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烟叶:勿忘1997

2005-12-22来源:中国烟草作者:徐丽华、王现军
    “‘防止过热、稳定规模’,已经成为当前烟叶工作最为突出的任务。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明年的烟叶生产极有可能出现失控,目前的种种迹象很像1996年的情况,重复1997年大起大落的局面。”针对当前烟叶总体形势良好、部分产区存在过热苗头的情况,国家局如是告诫全行业。
 
  1997年是中国烟叶的灾难年,严重超种超收使烟草行业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当年的一些重灾区至今仍在负重前行。尽管当前正处于烟叶发展的历史最好时期,但盛世不忘隐忧,居安须防危乱,我们不应该忘记那场灾难带来的惨痛教训。
 
伤之重
 
  痛之刻骨,记之尤深。贵州省是1997年烟叶超种超收的重灾区之一,提起当时的“盛况”,经历过的人都唏嘘不已。
 
  “那时漫山遍野种的都是烟叶。”
 
  “到处租仓库存放烟叶,电影院、大礼堂、学校教室,甚至法院的法庭都堆满了烟叶。整个县城可以说就是座‘烟叶城’。”
 
  “收购的烟叶等级质量差,加上储存保管条件跟不上,很多烟叶都霉烂变质卖不出去,每天都要拉上好几车去扔掉。”
 
  “一年的超种,要付出十年的代价。那真是血的教训啊!”
 
  1997年国家局下达给贵州省的烟叶生产计划是780万担,在过热势头的冲击下,贵州省申请调增至950万担。然而,这依然没能挡住如洪水般汹涌而来的超种增量。由于各县市的严重超种超收,最后实际收购量达到了1300多万担。仅毕节地区就多收180多万担,超收计划的70%以上。
 
  烟叶超种造成计划失控、等级质量失控、企业内部管理失控、经营不规范。由于对基层烟叶收购站点监管不到位,收购环节出现混乱。卖烟的人挑着烟站在秤上连人带烟一起称,减去人的重量算出烟的重量。烟叶太多,只能夜以继日地收购,晚上灯光下验级无法保证准确的等级合格率。一些地方甚至“全民”卖烟倒烟,烟贩子横行,任意划定等级,收购秩序一片混乱。
 
  当时对于烟草公司而言,能把泛滥成灾的烟叶从仓库中拉走就是在减少损失。在供过于求的烟叶市场上,处于卖方地位的烟草公司非常被动,而身为买方的烟厂可以“点菜吃饭”,对等级要求很苛刻。烟叶销售人员为卖烟叶处处赔笑脸,脸部神经都笑酸了,吃饭陪酒把胃喝坏的也不在少数。
 
     烟叶多了,不仅卖烟乱、卖烟难,更严重的后果是烟贱伤农和“白条”问题大大挫伤了烟农种烟积极性。一些烟农对烟草公司很不满,愤怒之下甚至发誓不再种烟。烟草公司职工都不敢去见烟农,怕被烟农骂。种烟时节,烟草公司深入村镇召开种烟动员会,却无烟农来参加。1997年超种超收的重灾区,在接下来的几年里由于组织烟叶生产困难,种烟面积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一年遭灾,数年受穷。在1997年账面上的一时虚假繁荣之后,从1998年开始,许多县市烟草公司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包袱。库存烟叶占用的资金,先货后款造成的拖欠货款,银行贷款利息等使得亏损的烟草公司负债动辄数以亿计。贵州省的重灾区毕节地区的黔西县明亏潜亏累计高达4.2亿元,资产负债率达220%,仅每天承担的利息就相当于给银行一辆桑塔纳轿车。另一重灾区黔南自治州经过5年消化包袱,直到2002年尚有2.4亿元的亏损,仅瓮安一个县就亏损1.8亿元,据估算,如果只靠瓮安县公司自己的力量还要七八年时间才能扭亏为盈。取消县公司法人资格后,在黔南州公司帮助下才偿还了贷款。
 
  从贵州全省来看,由于1997年超种超收造成的库存积压资金在1999年达到了75亿元,商业库存520万担,同年订货会上订货量却仅有360万担,并且是近乎苛刻的等级质量要求。1997年烟叶收购量占全国约五分之一的贵州省却承受着3个“全国三分之一”的严重后果:陈烟库存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被拖欠的省外烟叶货款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商业企业亏损户数占全国的三分之一。不难看出,贵州在1997年那场灾难中受伤之重,用贵州烟草人自己的话说是“气血两亏”。直到今年,贵州商业系统还有20亿元的亏损尚未消化完,其中由于小烟厂关停造成的5亿元烟叶货款损失已永远无法弥补。
 
  可以说,贵州犹如全国的一面镜子。1997年,全国超面积种植500多万亩,超计划收购2000多万担烟叶同样给全行业造成了深重的灾难。烟叶大量积压,1997年全国烟叶工商库存达到了7506万担,超出了两年卷烟生产所需烟叶总量,一些地方直到去年底才消化完1997年的库存;烟叶货款拖欠严重,1997年年底全国烟叶拖欠货款达141.9亿元;烟叶等级混乱,据1997年抽查,平均等级合格率为66%;烟叶收购资金难以为继,许多地方出现了打“白条”现象,1997年全国烟叶部门从金融系统贷款308.94亿元,其中大部分资金被积压的烟叶占用。1998年全国150多个县公司亏损(不含云南),亏损面达29%,亏损金额9亿元。由于烟叶货款不能及时回笼,有些只能作挂账处理,加上降等降级损失、体外循环损失,少数企业潜亏越来越严重。
 
  2001年,国家局曾估算过这样一笔账:前三年全国烟叶超储在2000万担左右,占压资金150亿元左右,每年增加利息负担在10亿元左右;三年报废烟叶共500万担左右,造成损失35亿元左右,两笔加在一起损失65亿元左右。然而,几年来行业实际亏损和潜在亏损远远超出了这个数字。
 
训之深
 
  山雨欲来风满楼。1997年行业内外的过热势头有其不可忽视的大农业环境背景的影响。
 
  在经过4年连续增产后,我国粮食从1995年起逐渐呈现结构性、阶段性过剩局面,1996年下半年市场粮价开始回落,并进入持续低迷时期。但烟叶收购价格未能及时随之进行调整,各地在国家定价的基础上继续实行价外补贴政策。1996年由于延续价外补贴政策,全国每担烟叶收购均价为482元,其中,按国家规定的收购价格,每担均价为243元,地方价外补贴为239元。1997年各地继续沿用价外补贴政策,价外补贴标准进一步提高。较高的种烟比较收益极大地刺激了农民的积极性。1996年烤烟种植面积扩大到2099万亩,比上年增加276万亩,烤烟收购量达到5255万担,已经出现了产大于销的苗头。
 
  当时受到较高种烟比较效益驱动的还有各地政府。31%的烟叶农业特产税和财政包干办法是造成烟叶生产超计划种植的重要因素。“烟叶养财政、增收短平快”、“烤烟顶起地方税收半边天”、“以烟定乾坤”,不少地方将脱贫致富和财政增收的希望完全托付于烟叶生产。有的县烟草公司经理、基层烟站站长、烟叶生产股长都由县政府任命;有的县提出“消灭无烟乡,人均一担烟”,并将此纳入县政府五年发展规划;有些县还出台税收包干分成政策,烟叶特产税由县里与乡里按一定比例分成,调动了乡级政府的种烟积极性。在过度的刺激下,一些乡政府甚至强迫农民将已经种上的玉米拔掉换种烟叶。如此种种,严重的行政干预,脱离了烟叶生产发展的实际,背离了市场经济规律,导致盲目扩张、无序发展。
 
  反思行业内部和企业自身,执行不力、监管缺位、管理基础薄弱、缺乏大局意识等都是值得总结的方面。
 
  尤其是各单位未能很好地执行国家局宏观调控的要求。早在1996年11月的昆明座谈会上,国家局就对第二年烟叶所面临的形势做了全面分析,发出了全国烟叶已供过于求的市场信息。随后,在武汉烟叶生产工作会议上,国家局提出1997年烟叶生产要种得少一点、种得好一点、效益高一点,并要求各单位把1997年烟叶生产面临的形势讲透、问题讲够、工作抓实。在1997年6月的烟叶收购工作会议上国家局预测到,收不了、烤不了、放不下的问题将在一些地方发生。然而,从后来的实际情况看,国家局的形势分析和有关精神并未被很好地贯彻执行,直接造成1998年全行业烟叶的被迫调整,压缩面积,压缩库存。
 
  总结1997年的烟叶生产教训,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树立市场观念,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在烟叶生产上要把计划种植和市场引导有机结合起来。计划只能来自市场需求,而不能来自于良好的愿望,来自于主观“做大做强”的冲动。在1997年全国烟叶生产工作座谈会上,国家局提出将烟叶生产指导方针由“计划种植、主攻质量、提高单产、增加效益”转变为“市场引导、计划种植、主攻质量、调整布局”,也正是为了更加突出市场引导的作用。
 
  第二,要科学制定烟叶政策,保持合理的种烟比较效益。近年来,粮食及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种烟的效益发生了较大变化。针对烟叶生产面临的新形势,国家局及时调整烟叶收购价格,充分发挥政策对稳定规模的导向作用。要求各地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价格,不得擅自出台各种补贴。
 
  第三,要提高烟叶质量,保证等级到位。1996年烟叶收购价格到位了,但等级不到位,造成了农民表面上一时的增收,为1997年烟叶生产的盲目发展埋下了隐患。烟叶价格到位而等级没到位,实际上就是提高了烟叶价格水平,而不是实实在在提高了烟叶的质量水平,造成了上等烟比例偏高,使农民增收建立在虚假基础之上,给农民提供了错误信息和导向,驱使农民盲目种植。
 
  最后,要做艰苦细致、扎扎实实的工作,把全面签订合同作为烟叶工作的基础性工作认真抓好。经过1997年的教训,各产区都认识到合同制是控制总量的最有效措施。近几年烟叶生产计划能够得到比较好的落实,合同制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今后的工作中,产区仍要突出抓好合同的全面签订和落实工作。凡是种植烟叶的农户必须签订合同,凡是烟叶收购必须按合同组织收购,凡是没有合同的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擅自收购。
 
引为戒
 
  为1997年超计划种植和收购付出的惨重代价使得贵州省的许多烟叶产区终于由衷领会到国家局所制定的烟叶生产政策的精神:
 
  “要通过收购计划指导种植计划,‘稳’和‘控’都要做好。稳,关乎企业的发展,关系我们的饭碗;控,就是尊重市场需求,烟叶如果没有市场,对烟农、对我们商业企业都会造成伤害。”
 
“烟叶生产要保持稳定发展,必须要控制总量,从遵循市场规律,遵从烟厂需求的角度控制总量。控量问题一定要认识好,基层的分公司、县公司对生产计划不能存在侥幸心理,如果大家都抱侥幸心理就要出问题。”
 
  “烟叶发展必须按计划组织生产,进行严格的宏观调控,行业上下必须统一认识,把思想统一到国家局的精神上来,我们要珍惜当前来之不易的局面,使它长久持续下去。”
 
  近几年,贵州省局深化烤烟种植计划体制改革,以市场为导向,以销定产,优化生产布局,科技兴烟,全面推行合同制,严肃收购纪律,通过自身努力及国家局的帮助逐渐恢复了“元气”。2004年,贵州烟草系统的资产负债率从2000年的114%降到81%,降低了33个百分点,实现了贵州烟草的恢复性发展。
 
  在全国烟叶工作座谈会后,贵州省局及时传达座谈会的精神,以明传电报的形式向全省的各地市、州、县烟草专卖局发出关于认真贯彻全国烟叶工作座谈会精神的紧急通知,明确将“防止过热、控制总量”作为全省明年烟叶工作的首要任务。通知告诫:“目前我省一些烟叶产区已出现上下热、内外热,盲目追求数量扩张,无计划、无合同、超计划、超合同种植的生产过热势头。”“如果让这种势头继续蔓延,明年的烤烟生产就会失控,就有可能重蹈96、97年的覆辙。”同时,贵州省局还致函省委省政府,汇报当前烟叶生产形势及明年烟叶工作安排,及时沟通情况以便争取政府支持、协调相关工作。
 
  各市县局按照省局的要求将有关精神及时传达到每位员工,并列出时间表准备宣传到每户烟农。多年的实践使各市县局领导深知,烟叶发展的难度大,控制的难度更大。前几年烟农不愿种烟,烟草部门努力做工作动员种烟,烟农刚刚有了些积极性,明年又要开始控制,基层烟草部门的压力不言而喻。但他们纷纷表示,一定会严格执行国家局的要求,坚决控制总量。
 
  “我们是不敢再热了!”从这位县局领导的话可以看出,以1997年的超计划生产为戒,贵州烟草上下保持着清醒的头脑。
 
  铭记1997年烟叶灾难的教训,坚持总量控制不动摇,保持烟叶的可持续发展,不仅是曾经的重灾区,而应成为每一个烟叶产区、每一位从事烟叶工作的同志须臾不可忘记的信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