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办基地建设符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战略要求,使卷烟工业企业更加关注和重视烟叶、烟区和烟农问题,并直接支持烟叶生产,对促进烟叶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川渝中烟工业公司自2003年8月6日组建成立以来,对烟叶工作高度重视,成立之初明确提出了要按照“认真规划,分步实施,逐步补充,合理库存”原则开展厂办基地建设工作,并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厂办基地建设的具体工作。到目前止,公司基本实现了所属企业烟叶原料供应80%来源于基地的要求。
一、高度重视,清醒认识厂办基地对工业企业烟叶原料稳定供应的重要战略意义
烟叶是行业发展的基础,是卷烟品牌扩张的关键。实施行业“深化改革、推动重组、走向联合、共同发展”这一主要任务,核心是提高中国卷烟市场竞争能力,促进卷烟品牌扩张,做大品牌,关键因素是要有支撑其品牌扩张的,具有风格特征明显,质量稳定,可持续供应,能满足卷烟生产需要的优质烟叶原料。目前,我国年产卷烟计划3800万箱左右,年需要烤烟约160万吨,差不多占了全世界烤烟年生产量的45%。随着国家农业政策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行业内部改革的不断深化,烟叶产区生态环境的不断变化,加之烟区基础设施建设普遍落后,生产组织管理方式僵化等多种因素,导致我国烟叶生产缺乏自我发展能力,烟叶平稳发展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随着行业工商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推进,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和产品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卷烟品牌扩张对烟叶原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能否做到烟叶的可持续发展,不仅仅是商业发展的客观需要,更是卷烟工业企业发展的战略选择,从某种意义上讲,工业企业比商业更关注烟叶的可持续发展。如何进一步密切卷烟工业企业与烟叶产区的关系,建立农工商一体化的烟叶生产发展体制,共同推进烟叶的可持续发展,是从事烟叶工作同志要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国家局多年前就提出了要通过厂办基地这一纽带作用,充分利用工业雄厚的资金和技术,从烟叶有效利用的角度,实现工业对农业的“反哺”作用,增加对烟叶生产的投入扶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改善烟区生态环境,降低烟农的生产成本,降低烟农生产强度,稳定烟农生产队伍,促进烟叶的可持续发展,并于2003年明确提出了“要用2-3年的时间使重点工业企业的烟叶供应80%来源于烟叶基地”的厂办基地要求。国家局对厂办基地这一战略举措,极大地推动了工业企业对烟叶生产的扶持,为工业企业和烟叶产区之间建立了更为紧密的,相对稳定的产销关系。
二、建立机构,指导所属工业企业的烟叶基地建设
公司组建不到三个月,于2003年11月初就成立了以吴应禄总经理为组长,李德福副总经理和李增林副总经理为副组长,三家重点企业厂长,分管烟叶原料的副厂长及有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烟叶基地工作领导小组,抽调相关人员建立了公司烟叶基地办公室,其主要职责是负责制订公司烟叶基地建设发展规划,战略目标,生产技术规程,扶持政策及管理办法,基地烟叶价格及调拨政策,以及公司烟叶原料体系;研究烟叶原料对卷烟品牌发展的作用和影响,负责与公司建立烟叶基地的省级公司和烟叶产地公司衔接和协调,落实公司与所属企业厂办基地建设的布局、数量,探索厂办基地建设模式等。实践证明,公司厂办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和烟叶基地办公室的成立,对公司厂办基地的宏观指导和战略决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三、制定规划,明确公司烟叶基地建设的基本原则、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和具体措施
公司烟叶基地办公室根据公司烟叶基地建设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和国内有关重点工业企业快速推进烟叶基地的形势以及国家北烟南移的布局调整,结合我们处在四川和重庆优质烟叶产区的区位优势和公司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制定了公司烟叶基地建设发展规划。一是明确了烟叶基地建设的基本原则。即坚持“互惠互利、优势互补、立足长远、共同发展”,工商携手共同推进厂办基地建设。二是根据公司所属企业对原料的需求特点和卷烟品牌发展战略,确立了公司烟叶基地建设的总体思路。即以川渝两地烟叶基地建设为重点,逐步拓展与省(市)外重点烟叶产地公司联合共建烟叶基地,逐步实现公司烟叶供应基地化。三是明确了烟叶基地建设的发展目标。即立足于川渝两地的优质烟叶主产区,以凉山和攀枝花及重庆部分地区为重点,逐步稳定烟叶基地,稳定原料供应。同时,根据公司卷烟品牌发展对烟叶原料的需要,加快对省外烟叶基地建设的步伐,重点是云南、贵州、福建、湖南、河南等烟叶主产区。用3年左右的时间,使公司的烟叶供应80%实现基地化。四是提出了烟叶基地建设的具体措施。首先,加强烟叶基地建设的组织领导。三户重点企业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分管领导亲自抓,并成立了相应的机构,以加强协调和管理。其次,加强烟叶基地建设投入扶持政策和有关管理办法的研究与实施。如烟叶基地建设投入机制和政策、基地烟叶科技项目建设等。第三,加强基地烟叶生产技术规程制订和科技兴烟管理办法的研究与实施。主要是切合公司实际的基地烟叶生产技术规程;“四项技术,一项开发”的科技兴烟实用技术的推广和普及;提高烟叶香气质、香气量和烟叶可用性等方面的研究。第四,加强烟叶原料和质量控制体系建设。主要包括烟叶指标体系、检测体系、质量评价体系和扶持体系。第五,加强公司烟叶科技战略人才的培养。只有加快烟叶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参与烟叶生产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和管理,才能对公司的烟叶原料供应起强力的技术支撑作用。
四、突出重点,加快推进公司厂办基地,尤其是在川渝两地的建设步伐
根据公司卷烟品牌对烟叶原料的需求,结合公司烟叶基地建设的现状,公司烟叶基地办公室积极开展相关工作。两年多来,在全国共建烟叶基地10个,重点放在对公司一些重点卷烟牌号的四川和重庆烟叶主产区,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一是分别与四川省局(公司)、重庆市局(公司)签订了优质烟叶基地建设框架性协议。明确了烟叶基地建设的具体目标和任务、基地建设的投入与扶持政策、烟叶基地管理和质量要求以及与烟叶产地双方的责任和义务。2004年在川渝两地共签订烟叶基地建设合同35万担,其中,四川20万担,重庆15万担;2005年签订81万担,其中,四川51万担,重庆30万担。今后,公司在川渝两地的烟叶基地建设将逐步稳定在100万担左右。二是组建了烟叶技术推广队伍,积极参与基地烟叶生产各个环节,与烟叶产区的协调更趋紧密。公司组织了3户重点企业长期派驻产区烟叶基地人员14人,长驻凉山、攀枝花、重庆烟叶产区。从制订基地烟叶生产技术规程、土地规划、育苗、移栽到大田管理都积极参加烟叶生产各个环节,加深了工商双方的感情,使企业与烟叶产区的关系更为紧密。三是加强了烟叶基地的调研、检查和指导工作。公司领导亲自带领烟叶基地办和各企业分管领导多次赴凉山、攀枝花和重庆烟叶产区、复烤厂,考察烟叶产地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状况;检查烟叶选种、育苗、移栽、大田管理、各项生产措施落实情况;了解采烤、收购质量、工商交接质量,并协调调拨,有力地推进了烟叶基地建设工作的开展。
五、积极探索,创新厂办基地建设新模式
近几年来,在国家局的倡导下,厂办基地建设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大部分省级工业公司、省级局(公司)和重点工业企业都制定了规划,明确了目标,积极行动,推动了厂办基地建设的步伐。川渝中烟工业公司也按照其厂办基地规划的安排和部署,积极开展厂办基地建设工作,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尤其是在探索如何建立更为紧密的新型工商关系,创新厂办基地建设模式上做了有益的尝试,真正把烟叶生产作为工业企业的第一车间,为走烟叶产业化发展道路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目前,公司的厂办基地建设主要有以下四种形式。
一是工厂与烟叶产区建立长期稳定供货关系,定点、定产、定量,使产区产品流向更加明确,工厂定期或不定期地派技术人员对基地烟叶生产加强技术指导,参与烟叶生产的过程控制,这一形式主要放在川渝以外一些重点产区;
二是在烟叶产区划定区域,根据公司一些重点卷烟品牌对烟叶的特殊需求,工商双方共同制定生产技术规程和方案,实行定向生产,单收单储,全收全调,主要在四川和重庆产区;
三是在烟叶产区投资打叶复烤企业,与当地烟草公司一起,组建有限责任公司,并参与复烤企业的管理,开展叶组配方打叶等方面的研究,以满足工厂卷烟生产对烟叶原料的需要,川渝工业企业投资打叶复烤企业的资金达2亿多元;
四是积极探索烟叶种植农场形式。2005年,公司与四川凉山烟草分公司一起,在凉山普格荞窝监狱农场以土地承包形式租赁农场土地1500亩,按照专业化分工、集约化经营、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开展烟叶农场组织模式的探索,取得了初步的成功。为了搞好此项工作,公司专门成立了凉山烟叶基地办公室,负责公司在凉山的厂办基地建设,尤其是荞窝农场烟叶基地建设工作。目前,工商双方正在积极规划,研究如何把烟叶种植农场形式推向纵深,与地方政府签订了30年土地承包合同,与有关科研单位签订了技术支持合约,力争在短时间内把荞窝农场烟叶基地建设成为集生产、科研、培训为一体的新型农场和农业科技园,发挥带动和辐射作用,把普格县建设成为川渝公司可替代进口烟叶的优质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