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烟叶产业推动新农村建设

2007-01-05来源:《广西烟草》作者:叶青峰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明确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思路,为新时期新阶段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笔者以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中,烟叶产业作为一些地方重要的甚至是支柱性的产业,在落实科学发展现,统筹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中居于特定的位置,它对于继续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可以发挥更加积极和显著的作用;烟叶产业在其产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尤其值得密切关注。
 
  一、发展烟叶产业有利于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要的经济支撑。
 
  过去,我国农业主要以生产粮食、满足人们基本生活需要为主要任务,形成了比较单一的以粮食为主的农业产业结构。随着粮食单产成倍提高,人们要求不断提高生活质量,单一的产业结构逐渐与形势发展不相适应,农民需要在有限的土地上生产满足人们更高生活质量要求的产品,并创造更高的效益。因此,早些年就已经开始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仍然是当下新农村建设必须面对并予着力解决的十分现实的问题。这样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要遵循市场原则和比较优势原则,必须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务之一就是要找准能与当地自然资源优势相适应的产业,通过主导产业带动和推动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农村增强自我“造血”能力,为各项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有益经验。当前,烟叶产业是一项计划性很强的产业,是整个烟草行业的基础,市场稳固,全等级收购,国家定价,政策优厚,与传统粮食生产相比较,优势明显。在适宜地区发展烟叶生产有助于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事实上,就河池而言烟叶产业在库区、山区建设中已经彰显了重要作用,例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的移民通过种植烟叶,2005年户均产值过万元,有效地解决了库区移民产业扶贫的问题。烟叶产业发展了,农民得以增收,从而增强了建设家园、改善生活、深化发展的能力。此外,通过烟叶产业发展,政府也提高了调控农村经济社会良性运行的实力,尤其对于财政相对困难的县或乡镇,由于在国家全面取消农业特产税,烟叶的农业特产税2006年也取消,但仅为烟叶税以后,财政支出捉襟见肘,举步维艰,但一些县乡抓住机遇,扩大烟叶生产,切实解决了因农业税取消带来的冲击,如南丹县中堡、月里等乡镇,每年仅烟叶生产带来的税收就有超过百万元的财政收入,增强了地方建设的财力保障。
 
  通过经营体制的转变,农民观念得到更新,烟叶新技术得到推广,农村改革得以深化,这对于新农村建设的深刻影响毋庸置疑。
 
  二、发展烟叶产业有利于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条件。
 
  当前,烟草行业正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精神,烟草行业特别对作为第一车间的烟叶产区进一步加大了扶持力度。广西烟草行业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在财力、物力上予以倾斜,一方面全力以赴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去,对扶贫联系点、支教联系点等给予了应有的支持;另一方面也得到了自治区政府的大力支持,免除烟叶产区两年企业所得税。就河池而言,将把近5000万元的两年企业所得税全部投入到烟叶生产,并且主要体现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一是加大烤房补贴力度,重点扶持建设密集式烤房和建设烤房群,推广先进烘烤经验和技术,减轻农民生产负担,使农民得以长期受益;二是进行道路交通建设,对通往连片的烟区和收购场地的交通干线进行修整,改善产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三是进行烟水配套工程建设,对规划为长期种烟或作为烟田轮作区的土地进行供排水设施建设,解决农民生产生活用水问题;四是进行烟叶工作站建设,按照现有烟田规划和发展潜力,科学布局建设标准化烟叶工作站,改善收购条件和收购环境。发展中的烟叶产业,对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从而可以推进乡村面貌的可喜变化。
 
  三、发展烟叶产业有利于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改革,不断创新农村体制机制。
 
  我国农村综合改革坚持稳定和完善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的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健全在依法、自愿、有偿基础上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发展适度规模的经营。经过多年的种植实践,烟产区产生了一批掌握实用技术,懂得经营管理的烟农,仅利用自家的土地种植烟叶,已经不能满足这些种烟能手通过种烟进一步致富的要求,有相当多的农民租用邻家的土地进行规模种烟,有的到其他县、乡承包了几十亩甚至上百亩的土地,专职从事烤烟种植,成为种烟专业户、大户。“能人”的效应对烟叶种植技术和规范的推广以及烟叶种植效益的提高作用甚巨。与此同时,出租田地的农民可以从租金中得到稳定的收入,同时由于土地的出租造成劳力的富余,他们又往往成为烟叶种植的主要劳动力保障,他们又拥有了一份劳动所得。农民通过出租田地和“就地就业”,达到了“使农民在自己的土地上富裕起来”的目的。
 
  四、发展烟叶产业有助于在农村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培养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和复杂的工作,既要有“硬件”条件的改善,如乡村道路、水电工程等,又要
 
有“软件”水平的提升,如教育科学文化等,在轰轰烈烈建设新农村当中,必须十分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农民素质的提高,因为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没有千千万万高素质的农民,就不可能有农村和农业的现代化。因此,必须在农村培养一大批懂技术、会经营、能管理的新型农民。烟叶产业链有着自己的特点,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建立了烟草公司提供物资供应、技术支持、产品销售一体化的保障体系,通过烟叶产业的发展不断推进农民向技术管理型的新型农民转变。为了改善烟农的生产条件,减轻烟农种烟的劳动强度,不断改进新技术新办法,在新技术方面,我们推广漂浮育苗、配方施肥、节能烤房建设、三段式烘烤等,推进药物抑芽、提沟培土、覆膜、封顶打杈、合理留叶、成熟采收等实用技术或规范,并且严格检查、考核、验收,狠抓新技术应用的落实;在服务方面,我们为全市范围内适合机耕条件的烟区进行田地的翻梨、整地、起厢、剪叶、病虫害统防统治、喷浇灌等。为了保证新技术新服务推广的效果,河池市烟草公司每年都要拿出一定的资金扶持烟农、专门培训烟农。新技术的应用和服务的跟进使烟农的烟叶产量和品质不断提高,烟农得到了实惠,尝到了科技种烟的甜头。一些烟农将这些先进的技术“移植”到其它农作物的种植中,譬如现在河池种植春玉米有相当一部分农民使用地膜覆盖,在种植辣椒等蔬菜时也使用漂浮育苗,并且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烟叶生产的实践提高了烟农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技术“移植”是烟叶生产实践的延伸,
 
这个延伸过程充分展现着烟叶产业养人、育人、兴业的一抹亮色。
 
  五、发展烟叶产业有利于建立健全农田基本保护制度,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实现农业稳定发展是基本国策。新农村建设也必须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持续增加土地收益,不断提高生产能力。而要实现这些,必需建立强有力的农田基本保护制度,保证农田不被滥用作它途,确保粮食生产面积。近年来,河池进行了大量烟稻轮作、烟和玉米轮作试验,取得成功,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烟与粮食轮作经验。实践证明,烟粮轮作是可行的,高效的,而且通过轮作还有利于进行病虫害防治。因此,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制度与建立基本烟田保护制度的要求是一致的,保护了基本农田就保护了烟田,建立了烟田保护制度就推动了基本农田保护。
 
  建立农田保护制度和粮食生产保障制度就能建立烟田保护制度,反之亦然。通过发展烟叶实现农田保护、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统一。
 
  烟叶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发展烟叶产业是烟草行业既定的经营思路,也是作为政府管理部门和企业,在振兴农村经济、繁荣市场、承担社会责任的基本职能,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号角的感召下,烟草业人将继续豪情满怀,与兄弟部门和行业携手并进,在烟叶产区新农村建设中以自己与时俱进的实绩和影响,做出钟意于民生业进、有情于秀美山川、无愧于时代风华的贡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