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替代进口烟叶生产示范基地项目”是中国烟叶生产购销公司2004年的重点推广项目,该项目的目标是“以进口烟叶质量为参照,以烟厂需求为导向,生产出风格鲜明、化学成分协调、配伍性好、可用性高,能在名优卷烟中逐步替代进口烟叶质量水平烟叶”,郑州烟草研究院是安徽(宣城、芜湖)和湖北(兴山、咸丰)示范点的技术依托单位,尽管今年烟叶生产中遇到“天气异常、病害严重及烟叶比较效益降低”等不利因素,但在国家局、湖北、安徽省局及两省中烟工业公司的大力支持下,依靠产区、烟厂、技术依托单位的共同努力,该项目进展顺利,取得积极成效,实现了预期年度目标。
一、产示范基地基本情况
湖北:兴山示范区位于黄粮镇火石岭-白庙种植区,涉及2个烟叶收购组、3个村、11个组、432户,落实面积3336亩;户平种烟面积7.72亩,20亩以上的有3户,15亩以上(15-19)的有4户,10亩(10-14)以上的有105户。
气候条件:海拔850-1100米,年均气温13.3℃,年均无霜期190天左右,稳定通过10℃的积温4000℃,日均气温≥20℃的持续日数80天,平均降雨量900-1000mm,6-8月份月降水量160mm以上。土壤有机质含量1.8-3.3%,速效氮93-168mg/kg,速效磷10.7-18.3mg/kg,速效钾184.2-203.8mg/kg。现有烤房766栋,半堆积式烤房7栋,小水窖185个,小水池20个,建设简易消毒池264个,改造收购线体系统一套。湖北咸丰示范区位于尖山乡三角桩村和南河村,面积2190亩,种烟农户399户,示范地全部为闲土种植,海拔720-800米, 基地原有烤房369栋,合格152栋,计划改建217栋,计划新建119栋,烤房新改建全面完工。基地对口烟厂为武汉烟草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依托单位为郑州烟草研究院和湖北烟科所。
安徽:示范区主点设在宣城峄山乡西村,面积2103亩,植烟土壤主要是水稻土和少量的黄棕壤。土壤有机质含量10.7~25.2g/kg,平均为15.6g/kg,水解氮含量72.7~167.9mg/kg,平均为124.1mg/kg,速效磷含量3.4~55mg/kg,平均为16.5mg/kg,速效钾含量30.2~247.0mg/kg,平均为125.6mg/kg,氯离子含量2.5~48.0mg/kg,平均20.6mg/kg,土壤氯离子含量小于30mg/kg的占92.0%,pH值4.6~5.3之间。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干湿交替,四季分明,水热条件优越,日平均气温15.9℃(4~7月份为22.3℃),大于10℃的活动积温4800~5200℃,年降雨量平均为1400mm(4~7月份为643.2mm),年平均日照2177.9小时(4~7月份为727.05小时),年无霜期220~243天。副点设在芜湖县湾芷镇百花村,面积1047亩,农户44户,户均24亩,面积集中,地势平坦。基地对口烟厂为芜湖卷烟厂,技术依托单位为郑州烟草研究院和安徽风阳烟科所。
二 、开展的工作
(一)成立项目组,确定基地主要生产技术经济指标
烟叶种植区划课题组高度重视,根据该项目的要求,结合课题组的实际情况,经集体讨论后成立基地项目工作组,其中尹启生研究员全面负责,两名人员作为该项目的技术执行组成员,驻点具体负责落实基地生产技术。同时,建立内部管理办法,对人员进行动态管理,任务承包到人,对完成情况定期进行考核。
根据项目总体目标,制定了详细的主要生产技术经济指标如下:1.大田长相达到:团棵期(栽后30天左右)——株高达25㎝~30㎝,可见叶数12片~14片,烟株横向伸展宽度与纵向生长高度比为2~2.5:1,烟株近似半球形,叶色绿至深绿,烟株生长整齐一致,基本无病虫害。现蕾期(栽后55天~60天)——约50%强的烟株现蕾至初花,烟株高达130㎝以上,茎围≥8㎝,可见叶26片以上,叶色绿,株型腰鼓形,脚叶开始成熟。群体结构合理,烟株生长整齐一致,基本无病虫害和缺素症状。圆顶期(打顶后7天~21天)——株型筒形,株高100㎝~110㎝,单株有效叶18片~22片,顶叶长≥55㎝,中部叶长≥60㎝,下部叶长≥55㎝,各部位叶宽≥20㎝。烟叶手摸无硬脆感,烟株高度基本一致。2.单产150公斤/亩左右,其中上等烟≥35%;3.烟叶成熟度较高,多为桔黄色,色度较浓,油分较足,身份多适中,结构多疏松,弹性好,叶面、叶背色差小;4.总糖20%~24%、还原糖16%~22%、烟碱1.5%~3.5%、钾离子≥2.0%、氯离子0.4%~0.8%,淀粉≤5.0%,香气质较好,香气量较足,杂气少,刺激性较小,劲头适中,燃烧性较强,吸食品质达到或接近进口烟叶质量。
(二)制定生产技术方案 在借鉴吸收国内外研究成果和生产经验的基础上,根据示范点烤烟生产实际情况,按照“以成熟采收技术为中心,以实用技术为集成”的原则,制定2004年生产技术方案,经过合作三方反复论证、修改和确认后,该方案编制成册,作为项目本年度实施的技术执行依据。
(三) 加强技术培训工作 紧紧围绕生产目标,制定了详细的技术培训计划,重点对一线技术人员和烟农进行技术培训。通过培训会、现场会、技术手册、技术宣传车等形式,按照提前实施的原则,分环节进行技术培训,本年度侧重培训的主要内容为:1.进口烟叶的质量特点;2.起垄技术;3.大田水分管理技术;4.成熟采收技术。
通过各基地公司的所建立的技术服务网络和技术指导制度,重点以田间指导的形式保证各项技术的实施,力求使烟农理解并掌握技术的核心。同时建立示范田块,在生产各主要环节组织烟农参观示范田块,使烟农对新技术自愿接受。“点面结合、注重实施环节”的做法在生产实践中起到了积极作用,技术落实到位率和服务实效明显提高。
(四)推广适用技术 驻点人员针对根据产区的生态条件和生产实际的特点,重点推广普及以下实用技术:
1.高起垄深栽烟技术。起垄高度不低于25cm,垄底宽80~90cm,垄面宽40~45cm,覆膜后采光面不少于60cm,移栽深度要求埋至心叶,地面不露茎,同时要求深度不超过20cm。
2.大田水分管理技术。足量、适时的灌溉是生产优质烟叶的关键。烟草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对水分的反应和需要量是不一样的,要根据烟株各时期的需水规律合理灌溉,协调土壤中肥料的正常释放,平衡烟株各时期对氮素的吸收,减少后期氮素积累,保证烟碱含量维持在适当水平。移栽后需要一些轻微干旱,以利促根下扎,形成发达的根系,故旺长前一般不需要灌溉。如遇较严重的干旱,可结合追施剩余的硝酸钾采用化水逐棵点浇的办法补充水分,或进行偷浇(隔行浇),严禁大水漫灌,导致地温下降过猛,烟苗受寒,诱发花叶病的发生。进入旺长要及时浇足浇好旺长水,保证烟株生长发育对水分的需求。成熟采收期也必须要保证有充足的水分供应,如干旱缺水要及时灌溉,以利于烘烤和叶片组织疏松,提高烟叶品质。为便于烟农操作,项目组制订了烟株各生育时期灌排水指标:(1)伸根期:栽后30天内控制水分供应,保证田间土壤相对持水量60%左右,促根系下扎。当田间土壤持水量低于50%时,应及时灌水。若必须灌水,要隔沟小灌,切忌大水漫灌;当田间土壤持水量高于70%时,则需及时排水。(2)旺长期:加强田间灌水,保证水分供应,保持土壤相对持水量75%以上,满足烟株生长发育需求,促进上部叶开片,提高质量。旺长期灌水要少浇勤浇,避免干湿交替,扩大叶面积,降低烟叶厚度。(3)成熟期:保证田间持水量65%左右,促进内含物质的合成和转化,促充分成熟,降低烟叶厚度,特别是上部叶厚度和烟碱含量,提高内在质量。
3. 成熟采收技术。田间成熟度与烟叶营养状况及烟叶生长时间关系密切,烟叶要达到正常成熟,必须要有完全、充足的养分,一定量的水分供应及适宜温度、光照条件,不具备这些条件,仅仅推迟采收时间,烟叶达不到真正意义上的成熟。因此要坚持成熟采收,正确把握烟叶田间成熟标准。各部位成熟特征为:(1)下部叶:叶龄55-60天;叶片以绿色为主,微显黄色;叶蛮片弯曲呈弓形;主脉1/3变白。(2)中部叶:叶龄70天左右;叶片黄绿各半;叶片呈弓形;主脉约1/2变白;茎叶角度增大近直角;采摘断面整齐。(3)上部叶:叶龄80天左右;叶片以黄为主;主脉全白,支脉2/3以上变白;叶面有明显的黄色成熟斑;采摘断面整齐。同时,采收时要根据不同品种、叶龄、长势、落黄特征等因素灵活掌握田间成熟度,下部烟叶只要叶龄达到,叶面落黄即可采收;中部叶面落黄明显即可采收;上部叶要充分成熟采收,叶龄达到,叶面黄色显著即可采收,顶部叶4~6片成熟后一次性采收。
(五)评价烟样质量 采集示范点烟叶样品共计6个,其中 C3F 3个、B2F3个,对烟叶样品进行了详细外观质量鉴定、物理特性测定和化学成分分析(吸食质量由国家局经济运行司和中国烟叶生产购销公司组织全国评烟委进行评吸鉴定)。
三、取得成效及存在问题
(一)取得成效
1.对国产烟叶与进口烟叶质量差距的认识进一步提高。通过对比分析,逐步认识到进口烟叶的质量优势主要表现在:烟叶成熟度高,颗粒感强,结构疏松,弹性好,叶片基尖差异小;化学成分含量适宜、协调;香气质好量足浓度高,焦甜味突出,吸味醇和舒适,燃烧性好,杂气少,刺激性小。
2.基地烟农生产技术水平得到提升。 由于基地建立了从上到下,从点到面的技术指导制度,通过多种形式对基地烟农进行技术培训,培养了一批农民技术骨干,基地烟农质量观念更新,科技意识增强,生产技术水平明显提高。
3.基地烟叶质量有所改善。在今年气候异常、病害严重情况下,由于严格执行了生产技术方案,先进适用技术落实较好,烟株大田长势长相基本达到优质烟叶要求的水平,烤后烟叶质量有所提高。
外观质量方面。国家局对示范基地烟叶C3F、C2L、B3F 、B2F四个等级烟叶质量检查后的结论是:烟叶等级合格率在80%以上,各等级从外观质量分析达到进口烟叶的比例为10%-20%左右,具体表现为成熟度进一步提高,色度较浓、基本解决叶背、叶面颜色差异,颜色多为金黄,组织结构疏松、特别是上部烟叶外观质量明显改善,基本接近津巴布韦烟叶。示范地烟叶的外观质量鉴定结果(见表1)同时也印证了上述评价。化学成分方面:基地烟叶除个别样品烟碱含量、淀粉含量偏高外,烟碱、还原糖、钾、氯、淀粉等含量基本在合适范围内,糖碱比、钾氯比也均在合适范围,整体化学成分较协调。
表1. 2004年部分替代进口烟生产示范基地烟叶的外观质量
产地 |
等级 |
颜色 |
成熟度 |
叶片结构 |
身份 |
油分 |
色度 |
湖北兴山 |
C3F |
金黄 |
成熟 |
疏松 |
中等 |
多 |
浓 |
B2F |
金黄 |
成熟 |
疏松70% 尚疏松30% |
中等 |
多 |
浓 |
|
湖北咸丰 |
C3F |
金黄 |
成熟 |
疏松 |
中等45% 稍薄55% |
多65% 有35% |
浓65% 强35% |
B2F |
金黄 |
成熟 |
疏松85% 尚疏松15% |
中等 |
多85% 有15% |
浓75% 强25% |
|
安徽宣城 |
C3F |
深黄 |
成熟 |
疏松80% 尚疏松20% |
中等 |
多90% 有10% |
浓70% 强30% |
B2F |
深黄 |
成熟35% 尚熟65% |
尚疏松 |
中等60% 稍厚40% |
多 |
浓10% 强90% |
表2. 2004年部分替代进口烟生产示范基地烟叶的化学成分
产地 |
等级 |
烟碱(%) |
总氮(%) |
还原糖(%) |
钾 (%) |
氯 (%) |
淀粉(%) |
总挥发性酸(%) |
总挥发性碱(%) |
PH值 |
湖北兴山 |
C3F |
3.34 |
2.08 |
25.97 |
1.94 |
0.16 |
3.08 |
0.153 |
0.265 |
5.37 |
B2F |
3.88 |
2.27 |
21.62 |
1.64 |
0.20 |
1.61 |
0.147 |
0.328 |
5.45 |
|
湖北咸丰 |
C3F |
2.33 |
1.72 |
21.17 |
2.73 |
0.18 |
2.05 |
0.130 |
0.205 |
5.46 |
B2F |
3.78 |
1.96 |
23.18 |
1.36 |
0.16 |
5.12 |
0.165 |
0.292 |
5.11 |
|
安徽宣城 |
C3F |
2.99 |
1.80 |
25.08 |
2.99 |
0.24 |
7.68 |
0.120 |
0.254 |
5.31 |
B2F |
4.34 |
2.18 |
20.16 |
2.47 |
0.17 |
6.58 |
0.119 |
0.351 |
5.17 |
4.基地示范效果明显。基地烟叶生长发育良好,田间长势长相达到较高的田间生长水平,烟叶产值明显优于非基地,非基地烟农自发到示范基地参观学习,对促进当地烟叶生产整体水平的提高,起到良好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湖北咸丰基地统计数据显示:基地烟叶上等烟比例53.71%,上中等烟比例83.53%,黄烟率52.88%,均价10.02元/公斤, 亩产值1380元,与非基地相比,上等烟比例增加19.33个百分点,黄烟率增加18.8个百分点, 亩产值提高590.5元。
(二)存在问题
1.施肥配方需进一步改进。2004年示范基地部分地块烟株出现营养失衡的现象,具体表现为上部叶大深厚,贪青晚熟、脆硬,落黄特征不明显,烟碱含量偏高。
2.烘烤技术推广力度需进一步加强。小部分烟农存在“宁青勿糟”的指导思想,在烘烤过程中烟叶变黄不充分、排湿过快,造成基地烟叶叶脉含青现象较多,烘烤成熟度不够,淀粉含量偏高。
3.病毒病发生较重。尽管今年对病毒病的防治非常重视,工作力度比较大,但是基地病毒病发生还是较为严重。分析原因为:(1)种子带毒(不确定);(2)大田前期的阴雨寡照天气较多导致烟株抗逆性较弱;(3)田间操作不卫生。
四、明年技术服务的侧重内容
化学成分检测结果表明:基地部分烟叶存在烟碱含量偏高,氮碱比不协调、淀粉含量偏高的现象,因此明年技术服务的侧重内容为:
(一)推行炼苗技术:
1.剪叶技术:烟苗六叶一心时开始剪叶;修剪高度距生长点3-4厘米;修剪面积为单叶面积的1/3-1/2;每5-7天修剪一次,不低于3次;剪叶时把握“一提叶,二平剪,三留芯”的要领;剪刀必须消毒,剪掉的叶片带出苗床。
2.断水炼苗:移栽前,将育苗盘移出营养池外日晒,以烟苗中午发生萎蔫,早晚能恢复为宜,炼苗时间3天左右,但移栽的前一天的下午将育苗盘又放入池中,直至第二天移栽时取出。
(二)调整施肥量
1.增施农家肥。冬翻前撒施农家肥2方—3方/亩(不计入施肥量)。
2.控制氮肥用量。主要根据烟田的种植史和以往的经验来确定氮用量,亩施纯氮量一般为5.0公斤~6.0公斤,其中硝态氮占总氮50%~60%。总氮70%作基肥,30%作追肥,其中1.0㎏~1.5㎏纯氮可用腐熟饼肥(20~30㎏)或腐殖酸肥代替,但所施饼肥或腐殖酸肥的含氮量不宜超过总施氮量的20%,且必须全部作基肥。
3.保证磷肥用量。依据土壤和烟叶分析结果,建议亩施P2O5 12.0㎏,全部作为基肥。
4.提高钾肥用量。按氮钾(N:K2O)比1:3的量施用。约60%作为基肥,40%作为追肥(可分两次追施)。
5.补充中微量肥。施用镁、锌、钼肥,建议移栽后在烟株一侧集中穴施施1.0—1.5㎏镁、锌,0.5㎏钼,同时大田中后期叶面喷施1—2次(浓度0.1%—0.2%)。
以上施肥量要依据前茬作物、烟草种植史、以往的经验、土壤分析结果和烟叶分析结果作适当调整。
(三)加强烘烤技术推广力度
1.鲜烟分类编竿。将采收的烟叶按成熟度再细分为欠熟、成熟、过熟(包括病叶)三个档次,分别编竿,使同一竿内烟叶成熟度更均匀一致。每竿编烟数量应根据烟叶部位、大小、含水量等灵活掌握,一般1.5m长的标准竿编烟100片~120片,下部叶或含水量大的烟叶适当稀编,每竿80片~100片;上部叶和含水量小的烟叶适当密编,每竿120片~140片。编烟时2片一束,叶基对齐,叶背相靠,编扣牢固,束间均匀一致,烟竿两端各留10㎝左右空竿。
2.同炕同质、合理搭配、竿距适当。同一烤房应装品种、部位、成熟度、采收时间一致的烟叶,在分类编烟的基础上,把欠熟烟叶装在上层,成熟烟叶装在中层,过熟或病叶装在底层温度偏高处。观察窗周围装具有代表性的烟叶,以便掌握烘烤进程。装烟时各层竿距均匀一致,上下层烟竿交错排列,通常竿距为20㎝~25㎝。当烟叶含水量大或阴雨天气时适当装稀,竿距为25㎝~30㎝;当烟叶含水量小或天气干旱时,适当装密,竿距16㎝~20㎝。对成熟集中且含水量大的烟叶采取稀编烟、密装炕的方法。
3.烤房建设标准化。对于气流上升类烤房,要求底棚高1.8m~2.0m,棚距0.7m~0.8m,温湿度观察窗设在底棚,长天窗或通脊天窗,热冷风洞兼备。安装热风循环系统,促进变黄与失水协调进行。
4.推行三段式烘烤技术。在灵活运用三段式烘烤工艺时,注意以下环节:(1)变黄阶段:稳温稳湿(38℃,保持干湿差1℃~2℃),延长时间直至底棚烟叶达到变黄要求,即下部叶6成黄,中部叶7成黄,上部叶8成黄(水分大的烟叶变黄程度低1~2成)。然后以每2小时1℃升至40℃,保温至底棚烟叶充分凋萎,再升温转入定色阶段。(2)定色阶段:当烟叶达到变黄要求后,稳定加大火力,逐渐开大天窗地洞,加强排湿,42℃以前确保烟叶达到10成黄。对于烟筋变黄慢的烟叶可在46℃~50℃延长时间,促进烟叶达到黄片黄筋小卷筒。(3)干筋阶段:以每小时升1℃的速度升至68℃,不得超过70℃,逐渐关小地洞、天窗,湿球温度稳定在41℃~43℃,稳温稳湿直至烟叶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