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百色烤烟产业促进农民增收途径探索

2005-10-28来源:烟草市场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中央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中明确指出了要坚决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断促进农民增收。而百色市自1991年发展烤烟产业以来,烤烟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地方财政增长的龙头产业,2005年9月份,笔者跟随市委政策研究室领导到市内外进行了考察学习,就百色市烤烟产业促进农民增收的途径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现结合百色市烤烟发展实际,浅析促进农民增收途径。

一、明确发展现状,以实现科学规划

  百色市位于广西西部,南与越南交界,西与云南毗邻,北与贵州接壤,地处低纬度,海拔高度在800-1000米之间。与世界著名烟区津巴布韦处在同一纬度上,光热资源丰富,雨量充沛,土地资源丰富,适宜种植烤烟面积达150万亩,1985年全国制定烟草区域规划时,就划归高原优质烤烟生产区域,并建议发展为烤烟生产基地,百色市民间零星种烟的历史可追溯到清朝年间,而把烤烟作为一项产业来发展的历史则起始于1991年。

  百色烟草自起步以来,由于基础设施条件差,生产技术薄弱,生产投入力度不够,加上国家产业政策的频繁调整,生产起伏波动较大,大部分年份的烟叶产量都不是很高,总的来说,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各阶段的划分及其主要特点如下:第一阶段是1991-1993年,烟叶生产的扶持投入主要是县级政府,最高年产1993年收购量为10万担。这一阶段由于种植面积布局过大,生产管理、技术指导跟不上,亩产量很低(平均亩产只有100斤左右)。第二阶段是1994-1997年,烟叶生产扶持投入的主体转为县级烟草公司,最高年产1997年收购量为11.6万担。这一阶段科技兴烟力度有所加强,平均亩产1997年达到190斤。第三阶段是1998年至今,烟叶生产扶持投入主体为烟草部门,2001年实际种植面积5.5万亩,收购初烤烟叶10万担,2002年实际种植面积6.2万亩,收购初烤烟叶13万担,2003年实际种植面积7.2万亩,收购初烤烟叶16.8万担,2004年实际种植面积80349亩,收购初烤烟叶20.3万担,烟农收入1.2亿元,为地方财政创收1900万元左右的特产税,2005年全市有七个县种植烤烟,发展面积12.5万亩,收购烤烟30万担,农民售烟收入达1.6亿元左右,创税3000万元左右,一年一个台阶,连创历史新高,由于这一阶段加大科技兴烟力度,烟叶产质量逐年增长提高,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不断完善烟叶生产投入回收机制,所投入的资金回收率达到100%,烟叶生产发展步入了良性的发展轨道。百色烟叶在“十一·五”期间计划以每年增长4万亩、10万担的速度不断递增,到2010年将达到80万担,如果达到这个规模,烟农的收入将会达到4.5亿元以上/年,百色各级财政的收入达8000万元以上/年(不含增值税),烤烟生产为农民增收和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的贡献将更明显,更为显著。

二、积极寻求和解决好烤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百色烟区起步较晚,基础设施建还不够完善。突出表现在烟水配套设施不完善,部分烟区仍然是靠天吃饭,烟农种烟难度较大;烟叶收购站和仓储条件还不够完善,百色现在有10个标准化烟站,远达不到烟叶发展的要求,而租用的仓库用作临时烟站或仓库,条件相当简陋,严重影响优质烟叶的管理和储存,成为制约扩大烟叶产量和提高质量的瓶颈问题。

  2、烟叶科研工作刚刚起步,需要各级部门从资金、政策、项目、科研力量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百色烤烟要形成自己的风格,打造百色“天香”品牌,就要走自己的道路,这需要各方共同关注。

  3、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还很弱。百色每年都发生不同程度的旱涝灾害、冰雹灾害,如今年仅德保县因为冰雹和水灾就造成近万亩烟田受灾,损失惨重。虽然政府和烟草部门一道为他们建立了烟叶生产风险保障金,但还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4、近年肥料、农膜、煤等生产资料价格连续提价,增加了烟农的种烟成本,农民种烟的积极性受到了明显的影响。

  5、从事烟叶生产的专业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的数量和综合素质跟不上当前烟叶生产发展。按照200—300亩配备一名技术人员,今年12.5万亩相应要配备600多名技术人员,但从目前的情况看,还要相当部分的缺口。同时,所招聘的技术员大多都是高中或中专毕业的学生,由于相应实践经验,其对烟叶生产技术的推广及宣传都不到位,影响了烟叶生产发展。

  国家烟草局实施“北烟南移”政策,我们是受益的。我们一定会配合好国家局的发展战略,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采取各项措施,克服种种困难,发展壮大百色烤烟。

三、寻找差距,认真制定适合百色烤烟发展的目标

  百色市委、市政府认真分析了国内外烟叶生产的经营发展形势,特别是国家局“北烟南移”战略调整给广西带来的机遇后,积极争取区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确立了把烟叶作为行业新的经济增长点的规划。围绕规划,区局领导亲自带队,组织百色烟叶战线的同志赴福建、四川等先进省考察学习。通过学习,查找差距,明确了奋斗方向,制定了广西烟叶生产发展的“十一·五规划”,要求百色较快发展速度,争取用三至五年的时间把生产规模扩大到80万担以上。

  (一)总体规划思路及定位。

  1、规划思路: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烟草专卖局“狠抓基础,稳中求进”的行业指导思想,紧紧围绕全国烟叶发展的总体思路,坚持“市场引导,计划种植,主攻质量,调整布局”的烟叶生产指导方针,以“控制总量,提高质量,优化布局,优化结构”为烟叶生产工作重点,稳定基本政策,稳步扩大生产规模,逐步实现烟叶生产战略重点向优质烟区转移;同时,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未来十年发展目标和方向以及广西区烟草专卖局(公司)提出的广西烟草二次创业、“东烟西移”的指导思路,狠抓基础,突出重点,围绕主攻烟叶质量这个中心,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大力推广实用新技术,在提高烟叶香气质、香气量的同时,提高烟叶可用性,改善烟叶等级结构,努力提高烟叶生产的整体水平。加快烟叶收购站标准化建设、烟叶中转仓及配套设施的配置,使烟叶生产收购工作走上科学化、制度化、标准化轨道。

  2、定位:经过不断的发展,合理的规划,规范的管理,引进和培养高素质人才,不断推广先进适用的烟叶生产技术,使生产出来的烟叶成熟度好,颜色多桔黄,光泽强,色度均匀,弹性好,油份足,组织疏松,叶片厚薄适中,保持百色烟区典型的清香偏中间型烟叶,打进上海烟草(集团)公司、宁波卷烟厂、武汉烟草(集团)公司等国内知名卷烟厂家的主料配方。同时,本着互惠互利,双方共赢的原则,在上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下,积极与国内知名卷烟厂家合作,把百色烟区建设成为全国重点的中式卷烟优质烟叶原料基地,使烟叶生产成为百色市农业生产发展主导支柱产业。

  (二)发展目标:在“十一五”期间,百色烟叶发展计划种烟面积每年递增4万亩以上,产量每年递增10万担以上,即2006年计划种植16万亩、收购烟叶40万担,其中上等烟占35%以上,上中等烟占90%以上;2007年计划种植20万亩、收购烟叶50万担,其中上等烟占35%以上,上中等烟占90%以上;2008年计划种植24万亩、收购烟叶60万担,其中上等烟占35%以上,上中等烟占90%以上;2009年计划种植28万亩、收购烟叶70万担,其中上等烟占35%以上,上中等烟占90%以上;2010年计划种植32万亩、收购烟叶80万担,其中上等烟占35%以上,上中等烟占90%以上(种植收购计划最终以区局(公司)当年下达的任务为准)。

  目前,百色完全具备生产优质烟叶的条件,政府、烟草、烟农都有着做强做大的强烈愿望,科研力量已具雏形,靖西县成为第三批烤烟标准化示范县,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百色生产优质烟叶的主客观条件都已具备,计划在明年烤烟收购量达到45万担后,申请国家局立项在百色建设一座打叶复烤厂。

  (三)烤房建设的目标和规划:2006年,计划新建高标准普通烤房6100座,普通热风循环烤房1000座,新建密集烤房300座,改造在用旧烤房为热风循环烤房或小型密集烤房;2007年,计划新建高标准普通烤房7600座,普通热风循环烤房2000座,新建密集烤房800座,改造在用旧烤房为热风循环烤房或小型密集烤房;2008-2010年,通过前三年的示范研究和引导推广工作,普通标准化烤房、自动化或密集化改造、密集烤房建造技术趋于完善,成本降低至烟农的承受范围,烟农自觉建造普通自动化烤房或自动化密集烤房。

  (四)“十一五”期间基本烟田水利设施建设规划见下表:
 
 
 

  (五)目标实施的可行性依据

  1、资源优势:百色市共有12个县(区),光热资源丰富,雨量充沛,土地资源丰富,适宜种植烤烟面积达150万亩,2004年,全市发展烤烟生产的有6个县,2005年发展烤烟生产的有7个县,2006年有8个县发展烤烟,并且,各县的县委、县政府对发展烤烟生产信心很足,烟农的种烟积极性也很高,一年一个跨越是可以实现的。

  2、科技优势:百色市目前有烟叶生产技术员368人,大专以上学历的145人,中专以上学历的204人;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6人,中级技术职称的14人,初级技术职称的136人。初步建立了百色市烟科所、百色市烟草病虫测报网络,常年可从事烤烟新品种区域试验与推广、新式烤炉和烟叶调制技术研究、烟草病虫害测报及综合防治研究、烤烟种植平衡施肥试验、烤烟优质适产及烟叶可用性的技术研究和以成熟度为中心的研究工作。2004年,承担了广西烟草重点研究项目“烟草平衡施肥技术试验与推广”、“烤烟品种比较试验”、和“自动化大型烤房研究”,设有200亩的试验区和一片1000亩示范区,目前各项科技项目进展良好,有效推动了百色烤烟生产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3、产业优势:百色市2004年63个种烟乡(镇),收购量在2000担以上的有19个,收购量在5000担以上的有11个,收购量在10000担以上的有6个,如靖西县地州乡收购量达25000多担,烟农售烟收入12000多万元,创农业特产税250多万元,占全乡财政收入的80%。烤烟产业与其他产业的比较优势很大。

  4、烤烟销售市场空间很广:随着百色烟草“天香”品牌影响力的扩大,百色烟叶成为了国内知名厂家竞相定购的对象,产品供不应求,并且百色烟叶进入了“中华”品牌卷烟的配方之中。2004年至2005年,百色市烟草公司在2005年上半年就完成了网上集中交易,8月份以来,上海烟草(集团)公司、武汉烟草(集团)公司、河南新郑烟草(集团)公司等9个卷烟工业企业陆续到百色衔接调拨烟叶事宜。

四、实施措施与保障

  “十一五”期间,是百色烤烟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应紧紧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从组织层面、政策层面、技术层面、管理层面、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加大投入,降低烟农劳动难度和生产强度,切实维护国家利益和烟农利益,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根本出发点,千方百计为群众谋福利,一心一意为企业求发展,采取各种措施为财政增长、企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1、稳定烟叶生产激励政策,加大对烟叶生产的投入。继续贯彻执行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广西烤烟生产收购政策措施》的有关政策措施和百色市人民政府出台的有关规定,通过多种形式,加大对烟叶生产的扶持力度,加大产前投入,并组织机耕、喷淋设备,对符合条件的烟田进行翻、耙、起垄、喷灌,以减轻烟农种烟的劳动强度和难度。同时针对烟叶市场的变化情况,相应制定我市烟叶生产一些激励补充措施,使我市烟叶生产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2、建立烟叶生产风险保障金。以县为单位,按当年种烟合同面积,有政府和烟草部门共同出资,存入专用帐户,作为烟叶生产风险保障金,主要让遭受自然灾害的烟农得到适当补偿,使种烟的农民旱涝保收,放心种烟,增强种烟的信心。

  3、推广先进适用技术。针对百色烟叶生产的薄弱环节,坚持以质量为中心,狠抓品种的更新换代、集约化育苗、平衡施肥、标准化烤房建设和三段式烘烤配套等技术的推广应用,努力提高我市烟叶生产技术水平。

  4、推广机耕降“两度”。以烟草为主体购买农机,在适应连片种植的烟区推广机耕,对烟农进行有偿机耕服务,帮助烟农完成烟地翻土起垄工作,解放劳动生产力,推动集约化规模种植,减低农民种烟的劳动强度和技术难度,让烟农轻松。

  5、开展烟水配套工程建设。在全市范围内,建立完善的烟水配套建设,确保每亩烟田(地)都有水源保障。一是在水源丰富、条件便利的烟区配备喷灌设施,开展喷灌供水;二是在低下水源丰富的烟区,打井供水;三是在水源比较欠缺的烟区,建设地头水柜,接纳雨水,确保浇足烟株需水。

  6、完善收购制度,提高烟叶收购等级合格率。认真贯彻执行《广西壮族自治区烟叶收购工作管理办法》,严格按国标收购,杜绝人情烟及压级压价或提级提价现象的发生。创造条件推广封闭式隔墙密码收购,全面推行烟叶收购预检和二次验级制度,提高烟叶收购的工作效率、等级合格率和等级存度。

  7、加强与全国烟厂的联系协调、沟通,全面开展烟叶品牌营销,打造百色烟叶品牌。

  8、积极推行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开展烟叶领域的ISO9000质量认证工作,通过认证对烟叶生产经营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进行系统管理,提高烟叶品质和企业管理水平。

  9、努力提高烟农种烟的积极性。一是完善烟叶价格的形成机制,全面考虑每亩烟叶与其他作物的成本效益比和烟叶用工与其他用工的汇回报水平比;二是建立烟叶生产保障机制,设立烟叶保险,以减少烟农的后顾之忧;三是在物资发放、技术指导、烟叶收购各个环节提高对烟农的服务水平,保证烟农种出好烟又能卖出好的价钱,达到农民真正增收的目的。

  10、加大烤烟生产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通过采取“四个投入”的投入办法,由市烟草公司投入一部分,当地党委政府投入一部分、区烟草公司投入一部分、国家烟草专卖局投入一部分的办法加大标准化烤房建设和普通烤房的改造力度,加大标准化烟站建设,在年收购量在5000担以上的都建造烟站,同时加大仓库建设,除今年在靖西建设有能容10万担的中转仓外,在百色市内将要建造一个能容20万担烟叶的中转仓,解决百色烟区仓容紧张的状况。

  11、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人才培训及引进机制,加大对专业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特别是对一些关键性技术人员要加大培训,使其掌握全面、系统的烟叶生产技术和烟叶生产管理办法,目前百色市烟草公司协同百色农校一起办学,200多人初中及高中毕业生,培养其专门的烟叶生产技术及生产技术管理办法。2-3年后,这些人员将陆续充实到烟叶生产一线,同时我们每年又招收部分中专毕业生到广西经管学院参加为期几个月的专业培训,择优录用部分人员充实到烟叶生产一线。

  12、坚持“总体控制、市场导向、规模生产、质量取胜”烟叶生产市场导向方针。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微观导向,作为调节烟叶生产的两种必要的有效手段,建立烟叶生产基地,走产业化、规模化以质取胜的科技兴烟的新路子,形成市场带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公司—基地—农户,产、供、销一体化生产模式,集体经营管理。

  13、及时准确的做好烟叶市场的信息收集加工和反馈工作,广泛开展市场分析和预测,掌握好烟叶市场需求的数量和质量,指导烟农适应烟叶市场需求,调整生产结构和产量,克服市场盲目的一面,确保烟叶生产的正确导向。

  烟草产业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烟农的支持与参与;烟农的生存与否,直接决定着整个烟草行业的未来。如何在最大程度上使烟农获益,如何调动广大烟农种烟的积极性,如何进行合理规划,采取有效措施使烟农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只有烟农积极参与到烟叶生产中来,才能促进烟草行业持续、稳定、协调和健康发展。
 
来源:中国烟草市场摘自《中国烟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