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丝工艺技术集成推广和进一步推进特色工艺研究工作的三点意见

2005-11-13来源:摘自在制丝工艺技术集成推广工作总结暨技术交流会上的讲话 作者:张保振
    一、制丝工艺技术集成推广工作的开展,为提高行业整体加工技术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
 
  近两三年,我到过不少企业进行调研,与企业领导和技术人员进行过多次座谈沟通,大家都对制丝工艺技术集成推广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这次会议又听取了制丝工作开展情况的总结报告、技术讲座和有关企业的技术交流,很受启发和鼓舞。从制丝项目的鉴定意见看,专家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我觉得这种评价是客观的、科学的。从制丝工艺技术集成推广工作开展的实际效果看,三年来,行业制丝工艺技术水平确实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关键技术实现了突破,技术观念得到更新,产品质量进一步得到提升,人才队伍得到培养,企业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为特色工艺的研究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以上情况表明,国家局抓这项工作,确实是看准了行业工艺技术方面的关键问题,抓住了核心;确实是抓出了效果,抓出了成绩,对于推动行业制丝工艺技术水平的整体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做出了重要贡献。我个人认为,这种作用和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行业对制丝工艺技术的重视程度显著增强
 
  行业对制丝工艺技术重要性的认识是逐步提高的。起初认为制丝工艺就是从原料到产品的一个过程,逐步提高到认为工艺是产品质量的保证,现在大家逐渐认识到工艺是提升产品质量的技术,而且是产品的核心技术之一。特别是在确定中式卷烟的发展方向以后,制丝工艺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更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前一个时期曾在行业内开展了中式卷烟理论内涵大讨论活动,专家们发表了很多积极的见解。无论怎么称谓,究其实质而言,作为烟草制品,中式卷烟还是要立足于卷烟这个基本概念上。中式卷烟和美式混合型、英式烤烟型卷烟最大的区别在哪里呢?我认为区别并不在于外观,主要区别在于燃吸特点,这种燃吸特点要能够被广大消费者所接受,要具有独特的香气风格和口味特征。如果没有这种差别,无论是美式混合型、英式烤烟型还是中式卷烟,就都没有什么特色。这种燃吸特点的形成和原料、配方等有密切关系,同样和卷烟工艺有密切关系。
  基于这种情况,国家局将制丝工作作为行业重点科技工作来抓。通过制丝工艺技术集成推广工作的开展,行业上下都已经充分认识到,制丝工艺技术是提升产品质量的核心技术,制丝工艺技术水平直接影响卷烟产品的质量水平,关系到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各卷烟企业对制丝工艺技术的重视程度则越来越强,投入的精力、人力和财力越来越大,同时,还纷纷主动要求作为国家局的试点企业、示范企业或推广企业来开展制丝工艺研究工作。各企业均建立健全了组织实施机构,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开展了很多具体的技术研究和应用工作,实现了由“知”到“行”的飞跃。这说明,各卷烟企业已经把提高制丝工艺技术水平作为提升卷烟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作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从2003年到现在,国家局组织的几次制丝工作会议,一次比一次会议规格高,一次比一次参会的人数多,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2、运作模式有所创新
 
  切实可行、管理有效的运作模式是保证制丝工作顺利开展的保证。我认为,制丝工作的运作模式是有很多创新点的。
  首先,采取了技术集成的运作方式。针对制约行业制丝水平发展的关键问题,有效地集成了涉及卷烟生产过程的九项工艺技术,注重多项技术的集成推广应用,发挥了技术综合优势。
  其次,采用了“试点入手、以点带面,示范带动,全面推广”的分步实施、逐步展开的运作方式。2003年度,组织安排了5家试点企业,摸索经验;2004年,组织安排了7家示范企业,树立样板;2005年,组织安排了8家推广企业,辐射推广。同时,三年来,通过技术交流、人员培训等方式也大大带动了其他卷烟企业的制丝工艺技术水平。
  第三,采用了“整体部署、系统推动、分级协作、层层落实”的系统运作模式。 国家局成立了由科教司、国家局相关部门及行业专家组成工作组,对制丝工作进行统筹规划,总体部署;成立了以郑州院为主的技术组,进行技术开发和指导。郑州院把制丝项目列入重点科技项目进行管理,建立了重点项目管理制度,定期召开重点项目分析协调会,主要领导、项目负责人及科技人员共同参加,检查落实项目进度、工作质量,解决项目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技术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巡回指导,协同企业技术人员重点攻关,突破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郑州院通过这项工作的开展,不仅将研究的成果向生产力转化,展现科技人员的发明创造,体现科技工作者的价值,同时在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过程中,实现了技术上的拓展、升华和创新,进一步发挥了在行业科技创新中的牵头、指导、推动作用。卷烟企业成立了项目实施组。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技术中心负责实施。实施过程中,领导重视、组织有力、打破科室界线,各部门协同作战、联合攻关,重点围绕培育品牌、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来开展工作,进一步确立了企业是技术创新主体的地位。
  实践证明,制丝工作形成的认识一致、落实具体、整体联动的运作模式,为制丝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由此可见,重大的科学研究、开发、推广项目,采用这种组织运作模式,是一条成功的途径。这种从知识创新、科技创新到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新的科技传导机制,也为今后重大科技研究工作的开展积累了成功经验。
 
    3、关键技术取得突破
 
  在开展制丝工艺技术集成推广工作的过程中,很多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很多技术在继承中得到创新,在创新中得到发展。
  在制丝方面,通过工序质量评价和参数优化,解决了产品感官质量及稳定性差的问题,并给制丝质量的控制和解决品牌扩张中不同生产点加工的产品质量一致性问题提出了新的思路,提供了技术手段。通过叶丝高温气流干燥(HXD)、梗丝闪蒸隧道式膨胀(STS)等在线膨胀技术的应用研究,充分利用气流干燥技术特点,突出解决了降耗和感官质量之间的矛盾,发挥了原料潜质和使用价值,解决了叶丝高温气流干燥在中高档卷烟加工中的应用问题;解决了梗丝易收缩、耐加工性差、有效利用率低等技术问题,制定出的梗丝填充值测定方法和标准。采取烘焙过程中增加湿度控制的方式,解决了国产白肋烟处理效果差的问题,提高了混合型卷烟产品质量,开发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新型白肋烟烘焙设备。
  在打叶复烤方面,实现了小叶组配方打叶,解决了配方均匀性问题,使卷烟叶组配方使用烟叶的范围更广、成本更低,产品质量更稳定,也为品牌的扩张奠定了原料基础。
在二氧化碳(CO2)烟丝膨胀方面,较好地解决了膨胀烟丝耐加工性差、有效利用率低、设备使用效率低、感官质量差,卷烟配方中使用比例小等问题,使膨胀烟丝的加工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在提高产品感官质量的同时,进一步发挥了二氧化碳膨胀叶丝在降耗和降焦中的作用,提高了设备使用效率。
  在卷烟产品设计方面,通过“三纸一棒”控焦降焦技术的应用,解决了卷烟焦油的可控性差,波动范围大的问题,使产品的设计更加科学,降焦控焦工作更加深入,更加主动。
 
    4、工艺理念多有更新
 
  制丝工艺技术集成推广的过程,不仅是关键技术的突破过程,而且是工艺理念的创新过程。只有通过工艺思想的不断创新,才能推进工艺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制丝工艺技术集成推广的过程中的工艺理念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了以卷烟产品为中心、以提高感官质量为主同时兼顾物理质量的综合质量的技术理念。转变了过去单纯追求物理质量而忽视感官质量的做法;由最终产品感官质量控制变为制造过程感官质量、化学成分的控制;在追求感官质量前提下进一步降耗,把稳定提高质量与降低消耗有机地结合起来。始终把消费者对感官质量满足程度,把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把降焦控焦和提高吸食的安全性,作为追求的目标。
  (2)理顺了产品、工艺、设备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树立了设备为工艺服务、工艺为产品服务、产品为市场服务的思想。淮阴卷烟厂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该厂以产品为中心进行工艺研究,通过工艺研究,找准了生产中影响加工质量的参数和控制因素。根据工艺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对设备、控制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实现了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从而提升了工艺对产品质量的控制能力,稳定提升了卷烟产品的质量。
  (3)强化了过程质量控制意识,生产质量控制实现了“由结果控制向过程控制,由控制指标向控制参数,由人工控制、经验决策向自动控制、科学决策”的转变。
  (4)树立了以感官质量、耐加工性和膨胀效果为主的二氧化碳膨胀烟丝综合评价理念,将烟丝膨胀与制丝加工过程有机结合,有效地提高了二氧化碳膨胀烟丝的加工质量和使用效率,改变了过去片面追求膨胀烟丝的填充值和膨胀率的作法。
  (5)树立了“既重视控制大片率、稳定提高中片率、减少碎片率,提高长梗率等物理质量同时又重视感官质量”的打叶复烤技术理念,转变了过去片面追求大片率的观念。
这些技术理念的创新同时也带动了企业管理理念的创新。
 
    5、工作成效明显体现
 
  成效是工作的结果,技术的体现。经过三年的制丝工艺技术的集成推广,行业工艺技术水平已经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主要表现在七个方面:
  一是卷烟产品质量明显提升。试点企业和示范企业的卷烟产品的感官质量得分平均提高了0.65分,卷烟焦油量平均下降了0.67mg/支。
  二是工艺对产品质量的控制能力显著增强,产品一致性显著提高,为实现品牌的扩张提供了技术支撑。以长沙卷烟厂为例,该厂在长沙、石家庄、郴州三地加工的“白沙”产品,感官质量得分控制在了87.6±0.1分。
  三是卷烟的吸阻、重量及烟气指标的稳定性大幅度提高。试点企业和示范企业的卷烟单支重量标准偏差平均由25.2 mg/支缩小到21.4 mg/支,下降了3.8mg/支,已达到了2003版《卷烟工艺规范》规定的小于23 mg/支的要求。
  四是控焦和降焦水平明显提高。焦油的稳定性是衡量加工技术水平的一项综合性技术指标,是大家关注的焦点。通过制丝工艺技术集成推广工作的开展,试点企业和示范企业的平均批内卷烟焦油量极差已经由1.93mg缩小到0.87mg,与美国菲莫公司卷烟的焦油量的稳定性指标(允差±0.5mg,极差1mg)相比,已经缩小了不少差距。在降焦方面的进步也显而易见,2004年行业平均焦油量已经降到13.6 mg/支。
  五是培养了一支人才队伍。通过技术培训与经验交流相结合,技术研究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为行业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管理和技术人才。过去,行业高级的产品设计和工艺技术人才数量很少,主要集中在科研院所,经过这几年的努力,企业高级技术人才越来越多,行业初步建立起了结构合理的工艺技术人才队伍。
  六是推动了企业的技术改造。很多新的工艺理念成为企业技改的基本原则,成为企业技改的技术方向,对工艺流程设置、设备选型、设备性能拓展与细化、控制系统配备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过去,我们引进了设备就主导了工艺;现在,我们是工艺引导设备,由工艺创新带动设备创新。
  七是奠定了开展特色工艺的技术基础。通过制丝工作的开展,发现不同工序的加工过程中,采用不同的加工参数、条件对不同质量特性的烟叶影响是不同的,由此提出了分组加工为主要内容之一的特色工艺思想。制丝工艺技术不仅是提升产品质量的技术,也是工艺技术研究的手段和方法,掌握了制丝技术,才使特色工艺的研究和应用成为可能;因此,制丝项目的开展,为特色工艺研究开展奠定了技术基础,提供了研究的手段和方法,为特色工艺研究作了技术铺垫。
  当然,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卷烟工艺技术与实施大企业、大品牌、大市场的发展战略、与中式卷烟的发展需要还有不少薄弱环节和有待解决的问题,需要我们继续推动制丝工艺技术集成推广工作,进一步推进技术的拓展与深化研究。决不可固步自封、沾沾自喜于已有的成绩而停步不前。每家企业在推广应用过程中,都要从实际出发,针对自己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筛选九项技术中的某一项或几项作为研究和应用的重点,而不是九项缺一无漏地全部推广和应用。
 
    二、坚持工艺技术持续创新,推动特色工艺战略性课题的进一步深入开展
 
  1、特色工艺研究与应用试点工作起步态势良好,各项工作正有序全面展开
 
  去年11月,国家局在红河召开了特色工艺研究与应用技术交流会。红河会议是特色工艺研究工作在全行业全面铺开的总动员。红河会向行业灌输了特色工艺的技术理念,提高了大家的认识水平,更新了技术观念,拓展了技术思路,坚定了做好特色工艺研究工作的决心和信心。
  红河会议之后,各企业对特色工艺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纷纷展开相关研究工作,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武汉、成都、新郑、许昌、广西、广州等卷烟企业还主动、积极要求在国家局立项开展特色工艺研究工作。行业已经普遍认识到,特色工艺研究与实施工作是牵一发而动全局的工作,是提高卷烟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力保证。
  当前,特色工艺技术研究的初步成果已经在品牌、技改、原料、资源整合等方面得到体现,并初见成效。去年的8家试点企业都有了分组加工方式生产的卷烟产品,原料资源得到了进一步整合,配方原料成本有所降低,原料使用范围有所扩大,原料使用价值得到发挥,产品质量及稳定性有所提高。其他不少企业也在围绕“抓住自己的原料、产品特点,创出自己的工艺特色”的思路开展原料、设备、技改、管理等方面的研究、整合、提升工作,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对于应用基础和共性技术,郑州院在10家卷烟企业的大力协助下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尤其是在原料加工特性和分组、加工方法上取得了一定的突破,这些成果罗登山研究员已经刚刚在技术讲座中做了精彩的阐述。
 
    2、行业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为卷烟工艺带来了新的亟待解决的问题,特色工艺的研究内容必须加以拓宽。
 
  随着行业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企业联合重组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品牌进一步得到整合,全国统一的大市场、大企业、大品牌已经见端倪,国内拥有了一批百万箱以上的企业和百万箱以上的卷烟品牌。新的形势为卷烟工艺技术带来了新的问题,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例如,品牌整合后如何进行原料、资源、技术、人才、管理的整合,以适应品牌整合的需要;品牌整合带来了同一品牌在异地多点加工的问题,如何保持异地多点加工的品牌品质、风格、特点的一致性;随着社会的全面进步,消费者对产品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解决产品对消费者口味、质量的满足程度,更好地适应消费的需求等等,这些问题都摆在了我们面前亟待解决。
  与这些新形势新问题相对应,我们目前的工艺技术水平虽然有了很大的提升,但仍然不能满足我们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一是卷烟加工的精细化程度不够,烟叶原料的使用价值得不到充分发挥,烟叶原料的风格特征不能充分体现,卷烟产品的个性化特征不够突出,影响了卷烟产品品质的进一步提升;二是过程控制能力不强,未能实现卷烟加工过程中重要控制因素、关键控制环节的智能化控制,控制技术手段和控制范围有待加强,控制精度和控制水平有待提升,卷烟产品尤其是多点加工的卷烟产品质量稳定性和品质一致性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卷烟原辅材料和加工技术与卷烟产品的质量关系研究不够深入、不够系统,不能很好地满足卷烟产品系统化设计和智能化控制的要求;四是设备开发与工艺研究的结合不够,未能有效形成通过工艺研究带动设备开发、通过设备开发提升工艺水平的良好局面。
  任务是时代的呼唤、形势的需求。特色工艺不应是静止的,而应是动态的、发展的。今年以来,国家局提出把特色工艺作为战略性课题来抓,对特色工艺研究工作给予了更高的重视。作为战略性课题,就应对特色工艺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以解决新形势所带来的新问题。
  我们考虑,特色工艺战略性课题在当前主要应该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分组加工技术研究;二是均质化加工技术研究;三是数字化加工技术研究。其中,分组加工技术是去年已经提出来的特色工艺的主要研究内容,而均质化加工技术和数字化加工技术则是今年对特色工艺的研究内涵的拓展。
  分组加工技术重点要围绕原料分组和各组分原料的精细化加工,开展原料、工艺、设备、技改、管理等方面的研究与应用工作,充分发挥烟叶原料的特性,提高卷烟原料使用价值降低卷烟生产成本,突出产品的个性化特征,稳定提升产品质量,建立适宜于原料、产品特点的工艺技术体系,并为设备和控制系统的开发、升级、改造提供技术支撑。
均质化加工技术要重点围绕实现异地加工品质的一致性和生产过程及最终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来开展相关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工作,为满足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和适应大市场、大品牌发展战略提供技术支持。当然,均质化离不开标准化。标准化就要数字化,体现科学化。
  数字化加工技术重点要围绕系统化设计和智能化控制来开展研究工作,要使卷烟设计更加科学,控制更加精确,生产更加高效,操作更加简捷,质量更加稳定,品质更加优质。
 
    3、再接再厉,不断创新,全面推进特色工艺战略性课题的深入开展
 
  为了推动特色工艺战略性课题的深入开展,当前重点要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要进一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要充分认识到,特色工艺技术是构筑中式卷烟核心技术、形成产品特色风格、提高中式卷烟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通过特色工艺技术加工的卷烟产品,要体现中式卷烟的个性化和差异化,要适应中国广大消费者的吸食习惯和消费需要;要充分认识到,特色工艺技术是能最大程度地保持和发挥中国烟叶原料特色和优势的技术,是体现大工艺思路和卷烟生产集约化观念的技术。特色工艺技术将工艺向上延伸至原料选用、原料的重组、打叶复烤,建立中式卷烟所需要的稳定原料体系,向下延伸至品牌的发展、消费者需求。这是一个系统化的技术。特色工艺要适应卷烟大品牌规模化生产的需要,适应卷烟品牌异地加工的需要,适应卷烟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和品牌扩张的需要;要认识到,特色工艺是体现卷烟精细化、智能化加工观念的技术,体现原料分组加工和分类加料,体现加工的精度和控制能力的提升,体现在制品内在质量和外在质量的稳定和统一。正确理解特色工艺技术理念,把握研究的内涵和实质将有助于我们解决在行业改革、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为大市场、大企业、大品牌的发展战略提供技术支持,使行业的经济增长方式建立在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基础之上,树立中式卷烟在国际上应有的地位,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力,进一步满足卷烟消费者的需求,保持中国烟草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二要统筹规划,系统推进。特色工艺不仅仅是一项重大科研工作,而且涉及技改、生产、管理、烟叶采购、打叶复烤等方方面面的工作;它不仅仅是工艺技术提升问题,而且是涉及所有管理环节的优化和集成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各级领导要把特色工艺研究工作的重视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来,要切实抓好特色工艺研究工作的领导、组织和协调等方面的工作,在务求实效上下功夫。为系统推进这项工作,国家局制定了《特色工艺工作方案(讨论稿)》,在这次会上已经印发给大家。若方案中有需要修改的地方,请于10月底前将修改意见反馈到科教司。各省级中烟工业公司要切实加强对中式卷烟特色工艺技术研究工作的领导,公司主管科技工作的负责人要亲自抓好项目的实施工作,要制定有力的措施,积极组织,及时对实施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并协调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在人员安排和资金投入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各卷烟企业要在科研资金投入、试验条件保证和后勤保障等多方面提供强力支持。
  三要分工协作,突破关键。郑州烟草研究院作为技术牵头单位,要加强内部管理,创新管理体制,进一步整合技术力量,重点加强在应用基础及共性技术方面的研究工作,进一步加大对特色工艺技术的研究力度,拓展研究范围,突破关键技术。对卷烟企业要巡回指导,解决企业在研究工作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难题,及时将研究的成果转化到各卷烟企业。卷烟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也是特色工艺研究实施的主体,要围绕培育品牌,构建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的工艺技术体系,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来开展工作。要结合实际,开展特色工艺应用研究。在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面前,要对原料、资源、技术、人才等进行有机整合,提升管理水平,满足品牌整合的要求。同时,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对原始创新及重大工艺变革,要及时总结,并积极申报知识产权保护。
  四要抓住特点,创出特色。企业必须要根据自身的原料和产品特点、品牌规模、生产方式等实际情况,研究形成适合本企业产品特色的工艺路线和加工技术,既不能脱离自身情况去盲目追求特色,也不宜照搬照抄、步讲消化吸收。卷烟工业企业开展中式卷烟特色工艺技术应用研究时,一定要注重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相结合、应用推广现有技术与企业自主开发相结合的原则,创出适合本企业需要的工艺技术和相应的管理方式。
  五要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特色工艺研究工作,要把人才队伍建设这一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在特色工艺研究实施过程中工作培养和造就出一批既熟练掌握工艺技术和产品技术,又熟悉生产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三、突出抓好行业战略性课题研究工作,实现中式卷烟核心技术重大突破
 
  中式卷烟是具有中国特色风格,利用中国特色原料和自主核心技术生产的卷烟。中式卷烟产品做的好与坏,决定行业的发展步伐。要增强中式卷烟的核心竞争力,最关键的是提高中式卷烟的科技含量。中式卷烟的科技含量体现在烟叶原料、卷烟配方、卷烟加工、加香加料、卷烟辅材等所有方面。那么,当前我们最薄弱的环节是什么?当前最紧要的任务是什么?换句话说,我们的主攻方向是什么?国家局经过反复研究认为,当前我们应该围绕四个方面来重点开展研究工作,也就是行业2005年提出的四大战略性课题。这四大战略性课题,一是烟草育种;二是特色工艺;三是卷烟调香;四是降焦减害。
  对于特色工艺,前面我已经做了说明,下面,重点讲一下烟草育种、卷烟调香和降焦减害。
 
  1、烟草育种战略性课题
 
  烟叶是行业发展的基础。而烟叶品种则是基础的基础。国家局十分重视烟草育种工作,制定并印发了《烟草育种工程方案》。该方案是指导行业开展育种工作的重要指导性文件。切不可认为烟草育种只是农业上的事。须知,卷烟产品对原料的需求就是烟草育种和烟叶生产的努力方向。所以,卷烟工业企业也要时刻关注这项工作并积极参与这项工作。
  我们设想,用10年左右的时间,达到“夯实育种基础,培育一批品种,完善三个体系,培养一支队伍”的目标。
  夯实育种基础。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烟草种质资源评价与种质创新研究,二是性状遗传与发育规律研究,三是开展烟草基因组计划。
  培育一批品种。主要是指要用5年时间选育、改良5个左右在高香气、低危害、抗病性等性状方面特别突出的品种;用10年左右的时间,培育一批突破性烟草新品种,全面提高我国烟草育种整体水平。同时,选育一批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烟草品种,丰富中式卷烟原料基础,满足卷烟配方对烟叶品质的特定需求。
  完善三个体系。一是完善育种科研体系。通过加强烟草育种科研协作网络建设,充分发挥中国烟草遗传育种研究(北方)中心、中国烟草育种研究(南方)中心以及区域性烟草农业试验站的作用;二是完善良种繁殖体系。通过加强良种繁殖基地建设,充分发挥中烟种子公司的作用;三是完善品种推广体系。通过加强品种区试网络建设,充分发挥科技示范基地和标准化示范县的作用。
  培养一支队伍。就是培养优秀育种技术人才,建立一支业务精通、经验丰富、作风扎实的育种研究和技术推广人才队伍,形成梯次合理的中国育种核心骨干队伍。
  为了推进这项工作,国家局也在考虑并尝试一些新的做法,包括实行国家级和省级两级品种审定制度、建立后补助制度、建立反哺机制、建立中国烟草种质资源库、建立国家烟草基因研究基地、建立育种重点实验室,希望通过这些新措施,进一步整合国内人力、种质和技术资源,推进烟草育种工作的开展。
 
  2、卷烟调香战略性课题
 
  卷烟香精香料是卷烟产品重要组成部分。而卷烟调香技术则是构建中式卷烟的核心技术,是形成卷烟产品特色的关键技术。为了进一步提高中式卷烟的核心竞争力,保障卷烟品牌的技术安全,国家局将卷烟调香列为重大战略性课题进行重点研究。
  卷烟调香战略性课题,必须以打造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中式卷烟品牌为基点,以构建支撑卷烟品牌发展的调香技术体系、品控体系和人才体系为根本目标。要用6年左右的时间,提升卷烟企业自主研发、自主维护卷烟产品的调香技术水平,在稳定和提高卷烟产品质量、创新中式卷烟风格特色方面取得突破;建立能够反映香精香料品质特征的品控方法和标准,提高卷烟企业对香精香料“可知、可控”的品控能力;培养一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较高理论水平和应用水平的中、高级调香技术人才队伍,实现卷烟企业“以我为主、由我掌控”的调香技术主体地位。
  卷烟调香战略性课题将采取“一体两翼”的运作模式,即以卷烟企业为主体,以科研院所、香精香料企业为“两翼”。
  卷烟企业要立足于品牌建设与产品发展需要,开展应用技术、特色技术研究,建立、完善香原料企业特色库,积极参与功能性评价研究与香原料行业中心库建设工作,构建企业卷烟调香技术体系;开展品控方法、标准与品控程序等研究工作,结合行业品控技术研究进展,构建企业品控体系;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认真贯彻落实人才政策,搞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工作,构建企业卷烟调香人才体系;最终形成支撑企业自主调香技术主体地位的技术、品控、人才三大体系。
  郑州烟草研究院等科研院所要紧紧围绕行业、卷烟企业需要,牵头开展功能性评价、品控方法和标准等共性技术研究以及香原料行业中心库建设工作;深入开展热裂解机理、香味学、卷烟化学成分和理化指标与卷烟感官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等基础理论研究;充分发挥科研院所的优势,精心组织,做好行业调香技术人才的培训工作。为行业、卷烟企业构建卷烟调香技术、品控、人才三大体系提供技术支撑与服务。
  香精香料企业应围绕卷烟企业的需求,开展香原料单体和香基的研究开发工作,积极参与烟草行业香原料中心库建设、香精香料品控体系构建和安全性研究工作。
 
  3、降焦减害战略性课题
 
  降焦减害体现了行业“关注公众健康、促进和谐发展、维护消费者利益”的发展理念,符合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和加入世贸组织的要求,是发展中式卷烟的突出重点。降焦减害技术是构筑中式卷烟的核心技术,是形成中式卷烟产品特色的重要因素,是提高中式卷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降焦减害的难点在于,降低有害成分和焦油后的香气保持。这既是难点,也是我们的重点。解决这个重点,要靠技术的力量。是否有科技含量,也体现在这里。卷烟其特有风格、特征是否存在,是否能够继续消费者吸食需要,至关重要。在推进降焦减害的同时,要保持卷烟特有香气,提高香气质、香气量,是降焦减害必须遵循的原则。
  减少吸烟对健康的危害,这种潮流不可阻挡。降焦减害的方向不能动摇,力度不可减弱,但进度可以调节,在保证卷烟香气和风格基本不变的基础上,实施稳中求降。把握好“高香气、低焦油、低危害”卷烟产品开发原则,形成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卷烟产品。
  降焦减害要以品牌为载体,围绕建立降焦减害技术体系、产品应用体系、低危害卷烟评价体系,突破降焦减害的核心技术,开发具有高科技含量的原创性中式卷烟产品,提高中式卷烟核心竞争力,保证中式卷烟健康持续发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