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国家烟草专卖局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2009年行业实现税费4163.4亿元,同比增加864.6亿元,增长26.2%。
“即使采取非常有效的控烟措施,国内烟草消费量仍将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而与烟草相关的行业千百万职工就业和烟农……就目前而言,减害降焦应该是唯一可行之路。”烟草行业唯一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朱尊权早先有论述。
往事
朱尊权,1919年2月出生于北京,祖籍则是湖北襄阳。
朱尊权的父亲朱绶光是国军的高干,早年赴日留学,入陆军士官学校炮兵科,期间结识孙中山,加入同盟会。1929年10月,以次长代理军政部部长。“他下来之后,才何应钦接班的。”
不过,朱尊权的选择让人有些意外,1937年,他进入当时的中央大学农学院农艺系学习。“因为中国还是农民占多数,农民也是最苦的,需要有人做更多工作。”
今天南京大学校友总会的网页上有,《记中国工程院院士朱尊权校友》的文章。
大学三年级的时候需要分专业,此时已经进入抗战时期,当时的政府希望学校选派几人去研究烟叶种植。因为抗战,烟草的税收变得更为重要。当时重庆有烟厂,但是缺少烟叶。
这是一个共识,同一时期,美国总统罗斯福宣布烟草为重要作物,烟草种植者可以暂缓服兵役。
“结果是我们五个人决定学烟草,所以从那开始就跟烟草结缘了。”
他们进入了四川烟叶示范厂。问题在于刚一开始,就有一个意外,一个醉汉不经意投了一个火把,结果苗床就全毁了……而补种已经来不及了。如此一来,有一年的时间空闲下来。朱尊权萌发了开办烟厂的想法。
朱尊权兄妹九人,大哥是朱尊民。朱尊民致力于实业,开办了纸厂,也生产卷烟用纸,当然同烟厂来往较多,在他的支持下,朱尊权的创业开始了。
1944年,朱尊权的“多福(DoorFook)”卷烟问世,香烟盒上印着“中国驰名”。不过销路一般。当然基于那么一项实践,朱尊权对整个行业的理解日益深刻。
1945年抗战胜利,于是朱尊权得以到各地看看,西安,武汉,上海,结果令他不安,当时中国烟草产量的七成掌握在英美背景的烟草公司手中。
当然这基于历史,卷烟开始进入中国市场是在1890年,设厂制造则始于1893年。1904年,清政府庆亲王奕劻复函同意烟草托拉斯组织英美烟公司在华制造的卷烟,不再以制成品,而按烟丝课税,每百斤交银四钱五分,即所谓“庆亲王合约”。这一轻微的税赋为洋烟流行打开了方便之门。
而官办第一家烟厂,则是在1902年,当时的直隶总督袁世凯向光绪帝奏请,获准在保定直隶农务局试办烟厂。2008年10月18日,在钓鱼台大酒店论证保定卷烟厂为中国官办第一家卷烟厂。朱尊权题词:“官办第一家卷烟厂,最早在保定。”
1947年时的朱尊权觉得他的“小打小闹”没有意思。之后萌生的想法是去美国学习。
他先是到伊利诺伊大学,办好入学手续后发现,原来这里没有烟草专业,当时转学不那么容易,并且这一年新生入取已经结束了。有人建议他学习农业种植,不过朱尊权不愿意丢掉专业。
之后他注意到肯塔基大学农学院,有当时烟草学术界的权威家魏禄。于是朱尊权就尝试给肯塔基大学写了一封求学信,结果被入取了。
肯塔基大学(University of Kentucky)是一所公立大学,成立于1865年。位于肯塔基州列克星顿市市郊,风景优美,或者应该顺便一说的是,吉祥物是野猫。入学后学习很顺利,魏禄对他很赞赏。硕士只一年就读完了,之后魏禄留下他在大学的烟草研究室担任助理研究员,继续研究工作。
1949年10月,朱尊权从《华侨日报》上看到新中国成立的消息……
中华牌卷烟
朱尊权决定回国。但是临近要回国的时候,获悉,母亲已经去了台湾。“所以这个时候有点嘀咕了。”
是回台湾还是回大陆,两难的选择,经过一番思考后,他还是决定先回大陆为国家建设出力。
1949年5月上海解放。军管会轻工处接管了中华烟草公司,后改名为“上海国营中华烟草公司”,之后又移交华东工业部。朱尊权回国后担任华东工业部卷烟工业组研究员,实际上在中华烟草公司搞技术研究。
新中国建立之初,市面上都是外国烟草品牌,如此招待外宾都有问题,于是很自然有了生产国内最好卷烟的要求。
1950年国营中华烟草公司接受了“最好卷烟品牌”的任务。朱尊权是唯一的烟草专业的海归,于是很自然加入进来。
朱尊权回忆:当时,“中华”卷烟的研制以国营中华烟草公司厂务科科长王承翰为主,我和丁瑞康负责叶组配方等具体工作,共同研究生产工艺及制定原辅材料标准等。
根据资料,当时先是做了一个无牌的样烟。烟叶是由大东南烟厂老板张春申提供美国烟叶AAB。
样烟做成后,由当时的华东工业部部长汪道涵专程直送中南海,结果获得很高的评价。
品牌无疑就叫“中华”,还需要一个商标,当时的做法颇为前卫的,在解放日报上做了商标图案征集。广告只花费了100元,但是应征者众多。
其中华东美协秘书长的作品被采用:正面是天安门城楼,深红底加印五颗五角星,两旁是华表,用金水桥相连结,中间印着“中华牌卷烟”。
1951年,“中华”卷烟在中华二厂投产,1952年中华烟草公司并入上海烟草公司后,生产“中华”卷烟就转交由于设备相对先进的上烟二厂生产,也就是现在的上海卷烟厂。
在最初的时候“中华”卷烟中美国烟叶占到了60%。注意时间段,这一阶段,西方对中国实施经济封锁。时间一长之后,烟叶就成为问题。无疑,治本之道是由国产烟叶来逐步替代进口烟叶。
“整天反正就是抽烟……一个地方的烟来了,按照部位,按照特性分……一个小青年,一个工人就整天帮我们卷烟,我们挑中一摞就卷,卷了马上就抽。”
朱尊权对各地区类型烟叶十分熟悉,他曾经总结:英式烤烟型卷烟……鼻腔有优美怡人的香气,喉部冲击力小,讲究入喉和醇,余味舒适,代表品牌为“555”。
朱尊权在《“中华”卷烟的研制和生产》一文中回顾:研究认为,进口烟叶中,部分香味属浓香型,这种烟叶基本可以用当时的上等许昌陈烟腰叶代替,供应量较充足,问题不大;另一类香味属清香型,部分云南烟叶与之较相似,可部分代替。
这种划分后来具有指导意义:一是浓香型,如河南烤烟具有浓郁的烤烟香味;二是清香型,如云南、福建永定烤烟;三是中间型,如山东、贵州烟叶,系介于二者之间。
之后一个更大范围的问题是,当时国内烟叶产量不足,根据传统工艺,烟叶通常需要仓储醇化几年。
朱尊权需要解决烟叶人工发酵技术。找到一个废弃的电梯间,安装可控温度湿度的发酵设备,借鉴当时东欧晒烟人工高温快速发酵技术;经过反复试验,获得了可用于生产的技术。而技术的发展,最终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卷烟技术。
1959 年国庆十周年,是一个将“中华”卷烟推向世界的最佳时机,卷烟被分送到了中国各个驻外大使馆。每一箱卷烟都用木箱包装,外面再套铁皮箱,之后用锡封住,这种包装即使万一接触到水也难以受潮。
烟叶
1953年,由中华烟草公司研究室与原颐中烟草化验室合并组成上海烟草工业公司技术研究室。
1955年,在原轻工业部的指导下,作为上海烟草工业公司技术室第一副主任的朱尊权,日常工作之外,广泛吸纳各界人才,获得了一批有实践经验或者教育背景的技术人员,奠定了烟草研究最初的人才基础。
同时期朱尊权主持了一系列全国烟草技术培训班,提升了行业工艺和配方水平。从培训班结业的上百名学员,后来相当部分成为行业的骨干。
1956年3月,轻工业部在上海烟草工业公司技术研究室的基础上成立烟草工业研究室,下设行政、原料加工、工艺学、烟草化学及机械设备四个组。
研究室对卷烟机风力送丝、除尘、烟叶打叶机、打叶复烤工艺及设备开展了研发工作。
50年代,烟叶生产收购工作由供销社系统负责,“丰产”无疑是重点,普遍采用“宁青勿糠”的做法。烟叶成熟不够,导致烟叶刺激性较大,香味相对不足。烟厂则成为下游被动的承担者。
烟草工业研究室在1958年经轻工业部批准扩建为烟草工业科学研究所,并由上海迁至郑州。河南是我国最早引进烤烟种植的省份之一。朱尊权是负责技术工作的副所长。
同一年,轻工业部在河南省襄城县设立了烟叶生产示范点,并且派驻烤烟生产工作组,朱尊权组织人员极参与,协助改进生产技术。
朱尊权总结出“五匀、三一致”,五匀:整地均匀、施肥均匀、育苗均匀、移栽均匀、田间管理均匀。三一致:团棵期,烟棵大小一致;园顶期,烟株高低一致;成熟期,同部位烟叶成熟落黄一致。襄城县积累的经验,起到了样板和示范作用。
1959到1961年属于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物资匮乏,也包括属于嗜好品德烟草。“代用品”成为朱尊权新的课题。他指出,代用品要具备无毒性,易加工,本身气味与烟叶能够较好协调。
一共发掘10来种替代品。而到1961年,又从全国各地收集了84种替代烟叶的样品,从中选出了较为理想的17种,包括芝麻叶、木瓜叶等。
60年代经过轻工业部与全国供销总社多次沟通,最终达成一致,烟叶生产的指导方针改为“优质丰产”,朱尊权等人在其中发挥了技术支持。
早在1952年,朱尊权组织研究制定了以部位分级而后分等的16级烤烟标准,统一了全国烟叶分级标准。
1962年,基于轻工业部的要求,朱尊权带领团队,制定出了“17级烤烟分级标准草案”,之后逐步在全国推广执行。这也是后来的“42级烤烟分级标准”的基础。
“70年代的烤烟区划是为解决烟叶数量不足,划出栽培适宜区与不适宜区,为选地区发展烟叶生产做出了贡献。”这一时期,朱尊权积极参与了,在云南、贵州等地发展适宜生产烤烟的地区,同时在湖北、四川等地引进推广白肋烟。
白肋烟(White Burley)是白朗郡的音译,起源于美国俄亥俄州。是淡色晾烟的一大类型,通常用作混合型卷烟的原料,也可用于斗烟、雪茄烟,或者是嚼烟。
80年代之前,是河南烟叶为主的浓香型为主流,香气浓馥,烟味相对较重。此后有一个变化,云南烟叶、尤以玉溪地区烟叶,以其清香型,以香新、细腻,烟味浓度适中,逐步成为消费新宠。当然这属于另外一个故事了。
低焦
自1980年起中国卷烟产量居世界各国的首位。
同一年,朱尊权在菲律宾参加国际烟草科技会议,期间明显感受到国际同行努力发展低焦油卷烟以应对健康潮流。
美国自50年代即开始所谓“降焦竞赛”,接装滤嘴就是其中之一,此外利用膨化技术、烟草薄片、等技术减少烟丝燃烧量,目标在加速燃烧后减少每支烟的抽吸口数。
卷烟焦油量自1950年的平均38mg/支,下降到1980年的14mg/支。
朱尊权带领团队开始技术研究,最初的改进非常简单,在现有卷接机组中加上一个针板,实现了在线打孔稀释。
1982年1月,“821”低焦油混合型卷烟面世。焦油释放量为15毫克/支,对应当时国内卷烟平均焦油量为30毫克/支。
朱尊权有一个再思考:“万宝路”品牌在全球卷烟消费者心中的影响,使得美式混合型卷烟的配方、风格桎梏了我们的观念,我们的研究人员从一开始就把研制战术定位于美式混合型,而美式混合型与中国消费者的吸烟习惯的强烈反差。
他进一步指出:长期以来,中国的卷烟消费者习惯了色泽黄亮、香味醇和、劲头适中的烤烟型卷烟。混合型卷烟棕暗的色泽、强烈的劲头,给烤烟型卷烟消费者的感官感受是完全“另类”的。
就烟草类型,上世纪50年代以来逐渐形成了四种主要的卷烟类型,即英式烤烟型卷烟、美式混合型卷烟、法式深色晾烟型卷烟和中东香料型卷烟。
1985年6月,研究所划归中国烟草总公司,更名为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所。朱尊权担任名誉所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80年代中期朱尊权与美国农业部专家左天觉博士到到河南、福建、湖北、新疆等烟叶主产区进行调研和技术指导。左天觉的经历同朱尊权有类似之处:1947年,烟产改进处给我船票、200元美金,从上海到美国……“先是主持研究,继而领导美国农业部研究室,再后为代表农业部参与国家吸烟与健康小组。”
通过调研,总结了出八字原因,“营养不良,发育不全,成熟不够,烘烤不当”。为烟叶的栽培和生产技术的提升提供了技术基础。
1986年到1988年朱尊权组织中美合作优质烟叶开发试验。选定河南省的叶县、宝丰、鲁山和贵州省的遵义、绥阳、金沙为烤烟试点;湖北省的建始、恩施市,四川省的万县、宣汉为白肋烟试点。该项目烤烟部分获中国烟草总公司1989年度科技进步一等奖,白肋烟部分获中国烟草总公司1991年度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6年中国烟草总公司与美国菲利普-莫里斯公司合作开发优质烟叶,朱尊权担任中方技术顾问。在河南、福建生产烤烟、湖北生产白肋烟、新疆与湖北生产香料烟。
左天觉2002年应《中国烟草》之邀撰写回忆文章:25年来,新品种、栽培、肥料、调制都有改进,我不必多说。现在中国烟草生产、消费已达到世界第一,过去科技成就,值得赞扬。但前途正远,今后烟草发展的战略,科技研究的方向,是急切要真正确切决定的问题。
1997年朱尊权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他也是烟草行业唯一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他受聘为中国农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等四所高等院校的客座教授或名誉教授。
2002年7月,为了获取新的数据,已经83岁高龄的朱尊权,再次奔波在全国6省市……
控烟时代
2003年5月,瑞士日内瓦召开的第56届世界卫生大会上,通过了第一个限制烟草的全球性公约——《烟草控制框架公约》。
同年11月,中国加入《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成为该公约的第77个签约国。
2003年,欧盟市场卷烟焦油含量降到10mg/支以下,日本则更是已下降到8mg/支以下。2002年全国烤烟型卷烟焦油含量加权平均值仍达14.7毫克。
“我们目前主要面临来自WTO与WHO两方面的压力。”朱尊权指出。
此时国内拥有卷烟企业57家,从业人数则是高特利集团、英美烟草、日本烟草、帝国烟草四大烟草公司人总数的两倍还多。高特利集团是菲利普-莫里斯国际与菲利普-莫里斯美国的母公司,也是全球最大的烟草商。
在“2004年中国纳税500强排行榜”中,第四位的云南红塔集团全年营业收入是336.18亿元,对应高特利,2002年《财富》全球500强中排名第24位,年营业收入为729.44亿美元。
2004年3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朱尊权指出:有的烤烟型卷烟逐渐可降低焦油至10mg/支左右,香味也能基本满足要求。比较突出的卷烟产品如上海的“红双喜”牌卷烟等,焦油8mg/支,但香气,劲头都基本能满足吸烟要求。
2003年11月国家烟草专卖局下发了《中国卷烟科技发展纲要》,其中阐述了中国卷烟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发展中式卷烟的方向和目标。
所谓中式卷烟是指能够满足中国广大卷烟消费者需求、具有独特香气风格和口味特征、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的卷烟。
《纲要》中指出五项,第一,能够持续满足卷烟消费者需求。第二,具有独特的香气风格和口味特征。第三,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第四,中式卷烟包括中式烤烟型卷烟和中式混合型卷烟。其中,中式烤烟型卷烟占主导地位。第五,中式卷烟是一个抽象概念,是一个宽泛的范畴,是所有中国卷烟的统称。
特别指出:建立健全以郑州烟草研究院为龙头,科研院所、重点企业技术中心和区域性的农业烟草试验站为骨干,各种类型的技术推广机构为基础的科技创新体系和技术推广服务体系。
朱尊权在《从卷烟发展史看“中式卷烟”》一文中指出:焦油降低,则尼古丁也随之大量减少,尼古丁含量过低会产生一种补偿效应,可能使吸烟者的吸烟数量增加……加大对卷烟的有害成分进行选择性降低,使“减害”的目标更为明确。
他提出的方向是:建议今后科研方针是否可改“降焦减害”为“减害降焦”。这样更科学也更符合实际。
文中有一个认识颇为值得重视:大品牌的卷烟价格必须着眼与国民人均收入水平相当,才能有大市场。“万宝路”之所以能销售数百万箱,零售价格适当也是主要原因。所以必须重视开发中等价位的卷烟。
“近年来低价卷烟的农村市场供不应求,却无人生产。若为农民健康着想,农民可享受的东西更少,戒烟更难,实际上转为了吸食自卷烟或旱烟袋,这样会对农民的健康危害更大,政府也流失了部分税收。”
“打发无聊时光”,“更易跟人沟通”都是吸烟人列举的理由,有一种解释说,现代社会压力不小,于此对应也有形式繁多的嗜好品,卷烟就是其中之一;研究成瘾时,要顾及“社会瘾”。
朱尊权设想:假设今后某一天,随着烟草行业的科技进步,卷烟的有害成分能适量减少,再结合中医药能缓解卷烟的一些危害性……“若真是那样,卷烟少害或是利害相当,烟草就有可能摆脱尴尬的现状,这才是积极的解决办法。”
“我结识的朱博士是一位学者、仁者、韧者,不光有广阔的胸襟,卓识高远,而且还是位虚怀若谷、虚心好学、礼让后生的前辈,这么好的人是值得当作父亲去尊敬、去爱戴的。”美国烟草专家史密斯总结。
结语
中国烟民数量达3.5亿,世界第一。这个行业涉及到方方面面,其税收堪比房地产。有业内人士说,“吸烟有害健康,人人都知道,但那么多烟民,一夜之间戒掉不现实。目前看来,这个过程还相当漫长,可能需要50年,100年甚至1000年……”
好在每一个重要的行业,都有睿智且充满责任心的人在思考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