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叶基地建设符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战略要求,能使卷烟工业企业更加关注烟叶、烟区和烟农问题,对促进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川渝中烟工业公司自2003年8月6日组建以来,始终高度重视烟叶工作,成立之初就明确提出按照“认真规划,分步实施,逐步补充,合理库存”的原则开展烟叶基地建设,并多次召开会议专门研究具体工作。到目前为止,公司基本实现了所属企业烟叶原料供应80%来源于基地。
保证烟叶原料的稳定供应
烟叶生产是行业发展的基础,是卷烟品牌扩张的关键。由于国家农业政策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行业内部改革不断深化,烟区生态环境不断变化,加之烟区基础设施建设普遍落后、生产组织方式僵化等多种因素,我国烟叶生产缺乏自我发展能力,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随着行业工商管理体制改革的积极推进,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和产品结构调整的步伐不断加快,卷烟工业企业对烟叶原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实现烟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不仅仅是商业企业发展的客观要求,更是卷烟工业企业发展的战略选择。从某种意义上讲,卷烟工业企业比商业企业更关注烟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如何进一步密切卷烟工业企业与烟区的关系,建立农工商一体化的烟叶生产体制,共同推进烟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是川渝中烟工业公司一直在思索的问题。
指明烟叶基地建设的发展方向
川渝中烟工业公司组建不到3个月就成立了以吴应禄总经理为组长,李德福副总经理和李增林副总经理为副组长,3家重点卷烟工业企业厂长、分管烟叶原料的副厂长及有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烟叶基地工作领导小组,抽调相关人员成立了烟叶基地办公室。他们的主要职责是制定烟叶基地建设发展规划、战略目标、生产技术规程、扶持政策及管理办法、基地烟叶价格及调拨政策;研究烟叶原料对卷烟品牌发展的作用和影响,负责与建立烟叶基地的省级公司和烟叶产地公司进行衔接和协调,落实厂办基地的布局、数量,探索厂办基地建设模式等。实践证明,公司厂办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和烟叶基地办公室的成立,对厂办基地的发展起到了宏观指导和战略决策作用。
明确烟叶基地建设的发展目标
川渝中烟工业公司烟叶基地办公室根据烟叶基地建设面临的一些问题,以及国内重点卷烟工业企业快速推进烟叶基地建设的形势和北烟南移的布局调整,因地制宜制定了川渝中烟工业公司烟叶基地建设发展规划。
首先,明确了烟叶基地建设的基本原则和总体思路。即坚持互惠互利、优势互补、立足长远、共同发展的原则,工商携手共同推进厂办基地建设。根据川渝中烟工业公司所属企业对原料的需求特点和卷烟品牌发展战略,他们确定了烟叶基地建设总体思路,即以川渝两地烟叶基地建设为重点,逐步与省(市)外重点烟叶产地公司联合共建烟叶基地,实现公司烟叶供应基地化。
其次,明确了烟叶基地建设的发展目标。即立足于川渝两地的优质烟叶主产区,以凉山、攀枝花及重庆部分地区为重点,逐步稳定烟叶面积,稳定原料供应。同时,根据川渝中烟工业公司对烟叶原料的需求,加快省外烟叶基地建设步伐,重点是云南、贵州、福建、湖南、河南等烟叶主产区,并用3年左右的时间使公司的烟叶供应80%实现基地化。
再次,提出了烟叶基地建设的具体措施。在加强组织领导方面,3家重点卷烟工业企业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分管领导亲自抓,并成立了相应的机构,以加强协调和管理。同时,加大烟叶基地建设投入,加快有关管理办法的研究与实施,如烟叶基地建设投入机制和政策、烟叶科技项目建设等。在烟叶生产技术规程的制定和科技兴烟管理办法的研究与实施方面,主要是加快基地烟叶生产技术规程和“四项技术一项开发”的推广应用,并加强烟叶香气质、香气量和可用性等方面的研究。同时,川渝中烟工业公司还加强对技术人才的培养。只有加强烟叶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参与烟叶生产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和管理,才能起到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作用。
加快烟叶基地建设步伐
根据川渝中烟工业公司对烟叶原料的需求,结合烟叶基地建设的现状,川渝中烟工业公司烟叶基地办公室积极开展了相关工作。两年多来,他们在全国共建烟叶基地10个,重点放在四川和重庆烟叶主产区,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川渝中烟工业公司分别与四川省局(公司)、重庆市局(公司)签订了优质烟叶基地建设框架性协议,明确了烟叶基地建设的具体目标与任务、投入与扶持政策、管理与质量要求,以及烟叶产地双方的责任和义务。2004年在川渝两地共签订烟叶合同1.75万吨,其中,四川1万吨、重庆0.75万吨;2005年签订合同4.05万吨,其中,四川2.55万吨、重庆1.5万吨。
川渝中烟工业公司还组建了烟叶技术推广队伍,积极参与基地烟叶生产,加强与烟叶产区的协调。公司组织3家重点卷烟工业企业的烟叶基地人员14人,常驻凉山、攀枝花、重庆烟叶产区,从制定烟叶生产技术规程、土地规划到育苗、移栽、大田管理,都积极参与,加深了工商双方之间的感情,使卷烟工业企业与烟叶产区的关系更为密切。
他们还加强了对烟叶基地的调研、检查和指导。川渝中烟工业公司领导亲自带领烟叶基地办和各企业分管领导赴凉山、攀枝花和重庆烟叶产区、复烤厂,考察烟叶产地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状况,检查烟叶选种、育苗、移栽、大田管理等生产措施的落实情况,了解采烤、收购质量和工商交接质量,有力地推动了烟叶基地建设工作的开展。
创新烟叶基地建设模式
近年来,在国家局的大力支持下,厂办基地建设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大部分省级工业公司、省级局(公司)和重点卷烟工业企业都制定了规划,明确了目标,推动了厂办基地的发展。川渝中烟工业公司严格按照厂办基地规划,积极开展工作,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尤其是在如何建立更为紧密的新型工商关系、创新厂办基地建设模式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真正把烟叶生产作为卷烟工业企业的“第一车间”,为烟叶生产走上产业化发展之路奠定了基础。
目前,公司的厂办基地建设主要有以下4种形式:一是烟厂与烟叶产区建立长期稳定的供货关系,定点、定产、定量,使产区烟叶流向更加明确,烟厂定期或不定期地派技术人员前往基地进行技术指导,参与烟叶生产的全过程,这一形式主要适用于川渝以外的一些重点产区。二是在烟区划定区域,根据公司一些重点卷烟品牌对烟叶的特殊需求,工商双方共同制订生产技术规程和方案,实行定向生产、单收单储、全收全调,这种形式主要适用于四川和重庆烟区。三是与烟叶产区烟草公司一起,组建打叶复烤企业,开展叶组配方打叶等方面的研究,以满足烟厂对烟叶原料的需求。四是积极探索烟叶种植农场模式。
2005年,川渝中烟工业公司与四川凉山烟草分公司一起,在凉山普格县以土地承包的形式租赁农场土地1500亩,按照专业化分工、集约化经营、市场化运作的方式进行烟叶农场组织模式的探索,取得了初步成功。为了搞好此项工作,公司专门成立了凉山烟叶基地办公室。目前,工商双方正在积极规划,研究如何把烟叶种植农场模式推向纵深。他们还与当地政府签订了30年土地承包合同,与有关科研单位签订了技术支持合约,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普格烟叶基地建设成为集生产、科研、培训为一体的新型农场和农业科技园。同时,通过发挥带动和辐射作用,把普格烟叶基地建设成为川渝中烟工业公司替代进口烟叶的优质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