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烟草行业改革发展综述之六

2019-09-27来源:东方烟草报作者:刘大伟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牢记使命,不负重任。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作为党领导下的国有企业,中国烟草始终把国家、人民摆在首位,主动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中找准职责定位、积极担当作为。

初心使命未敢忘,一种责任记心间。

一路走来,中国烟草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牢记烟草专卖立法宗旨,秉持“两个至上”共同价值观,在促进财政增收、稳定社会就业、助力脱贫攻坚、依法控烟履约等方面积极践行责任与担当,回答着“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一追问。

促进财政增收 推动经济发展

“保证国家财政收入”,出自《烟草专卖法》第一章第一条。这是实行烟草专卖的重要目的,也是烟草行业肩负的神圣职责。

无论是在筚路蓝缕、栉风沐雨的艰辛创业阶段,还是在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今天,烟草行业始终将这一职责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用实际行动为“国家利益至上”写下有力注脚。

烟草产业是一个特殊产业,既直接关系到消费者利益,又是政府税收的重要来源。正因如此,烟草产业历来备受关注和重视。

但在旧中国,我国卷烟市场很大程度上被外国资本、官僚资本控制和垄断,民族卷烟工业生存艰难,大量卷烟税收流入他手。

随着新中国的建立,中国人民从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家手中收回卷烟工业,民族卷烟工业开始崛起,我国烟草事业得到新生。

彼时,国家一穷二白、经济百废待兴。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大小烟厂,在艰苦条件之下重整炉灶、发展生产,为国家和地方经济恢复发展、为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大量而宝贵的财税支持。

然而,因为管理体制松散,受到经济利益驱动,大量计划外烟厂在各地也纷纷开办起来。1981年年初,全国计划外烟厂总数达到300多家。这些烟厂大都偷税漏税严重,国家财政遭受巨大损失。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在认真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烟草管理体制的发展变化和经验教训后,作出了对烟草行业至关重要、影响深远的重大决策——实行烟草专营和建立烟草专卖制度。

烟草专卖,是国家专卖。特殊行业没有特殊利益,其根植于国家,其果归于国家。烟草行业自组建之初就坚持将行业发展与国家利益高度统一,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浩荡浪潮,以源源不断的税收,为不同时期的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为了保证自身持续健康发展,为国家财政作出长期稳定贡献,烟草行业坚决贯彻中央决策部署,不断坚持和完善烟草专卖专营、集中统一管理的体制机制,大刀阔斧展开一系列波澜壮阔的改革。

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党和国家方针政策贯彻到谋划重大战略、制定重大政策、部署重大任务、推进重大工作的实践中去,确保改革发展沿着正确方向推进。

始终坚持专卖制度,高擎专卖利剑,保持打假打私高压态势,从全面加强市场监管到打击制售假烟网络,再到打疏结合、综合防治,全力遏制假私非烟等违法行为,从源头上防止国家税收流失。

始终坚持深化改革,振兴民族卷烟工业,构建现代化烟草经济体系,从关停并转到联合重组,从工商分开到市场化取向改革,从“百牌号”到“双十五”,靠改革发展增强保障国家财政收入的能力。

经过30多年改革发展,烟草行业实现历史性飞跃。成立初期企业结构散、市场秩序乱、管理水平低、经营效益差的状况一去不返,全新的现代烟草产业体系基本建立,规模由小到大、实力自弱到强、效益从低到高,烟草行业成为稳定的国家财政贡献“大户”。

历史留下一串有力度有重量的数字:烟草行业实现工商税利总额从1981年的75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11556.2亿元,上缴国家财政总额从1981年的67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10000.8亿元。

近年来,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中国经济也面临一定挑战。烟草行业在特殊时期勇于担责、敢于担当,除足额缴纳各项税费外,还通过积极缴纳国有资本收益、专项税后利润等方式,为国家财政增收作出特殊贡献。

依托产业链条 稳定社会就业

沫阳镇隶属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罗甸县,地处深山腹地,土地分散贫瘠,农民广种薄收,当地的贫困发生率居高不下。

2018年之前,陈宽全一家是沫阳镇联合村的贫困户,仅靠几亩薄田勉强维持生计。从2018年开始,陈宽全有了一个新的“身份”——职业烟农。靠着这份新的工作,他在当年顺利实现脱贫。

有了新工作的,不止陈宽全一人。2018年,贵州省烟草专卖局(公司)依托烟叶产业,积极助力罗甸脱贫攻坚。在沫阳镇,1500亩烤烟带动540位农民就业,这些农民全年务工工资可达270万元。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

党和国家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历来高度重视就业问题。改革开放40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就业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就业发展道路。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旨在强化各方面重视就业、支持就业的导向。稳定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包括烟草行业在内的各方共同努力。

“讲大局,就要认真落实就业优先政策,把烟草全产业链建设成为广大烟农、零售客户、行业职工和相关人员稳定就业的重要渠道。”在两会期间,国家局局长张建民用铿锵有力的话语,再一次表达了烟草行业发挥产业优势、助力稳定就业的鲜明态度和坚定信心。

烟草行业始终坚持讲政治、顾大局,自觉为国分忧、主动为民谋利,充分发挥烟草产业链的强大辐射带动作用,广开就业门路,创造就业机会,努力促进社会富余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

横跨农工商,串联产供销,涵盖内外贸——这是中国烟草产业的重要特点与独特优势。走过近40年改革发展之路,烟草行业目前已建立了从烟草种子培育到卷烟物流配送的全套完整产业链条。

这条完整的烟草产业链背后,正是一张由无数个工作岗位、无数个从业人员织就的巨大“就业网”。据统计,除了55万烟草行业职工外,烟草产业还涉及近100万户烟农、520多万户卷烟零售客户和众多上下游相关产业从业者,影响2000多万人的就业与生计。

在工厂仓库,在田间地头,在大街小巷,在深度贫困地区,大量的劳动者与烟草行业“牵手”,实现了稳定就业、持续增收。

彩云之南,云南烟叶复烤有限责任公司把稳就业作为一项重大社会责任,每年忙季稳定吸纳2万余名劳动力短期就业,支付劳务报酬3亿多元,当地群众得到了更多“离土不离乡”的就业机会。

江西革命老区,吉安市峡江县黄金江烟农专业合作社在推动烟农实现轻松种烟的同时,吸纳了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创造了更多就业岗位。2018年组建各类专业服务队283个,招聘服务队员1437人。

一个就业岗位,承载的是一个家庭幸福生活的希望。促进就业的同时如何促进增收,也是烟草行业一直在思考和努力的事情。

大连烟草通过打造“春天服务”营销平台、强化现代零售终端建设、引导零售客户发展自律互助小组、推进卷烟营销市场化取向改革等一系列举措,使零售客户卷烟经营毛利率保持在11%以上。全市2.4万余户零售客户2018年共实现卷烟经营利润9.5亿元。

安徽烟草按照“做精主业、多元发展”思路,通过科技引领、创新驱动,积极推广“烟叶+N”特色产业,探索出烟叶主业与多元产业“双环”驱动的烟农增收路子。2018年,全省实现多元产业增收1881万元,烟农净增收入463万元,户均净增收入7700元。

助力脱贫攻坚 支持乡村振兴

累计下派扶贫干部39人,投入扶贫资金和物资折款7亿多元,基本解决了16万人吃水难、22万亩农田灌溉难、38万人行路难、45万人看病难、4万名学生上学难的问题,10万余户群众实现脱贫……

这是国家局对口扶贫湖北十堰27年来交出的优异答卷。

从1992年开始,国家局先后对十堰所辖郧县(今郧阳区)、郧西、竹溪、竹山4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进行定点帮扶。27年来,十堰大山深处的国烟扶贫工程,已成为当地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

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在逐步摆脱贫穷、加快推动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不断奋力前行。然而,在我国辽阔版图上,还有一些地区,由于自然、历史、现实等多种因素交错,仍然在贫困线上徘徊。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老少边穷地区。

烟草行业与老少边穷地区有着天然密切联系。我国70%以上的烟叶种植区和60%左右的卷烟工业企业位于老少边穷地区,烟叶税是地方政府稳定的税源,种烟是当地农民脱贫的重要途径;卷烟工业企业承载着人民就业、政府增收的重任,带动着一方经济发展。

国家局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认真履行政治、社会责任,充分发挥体制、产业优势,从定点扶贫到对口援助,从政策扶持到资金投入,从改善民生到产业富民,通过一系列强有力举措,为老少边穷地区乡村振兴倾尽全力,啃下一个又一个脱贫攻坚“硬骨头”。

在定点扶贫方面,国家局于2015年新增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红寺堡区为定点扶贫点。为助力当地早日脱贫摘帽,国家局投入帮扶资金由每年1000万元增至2018年的1500万元,2019年将增至2000万元。同时,通过帮助当地组建包装企业、发展肉牛养殖等举措,推进产业扶贫、精准扶贫。去年,由烟草行业投资成立的宁夏弘德包装材料有限公司实现经营收入1.96亿元、税利3832万元,成为当地税收贡献的第一大户。

在对口援助方面,为帮助西藏自治区这个全国唯一的省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2015年国家局决定,“十三五”期间烟草行业3年出资5亿元,着力帮助山南市扎囊县、贡嘎县,那曲市班戈县,日喀则市仲巴县吉玛乡“三县一乡”实现精准脱贫。如今,由烟草行业援建的扎囊县万亩植物种苗繁育基地等产业扶贫项目,已成为当地乡村实现振兴、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载体和有力支撑。

在反哺农业方面,自2005年开始,国家局举全行业之力,以现代烟草农业建设为载体,在各地烟区大力推进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并积极辐射大农业。截至2018年,全行业累计投入烟基建设补贴资金932亿元,完成各类烟基建设项目514万件,辐射基本烟田5000万亩;复函水源工程援建项目268件,援建资金223亿元。一系列举措,大大促进了广大烟区的农业进步、乡村振兴、农民增收。

与此同时,行业各直属单位也积极贯彻党和国家部署要求,高举“两个至上”大旗,积极投身当地脱贫攻坚工作的大局之中。

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和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按照“决不让一个少数民族掉队”的扶贫理念,对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阿昌族、保山市布朗族进行整族帮扶,以专项资金启动民生工程,以优势产业带动区域发展,去年已经帮助阿昌族、布朗族实现整族脱贫目标。

四川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将扶贫重点聚焦大凉山深处,对凉山彝族自治州普格县特补乃乌村进行对口帮扶,协调推进产业扶持、新居建设、基础设施、综合工程4个类别26个重点项目,使脱贫后的特补乃乌村成为省级“四好村”创建典范。

依法控烟履约 建设健康中国

回眸历史,一部中国烟草发展史,也是一部烟草控制史。

新中国成立后,本着对人民健康高度负责的态度,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烟草控制工作。尤其是实行烟草专卖制度以来,努力确保所有烟草生产经营活动都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许可的范围内开展。

2003年11月,中国政府签署了首个针对烟草的世界范围多边协议——《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进一步与国际控烟工作接轨。2006年1月,《公约》正式对我国生效。中国控烟工作进入新的阶段。

2007年4月,国务院批准成立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履约工作部际协调领导小组,对我国控烟履约工作加强组织领导、依法有序推进,我国履约工作迈出坚实步伐,烟草产业受到的管制愈加严格。

控烟履约工作以政府为主导,但也离不开烟草行业的积极参与。作为全国烟草行业主管单位和履约工作部际协调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国家局始终坚持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出发,始终从人民健康大局出发,努力在法治轨道上和职责范围内稳步有序推进控烟履约工作。

控制烟草供给、降低烟草危害、打击非法贸易、减少消费需求……烟草行业通过多层面多维度工作,将控烟履约要求落在实处。

事实证明,烟草专卖制度是一项有力的控烟措施。通过实行计划管理,有计划地组织烟草专卖品的生产和经营,能有效防止烟草产业盲目扩张、无序发展,提高烟草制品质量,减少吸烟危害。

自烟草行业组建以来,在国家局的严格管控下,全行业生产企业、卷烟品牌数量逐年减少,日趋集中。从2000年至2018年,卷烟生产企业由146家减少至31家企业法人、91家卷烟工厂,在产卷烟品牌由1181个压缩到81个,烟草供应的“水龙头”进一步拧紧。

控烟,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降低烟草制品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在中式卷烟概念刚提出的时候,就把降焦减害作为四大战略课题之一,后来又将卷烟减害列为行业重大专项,努力实施降焦减害工程。

与上世纪80年代初相比,在系统性的降焦减害工作推动下,国产卷烟焦油量下降了60%以上,卷烟主流烟气主要危害成分逐年降低;同时,随着我国单箱卷烟烟叶耗用量逐年降低,消费者的烟草吸入量减少了40%以上,低焦低害已经成为中式卷烟的一大特色。

根据《公约》相关要求,烟草行业始终保持打击烟草制品非法贸易高压态势,持续提升卷烟打假打私工作的科学化、法治化、常态化水平,有效维护消费者利益。

我国非法卷烟占国内市场的比重一直控制在4%以内,保持全球领先水平。我国烟草行业打击烟草制品非法贸易方面的做法和经验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世卫组织《消除烟草制品非法贸易议定书》中就借鉴了中国专卖管理、打假打私的有关规定和实践经验。

卷烟价格是控烟的一个有力杠杆,全球越来越多的国家选择提高烟草税来实现控烟。《公约》指出,价格和税收措施是减少各阶层人群特别是青少年烟草消费的有效和重要手段。

我国烟草消费税先后于1994年、1998年、2001年、2009年、2015年进行过多次调整。2015年,更是通过“提税顺价”把提高税收的效应传导到消费者,从而对减少烟草消费产生积极影响。仅2015年当年,全国卷烟销量就比上年减少600.5亿支,降幅2.36%。

一连串铿锵有力的足迹,向全社会、全世界交出了一份可圈可点的控烟履约答卷,也展现出了烟草行业的责任与担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