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十一五”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蓝图

2006-05-30来源:《中国烟草》
      一部五年规划纲要,一幅经济社会发展的壮丽蓝图,凝聚着人民意志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正引领着亿万中国人民创造新的辉煌。新的历史篇章已经翻开,行业上下都很关注中国烟草未来五年将如何发展。喜闻烟草行业“十一五”发展远景已初步绘定,展卷初现的“烟叶篇”勾画的是作为行业发展之基的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前景,细心的读者肯定能马上联想到其摹本——已下发的《中国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规划纲要(2006~2010)》(以下简称《纲要》)。本期“论坛”邀请权威人士结合《纲要》,就烟草行业“十一五”期间烟叶生产的发展思路进行解读。
 
鉴以往 平稳发展尤可贵
 
主持人: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因关乎行业发展全局须长抓不懈。新时期、新形势会不断赋予这一课题以新内涵、新任务,这就考验着行业求索者将科学发展观贯彻于指导烟叶生产的能力和水平。“十一五”期间,烟叶生产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思路从酝酿到臻于完善,每一次讨论形成的方案无一不是行业集体智慧的结晶。本期“论坛”有幸请来参与研究和制订《纲要》及烟叶生产“十一五”发展规划的中国烟叶公司副总经理陈江华。陈副总,您好!欢迎您作客《中国烟草》“论坛”。常言道,鉴以往而知未来。在您看来,烟叶生产在过去五年都取得了哪些成绩,积累了哪些经验?
 
陈江华:“十五”期间,按照“市场引导、计划种植、主攻质量、调整布局”的烟叶生产指导方针,以及“控制总量、提高质量、优化布局、优化结构”的烟叶工作重点,烟叶生产基本保持了平稳发展的良好态势,具体表现为规模稳定、质量提高、效益改善、秩序好转、管理加强等几个方面。
 
      其中,烟叶规模稳定、产销协调夯实了行业持续、稳定、协调、健康发展的基础,这是至关重要的。这些年,烟叶种植面积始终稳定在1500万亩左右,烟叶收购量在3600万担左右,烟农户数从2001年的475万户缩减至2005年末的360万户左右,烟叶收购加工能力也基本配套,烟叶供求关系实现了总体平衡。目前,烟叶产区已逐步向适宜区转移,以烤烟种植为主,白肋烟、香料烟、地方名优晾晒烟种植为辅,植烟面积南方烟区约占80%、黄淮烟区约占14%、北方烟区约占6%的种植格局已基本形成。另外,烟叶生产集中度也在逐渐提高,烟叶收购量30万担以上的重点地市级公司占到全国烟叶收购量的80%左右。
 
      烟叶质量的不断提高为中式卷烟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十五”期间,紧紧围绕烟叶质量这一核心,行业大力倡导自主创新,成功研发和推广了烟草种子技术、集约化育苗技术、平衡施肥技术、三段式烘烤工艺及配套标准化烤房技术等四项技术,并在借鉴吸收国际优质烟叶生产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了优质烟叶生产技术的自主开发,逐步形成了适宜我国生态条件的烟叶生产技术框架和技术标准,并建设了一批优质烟叶生产基地和标准化生产示范区,部分产区的烟叶质量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此外,通过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和成本费用控制,烟叶经营效益得到了提高,烟叶生产经营管理能力得到了增强;通过强化行业内部监管,整顿烟叶生产流通秩序,全面推行并规范执行合同制,统一有序、适度竞争的市场环境已初步形成,烟叶资源的配置效率也得到了有效提升。这些都为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提供了保障。“十五”期间烟叶生产所取得的成绩又一次有力地证明了“烟叶稳,行业才稳”。
 
主持人:谁也不会忘记行业为1997年烟叶超规模之难付出的惨痛代价,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在展望未来,设定新时期发展目标时,“严格控量”应该是首当其冲的。
 
谋未来 四大目标绘蓝图
 
主持人:我们都知道,烟叶生产并不是孤立发展的,国际烟叶市场、国内农业大环境的变化以及行业发展大局都有可能对烟叶生产的平稳发展造成影响。
 
陈江华:的确是这样的。从国际环境来看,巴西烟叶产量这些年始终维持在高位水平,美国烟叶产量在取消烟叶生产保护政策后虽有所下降,但随着配额的取消会逐步恢复到原来的水平。相反,津巴布韦烟叶产量却呈明显下降趋势,今年预计将降到历史最低点,只有5.5万吨左右。这将对国内部分高档卷烟品牌产生不利影响,因为这些卷烟品牌对津巴布韦烟叶的年均采购量达1万多吨,他们面临着寻找替代烟叶的压力。总的来说,目前,我国每年进出口烟叶的量都控制在7万吨左右,因此国际烟叶供应环境变化对我国的影响是有限的,但我们还是要树立全球烟叶资源统筹配置观,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夯实中式卷烟发展的原料基础:主要还是要立足国内的产能资源,选择生态环境条件适宜地区,建立稳定的优质烟叶生产基地;同时,在国外建立优质烟叶采购和生产基地,稳定进口烟叶货源。
 
      再来看国内环境。由于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尤其是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逐步开展,惠农政策的逐步落实,“三农”问题必将得到较好的解决,农民种粮积极性也会有所回升,这将直接影响烟农的种烟积极性。对此,我们不但要认真执行烟叶国家统一定价政策,注意维护烟叶价格政策的严肃性、稳定性和连续性,还要以保障烟农收入为基点协调、理顺各方的利益关系,努力实现烟叶生产经营的良性发展。同时,还要不断提高对烟农的社会化、专业化服务水平,解决种烟比较效益低、劳动强度大、技术复杂等问题;还可以积极引入烟叶商业保险,建立风险救助机制,减少烟农种烟的风险与损失,以此稳定烟农队伍。
 
      提高为烟农服务的水平是行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着眼点之一。从行业改革发展大局看,取消烟叶产区县级公司的法人资格,突出地市级公司市场主体地位的过程中,烟叶生产经营的组织机构、业务流程、财务管理、产权关系等方面的变化都会给烟叶生产的经营管理带来一些不稳定因素。但相信随着行业改革的不断深化,烟叶生产组织管理体系的逐步完善,地市级公司企业管理水平的逐步提高,以及行业对烟叶基础地位的重视和扶持,烟叶生产必将迎来一个更适宜的发展环境。
 
主持人:如果从烟叶生产自身发展的角度看,当前烟叶生产主要存在哪些问题呢?
 
陈江华: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基础工作薄弱,烟田水利设施、调制设施、基层站点、仓储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烟叶生产基础管理还有待加强;二是部分烟区生态环境、土壤质量退化,建立基本烟田保护制度、改善烟田质量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日渐凸显;三是烟叶品质与卷烟工业企业的需求存在差距,烟叶供求区域性、结构性矛盾仍较突出;四是生产技术辅导队伍及烟叶生产经营管理队伍的素质和能力有待提高。
 
主持人: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不同发展时期,实现的目标可能不尽相同。“十一五”时期,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要实现哪些具体目标呢?
 
陈江华:总的来说,“十一五”时期,烟叶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保持烟叶总量供需平衡,努力实现烟叶生产“稳定、优质、生态、安全”的目标。
 
主持人:请您给我们分别解释一下这四大目标的内涵。
 
陈江华:“稳定”,是指烟叶种植规模,即烟叶产购销数量的相对稳定。可以用一些可量化的经济指标来说明。根据我国卷烟4000万箱的生产规模以及国际市场的需求,到“十一五”期末,全国年种植烟叶面积将保持在1500万亩左右。其中,烤烟年均亩产将达到130公斤以上,计划总收购量将达到4000万担左右,年均出口量在300万担左右,工商库存维持在6000万担左右(片烟);白肋烟、香料烟等其他类型烟叶能基本满足市场需求。
 
      “优质”,是指烟叶品质稳定、香气风格突出、生产加工质量均匀稳定,总体上能满足中式卷烟产品内外销的需求。
 
      “生态”,是指烟叶生产与种植区域环境之间的关系,通过科学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降低烟叶产品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努力维持生态平衡。
 
      “安全”,是从整个行业发展大计看,要保持烟叶资源长期稳定供应,同时,不断提升烟叶质量,有效支撑和实现中式卷烟原料的有效供给,为行业持续稳定健康协调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探途径 三项任务定重点
 
主持人:目标既定,接下来就是要明确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思路。行业“十一五”期间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什么?
 
陈江华:未来五年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烟叶发展全局,以“稳定规模、提高质量、加强基础”为指导方针,全面落实“重心下移、着眼基层、突出服务、加强基础”的工作重点,根据市场导向,科学合理配置资源;确保烟叶种植规模、烟叶数量相对稳定;持续改进烟叶质量,提高烟叶可用性;加大主产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强烟叶基层队伍建设,改善烟叶基础管理。需要强调的是,“稳定规模、提高质量、加强基础”既是指导方针,同时也是“十一五”时期烟叶生产的三项中心任务。
 
主持人:为稳定规模,要做哪些具体工作呢?
 
陈江华:稳定规模,首先要确保种植区域的相对稳定。要紧紧抓住全面严格落实合同制这条主线,坚持“适度发展南方烟区,稳定巩固黄淮烟区和北方烟区”的总体指导方针,南方烟区烟叶数量控制在全国总量的80%~84%,黄淮烟区为10%~14%,北方烟区宜保持在6%左右(主要生产优质填充型烟叶);同时,不断优化烟叶生产力布局,最大程度地提高烟叶生产集中度,争取“十一五”期末全国30万担以上的地市级公司烟叶收购量占全国的比重达到90%左右。
 
      稳定规模,其次要保持烟农队伍的相对稳定。要充分发挥合同落实国家计划、指导烟农生产的积极作用,把合同制作为落实种植计划的关键措施,维护烟叶生产和流通秩序的稳定;严格履行合同条款,为烟农提供优质服务,稳定烟农队伍。“十一五”期末,全国烟叶种植收购合同数量将稳定在350万份左右。
 
      稳定规模,还必须保持种烟田块的相对稳定。“十一五”时期,要积极探索建立基本烟田保护制度,在生态环境优越、水土资源丰富、社会经济适宜的烟区,选择土壤营养协调的宜烟田块,确定基本烟田保护区,实施基本烟田保护制度,建立以烟为主的耕作制度,通过合理轮作、规范农用化学品使用等措施,重点解决部分烟田结构不良、酸碱不当、营养失调等问题,提高烟田综合生产能力。通过利用信息技术、遥感技术等现代化手段,规范基本烟田管理,建立基本烟田数据档案。
 
主持人:围绕提高烟叶质量,“十一五”时期要做哪些具体工作呢?
 
陈江华:为提高烟叶品质,要切实加强技术创新和技术推广能力建设。逐步完善以研究院所、行业试验站、技术中心以及基层技术推广机构为主体,社会智力资源广泛参与的烟叶技术创新推广体系;构建烟草种质资源信息平台、烟叶质量评价及有效使用信息平台、烟区生态环境及烟叶生产基础设施信息平台,烟区综合减灾减害技术等四大信息平台。
 
      要重点解决对烟叶生产有重大影响的基础性、关键性和前瞻性的技术问题,努力培育烟叶生产核心技术。如加强育种工程研究,深入研究以种烟为主的耕作栽培技术,建立基本烟田评价和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灾害天气等自然灾害预警机制,探索卫星遥感等现代信息技术在烟叶生产与管理中的应用研究;研究和开发智能化密集式烘烤设备、设施及科学烘烤工艺,加强叶组加工技术和叶组配方技术的研究,改进复烤加工工艺,推进烟叶目标质量及配套生产技术体系的研究。
 
主持人:我注意到,烟叶生产“十一五”发展规划在《纲要》的基础上突出强调了“加强基础”的重要性,并强调要把它作为烟叶生产的工作重点来抓。
 
陈江华:要保持烟叶生产稳定,提高烟叶工作整体水平,就必须重心下移、着眼基层、突出服务、加强基础。今年年初的全国烟草工作会议上,国家局对2006年烟叶工作再次明确了这一要求,这既是站在解决烟草“三农”问题、推进和谐烟区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高度提出的要求,也是为了切实维护烟农利益提出的要求,更是从改善烟区环境和生产条件、提高烟叶质量和综合生产能力的实际需要出发提出的要求。因此,“加强基础”将是今年以及今后一段时期烟叶生产的一项重要工作。
 
主持人:近期,国家局对烟叶基层建设工作情况展开了一次全国范围的调研活动,您也亲自带队进行了实地调查,能给我们介绍一下目前烟叶基层建设的情况吗?
 
陈江华:按照基层队伍建设、基础管理和基础设施建设三方面内容,我们对县级烟草部门(重点是取消县级公司法人资格的县级烟草部门)、基层站和打叶复烤企业的基层建设情况展开了调研。我们发现,在烟叶基层队伍建设方面,烟叶基层从业人员素质普遍偏低,而且由于绝大多数是聘用人员,还存在结构不合理、队伍不稳定等隐忧。基层管理水平相对于工商企业还有较大差距,缺乏现代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粗放。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烟水配套设施、烤房配套设施、打叶复烤企业仓储设施等多数还不能适应烟叶生产和加工的实际需要,而烟叶基层站的建设则普遍存在功能定位不明确、收购场地较小、库房面积不配套、工作生活条件较差等问题。
 
主持人:针对这些问题,国家局将采取哪些措施加强基层建设?
 
陈江华:在基层队伍建设方面,要进一步认真落实国家局《关于加强烟叶技术推广队伍建设的意见》的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劳动法》和将要颁布的《劳动合同法》,加强聘用员工的培训教育和管理。另外,以人为本,优化用人机制,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完善教育培训制度,逐步培养高素质的烟叶生产、经营管理以及烟农队伍。
 
      在基础管理方面,要树立集约化经营的管理思想,以合同制落实为主线,转变粗放的烟叶生产管理方式,通过种植收购合同、加工合同、购销合同,对烟叶种植、收购、加工和调拨等各个环节实行精细化管理,实行过程控制。产区县级烟草部门和烟叶基层站作为行业的基层单位,要突出烟叶生产收购、技术推广、服务烟农的功能和作用,完善基础设施,切实加强执行能力建设。要优化基层站工作流程,形成一套完整、规范和标准化的业务流程和作业制度,提高技术推广到位率和整体工作水平;要规范生产投入物资或扶持资金管理,加强烟叶的经营核算工作;要强化信息技术运用,加强烟叶物流管理,建设烟叶现代管理平台。
 
      在烟叶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将按照“充分论证、科学规划、编制预算、筹集资金、搞好试点、分期实施、规范运作、加强监管、确保效益”的指导思想,新建、完善一批集蓄、灌排水设施,基本实现烟区烟水配套;完成普通标准化烤房改建任务,新建一批集约化烘烤设施,构建全国集约化烘烤体系,保证50%以上的烟叶实现集约化烘烤;优化烟叶加工资源配置和仓储需要,形成合理的打叶复烤企业布局;优化烟叶基层站的资源配置,满足组织烟叶生产、收购的需求;因地制宜地普及推广烟用小型农机具,逐步实现烟叶生产半机械化、机械化作业。
 
主持人:任何工作的顺利推进,都离不开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烟农、烟草公司、卷烟工业企业共同构成了烟叶生产经营的产业链和价值链。“十一五”时期将采取哪些举措保证三者的主体作用得到更充分的发挥呢?
 
陈江华:烟农是我国烟叶生产的基本主体,“十一五”时期将进一步创新烟叶生产组织方式,根据自愿、有偿的原则引导烟农依法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积极发展适度规模种植,重点发展10亩以上的种烟户以及多种形式的烟叶经济合作组织,努力建设一批适度规模种植专业村。这既是为了解决烟叶千家万户种植与卷烟品牌规模生产的矛盾,也是为了更好地调动烟农种烟的积极性。
 
      产区烟草公司要根据市场导向为烟农和卷烟工业企业提供专业化服务。“十一五”时期,产区烟草公司将探索完善“烟草公司+农户”、“烟草公司+卷烟工业企业+农户”等烟叶产业化模式,逐步提高烟叶生产的专业化和组织化程度;要建立烟农定期培训制度,配套相关培训设施,完善基层技术推广体系;要遵循互动、互信、双赢的原则,与卷烟工业企业通过双方联合投资、建立长期稳定的技术交流和定点生产定量供应的供货关系、卷烟工业企业投资打叶复烤企业等多种形式,加快厂办基地建设步伐。
 
主持人:再次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既然未来五年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的蓝图已经绘就,目前关键就在狠抓落实,要靠扎扎实实的工作,确保“十一五”时期烟叶生产再上一个新台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