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烤烟:实施 “三化” 力争 “四满意”

2005-10-16来源:烟草市场

   “凉山不凉”,凉山是一片充满希望的热土。在凉山,烟叶被称之为“农民增收离不得、财政增收少不得、企业增效垮不得”的“三不得”产业,是凉山经济发展不可替代的重要支柱。凉山种烟始自1937年,经历过“三起三落”,直到1974年才引种成功。依靠改革开放的政策和国家烟草专卖制度,凉山烟叶生产得到长足发展。同时随着烟叶产业的新兴,改变了凉山农业的结构模式,改善了420万群众的生活质量,改善了凉山经济与社会发展条件,实现了烟农、政府、工业企业、烟草公司的“四满意”,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夯实烟叶生产基础    坚持不懈抓三化
 
  “服务专业化、管理制度化、种植基地化”是凉山烤烟发展的过程和追求,也是凉山烟叶生产的最大特色。
 
(1)  服务专业化 技术扶持烟农

    烟草是一种独特的植物,它的种植不仅受生态环境影响,还受到技术水平的制约,属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任何一项种植业比烟叶生产更依赖科学技术。凉烟人深知,要想把烟叶产业做大,没有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是不行的。为此,凉山烟草公司领导班子始终坚持走科技兴烟的道路,多管齐下抓“第一生产力”,致力形成烟叶生产专业化格局。

     第一、实现技术措施由“单项突破”向“综合推进”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通过全面推广优质品种、漂浮育苗、平衡施肥和烤房改良四项技术,使优良品种占95%以上,集约化育苗达到100%,其中漂浮育苗面积达到85%。凉山州全部实现了商品化育苗,完成了全州烟区主要植烟土壤测土、相关施肥试验示范、改进专用肥料配方和施肥方法等工作,并规范渠道,保证了用肥质量,全面普及三段式烘烤工艺技术,使烟叶烘烤质量进一步提高。在全面推行四项技术基础上,进一步加大种植布局的调整和轮作力度,规范大田整地,提埂、稳裁标准,建立了“凉山的土壤养分档案”,实施“烟叶沃土工程”,改善生态环境。采取“产销分离”,烟叶调拨销售统一由分公司经营,县(市)公司全面转变职能,将主要精力转移到搞好“双控”工作、种植面积的落实、技术培训、技术指导上来,并组织好烟叶生产和收购,保证烟叶收购等级合格率。

     第二、实现技术队伍由“大兵团作战”向“定点定位服务”过渡,切实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一是充实专业人才队伍。先后从中国科大经济技术学院,河南、西南、四川农大以及西昌农专引进了素质较高、热爱烟草的毕业生,分配到各县、站,保证每个县公司有本科以上的专业人员,基层站点有中专以上的专业对口技术人员,使全州专业人员数达到799名。二是抓好烟技员队伍建设。凉山烟草公司结合实际制订了《烟技员队伍建设管理的有关规定》,公开向社会招聘录用1172名烟技员充实到生产第一线。同时,还强化专业技术培训,保证技术人员队伍的素质。三是抓好烟农队伍建设,视烟农与烟草公司为“利益共同体”,把烟农作为自己的伙伴,保证各项服务水平。

     第三、实施户籍化管理,加强信息跟踪服务。按照烟农的种植面积、生产技术状况和管理水平等对烟农实行ABC三类等级管理:种植面积6亩以上、有一定文化水平、科技意识强、种植技术水平较高的为A类户;种植面积3~6亩以上、有一定的种烟积极性、种植技术水平的为B类户;种植面积3亩以下、新种烟户、技术水平较差的为C类户。在实际工作中确立了“发展A类户,扶持B类户,淘汰C类户”的原则。2004年A类户占17.5%,B类户占74.3%,C类户占7.2%。规划到2009年,A类户达30%,B类户达70%。2005年,凉山烟草公司还明确了对无投入能力、无技术保障、无劳动力的“三无”烟农的烟苗一律进行清理,确保种烟初期的质量。

(2)  管理制度化 健全保障体系

     科学的管理建立在制度化的基础上。为了推进凉山烟叶的可持续发展,凉山州首先深入调研,广泛论证,科学制定了《凉山优质烤烟生产可持续发展规划》。凉山州是国家局提出烟叶可持续发展后最早制定规划的产区,他们遵循“控制总量、提高质量、优化布局、优化结构”的指导思想,实施优化布局,并在实践中逐步实现三个集中:由适宜区向最佳适宜区集中;由零星种植向连片种植集中;由农户分散种植向种植大户、专业户集中。2004年,凉山州根据适宜的生态环境、适宜的社会经济基础和强有力的技术管理三个条件,统筹考虑,坚决砍掉昭觉、布拖、美姑、金阳、喜德、雷波六个次生产区的烤烟种植计划,使凉山烤烟种植区域稳定  在安宁河、雅砻江河和越西河流域的九个县市、204个乡、镇、1078个村。

    其次,凉山州积极引进现代化管理技术和信息技术,健全烤烟生产质量管理体系。利用搭建好的生产技术信息平台,及时为烟农传递生产技术信息;搭建工商烟叶管理的信息平台,充分掌握烤烟资源,确保烤烟良好的购销秩序;完善户籍化管理制度,借鉴户口管理办法,为烟农提供系统的技术指导、物资服务;搭建农业气象平台,建立多普雷达站,制定特大灾害防治预案,做好气象灾害预测,以便烟农采取相应的预防、补救措施,最大可能降低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

     再次,凉山州逐步建立优质烤烟生产标准化体系和技术规程,总结“优质烤烟生产标准化示范县”的经验,规划建立9个科技示范园区、30个示范乡镇,并通过科技示范、典型引路,确保到2009年凉山烟区全面实现优质烤烟标准化生产。

     最后,凉山州实行科学轮作,建立基本烟田保护制度。一是严格规划管理制度,因地制宜地制定基本烟田保护制度,明确保护措施,保护区以乡镇或村、社为单位划区定界,并树碑公示,由县级人民政府发文确认,由土地行政管理部门会同农业、烟草主管部门组织实施。二是严格保护制度,基本烟田实行种烟申报和按合同种植制度,实现以烟为主,妥善处理好粮、林及其他农作物生产的协调发展。三是严格遵守土地流转政策,在强化土地所有权、稳定土地承包权、搞活土地使用权的基础上,通过自愿兑换、土地入股、使用权有偿流转等途径,逐步实现基本烟田流转集中,提高烟叶生产整体效益。
 
(3)  种植基地化 快速接轨市场

    凉山烟叶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但是凉山的经济基础薄弱、抗灾能力差、资金短缺、劳动力素质不高,这些成为产业制约发展的因素。凉烟人清楚地认识到,保持凉山烟叶持续发展必须通过市场化途径整合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为此,他们抓住重点工业企业厂办烟叶基地的机遇,加大产业融合,促进工商互动,发展基地化种植。

    首先,凉烟人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互相支持、共同开发、共同发展,谁投资谁受益、谁建基地谁调烟,保证不受干预”的原则,对厂办基地实行“两个优先”扶持政策:一是优先纳入州科技创新计划;二是优先支持基地烟草农业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以此加快凉山烟叶质量的优质化进程。

    其次,探索基地化运行机制,提高工作效率。在资金投入上,通过与卷烟工业企业共同组建烟叶生产经营公司,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在生产技术管理上,因为卷烟工业企业更加了解市场需求,所以他们对烟叶生产进行“一生管理”,安排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深入基地进行现场指导,积极搞好烟叶育苗、种植、养护、复烤以及“质量前移”等工作,提高烟叶质量;在市场开发上,基地建设使烟叶种植的市场方向更加清晰,烟农、烟叶公司及工业企业的沟通更加便捷,反馈更加及时。

    再次,加强同上海烟草(集团)公司、常德卷烟厂、武烟集团等国内卷烟企业共建基地的力度,同时与英美烟草公司开展合作,建设“国际型”优质烟叶生产基地。2004年在与德昌基地合作的基础上,又成功地在会理县扩大基地种植面积,使得该基地烟叶成熟度好,质量得到英美公司专家认可,共调出烟叶近0.1万吨。

   最后,加强替代进口烟叶基地建设,先后在德昌县建立了“金攀西”基地,在会东县新马乡建立2000亩进口烟叶示范基地,并实施了“三线”带“三片”战略,得到了国家局的肯定。凉山大力实行厂办基地,进一步培育了市场,促进烟叶生产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目前全州烟叶生产基地化达85%以上
 
                                      转变生产方式  目标定位“四满意”
 
 凉烟人把烟叶的可持续发展定格在多方满意的基础上。他们深深懂得,“满意”在烟叶生产中的价值。

土地变黄金 烟农满意

     农民的事业在土地,农民的希望在土地。土地不仅是农民的饭碗,也是烟叶可持续发展最为关键的资源。凉山这块饱经沧桑的土地,在新时期能结出丰收的硕果,是农民最大的期盼。发展烤烟,让凉山农民的期盼变成了现实。2004年,四川省凉山州有20余万人从事烟叶种植,种植面积达42.3万亩,生产烟叶6.5万吨(含出口备货0.875万吨),烟农总收入6.44亿元,比上年净增2.57亿元,增长率高达66%,创历史新高。

    在凉山州,主要的经济优势作物有烤烟、蚕桑、甘蔗、石榴、干果、蔬菜、花卉等,粮食以玉米、水稻为主。种什么?种多少?怎么种?农民心里有盘算,自然是什么赚钱种什么。2004年,粮价持续上涨,玉米价格目前达到1.5元/公斤,烤烟与玉米销售收入比接近2.7:1。价格上的绝对优势是提高农民种烟积极性的最大保证。2004年,凉山州切实保护烟农利益,使烟农收入较去年增长29个百分点。当年种烟农户人均收入4560元,约占烟农家庭收入51.8%。

    烟农满意还表现在烟草公司的服务上。最近,凉山州在发展中进一步形成和完善了组织服务、技术服务和后勤服务三大体系。特别是近年来,凉山烟草公司采取了一系列扶植措施:按60~100元/担的标准对烟农进行资金扶植,提高科学种植水平;积极争取工业“反哺”农业政策,在向烟厂提供优质原料的同时,由烟厂在调拨烟叶中每担拿出50~80元,扶持优质烤烟生产基地建设。

    凉山州加快烟叶生产组织方式转变,结合烤烟生产特点和经营实际,进一步完善“公司+基地+农户”、“支部+协会”、“公司+基地+协会+农户”、“公司+协会+农户”等发展模式,坚决执行“合同种植,订单收购”,形成了稳定的烟叶购销关系。同时烟叶公司还建立了全州优质烤烟储备调节机制,对因为烤烟生产丰收而超出生产计划的烟叶,州、县政府拿出钱来进行收购储备,超出计划收购的烟叶抵消县市下年烤烟生产计划,有效避免了市场风险给烟农造成的经济损失。

    在凉山,种植烟叶让烟农吃了“定心丸”。从技术指导、政策扶持、价格保护到市场销售实行全程保障,所以烟农满意度高。四川省委书记张学忠到凉山调查,当得知2004年烟农收入比上年净增2亿元时,他高兴地说:“好!好!种植烟叶就是要让农民得到实惠。”

    资源变财源 政府满意

    2004年,整个凉山州财政收入11.49亿元,全州农民人均收入达2156元。地方财政来自烤烟税收部分超过1.3亿元,年新增税收达5000万元。目前凉山烤烟生产增加值占全州第一产业增加值的15%左右。

    烤烟成为凉山经济的支柱产业,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尤其是“九五”、“十五”期间,四川省委、省政府和凉山州委、州政府抓住机遇,确定了把凉山建成百万担以上的全国优质烤烟生产基地的目标,建立健全州县乡三级党政一把手为责任人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制,为凉山“两烟”发展营造了一个宽松有利的环境。

    发展烤烟,使政府从组织主体上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收益。首先是立足资源优势,探索出脱贫致富的产业化发展之路。由于现行一家一户的生产方式,因此山区农民居住分散、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烟农的生产盲目性大,所承担的市场风险也大。如何组织和引导广大分散的烟农有序地进入市场、减小风险,根本出路是走产业化发展之路。通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凉山形成了政府协调推动“公司+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该产业化模式是由地方政府协助烟草分公司以产品质量优势和价格优势参与市场竞争,积极开拓市场,与州内外有实力的厂家签订定单,烟草分公司再据定单与烟农签订种植合同,以契约形式与烟农形成较为紧密的生产同盟,产后由公司统一收购,复烤加工后通过专卖渠道调拨给各个烟厂。为保护烟农的根本利益,凉山州“两烟”领导小组根据当年国家出台的收购调拨价格和生产实际情况与烟草分公司共同协商,定出当年烟叶收购的最低指导价,确保三者利益都得到保障,促进了“两烟”产业稳步健康发展。

    其次,劳动就业压力减轻,社会稳定,农民购买力增强,激活了农村市场。随着凉山烟叶产业的发展,形成了20余万人的种植大军,在收购、运输、复烤、营销环节新增就业岗位近2万个,并推动了各产区商业流的形成。如在会理的鑫月超市、自谋超市每天营业额较往年同期增长30%;万达和黔江摩托商场,一天售出98辆摩托车,其中彝族烟农就购买了70辆;宁南家电商场一天售出89辆摩托,彝族烟农就购买了32台……烤烟产业的兴旺,带动了凉山的经济发展,做到了“一业兴、百业兴”。

    再次,科学化种植、产业化发展、市场化推进。种烟使凉山州各级干部和广大烟农经历了市场观念的洗礼,提高了干部和群众的商品意识、竞争意识和质量意识。同时烤烟属于技术密集型作物,是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优势项目,农民在生产实践中不断提高科技种植水平,并应用于其他作物的生产,从而提高了农业总体水平。他们利用烤烟生产积累的资金投入到农业综合开发及兴修水利、改善生活条件、减少水土流失、培肥地力,改善了农业的生产和基础条件。

    最后,凉山烟叶的发展不仅促进了农业进步,还通过资金的积累,加快了全州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全州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475公里,17个县市及大部分农村乡镇实现光纤通信,电话普及率达到15.8%,有效提高了农村的信息化进程。发展烤烟还进一步促进了凉山州文化、教育、卫生、体育、广播电视等各项事业的长足进步。

中间中坚烟草公司满意

    烤烟生产经营的主体是多元化的。从产业链的走向看,起点是烟农,是种植主体;终端是工厂,是市场主体;中间有政府和烟叶公司。从职能作用看,政府是组织协调主体,承担着社会责任,烟草公司则是真正意义上的经营主体。

    上个世纪末,凉山烟草分公司背负了1997年烟叶巨额亏损的包袱,可以说是举步维艰。生存与发展的选择摆在了分公司决策者的面前。何去何从?凉烟人坚定地选择了做好烤烟文章的道路,确定了“凉山特色+品牌意识,凉山特色+质量效益,凉山特色+外向型经济”的发展目标,狠抓领导措施、组织措施、技术措施三到位,使凉山烟叶逐步实现由数量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市场信誉稳步提升,生产规模逐步扩大。2000年,全州烟草行业实现税利5886万元,利润1808万元;2001年实现税利11840万元,利润7661万元;2002年实现税利24217万元,利润15921万元;2003年实现税利30372万元,利润25444万元。凉山烟草行业位居四川省烟草分公司系统经济效益第二位,凉山商业企业第一位。通过三年的努力,2003年底,全州消化了1997年烟叶的巨额亏损和2001年商业企业清产核资的潜亏挂账,同时还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率达到174.71%。

    凉山烟草公司深知,要想既保证工业企业的发展,又保障农民的收益,还要提高当地的财政收入必须先做强自己。因此,凉烟人找准定位:不只是烟农与工业企业的“中间”转换站,而要成为他们的“中坚”力量。凉山州烟草公司充分调动基层职工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各项生产技术措施的落实,把重点锁定在生产管理机制上,更加注重全过程管理,创建了以工业管理的理念抓烟叶生产的模式。2004年,按照ISO9000质量管理系列标准和GAP优质农产品生产管理的要求,建立了一个注重烟叶生产购销全过程、实用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从而提高凉山烟叶生产经营工作的程序化、标准化、规范化水平。

    在凉山烟草公司的努力下,凉山烟叶的品质得到了各方面的肯定,目前烟草公司已同国内30余家烟厂建立了稳定的购销关系。2004年,烤烟生产总量130余万担,并全部销出。其中,80%以上的烤烟调入全国36家重点卷烟企业中的19家烟草企业,并有2万担烤烟进入国际市场。

    客体变主体 工业企业满意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烟草专卖局着眼行业的长远发展,致力于提高全行业的总体竞争实力,提出“深化改革、推动重组、走向联合、共同发展”的基本方针,不断推进大企业、大市场、大品牌的发展进程。并通过实行工商分开,加快了工业企业市场化的步伐,加之品牌扩张战略的实施,使卷烟工业更加注重建立新型工商关系,更加迫切地拓展原料空间,满足结构调整和市场需求。

    对于卷烟工业企业来说,烟叶是生产的源头,是生产的“第一车间”。好的烟叶不仅可以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加大产品的附加值,同时也是整个企业品牌建设的基石。凉山烟区的生态条件俱佳,烤烟原料具备“清香型”风格特征,得到了卷烟工业企业的认同。通过多年的发展,凉山优质烤烟原料已进入21个名优卷烟品牌主配方,形成了较好的市场基础。这为工业企业提供了选择,也为自己谋得了双赢的机会。

    上海烟草(集团)公司是我国卷烟工业中心优势企业,他们的成功不仅在于管理创新,而且在于高度重视原料基础。早在1995年10月,上海烟草(集团)公司便在寻找烟叶“储备库”,并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签订协议,该州南宁县被列为上海优质烟叶基地。

    2005年1月11日,上海烟草(集团)公司召开烟叶基地工作会议,对凉山烟叶做出了这样的评价:一是凉山烟草分公司基地建设观念超前。不仅通过用工业理念和工业化的手段抓好烟叶生产,使烟叶发生质的变化,而且烟叶调拨也满足了集团使用需求。二是凉山烟草基地和上海集团一起参与了国家烟草局“部分替代进口烟叶生产示范”,烟叶生产技术到位率得到极大的提高,烟叶质量大幅提升。以会东示范点为例,上等烟比例提高很大,而且正逐步建立以烟为主的耕作制。三是凉山预检制真正发挥了作用。同时,还定期召开烟叶收购分析会,促进了烟叶收购工作的平稳开展。四是建立了烟叶质量回访制度,到各卷烟厂听取意见和建议。五是为了促进烟叶质量进一步提高,不仅对烟叶组织方式进行了完善,还建立了五个烟叶仓储管理中心,确保了烟叶的等级合格率和烟叶的等级纯度。

    凉山烟草的国际化步伐也在加快,德昌县英美基地试验示范为凉山州开发国际性烟叶生产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面对烟草农业创新和发展的新形势,提高科技含量,生产国内国际需求的烟叶显得越来越迫切。德昌县2003年建设300亩英美试验基地,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以严密的技术措施、严谨的管理方法,在抓成熟度、改善烟叶品质、提高烟叶质量上起到了示范作用,同样博得了国外烟草公司的称赞。

    满意是一种基于社会标准的评价,满意是一种发自人心灵的自觉认同。在满意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凉烟人的执着追求,无私奉献,真诚服务和艰辛劳作;我们看到的是凉烟人的不屈不挠、锐意创新、志存高远、勇攀高峰的精神力量。在“十一五”到来之际,凉烟人更加务实地实施新的奋斗目标:始终把烟农利益、烟农增收放在烟叶工作的首位,加大对烟农的扶持力度;坚持规范,坚持改革,正确处理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人为本,依靠科技,提高科研人员素质,加强烟技员队伍建设;继续贯彻用抓工业的理念抓烟叶生产,建立一个注重烟叶生产购销全过程、实用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围绕大品牌、大企业做文章;工商携手,共建凉山优质烟叶基地;把提高质量始终作为凉山烤烟服务于大集团、大品牌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此保证凉山烟叶在质量效益统一的前提下走向持续稳定发展。
 
来源: 中国烟草市场摘自烟叶专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