7‰,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达10.81万人,参保率为99.8%,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88.53%。

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

社会保障和福利事业进一步发展,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城乡低保标准不断提高,全市参加养老保险的职工59538人,参加医疗保险的职工56828人。78464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108123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为99.8%,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目标初步实现。2011年,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达37634人次,全年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705.66万元,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达39355人次,全年共发放保障金427.46万元;全市办社会福利院4个,床位460张。

四、人口、就业和人民生活

人 口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34.40万人,人口出生率10.51‰,死亡率5.22‰,自然增长率5.29‰;城镇化率达68.4%,城镇人口23.53万人,乡村人口10.87万人。年末户籍人口26.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2.08万人,非农业人口14.42万人。

就 业

全社会劳动者人数为19.01万人,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为4.13万人、8.11万人和6.77万人,所占比重分别为21.7%、42.7%和35.6%。在岗职工年末人数为72030人,比2010年末增加8.0%,在岗职工总数中:国有经济单位职工34406人,占在岗职工总数的47.8%;集体经济单位职工2262人,占在岗职工总数的3.1%:其他经济类型的职工35362人,占在岗职工总数的49.1%。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192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1.8%

人民生活

全市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40311元,比上年增长11.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652元,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实际比上年增长10.8%,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1570元,比上年下降24.2%。农民人均纯收入8104元,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实际比上年增长11.5%,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7251元,比上年增长17.2%。城镇居民每百户拥有彩色电视机107台,洗衣机81台,电冰箱87台,家用电脑68台,照相机30台,微波炉44台,固定电话44部,移动电话212部。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4.5平方米。农村居民每百户拥有彩色电视机119台,洗衣机93台,电冰箱59台,影碟机45台,太阳能热水器76台,移动电话272部,家用电脑14台,摩托车15辆。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50平方米。

城镇居民家庭恩格系数为44.7 %,农村居民家庭恩格系数为40.02%。

注:1、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增加值数据为年报数据。
2、公报中生产总值、增加值、农业总产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幅度按可比价计算。
3、各项主要数据对比按可比口径计算。
4、总人口、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均按常住人口计算。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