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确保毕节烤烟生产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2006-04-06来源:贵州省毕节地区烟草局(分公司)作者:龙丽琴
      2006年,贵州省毕节地区烤烟工作的思路是:将思想高度统一在全国烟叶工作座谈会议精神上,坚持“控制总量、稳定规模、主攻质量、提高单产”不动摇,以“控制总量、稳定规模”作为全区烤烟工作的首要任务,完善调控措施,防止烤烟生产大起大落,实施科教兴烟战略,狠抓技术规范和创新,完善“一控三增”即控氮、增密、增钾、增叶技术措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烤烟生产可持续发展。
 
      为此,扎实抓好了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    加强政策宣传,坚持计划的严肃性
 
      严格执行国家计划,加强收购合同管理,是提高烟叶质量,实现烤烟生产“控得住、稳得住”的重要措施,特别是“控得住”,也是实现我区烤烟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根本保证。尤其在今年,各级烟草部门充分认识了严格执行国家计划、加强生产收购合同管理的重要性和严肃性,采取有力措施,强化合同管理,严格按照国家计划落实种植面积。
 
      1、加强宣传工作,做到家喻户晓。采取各种宣传手段,把控量的决心和措施宣传到各级抓烟的干部职工,还要宣传到每一户种烟农户,共同采取有效措施,严格烤烟合同种植,杜绝计划外种植,从源头上达到控量目标。
 
      2、认真抓好摸底调查工作,做到心中有数。
 
      3、严格抓好产购合同签订和管理工作。一是将“防止过热、控制总量”作为全区今年烟叶工作的首要任务,坚决执行国家局提出的“凡是种植烟叶的农户必须签订合同,凡是烟叶收购必须按合同组织收购。凡是没有合同的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擅自收购”的规定。二是利用信息化手段,规范合同的签订和收购工作,实行资源总量控制措施,按户籍化管理要求,确定农户的计划产量和结构,在收购环节采取倒扣法,确保按计划收购。三是要把烤烟工作的重点放在“重心下移,着眼基础,突出服务,加强基础”上,突出加强各种植环节的合同签订工作检查力度。四是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把主要精力放在解决全区烟农群众关注的突出问题上来(如比较效益,劳动强度,技术复杂性,风险问题等),进一步打好烟农生产基础和行业管理的基础,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认真抓好烟区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
 
      1、进一步完善各自的烟叶可持续发展规划并抓好规划的实施工作。对宜烟耕地进行全面规划,确保有足够的宜烟耕地发展烟叶生产。切实把烟区布局调整和计划指标的分配结合起来,保护和改善烟区的生态环境,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实现烤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2、建立基本烟田保护制度。目前我区宜烟耕地仅280多万亩,必须加强保护。根据目前的生产规模,全区拟建立200万亩以上的基本烟田保护区,今年要建设60万亩基本烟田核心保护区。在保护区内,加强农业综合防治工作,禁止种植与烟草同科的作物,禁用在烟草上禁止使用的农药产品。
 
      3、下足功夫实施烟田有效轮作。国家局要求主产烟区60%以上的烟田必须实行隔年种植。从我区目前现状出发,规划的烟区首先要建立以粮烟为主的耕作制度,其次要因地制宜区别对待。今年全区安排轮作面积50万亩,轮作率要达70%以上,轮作区域规划时要充分考虑烟农及烤房的配套安排。
 
      4、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加快烟区基础设施建设。按照相关要求抓紧落实2005年已批复的5941万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完善相关资料,加强后续维护管理,改变目前烟叶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
 
      一是加强规划,明确重点。建立基本烟田保护区,制定烟叶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及年度实施计划。烟水工程建设因地制宜,以小水窖、小水池、小水坝等为重点的配套项目,保证3至5年完成200万亩烟水工程。
 
      二是明确责任、落实到户。形成权责清晰、分工明确、管理规范、运转高效的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组织指挥体系,建立第一责任人负责制。烟田基础设施建设以烟农为主体,适当考虑村民委员会或村民小组,把项目补贴落实到种烟农户上,并进行公示。
 
      三是加强管理,搞好监管。根据“科学论证、制定规划、编制预算、筹集资金、搞好试点、分期实施、规范运作、加强监管、确保效益”的指导思想,突出做好项目前期准备、申报审批、合同签订、合同实施技术监管、进度控制的管理。全面推行招投标制和工程监理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保证资金的有效使用。
 
      四是有效管护,发挥效益。注重加强项目的后续管理,明晰产权,明确运行管护主体。协调水利等部门指导农户科学用水、安全管理、维护保养烟水工程设施,发挥工程长久效益。
 
      (三)认真落实生产扶持政策,确保投入足额到位
 
      2006年全区烤烟生产投入严格按照省政府规定的补贴政策执行。行署决定今年继续返还10%农特税投入烤烟生产,地县财政继续投入烤烟地膜补贴。各级烟草部门规范产前投入资金使用,对生产扶持费严格管理、规范使用。 根据2005年生产情况,在严格执行省政府生产扶持政策的前提下,适当调整产前扶持调整投入项目。一是肥料投入控制在种植计划内。全区按80万亩安排种植计划,每亩投入专用肥料不得突破60公斤。二是加大商品化育苗和商品化供苗投入,供苗不供种,控制零星育苗,坚决铲除劣杂品种和地方性品种种植。三是加大农业综合防治投入,减少烤烟病虫害发生,增加烟农收入。四是加大抑芽剂使用投入,全区使用面积要达50%,大面积生产点必须达到100%。
 
      (四)加大科技兴烟力度,提高烟叶质量
 
       进一步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烟叶生产水平。2006年,烤烟生产以中式卷烟原料为目标,继续落实“一控三增” 即控氮、增密、增钾、增叶技术,突出“两个中心”,即生产环节以成熟度为中心,收购环节以提高等级纯度为中心,树立优质烟叶风格。各地合理利用资源,发挥品种特色和栽培优势,增强我区烟叶市场竞争力。地区分公司加强了烟叶质量监管,逐步建立毕节烟叶质量体系,全面推进全区烟叶质量稳步发展。
 
      2006年烤烟生产技术重点是:烟地轮作率达70%以上,良种使用率达100%和推广商品化供苗,化学抑芽剂使用率达50%(公路沿线达到100%),作为考核各级烟草部门烤烟工作的重要指标。并着力抓好烟叶采收烘烤技术,继续全面推行预检制。
 
      把提高烟农素质作为推广生产技术的重要途径,注重对烟农的分类指导,强化对烟农的培训,让烟农掌握栽培、烘烤和分级等技术。
 
      (五)继续抓好厂办基地建设,提高市场占有率
 
      建好厂办基地是建设烟叶市场体系的客观要求。2005年国家局对卷烟工业企业重组整合必然对烟叶需求继续产生巨大影响,抓好厂办基地建设,有利于优化烟叶客户,建立稳固的工商关系,稳定市场份额,使区省生产的烟叶进入重点企业知名品牌的主配方,是进一步拓展烟叶市场的重要工作。
 
      要进一步提升厂办基地建设质量,按照国家局提出工商企业之间按照“互动、互信、双赢”的原则推进烟叶基地建设。就我区而言,一是继续以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为立足点,提高厂办基地水平。二是建立信息对称平台,增进烟叶产区与烟厂对烟叶需求的沟通。三是把通过提高和稳定烟叶等级质量,体现优质服务,建立良好信誉。四是加强烟叶生产收购调拨过程管理。五是密切与工业企业的合作,组织好打叶复烤加工,保证烟叶的加工质量。
 
     (六)创新管理,提高驾驭烟叶工作的水平
 
      1、注重研究烤烟政策,提高应变能力。
 
      2、重视烤烟人力资本管理。一是牢固树立烟农是烟草行业衣食父母的观念,把维护烟农的利益作为做好烟叶工作的出发点。二是建立高效的用工管理和合理的分配制度,更大程度上体现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分配制度。三是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创造的氛围,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激发员工积极性。
 
      3、增强创新意识与责任意识。烤烟生产涉及面广,大量社会性工作较为复杂,要不断增强创新意识,加强烟叶生产收购管理的研究,创新管理模式,提高服务水平,减轻烟农劳动强度,解决农民实际问题;公司领导要有对当地烟叶发展高度负责的精神,加强与当地党政的联系,取得当地政府的支持;基层烟草人员要加强与村级干部的联系,把烤烟生产的各项工作认真抓紧抓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