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发展 打造优质烟叶

2005-10-25来源:烟草市场

    用天赐地赋来形容位于云南中部的玉溪再恰当不过:闻名遐迩的红塔山,古朴典雅而又清幽的九龙池,历史悠久的古瓷窑遗址……使人如痴如醉、流连忘返。玉溪同样也是古滇国文化的发祥地,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玉溪的澄江动物群被国际古生物学界誉为“二十世纪最惊人的发现”,澄江被誉为“世界古生物圣地”,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全球地质遗址预选名录》。 

   玉溪种植烟草历史悠久,优越的自然环境赋予了玉溪“云烟之乡”的美称。勤劳朴实的玉溪烟草人从卷烟工业发展对原料生产的需求和国内、外烤烟发展的要求出发,坚持“烟叶生产服从和服务卷烟生产”的方针,不断完善各级投入积累推动机制,提高了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和农业生产力,促进了玉溪烤烟的生产发展。同时,玉溪烟草人充分发挥利益协调和激励机制的作用,形成强大的合力,构建烤烟发展的基础,建立健全政策机制,克服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确立长期稳定发展的保障,使烤烟生产向广度和深度发展,逐步形成了烤烟发展的效益转化机制,使质量与效益互动,最终获得烤烟发展的最大化经济效益。
 
    如今,玉溪烟草已经进入一个持续稳定协调健康发展的腾飞时期。为进一步扩大玉溪烟草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份额,玉溪烟草公司确立了以生产“无公害”烟叶为目标、打造玉溪“绿色”优质烟叶品牌为重点的战略。玉溪烟草人告诉记者,只有和谐发展,才能有适宜烟叶生长的土地;只有坚持完善的管理,才能生产优质的烟叶。
 
和谐发展篇
兴建水利工程 开辟适宜土地
 
    玉溪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玉溪烟草人在珍惜上天恩赐的同时,更注重对大自然的优化,力争为烟叶生产缔造最适宜的环境,把自然的优势发挥到最大,将自然可能对烟叶生产产生的危害降到最低。
 
    与农田灌溉一样,基本烟田建设对基础设施特别是水利设施的要求较高。玉溪市现有的水利设施尚满足不了实际需要,其建设速度及建设水平也相对滞后,为了给烟叶生产提供源源不断的水源,玉溪烟草人决定先解决灌溉水源和灌溉设施的配套问题。
 
为何兴水利——解山地灌溉之急
 
    有效解决山区耕地的灌溉问题,将是玉溪市顺利完成基本烟田建设的基础和关键,也是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此,玉溪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2004~2010年全市规划建设150万亩基本烟田,其中水浇地建设90万亩。水利建设分水源工程、田间配套工程和水窖三个方面,其中水窖建设将在玉溪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多年的实践证明,小水窖是解决山区旱地灌溉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因此,玉溪烟草公司在2005年基本烟田水利设施建设规划中把小水窖建设作为工作的一个重点,共规划建设小水窖11.47万口,项目涉及全市57个乡镇,158个村委会,工程控制面积达17.9万亩。
 
如何兴水利——两个方面是重点
 
    根据玉溪市烟叶可持续发展规划,结合全市水利发展与改革的基本原则和总体指导思想,2005年玉溪市基本烟田水利设施建设规划紧紧围绕二个方面进行。
 
    一方面是抓好坝区和老灌区基本烟田的深层开发和扩大工作。首先是加强现有水利设施的挖潜配套和除险加固,提高灌溉保证率;其次是大力推广先进灌溉技术和灌溉方法,制定科学合理的灌溉制度,加大对中低产田特别是坝区冷浸田的改造力度,为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奠定基础,提供保障。同时抓好水资源供给体系建设,提高灌溉用水保证率。
 
    另一方面即加大山区和半山区基本烟田水浇地建设力度,着力解决旱地灌溉水源问题,大力发展补充灌溉,为全市农业产业结构重大调整和山区烟农增收致富创造条件,实现山区与坝区协调发展。首先是抓好以小水窖为代表的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建设,大力发展补充灌溉,走集雨节水农业的路子;其次是对小型库坝进行除险加固,恢复、增加其蓄水能力,解决灌溉水源问题;最后是提高建设标准,大力发展旱地水浇地,对集中连片、地块平整、综合开发潜力大、效益明显的耕地,采取统一规划、加大投资力度的办法,建设高标准的旱地水浇地工程,进一步提高田间灌溉配套设施标准和灌溉水平,提高耕地的产出效率,降低烟农的劳动强度。
 
工程如何顺利开展——规范管理是关键
 
    为确保基本烟田水利设施建设顺利实施,在建设期间,玉溪烟草公司在严格执行中央和省级项目建设管理办法的基础上,还根据本市的实际情况和多年积累的经验,建立了一整套规范合理、切实可行的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和具体的实施措施,并加强对项目组织实施机构、工程质量、建设进度、工程建设资金和物资的管理。
 
    组织管理 玉溪市要求市、县(区)、乡镇各级均要成立由政府领导任组长,烟草、水利、财政等部门组成的项目实施小组,明确有关部门各自的职责和任务。项目实施小组下设基本烟田水利设施建设项目办公室,抽调得力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具体负责工程的组织实施,为项目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项目一落实,相关部门要进行广泛的宣传动员和组织协调工作,在保持稳定的基础上,要对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和组织实施机构进行完善、充实,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使项目一开始就目标明确、方向一致。
 
    为保证工程质量,玉溪市在细节上突出了七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步是扎实有效地搞好前期工作。为确保建设方案科学合理、经济可行、选点准确、布局合理,各县上报的项目必须根据下达的建设计划,编制年度实施方案,并将建设任务落实到乡(镇)和村组。小水窖建设要以农户为单位登记造册、建卡立档,为项目的全面实施做好准备。
 
    第二步是对项目建设实行责任书管理。项目确定后,市、县(区)、乡镇层层签定项目建设任务、质量责任书,明确责任人,并将项目纳入各级各部门的年度考核内容,使项目建设工作责任到人、措施有力。
 
    第三步即制定有效、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各部门都认真总结玉溪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成功经验。项目由烟草、水利等部门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并对主要工程物资实行统一采购,确保了工程质量,同时降低了工程成本。
 
    第四步是加强技术服务。市、县(区)、乡镇各级各部门形成一个统一的连动体,负责完成工程进度,质量的跟踪、监督、检查和施工技术的指导、咨询、服务等工作,为项目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第五步是严格控制验收程序。为确保项目高标准、高质量的完成,工程完工后的验收工作须有财政、烟草等部门人员参加。竣工报告及验收资料必须按规范编制,并经相关审计部门审计。工程验收后,必须保证移交手续完善,管理制度健全,责、权、利明确,为工程的建后管理创造良好的硬件基础和前提条件。通过严格的验收程序,项目建设进一步巩固了成果,确保了工程良性运行。
 
    第六步是建立一套完善、切实有效的月报和通报制度。为便于有关负责人准确、及时掌握项目进展情况,各县(区)每月要上报一次项目进展情况报告,并将各县(区)进展情况按时列表报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烟草公司等有关单位和领导,同时将情况及时反馈给各县(区)的党委、政府、烟草等部门及领导,使相关部门和领导在及时、全面掌握项目动态、进行监管督促的同时,也为组织实施单位创造一个相互学习的条件,形成一股比、学、赶、超,力争第一的好风气,为项目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发挥积极促进作用。
 
    第七步是切实做好和贯彻执行好项目法人责任制、施工招标投标制和施工监理招标投标制。项目建设要通过招标选择具备资质的工程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同时还要贯彻落实好设计代表制、合同制。
 
    工程资金和物资管理 在对工程资金和物资的管理上,玉溪烟草公司一是对资金实行专户存储,严格按资金使用办法进行管理,严格按工程进度组织发放建设材料和下拨补助资金。各项目县(区)均建立工程资金专户或设立明细专项,各种补助款直接拨入专户,由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统一调拨使用。二是切实搞好项目财务管理,确保项目资金足额到位、专款专用、安全高效运行。项目资金批准到位后,项目单位应组织各方根据施工中所涉及到的资金作好安排计划,确保任何项目外的工程均不得动用专项资金。三是在工程建设中抓好宣传动员,坚持民办公助原则,挖掘、调动群众筹资、投劳、投料的积极性,保证群众集资款及时、足额、到位和专款专用。
 
实施效果如何——各方都获益
 
    水利工程实施后,获益是多方面的。从社会效益来看,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将极大缓解受益区水资源供需矛盾,彻底改变用水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利局面,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开发、高效利用、统一管理、优化配置。同时,群众也把花费在找水、担水、运水上的大量人力、物力用在抓生产、搞建设上,从而在很大程度上解放了生产力。另外,项目实施后将减少灌区内水土流失,能绿化、美化灌区生态环境,改善群众的生活和劳动环境。从经济效益来看,工程实施后可增加和改善灌溉面积,新增、改善排涝面积并带来农作物产量的增加。此外,项目实施后将有效提高项目区植被覆盖率,使区内降雨得到有效拦截、分散、滞缓,可增大土壤涵养水分的能力,提高土地利用率,减少洪旱灾害和水土流失。
 
成果如何保持——建后管理确保良性运行
 
    玉溪烟草公司在项目建设中加强质量、技术的管理,工程移交时确保手续完善,并确保管理制度健全,责、权、利明确,为工程的建后管理创造硬件基础和前提条件。
 
    做好分项管理 玉溪对集中连片、规模较大的工程,由县水利部门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供水管理、设施维护和水费征收,工程所有权属集体,管理权属县水电局;一般供水工程产权属集体,由乡、镇水管站管理;村、组修建的工程,产权属集体,由村组安排专人管理;小型水利工程按照“谁建、谁管、谁有”的原则,将产权、使用权移交给农户。所有工程均要求严格按照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办法,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完善村规民约、落实管理主体和管护措施。
 
    做好水源保护 水源枯竭和水质恶化是造成玉溪市水利工程效益较低的一个重要原因。鉴于以前的经验教训,玉溪市首先明确要保护好山区特别是水源地的森林植被,做好退耕还林和植树造林工作,以保持水土、涵养水源。二是加强法规宣传,强化水政执法,实施取水许可证制度。特别是对到工程水源处取水的行为和在水源地或附近的建设工程,必须报水利主管部门同意,经确认对水源无害时方可批准实行。三是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对每个工程的水源都明确管护单位,落实具体责任人,并建立、健全村规民约,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奖惩措施。
 
    做好技术服务 工程投入运行后,玉溪市还将制订计划,由市、县、乡各级水利部门逐年对管理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巡回检查指导,组织他们互相进行参观学习和经验交流,同时结合典型示范工程,搞好新技术、新经验的推广应用,以提高经济运行管理水平,延长工程使用寿命,充分发挥工程效益。
 
打造烟叶篇
推行标准化项目 炼就优质金叶
 
    玉溪市为烟叶生产的发展缔造了优越的生长环境,为玉溪优质烟叶奠定了坚实的外部基础。同时,玉溪烟草人以质量为中心,狠抓烟叶生产的标准化工作,强化综合标准体系的落实,使生产水平和烟叶质量逐年提高,烟叶生产经营的主导地位得到有效发挥,实现了烟农、企业、政府“三满意”。位于云南省中部的通海县,自1997年项目实施以来,全县累计种植烤烟61万亩,收购烟叶8.39万吨,实现烟农收入7.86亿元,实现烟叶税收1.53亿元。
 
标准化之准备阶段
 
    健全组织 建立健全组织机构,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对标准化工作的组织领导是工作顺利开展的必备前提。玉溪的烤烟生产全面实施标准化工作,既有利于提高烟叶生产水平、烟叶质量、种烟效益,也有利于提高烟叶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还能有效地促进烤烟生产可持续发展。通海县上下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切实加强了对标准化工作的组织领导,专门成立“通海县烤烟综合标准化示范工作领导小组”,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烟草、农业、技术监督、水利、气象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共同负责项目实施的统一领导和组织协调,并成立了由县烟叶部门领导和相关技术人员参加的标准化示范工作措施落实小组,建立责任制,实施全员参与,为烟叶标准化工作的落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强化培训 深入搞好烟农的技术培训工作,是提高烟农整体素质和工作起点的必经之路。在通海县,每村都有2~3名烤烟生产技术员组成烤烟综合标准工作技术小组,以培训、指导烟农全面落实烟叶综合标准,提高烤烟生产水平。1997年以来,通海县以“市优质烟生产技术”为核心,围绕各项科技措施标准及新技术标准要求,采取不同形式、不同规模组织了对科技人员和烟农的培训,平均每年累计培训各类人员1.7万人次,使标准化生产的各项措施得到了较好落实。
 
标准化之开展阶段
 
    追踪管理 为搞好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提高示范区的生产和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市场竞争能力,玉溪切实加强了烤烟标准化管理工作。通海县政府和县烟草公司分别制定了具体的烟叶生产目标责任制实施细则,加强对相关责任人的考核力度,并将烟叶生产过程分为布局规划、育苗、预整地、移栽、田间管理、成熟采摘、科学烘烤及烟叶收购8个环节进行严格的“千分制”考核。2004年,县烟草公司在烟叶生产中建立了种烟农户信息档案并纳入微机管理,烟农使用IC卡交售烟叶。同时还对科技人员实行“科技联产联质承包示范”,以点带面提高科技兴烟到位率,有力促进标准化各项工作的落实。
 
    不断完善在标准化工作的运行中,通海县注重对制约烟叶质量提高的关键技术进行深入研究,不断完善综合标准体系,努力使示范区建设向标准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带动全县烤烟生产标准化水平的提高。一是积极开展科技试验、示范项目的研究工作,进一步深化烟叶生产技术规范。通海县烟草公司对制约烟叶质量提高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先后落实试验研究项目11项,示范推广项目8项,并确保研究项目的落实,同时配备专职的技术人员努力搞好试验资料的收集和试验数据的记录、分析、整理,为完善技术标准积累了丰富的试验示范数据、资料。二是突出重点、加大投入,确保综合标准体系落实到位。通海县努力将生产投入向标准化、规范化生产技术的落实倾斜,尤其向优良品种、大棚育苗、测土平衡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标准化烤房改建及“三段式”烘烤工艺的推广等关键环节和关键技术倾斜。三是切实加强标准化示范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施以来,通海县烟草公司先后对全县辖区内7个烟叶基层站(点)按全省标准化站(点)建设的要求加以建设和规范,并建成工厂化育苗基地7个,改建标准化立式炉烤房5182座、推广卧式半密集型标准化烤房40座。示范区的各项生产技术和管理措施都按照综合标准体系的要求,高起点、高标准地进行落实,烟叶质量、等级结构明显提高,标准化工作真正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标准化之收获阶段
 
    标准化工作实施以来,通海县烟叶质量有了很大提高。通过对标准化示范区烟叶样品(下部叶、中部叶、上部叶)进行化学分析可以看出,各部位烟叶化学成分比较协调。通过实施标准化工程,通海县的烟叶竞争力明显增强,通海县已成为红塔集团的主要烟叶原料基地,同时也与省外烟厂建立了稳固的烟叶供求关系,市场信誉度和知名度进一步得到提高。标准化建设项目实施以来,通海县年均标准化示范面积7.63万亩,交售烟叶1000多万公斤,上等烟比例达40.54%,中等烟比例达14.97%,烟农收入近亿元,实现了烤烟生产向质量效益型发展,烟草企业职工业务技能明显提高。通海县在实施标准化工作过程中,形成了以施用腐熟秸杆、腐熟农家肥等土壤改良的综合模式,建立了以生态控制、生物防治为主的烟草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体系,并初步建立了烟、水、路配套烟田基本建设模式,为合理利用资源提供了新途径,形成了通海县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促进了烤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来源:中国烟草市场摘自烟叶信息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