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烟叶基地建设

2006-02-10来源:许烟技术中心作者:杨丙钊
    烟叶生产基地化是我国烟草行业发展的方向,是国家局一直高度重视和积极推进的一项工作。近几年来,随着卷烟工业企业的联合重组,中式卷烟名优品牌的整合扩张,许多卷烟企业对创建优质烟叶基地紧迫感明显增强,高度重视了优质烟叶基地的开发建设工作,部分优质烟区的厂办基地竞争也日趋尖锐。我国烟区基地化建设已驶入发展的“快车道”。
 
    一、建立烟叶基地是卷烟工业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
 
    近几年来,我国烟草行业紧紧围绕提高中国烟草总体竞争实力这一目标。在国家局“深化改革,推动重组,走向联合,共同发展”的方针指导下,加大力度推动卷烟工业企业的战略性调整,通过资源的有效整合,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在短短几年内是使近200家工业企业重组到目前的44家。 卷烟品牌集中度显著提高,卷烟牌号由原来的1000多个减少到目前的325个,形成了15个百万箱以上的大型工业企业,卷烟产量和销售量迅速提高,培育出了“白沙”、“红梅”、“红河”、“哈德门”、“红金龙”五个年产销量超过百万箱的重点名优品牌。卷烟工业企业的改革与调整进入了一个新的更高的发展阶段,中国烟草正向着大企业、大品牌、高效益方向发展。
 
    卷烟工业企业属于加工性企业,原料的有效供应是加工业生存和发展基础。随着卷烟工业大企业、大品牌的形成,在烟叶原料的供应和使用方面也带来了一系列值得关注和研究的新问题、新动向。
 
    第一、大品牌对原料要求的稳定性与烟草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之间的矛盾。百万箱大品牌的发展方兴未艾,大品牌、大配方要求某一产地某一等级的烟叶不仅质量上而且数量上要稳定供应,才能保证叶组配方质量的稳定。然而,目前我国烟叶生产的稳定性较差,一方面是由于受自然条件影响,加之农业抗灾能力有限,烟叶质量和数量在年际间变化较大;另一方面,烟叶生产受地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也较大,烟区的稳定性较差,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薄弱。这些均形成了对卷烟原料稳定供应的压力,品牌越大,对某一烟区的采购量也越大,可调控的余地越小,则压力越大。
    第二、卷烟配方要求烟叶质量多样性与烟区发展的不平衡性矛盾。“中式卷烟”是我国卷烟风格的基本定位,也是我国卷烟的的发展方向。“中式卷烟”的基本特点就是以中国烟叶为主体原料,其烟气风格适合中国人抽吸口味的卷烟。中国烟叶一个重要特色就在于风格多样性,由于我国地域广阔,五大烟区生态差异较大,为卷烟叶组配方提供了质量多样性的原料基础,使“中式卷烟”有了更宽阔的发展空间。然而,近几年由于种种原因,这个优势正在逐步弱化。黄淮烟区、东北烟区逐年萎缩,西南烟区烟叶生产量占居全国烟叶资源总量的三分之二,烟叶质量风格单一化现象日益突出,这与卷烟配方要求质量多样性形成了尖锐的矛盾。这一矛盾的继续发展将会限制“中式卷烟”的发展空间,导致“中式卷烟”质量风格的单一化。
 
    第三、卷烟产量和效益的迅速增加与烟叶产量和效益徘徊不前之间的矛盾。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卷烟市场一类卷烟的销售量不断增加,给企业增效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加之专卖管理的成就和工业企业的重组兼并,近两年卷烟产量大幅度提高。2005年较2004年我国卷烟产量和销量的增幅均接近在4%,据预测2006卷烟产销量将突破4000万箱。然而,烟叶原料生产并不乐观,烟区生产条件改善速度较慢,烟农种烟效益较低,烟叶生产总量难与工业增长同步。本来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较强,加之生产成本的迅速增长,烟农的种烟积极性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与卷烟企业的需求增长形成鲜明对比。
 
    姜局长曾明确指出:“烟叶稳则行业稳”。烟叶是行业发展的基础,是卷烟工业生存的保证。要认真分析烟叶市场,采取有效的方式缓解烟叶供需矛盾。笔者认为确保烟叶满足工业需求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强工业企业烟叶基地的建设,加大工业反哺农业的力度。国家局明确提出,要尽快实现“两个80%”的战略,即工业企业的烟叶原料80%来源于基地,烟区80%的烟叶属于工业企业基地。河南中烟工业公司也制定了厂办烟叶基地的具体措施和指导意见。因此必须把建设烟叶基地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去落实,它不仅涉及到我省卷烟生产的数量于质量,而且是决定我省工业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对建好烟叶基地的几点建议
 
    1、采用适当模式,稳步发展。
 
    目前,国内卷烟企业办基地基本上有三种模式:一种是紧密合作型;长沙卷烟厂在湖南龙山、桑植、浏阳等县市创建的基地就是这样,基地烟叶基本上都供应长沙卷烟厂,其省内基地烟叶供应数量可以达到长沙烟厂需求总量的50%以上。第二种是上海模式;它的烟叶基地遍布全国烟叶主产区,只要符合生产的要求,就以合同的方式确定下来,建立相对固定的烟叶基地。第三种就是更为松散的合作模式,双方签订短期供货协议,一旦市场发生变化,就不再有合作关系。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省内外优质烟叶基地建设的成功经验,有利于我们拓宽工作思路,加速基地建设工作。根据工业企业的品牌发展规划,按照河南中烟工业公司制定的厂办烟叶基地的具体措施和指导意见,围绕重点品牌的原料需求进行科学规划。烟叶基地建设可采取三种形式相结合办法。根据产品配方先确定主料烟和填充料烟的生产基地,然后在省内和省外分别选选择2-3个生态条件好、管理水平高的烟叶产区,以“工厂 +公司+科研院所+农户”方式建立紧密型优质烟叶基地。其它可以采取上海模式或者松散型,双方本着互信、互动、互惠、互利的原则,建立长期的战略伙伴关系。根据省工业公司的三年规划,循序渐进,选优汰劣。使松散型逐步走向紧密型合作方式,稳步推进烟叶基地建设,确保优质原料的稳定供应。
 
    2.重视烟叶基地的生产条件的改善,确保基地烟叶数量和质量。建立烟叶基地要选择生态条件好、管理水平高的烟叶产区。具体应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因素:自然条件方面,要选择土地资源丰富、土壤肥沃、气候适宜、光照充足、光热降水配合良好的烟叶生产区域;生产管理水平方面,要考虑该区域烟叶的种植历史、种植水平、烟叶质量、品种以及种烟效益等因素;劳动力资源方面,要有充足的劳动力并且有丰富的种植经验,交通要便利,运输成本要小,复烤等配套设施应齐全。
 
    在基地建设中,通过工商双方的紧密合作,实现厂方与基地的优势互补,适度加大资金投入,帮助基地加强基础建设,建立基本烟田保护区,改善生态条件,整合种植资源,推进适度规模种植。通过我厂技术人员经常深入基地进行沟通,营造工业企业诚信氛围。另一方面把工业企业所需烟叶情况及时传递给基地,形成工商互动,良性循环,不断改进烟叶质量。
 
    3、加强对基地烟叶生产的技术指导。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基地建设中,坚持以技术为先导,加强产、学、研之间的协作,走“工厂 +公司+科研院所+政府+农户”之路。推动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一是工厂和科研合作单位成立由专家组成的烟叶生产顾问组,研究制订技术方案,评审有关科研项目,研讨各种生产方案,组织实施关键技术攻关项目,明确提高烟叶生产技术含量的指标和要求。二是工厂要成立基地烟叶生产技术领导组和技术普及推广队伍,根据不同生态烟叶质量的固有特色,组织实施与之相配套的生产技术,建立健全烟叶生产技术普及推广体系,以工厂为中心,基地按工厂所需原料为依据,以专家组的意见为指导,研究制订烟叶生产技术方案并付诸实施。同时以各基地技术人员为中心,建立健全基地烟叶生产技术普及推广网络,将网络一直延伸到烟站、村组,以烟农为落脚点,形成系统的技术普及推广网络,推动基地生产。三是加强烟叶生产技术培训。对技术骨干进行烟叶生产关键技术的系统理论培训和现场培训,同时利用组织示范田、示范烤房群等方式,以点带面,提高基地烟叶生产整体水平。
 
    上海烟厂在烟叶基地的科技投入方面值得我们借鉴,在基地建设中,其先后与郑州烟草研究院、河南农业大学、青州烟草研究所、福建省烟科所、贵州烟草研究所等建立协作关系,并长期聘请有关专家作技术顾问。20年来,累计开展科研项目40多项,并将一系列成熟的科研成果推广应用于大面积生产,制定了一套优质烟生产技术规程并加以实施,使生产技术不断适应企业对烟叶原料的需求,新技术开发运用不断置换出新的能量
 
    4、建立组织,加强管理,稳定原料供给。
 
    建立健全的基地领导组织机构,充分发挥行政指挥功能,做好内外协调工作,特别是与基地当地商业公司和政府的沟通;做好优质烟叶基地的规划,确定基地建设方向;组织专家做好研发项目和生产技术方案的确定;组织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技术队伍,做好生产技术方案制定和技术推广工作。
 
    在基地建设中,要逐步建立产、供、销一体化管理体制。 实行科学化、信息化、规范化的运行机制。抓好统一规划布局、统一技术方案、统一规范运作,做好技术、管理、服务的落实。建立烟叶生产目标责任制,实行以技术、管理、服务为考核内容的激励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逐步建立完善的烟叶质量标准体系、质量评价体系和质量控制体系。一方面建立基地成套技术规范和规章制度,制定出不同主料优质烟叶必须达到的质量标准和适宜的烟叶质量检验办法;构建烟叶质量控制体系,配备专业质量管理和质量检验人员,实现烟叶质量的产前、产中和产后控制;在烘烤和收购阶段由验级员深入烟区,实地指导分级和收购。另一方面借鉴基地建设的成熟经验,建立烟叶质量检测跟踪和信息反馈体系,建立土壤、气候、生态等综合信息数据库系统,为基地的长期稳定的供给优质原料奠定基础。
 
    加快烟叶基地建设是我省工业企业发展的历史选择,必须给予高度重视,迅速占居有利地位,为我省工业企业可持续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