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曲靖烤烟生产根本路向

2005-11-13来源:烟草市场作者:赵建华
     曲靖烟叶种植历史悠久,自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开始引进种植烤烟,生产发展迅速,到六十年代已经成为全国的主要烟区之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曲靖历届党委、政府不断深化对发展烤烟的认识,努力探索符合曲靖实际的烤烟生产新思路、新举措,在政策、科技、管理等方面不断创新,有力地促进了曲靖烤烟的发展。特别是八十年代后期,随着“两膜一袋”和“三化”技术的推广,烟叶质量明显提高,出现了陆良县朱家堡村等一批高产优质典型。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曲靖烤烟生产已逐步走上产业化发展的轨道,烤烟产量和质量稳步提高,其烟叶因品种纯正、色泽金黄、油润丰满、厚度适中、香气质好、燃烧性好等特点,备受国内卷烟厂家青睐。目前,曲靖年均种植烟叶130万亩左右,年产烟叶300多万担,成为烟叶生产大市和云南省外调烟叶最多的地区,是名符其实的“云烟之乡”。
 
  历史跨入新的世纪,新的形势给曲靖烤烟生产带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是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进口烟叶逐年增加,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同时,国内一些省(区)以及省内部分州市充分发挥新烟区的后发优势,烟叶生产水平和质量迅速提高,表现出强劲的竞争势头。二是吸烟与健康问题日益引起世人关注,降低烟草对人体的危害成为潮流。2003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通过了国际《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国际范围内的控烟浪潮迫使卷烟企业对烟叶质量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三是随着烟草行业“大企业、大市场、大品牌”发展战略的实施,卷烟企业联合重组和品牌整合步伐加快,直接导致烟叶需求的方向、数量、质量、特色等发生了重大变化,烟叶的基础地位和战略作用日益显现。四是国家针对烟叶国内市场国际化的趋势,确定了把烟叶生产逐步向适宜区转移,向有市场的烟叶产区转移的宏观指导方针,调整烟叶种植布局、优化烟叶资源的力度不断加大。如何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抢抓机遇,应对挑战,实现曲靖烟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我们面临的紧迫任务。
 
  2002年7月,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曲靖时指示:“曲靖‘两烟’要走向国际市场,主动参与国际竞争”。云南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曲靖要建成全省最大的优质烤烟生产基地”的战略目标。这是党中央和云南省委、省政府领导把握国际、国内烟叶发展形势,对曲靖烟叶生产发展提出的要求,是对我们极大的鼓舞和鞭策,为曲靖烟草产业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2003年初,曲靖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提出了用3年时间争取基本达到或接近国际优质烟叶水平这一鼓舞人心的奋斗目标,这是符合曲靖人民根本利益和曲靖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战略性决策。
 
  曲靖优质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思路是:树立科学的发展观,通过观念、科技、机制体制的创新,优化和改进烟叶生产组织管理方式,科学、合理、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进一步提高烟叶生产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面提升烟叶综合质量,提高烟叶的可用性,增强烟叶核心竞争力,建立能持久满足中式卷烟未来发展和适应市场需求的优质烟叶生产基地。
 
 经过多年的努力,曲靖优质烟叶生产已具有较好的的条件:一是具有适宜烟叶生产的自然条件。曲靖地处低纬高原,光照充足,雨量丰沛,气候温和,土地资源多样化,特别是红壤土、紫色土、砂岩土等都极为适宜种植烟叶。二是具有较为完善的技术条件。近几年,曲靖始终依靠科技提高烟叶质量,大力推广良种、漂浮育苗、轮作、测土配方施肥、最佳节令移栽、病虫害综合防治、成熟采摘、科学烘烤等一系列先进适用科技和管理措施,同时加强国际间的技贸合作,不断学习新的技术和管理方式,生产技术不断更新,技术体系日趋完善,技术水平有较大提高。三是具有坚实的人才基础。曲靖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引种烤烟,已逐步形成了一批世代相传的有种烟习惯和种烟经验的烟农队伍,培养了一支较高素质的专兼职技术队伍,目前从事烟叶生产技术服务指导的人员约一万人。实践经验丰富的烟农和技术队伍为曲靖烟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四是具有较好的基础设施条件。多年来,全市不断加大优质烟叶生产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建设力度,特别是标准化烤房、烟水配套工程等建设,增强了烟叶生产的发展后劲。五是积累了一定的优质烟叶生产经验。2001年在陆良、罗平两县进行的2200亩国际型优质烟叶种植试验,经国家烟草专卖局组织专家组检查,田间鉴评名列全国第一,检测分析内在成分较为协调,外观质量和评吸效果接近进口烟叶;2002年曲靖所承担的国际型优质烟叶示范项目荣获全国11个省17个点的第二名;2003年国家烟草专卖局安排的陆良、罗平两县3000亩优质烟叶开发田间鉴评分别列全省第二和第三名。陆良县与德孟公司进行技贸合作的2000亩优质烟叶中的部分烟叶被菲利普·莫里斯公司采用;2004年曲靖所承担的7500亩省优质烟叶示范县项目,荣获云南省十二个州市第一名,宣威市荣获云南省五十个县(市)的第一名。六是具有良好的组织条件。曲靖烟草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和各级政府不可替代的财源。政府、企业、烟农之间已建立非常紧密的相互关系和较为成熟的工作协调机制,为曲靖优质烟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然而,与国际先进的优质烟区相比,按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来衡量,曲靖烟叶生产还存在一些差距和问题。一是烟叶质量尚待进一步提高。在外观质量上,因受八月低温制约导致成熟度不高,烟叶内在结构稍紧密、疏松度略差;在内在质量上,部分地方烟叶烟碱含量偏高(特别是上部烟叶),糖、淀粉含量稍高,钾含量稍感不足;在可用性上,烟叶等级结构不尽合理,上部烟叶可用性较差。二是烟叶生产的集约化水平有待提高。全市烟农生产规模小,主体分散,经济实力薄弱,2004年,全市户均种烟仅2.64亩。这种分散的千家万户式的烟叶生产组织形式,难以适应烟叶生产各个环节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三是烟叶生产基础设施仍然滞后。我市烟叶生产基础仍然较为薄弱,特别是烤房、交通、烟水配套等基础设施建设仍滞后,生产条件差,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四是观念更新不够。部分干部和群众在思想观念上重眼前不看长远,缺乏市场竞争意识,对发展优质烟缺乏紧迫感;各级对品种优化、土壤改良、科学施肥、烘烤等关系烟叶内在品质的问题和如何保持烟叶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仍存在重视和研究不够的问题。为此,要实现曲靖优质烟叶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必须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做到“三个创新”和“一个加强”。
 
观念创新
 
 观念是实践的先导,思路决定出路。有创新的观念,才有创新的实践、创新的发展。烟叶可持续发展有两层含义:一是烟叶满足市场需求的可持续,这是烟叶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二是烟叶生产条件要做到可持续,这是烟叶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具体讲,就是要在坚持按市场需求来组织烟叶生产的同时,重视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科学技术的可持续、劳动力资源的可持续和生产方式(体制和机制)的可持续。
 
 一是要牢固树立市场需求观念,增强质量、品牌、诚信意识。烟叶是特殊的工业原料,同时也是一种商品。商品生产的驱动力在于效益,没有市场和效益的烟叶是不可能持续的。要彻底摒弃“皇帝女儿不愁嫁”的陈旧观念,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烟厂需要什么样的烟叶,就生产什么样的烟叶,需要多少,就生产多少,一切让市场说话,用优质烟叶去满足市场的需求。质量、品牌和诚信是市场竞争的三大法宝。要把提高烟叶质量作为烟叶生产的中心环节,以质量创品牌,以品牌拓市场、以诚信促发展。烟叶生产是“一根扁担挑两头”,一头是烟农,一头是工业。一方面要取信于烟农,保障烟农的利益。另一方面要取信于卷烟工业企业,端正经营指导思想,不搞短期行为,建立良好的市场信誉。
 
 二是要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不断改善优质烟叶生产条件。第一是生态资源的可持续。烟叶生产过程对生态环境的依赖性很大,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烟叶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基本条件。如果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再好的政策,再多的投入,再先进的技术,都无法生产出优质烟叶。因此,必须牢固树立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意识,防止和克服对土地的掠夺性开发,建立以烟为主的合理耕作制度,严格对土地进行轮作,大力推广土壤改良措施,控制烟地土质退化的趋势;加大基本烟田建设投入,充分利用水资源,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科学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净化烟田环境卫生,防止对环境和烟叶质量造成的影响和污染。用不断改善的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为烟叶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二是技术的可持续。科学技术是合理、有效、持续利用资源的重要手段。要重点加强对品种选育、增香降害技术、营养平衡技术、病虫害预测预报及综合防治技术、烟叶调制的增质节能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和实践,通过技术创新,赋予烟叶生产技术现代化的内涵和形式,不断提高烟叶生产的科技含量,提高烟叶可用性,适应中式卷烟风格特征对烟叶风格多样化的要求,用技术的可持续来支撑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第三是劳动力的可持续。劳动力是生产要素中最活跃的要素,任何产业要可持续发展必须有一支稳定的劳动力队伍来支撑,特别是烟叶产业更离不开与之相适应的高素质劳动者。必须重视和保护好烟农的利益和种烟积极性,实现工农商利益协调发展。同时,加强技术服务和政策服务,提高烟农的生产技能,增强烟农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的能力。第四是生产方式(体制和机制)的可持续。体制和机制创新涉及生产关系的变革,也是烟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要通过生产方式的不断创新,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技术三大手段,充分调动各级政府、烟农、烟草系统干部职工三个积极性,保证各项技术措施的创新和落实,提高烟叶生产的组织化、标准化、科学化程度。
 
  科技创新
 
  烟叶生产过程既表现为劳动密集型特点,又表现出技术密集型特点。技术进步引导市场需求,烟叶能否以优良的品质赢得市场,主要取决于烟叶产区的技术优势。目前烟叶市场激烈竞争的焦点,一是烟叶的内外观质量,二是烟叶的等级结构和部位结构,集中表现为烟叶在卷烟配方中的香气质、安全性和经济性。简而言之,就是烟叶的可用性问题越来越凸现出来。要提高烟叶的可用性,必须依靠各种科技措施来弥补客观自然条件的不足,从整体上提高全市烟叶的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
 
 一是突出烟叶种植、烘烤两大生产环节并重的科技措施创新。烟叶质量水平的高低,田间生长是基础,烘烤是关键。衡量烟叶品质高低的内在物质是在田间生长积累形成,并在烘烤环节通过生理生化反应最终体现的。如果烟叶在田间没有生长发育好,再好的烘烤设施和烘烤工艺,也是烤不出优质烟叶的;反之,如果没有烘烤环节很好的调制,田间生长发育得再好的烟叶,其内在品质和价值也无法体现。必须坚持种植和烘烤并重,根据曲靖自然生态条件,围绕优质烟叶生产的要求,从品种、育苗、施肥、移栽、防病治虫、封顶打叉、成熟采收、科学烘烤等各个环节入手,加强技术研究、创新和推广工作。首先是种植环节技术措施的创新和推广。要积极引进早熟、低烟碱、适宜曲靖种植的品种,合理搭配品种种植结构;大力推广漂浮育苗,确保壮苗率;坚持实施轮作制,推行连片轮作种植;坚持最佳节令、最佳苗龄适时移栽;坚持科学施肥,全面实施测土配方,积极探索和研究科学的施肥方法,确保烟株养分均衡;坚持封顶打叉,合理留叶,保证有效叶片在18-22片左右;坚持成熟采摘,确保烤烟大田生长期不低于120天。其次是烟叶烘烤环节技术措施的创新和推广。围绕使烤后烟叶有协调的内在成份、较好的香气质和香气量,近年来,我市做了大量不同工艺的烘烤试验,实践验证了不同工艺对烟叶香气质量的影响。2004年,全市把改善烘烤设施作为重点,大力加强标准化烤房建设,投资3242.5万元(是1998-2003年六年来烤房改造投入的总和),新建集群标准化烤房15695座,发挥了巨大作用,实践证明了科学烘烤在优质烟叶生产中的重要作用。今后科学烘烤的重点要继续推广科学烘烤技术和工艺,加大对先进烤房的新建和规范改造力度,加强烘烤技术指导和培训,切实纠正传统、落后的烘烤方式,进一步提高烘烤水平,打牢科学烘烤的基础。
 
 二是建立与大烟区相适应的科研体制和机制。首先要大力实施人才战略,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科技队伍。科学技术创新的主体是科技人员。要加强产、学、研合作,采用引进和培养相结合的办法,大力引进、培养科技人才和技术推广实用性人才,特别是重点学科带头人。其次要完善竞争激励机制,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力度,围绕提高烟叶内在品质这一核心确定开发课题,实行“重奖重用”政策,激发和调动科技人员的工作热情,加强对品种选育、施肥等影响烟叶内在质量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工作。要积极推进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结合,鼓励烟叶生产企业与国内外科研机构的合作,缩短技术开发与应用周期。最终形成具有较高科技水平的优质烟生产技术体系,以技术的创新促进烟叶质量的不断提高。
 
  机制体制创新
 
  烟叶生产的组织形式是提高烟叶生产技术和质量水平的一个关键问题。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曲靖烟叶生产已经拥有了大量先进的实用技术,但由于烟叶种植较分散,烟农群体素质不高,烟叶种植者与先进的烟叶生产技术之间存在脱节,烟叶生产技术到位率偏低,已严重制约着曲靖烟叶生产水平和烟叶质量的进一步提高。面对这种滞后的难以跨越的烟叶生产组织形式,如何大胆改革,开拓创新,学习吸取先进的生产管理方式,结合曲靖实际走出一条新路,寻求从体制上解决的办法和路子,是曲靖市委、市政府和烟草部门近年来一直思考和认真研究的重大课题。
 
  2OO3年末,曲靖在学习借鉴和总结自身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对烟叶生产微观体制进行创新,提出了曲靖优质烟生产管理模式(Qujing Good Tobacco Practice,简称QTP),其核心内容可以概括为“三大体系”、“五句话”。“三大体系”即烤烟生产组织指挥体系、技术服务体系和经济考核体系。组织指挥体系的主要功能是根据国家和省制定的宏观发展政策,确定区域发展规划目标,制定和组织实施烤烟生产收购政策;实施计划调控,落实种植;组织协调烟水配套工程建设、烤房改造及新建工作;抓好对烟农的宣传教育工作,切实维护烟农利益,为技术服务体系和经济考核体系的高效运转提供组织保障。技术服务体系的主要功能是突出烟叶种植和烘烤调制两大生产环节,完善技术标准体系和实施方案,抓好技术引进、培训、推广工作,强化技术服务的针对性和到位率,加强技术队伍的建设和管理考核,确保各项科技措施落实到每一户烟农和每一块烟田(地),推动曲靖优质烟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经济考核体系的主要功能是实行对烟叶生产各有关方面(如烟农、企业、政府)、有关环节(生产、收购)的考核和奖惩。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实施农户信用等级管理制度,运用经济手段,引导烟农积极落实各项科技措施。对烟农各项生产措施的落实实行阶段性的考核奖励(物资或现金),改暗补为明奖,通过扶优扶强,对种烟能手、专业户、大户给予投入上的倾斜,引导烟农自觉按规范的技术措施开展生产,提高烟叶种植的集中度和烟叶生产整体水平。二是建立各级各有关部门的考核奖惩机制,提高各级各有关部门抓好烤烟生产组织管理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积极主动改善烟叶生产基础条件的地方,除在生产计划上倾斜外,给予适当经济补助和奖励。
 
  “五句话”即技术服务到田,烘烤指导到炉,预检把关到包,信用评价到户,质量管理到组。技术服务到田即通过严格的培训、管理和考核,系统地建立一支专业化的基层烤烟科技员队伍。烤烟科技员以烟农互助组(40-60户烟农)为服务基本单元,保证入户到田,把规范的生产技术措施通过服务认真细致地落实到每一户烟农和每一块烟田。烘烤指导到炉即加强烘烤技术研究,完善烘烤设施,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烟叶烘烤技术指导队伍,在烟叶烘烤期间,实现逐炉指导烘烤,彻底改变落后的烘烤观念和陈旧的烘烤技术,发挥烘烤“聚宝盆”的作用。预检把关到包即把入户预检作为聚约式收购的重中之重,充分发挥广大基层技术服务队伍的作用,预检服务深入到每一户烟农,指导好分级扎把,在烟农家中对交售的烟叶实施逐包预检。信誉评价到户即按照扶优扶强、分类指导的原则,对烟农实行信用等级管理。通过对烟农落实烤烟生产技术方案、烟叶交售质量的考核评定,确定烟农的信用等级,对不同信用等级的烟农实行有差别的扶持政策和管理方式。引入竞争机制,促使烟叶种植逐步向生产条件优越、生产水平高、烟叶质量信誉好的烟农转移,逐步缩小烟农生产水平差距,全面提高烟叶生产整体水平。质量管理到组即以烟农互助组为基本单元,建立基础数据、生产过程、技术措施落实情况记录,对烟叶生产过程实行质量全程跟踪,既为调整布局、改进技术、提高质量提供依据,也为考评各级各部门和技术服务部门在落实质量控制措施方面的情况提供依据,更好地为卷烟企业控制产品质量提供依据。
 
  QTP模式以行政指挥体系、技术服务体系和经济考核体系三大体系为支撑,目的是通过积极的经济引导、全方位的技术服务和有力的组织保障来实现曲靖烟叶的可持续发展。为了确保曲靖优质烟生产管理模式的顺利实施,在全市范围内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招聘了1万名烤烟科技员,每个科技员负责40-60户烟农的生产、烘烤、入户预检、信誉等级评价、质量管理跟踪等技术指导和服务工作。经正式录用的烤烟科技员以烟草科技服务工作为主,以促进烟农增收为己任,对他们实行考核奖励和末位淘汰制。
 
  通过一年多的实践,QTP模式推广工作进展顺利,受到了烟草部门、各级政府和广大烟农的欢迎,初步显示了推行QTP模式的成效和优越性,主要表现在:一是有利于推动烟叶生产的管理进步,增强烟叶生产调控能力。QTP模式管理实现了烤烟生产由粗放管理向指标量化、责任到人、挂钩考核、奖惩兑现的目标管理的转变。通过将生产过程、技术服务进行量化、细化,使管理措施和考核办法可操作性增强。同时,通过分析烟叶整个生产收购过程中数据的动态变化,为计划、决策、调控提供依据,提升烟叶生产经营管理水平。二是有利于提高烤烟科技员和烟农素质,提高技术到位率和烟叶生产的均一性。QTP模式通过推行户籍化管理,使每一个技术员都有明确、固定的服务对象。对指导烟叶生产的科技员,要求真正分管到农户,建立明确的工作标准和责任制,对烟农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技术指导,热情、周到的为烟农服务,形成一个实实在在的技术推广网络和技术服务体系,对烟叶生产实行全过程有效的管理。同时,由于实行挂钩考核,烟农的生产情况和收入直接决定着烤烟科技员和技术主任的收入,技术员与烟农真正结成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利益共同体,烤烟科技员的责任心大大增强,促使技术员由过去的“要我学”变为“我要学”,通过组织各类培训,普遍掀起了学习业务技术的热潮。技术员业务素质的提高、技术指导和服务到位,又带动了广大烟农技术素质的提高,各项先进实用生产技术和方案得到了较好的落实。
 
  总之,QTP模式既吸收了目前国内外烟叶生产组织管理的先进经验,又紧密结合了曲靖实际,包涵了成功的实践和联系实际的思考,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实现曲靖烟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QTP模式作为一个科学的管理系统,仍有许多需要进一步细化和完善的地方,仍需要花费精力去大胆实践、大胆探索和不断创新。下步工作中,要围绕如何保证曲靖优质烟叶的可持续发展来进一步创新和完善QTP管理模式。
 
 首先要高度重视抓好QTP模式生产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和管理工作,推进优质烟叶生产过程的现代化管理。随着烟叶经营管理方式的转变,信息化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只有加快建设QTP信息化管理平台,才能适应市场经济以及信息化时代对烟草产业发展的基本要求。要开发适应QTP模式生产管理所需的、科学的、适用的、可操作性强的优质烟叶生产管理基础数据库,把QTP模式生产管理所需的各种基础数据,通过信息化网络平台的建设全面反映出来,实现对烟叶生产过程的准确控制和烟叶生产的全程跟踪管理,高效率地、有针对性地及时反映和解决烟叶生产中的困难和问题,为烟叶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同时要积极探索开展烟农协会试点工作,进一步完善三大体系的协调运作。随着村民自治制度改革和农村税费改革的推进,仅仅依靠行政组织来组织烟农进行烟叶生产是不够的。要在有条件的地方组建烟农协会,通过“烟农自治”,自立章程,对种植制度、休耕轮作、区域化布局、土壤改良、土地流转、烟农培训等实行有效引导和管理,使行政手段、技术手段、经济手段有坚实的群众基础,使曲靖烟叶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不仅是各级党政部门和烟草公司的要求,更成为广大烟农的自觉要求和行动。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良好的基础设施是发展优质烟叶的基础条件。要以基本烟田建设为中心,加强水利、烤房、道路等烟叶生产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为优质烟叶的可持续发展增强后劲。基本烟田建设是提高烟叶综合生产能力,实现优质烟叶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开发特色烟叶,实现烟叶区域定位的市场需要,也是减轻烟农劳动强度,增加烟农收入的现实需要。2005年,曲靖市委、市政府和烟草公司在认真分析形势和现状的基础上,决定启动基本烟田建设,争取通过3-5年的努力,建成300万亩生态条件适宜、耕地质量优良、烟水路配套、能够满足优质烟生产要求的基本烟田。重点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认真做好基本烟田规划。规划是保证基本烟田建设项目发挥效益的前提和基础,是合理配置优势资源,优化生产条件的重要措施。要围绕300万亩基本烟田建设目标,按照实事求是、尊重规律、尊重自然、讲求实效的要求,坚持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系统性,在自然生态环境较好、社会经济条件适宜、生产水平较高、有轮作条件的区域安排好基本烟田建设,并逐级落实到村组、到地块,建立基本烟田档案。
 
 二是要增加投入,加强基本烟田综合配套设施建设。要综合农田水利建设、国土资源建设、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等项目资金和烟叶生产扶持资金,采取政府、烟草部门、卷烟企业共同出资的办法,逐步改善烟区水利设施、烟区道路、烤房等基础设施,保护和提高基本烟田的烟叶综合生产能力。针对曲靖实际,首要任务是加大烟水配套工程建设力度。要采取多种形式,有水源的地方积极抓好引水排灌工程建设,无水源的地方抓好小水窖及烟田配套工程建设。积极探索发展节水灌溉,推广滴灌、喷灌等先进灌溉技术。所有烟水配套项目全面推行“统筹规划、建管结合、以水养水”的建设管理模式,由受益乡(镇)、村委会或承包户负责管理、维护和使用,确保工程设施的更新、改造、配套和维修,促使各项工程走上自我积累、自我维持、自我发展的良性运行机制。此外,继续加大烤房改造力度。以烘烤智能化、自动化为方向,加强对集群标准化烤房全自动烘烤的探索与研究,努力将烤房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档次和水平,真正实现科学烘烤、轻松烘烤。
 
 三是要建立以烟为主的耕作制度。优质烟叶生长的土地资源,应具有循环、再生以及用养协调发展的潜能。要突出烟叶在轮作制度中的主体地位,围绕最佳节令移栽,创新发展以烟为主的耕作模式,研究建立健全科学的休耕轮作制度。要选择短生育期的前茬作物,不种植与烟草有同源病害的作物,充分考虑前茬作物的养分吸收特性,避免前茬作物过多消耗烟叶生长需要的养分。
 
 总之,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顺应国际、国内烟草业发展大势、实现曲靖由“烤烟大市”向“烤烟强市”转变的必然选择。我们坚信,只要把握机遇,努力实现观念创新、科技创新和机制体制创新,夯实烟叶生产基础,一环一环抓好落实,曲靖烟叶就能够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为烟农增收、为曲靖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乃至全国烟草行业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来源:《曲靖优质烟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