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规模、控制总量、提质增效”一直是我国烟草行业对烟叶生产的孜孜不倦的训诫,也是我国烟叶生产多年来的首要工作任务。我国烟叶生产历经了几十年的发展,其间走过了明媚的阳光大道,也经历了多次的跌宕浮沉,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中,中国烟草在烟叶生产过程中走过了从分散的自主育苗到今天的大棚漂浮式集中育苗;从满天星式的移栽种植到今天的单厢高垅、揭膜培土技术的推广普及;从简单粗浅的十五级收购到四十二级国家标准;从面对面的大厅收购到封闭式甩把定级;以及“三段式烘烤”工艺的推广普及、病虫害的统防统治、区域化集约化的生产种植、统一测土配肥和目前正加紧实施中的烟水工程建设等一系列新的技术手段运用的历程,无一不在昭示着我国烟草行业在对烟叶生产的高度重视和远瞩。烟草这个我国改革开放之后才兴起的新兴产业,已随着我国的入世,全新的站在了世界的面前,散发着它不竭的活力,引领着中国经济发展的潮流,也影响着世界烟草行业发展的格局。如何保持我国烟叶生产良好的发展态势,使它能长期稳定、持续的发展?笔者认为,除了继续倡导行业提出的“两个维护”、重点关注我们行业的“三农”(烟区、烟叶、烟农)问题之外,应更深入的研究和重视烟叶的战略发展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在今后长期的发展中,有足够的实力来抵御来自世界烟草列强的挑战,也才能真正的实现我国烟叶产业持续稳定的向前发展,要具备这样的基础和能力,我们就必须思考和重视烟叶生产长期稳定发展所需关注的问题:
一、重视烟叶生产的安全
烟叶生产的稳定是整个行业链安全的基础,也是这个产业安全的关键所在,它涉及到农、工、商多个方面,关系到整个系统的稳定与协调发展。近年来,国家局高层提出的“既要稳得住,又要控得住”的发展观点,也正是出于对烟叶生产安全的重视与行业和谐发展的大局而提出的,维护烟叶生产安全,实现经济与社会共同进步,是我们行业工作者的职责所在,我们每一位员工都必须参与到维护烟叶生产安全的工作之中,共同做好我们必须重视和面临的工作。
(一)稳定烟叶产量和规模是维护烟叶生产安全的保障。虽然我国的种烟历史悠久,但严格说起来都是一种无序的自由生产状态。真正的有计划、有组织、按科技化的要求生产的时期只不过二、三十年的历史而已,正因为如此,我国烟草行业的发展与世界其它烟草生产发达国家相比显得稚嫩而不经世,烟叶生产的不稳定给予了我们行业发展足够的经验和教训,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曾出现过多次的烟叶生产安全风暴,特别是88年、94年的抢购大战和92年、97年的生产过剩,成为了我们行业工作者无法忘却的、灼心的历史伤痛,同时也成为了我国广大烟农生产史上的一段伤心的往事。烟叶生产面积与产量的稳定和它的可控性,直接说明了烟叶稳,整个行业发展稳的不变真理,同时也说明了烟叶产量的安全是烟叶产业安全甚至整个行业安全的重中之重,它既是烟叶生产企业的生命线,更是卷烟工业的生命线,只有确实的稳定了烟叶的产量和规模,才能体现出产品与市场的和谐统一,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协调,从而真正达到维护烟叶生产安全的目地。
(二)提高烟农的生产水平是维护烟叶生产安全的基础。烟叶生产安全的压力,很大程度来自于烟农对烟叶生产技术的掌握和运用之中,试想,没有技术和科技意识的生产者,在当今这个科技与经济都在飞速发展的时代,会有什么样的作为?所以,我们在维护烟叶生产安全的工作中,必须要把提高烟农的科技生产水平放在首位,利用我们已有的技术资源和科技资源,为烟农构建起一个教育与服务的体系,在对烟农的管理中,重点加强教育的提高,突出特性化的服务,在为烟农提高服务质量的同时,要重点提高技术服务层面,通过专业的教育培训,以创办“金叶夜校”的形式,以现场培训、考试的办法,来提高烟农的素质,使他们认识到科技生产是对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根本所在,要让烟农明明白白的种烟。同时,在具体的工作中,我们要大力的推广商品化育苗,实现区域化、规范化的生产、优秀高效的专业化烘烤,实行预约预检收购的办法和采取批量交售的措施,把烟农从复杂的技术环节和繁重的劳动强度中解放出来,让烟农在整个生产环节实现轻轻松松地种烟,有着稳稳妥妥的收益,只有这样,我们在稳定了最基础的烟农生产队伍之后,才能有理由说我们的烟叶生产基础是牢固的、安全的。
(三)全面系统地落实烟田保护制度是维护烟叶生产安全的关键。烟田是烟叶生产的基础,烟叶生产的持续发展建立在烟田的综合维护之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生产保障能力,是维护烟叶生产安全的关键所在,在完善基本烟田配套设施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要充分的利用国家专项资金和各级政府部门捆绑使用的资金、全面实施烟水配套工程的建设,加快基层标准化站和集约化烘烤、育苗等工程项目的建设,充分利用现有的土地资源,在政府部门的产业政策支持下,落实以烟为主的耕作制度,增加优良品质烟叶产区的种植面积,规划基本烟田保护区域,逐步构筑起烟田区域化生产保护的格局,并将它纳入农业结构调整规划之中,建立起系统的烟田保护制度,使它融入到大农业统筹规划。同时,制定和完善技术措施,积极采取土壤改良、坚持轮作、科学施肥、生物防病治虫等措施,来提高基本烟田的综合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益,使我们的基本烟田在实际的生产中实实在在的起到为烟叶生产安全保驾护航的作用。
(四)创新管理模式是维护烟叶生产安全的支撑。创新管理就是要围绕生产力的专业化、社会化、商品化来开展工作,多年来,我国烟叶生产工作者为了提高烟农的专业化水平,尝试和运用了多种方式办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规模效益却始终不能得到充分的显现,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在组织管理创新上还没有全面的形成一整套完全的体系,首先,它需要政府的支持,部门的协调统一,在提高专业化生产的进程中,我们在优选地域环境、生产历史和优良品种的前提下,要在种植规模上解决烟叶种植分散、技术推广困难、效益不稳定的现实问题,要大力扶持科技种烟大户,培养烟叶种植专业乡、专业村,使它们起到典型辐射的作用,逐步形成规模,取得规模效益,以此来促进烟叶生产向“产业化、规模化”的生产经营方向发展。在此基础上,积极地引导和组织烟农建立民间自治的烟叶生产合作互助的协会组织,以确保生产组织、技术推广、服务培训工作的落实和实施,达到实现烟农自我管理,自行提高的目的,进而提升生产区域烟农的整体素质,促进质量的提高和规模的稳定。通过管理的创新来维护烟叶生产安全的稳定。
二、重视和完善烟叶收购价格政策
烟叶的价格在生产中起着主导生产规模的重要作用,价格政策的协调稳定涉及到广大烟农的切身利益。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对农业政策的调整和扶持,虽然烟叶的产销得到了稳定的发展,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但随着中央对“三农”问题的越来越关注与重视,农业税政策的废除,继续加大对农民补贴力度政策的出台,使农民在生产实际中越来越感觉到种烟与种粮食和其它经济作物的价比差异,现行的烟叶收购价格已从早几年的农产品价比优势中,转变为今天农产品的价比的绝对劣势。现行的烟叶生产收购价格政策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规模和速度已不相适应,如不及时的研究完善收购价格政策,长此下去,势必挫伤烟农的种烟积极性,影响到烟叶产业稳定、协调、健康的发展。
(一)要理顺价格与利益分配关系。当前,烟叶的生产劳效与其它的农产品比较起来是最低的,这是不争的事实,有调查表明,目前我国烟叶生产用于物资和劳动力的投入量是最多的,但投入与产出的效益比是最低的。湖南是全国烟叶生产水平较高的烟区,烟叶生产的投入产出比也仅为一比四左右,而其它如:稻谷、花生、玉米、辣椒等作物的投入产出比都在一比五以上,甚至达到一比十,由此证明了我国烟叶收购价格整体偏低,虽然国家近年来对个别级别的收购价格进行了调整,但调整幅度和调整面非常有限,终不能解决总体偏低的矛盾,以至于烟农的收益率低,利润空间小。烟草产品是属于高税利的商品,这个高税利主要体现在经营环节上,而生产环节烟农的利润是及为有限的,利益的分配不公,会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农民种烟的积极性,从而会导致生产的不稳定,以致于影响到整个产业的稳定与发展。
(二)要完善价格政策与价格结构的关系。为了提高烟叶质量,调节供求关系,近几年来,我国烟叶收购价格与级差之间的价比多次进行了适当调整,其目的是为了鼓励烟农种好烟,把具有使用价值的一部分烟叶收购上来,增加烟农的收益,但是,在目前我国烟叶收购价格与其它农产品市场价格不可比的情况下,从1999年开始,又实行了烟叶价区政策,这在一定时期内起到了烟叶产销的调控作用,但它及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按质论价的原则,不适应烤烟生产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价区划分过多,价差太大,利少弊多,给烟叶收购特别是毗邻地区的烟叶收购带来了很多困难,不同的价区,生产投入的绝对值是相同的,而产出却不一样,这就出现了低价区的烟农、烟草公司和当地政府效益跟不上高价区的问题,严重的挫伤了低价区对烟叶生产的积极性。同时,现行的烟叶收购价格中部分小等级之间的差价太大,对烟叶生产的稳定发展与质量提高也很不适应,在我国烟叶生产上,就目前的条件和水平,不可能一下子完全达到国外先进水平的标准,在提高烟叶质量上需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完全依靠在小等级之间的价差拉大来达到提高烟叶生产质量的目的,我们现行的价格在同一部位、同一颜色的上下一级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价,有的甚至每公斤达到了3元多近4元,这给烟叶收购工作增加了难度,频频出现烟农争级的现象,并出现地区间的烟叶外流现象,造成收购秩序混乱。适当的调整烟叶收购价格之间的等级差距,体现优质优价,减少收购矛盾,缓解市场供需矛盾,维护烟农利益,需要我们综合考虑市场供求关系,按照国家客观经济政策和烟区的社会经济条件等因素,以增加烟农收入为根本点,合理确定烟叶收购和调拨价格,协调各方利益,维护烟叶价格政策的稳定性和连贯性,科学确定不同区域、不同等级的烟叶价差,引导烟叶生产向优质化方向稳步发展,以真正体现和发挥市场经济价格的杠杆作用,增强市场对烟叶种植调控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三、促进和提高企业的决策能力
我国烟草专卖体制运行了多来,烟草制品的生产与流通一直受到国家计划的严格控制,如何在国家政策和计划的要求下,企业实现科学的管理与决策,以达到企业乃至整个行业长期稳定的发展,建立切合实际、科学合理的机制,是我们行业决策者需要努力思考的问题。
(一)企业的决策必须从维护国家政策出发。在烟叶生产上,国家烟叶生产政策的取向决定了烟叶生产在行业中的基础地位,“控制总量、提高质量、优化布局、优化结构”成为我们行业工作的重点,在“市场引导、计划种植、主攻质量”的方针指导下,我们要把计划生产种植始终摆在烟叶工作的首要位置,并在思想上不动摇,在执行中不走样,严格按照计划落实种植,按照合同予以收购,以保持产销协调为基点,深刻牢记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那种计划种植不足引发抢购和超计划种植致使烟价低贱的伤农害商的惨痛的教训,它会使烟农对种烟失去信心,会使地方经济走向萧条,会使经营企业背上沉重的包袱,甚至会把企业带上死亡之路。
(二)企业的决策必须从维护产业稳定的高度着眼。产业的稳定是建立在质与量的基础上的,要保持烟叶产业稳定协调发展,必须要有一个科学、规范、有序的发展环境,多年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盲目的扩大规模,不切实际的大量发展新区,必定会带来生产水平的滞后。要使烟叶生产有一个科学、有序、健康的发展环境,必须要有合理的规划和切合实际的技术资源力量作为支撑,企业的发展,是以依赖质的提高而作为企业实力的提高,以量的恒定作为企业稳定的基础,无序的生产规模只会造成烟叶生产的大起大落。烟叶质量的停滞甚至倒退,更无法建立起一个稳定的发展环境,那样企业的实力提高,行业的稳定发展也就成为了一句空话。
(三)企业的决策必须从“两个维护”的高度出发。“两个维护”是烟草行业顺应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与世界烟草发达国家经营理念相对接的一个重要的经营指导思想和发展方略,要维护我国烟叶产业的发展与稳定,烟叶产区的烟草企业首先必须要与烟农建立起鱼水相依的平等的伙伴关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如果失去烟农的支持和信任,企业将会失去生存的土壤。我们要真正视烟农为我们的衣食父母,牢记群众利益至上是我们发展的关键所在,在生产上切实的搞好服务,让烟农称心;在收购上切实的维护烟农利益,让烟农放心。不但加强自身的规范管理,严厉杜绝坑农害农、压级压价的事情发生,只有从根本上切实的维护了烟农利益,才能达到和实现烟农、政府、企业三赢的目地效果,到那时,烟叶生产才算是建立起了真正的发展基础。
总之,要建立稳定的烟叶生产基础,我们必须要从维护烟叶生产安全的高度出发,建立起与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价格政策体系,把维护群众(烟农)利益放在首位,真正使广大烟农增产增收,只有这样,我们行业健康稳定的发展才算是真正具备了必需的基础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