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樊烟叶发展:管理与创新并重

2005-10-13来源:烟草市场作者:李然 周如群 王宝山
    襄樊有着悠久的种烟历史,烤烟种植始于1913年,距英美烟草公司在襄樊老河口市建立美烟种子试验站,已有近百年。如今,襄樊烟草人抓住机遇,坚持管理与创新并重,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烤烟生产已经发展成为惠及全市5个县(市、区)、22个乡镇、490多个村、22000多户、近10万烟农的地方优势产业。

                                  先锋:烤烟科研所

科技领先化促烟叶优质化

     制约烟叶生产发展的主要技术问题及后备技术人员不足等问题怎样才能迅速解决?烟叶生产品牌工程建设如何才能大步前进?襄樊烟叶生产如何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对以上问题的不断探索中,襄樊烟草人认识到:科技才是烟叶发展的永续动力。只有实现科技的领先化,才会有烟叶的优质化;只有实现烟叶的优质化, 才会有发展的长远化。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襄樊烤烟科研所应运而生。

定位:鄂北试验站是方向

     襄樊是湖北省第二大烤烟产区,过去几年在引进、消化、推广烟叶生产新技术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是,对新技术的研发力度无论是从广度还是深度上,以及紧密结合本市烟叶生产实际方面都还做得不够。另外,湖北省烟草公司烟草研究所过去一直以白肋烟为主,试验结果的示范应用范围主要局限于恩施州。因恩施州的土壤、气候等生态条件与襄樊差异较大,在其区域内的有关研究成果不一定完全适合襄樊地区。为此,不管是从有利于襄樊烟叶生产的自身发展方面,还是从完善湖北省烟草公司烟草研究所试验站合理布局的战略高度来说,成立烤烟科研所都是非常必要的。因此,科研所应朝着湖北省烟草公司烟草研究所鄂北试验站(或湖北省烟草公司烟草研究所襄樊试验站)的方向发展。

规划:切合实际 创新高效

    从长远考虑,科研所的研究项目应遵循这样一个基本原则,即切合实际、创新高效。在科研项目的选题上应突出4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烤烟优良品种的选育。二是以营养为核心的综合配套栽培技术的研究。三是烤烟调制技术及其配套设备的研究。四是烤烟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

    在这样的原则指导下,2005年试验项目分为3部分:第一部分是以品种为中心的各项试验,重点解决平原后备品种资源及密集型和优质填充型烟叶的配套种植技术。第二部分是密集型烤房项目,定型建造规格和技术,完善密集型烤房烘烤工艺,开展密集型烤房节电技术研究及散叶烤房烘烤工艺研究等。第三部分是麦后烟+秸秆覆盖+免耕栽培综合配套技术,探索平原烟粮比价偏低、种烟投入多、收入偏低等问题的解决办法以及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组织:分层管理 按劳分配

    根据科研所的功能要求,人员的管理培训大体可分为3个层次:首先是新进人员的管理和培训。以劳动实践为基础,以考试培训为手段,通过生产劳动、实践讨论、培训考试、演讲比赛等多种形式,对新进人员的敬业精神、工作态度、潜在资质进行全方位的考察,为企业挑选出一批优秀的技术人员;其次是科研所管理人员的管理与考核。在这一层次中,实行项目分工负责制,拿出年工资的40%与科研所每个人负责项目的进度、质量、有关试验数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最终完成情况等挂钩,实行百分量化考核;再次是对各烟叶经理部派送学员的管理。市公司每年从各烟叶经理部挑选出3~5名思想素质过硬、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年轻人进行轮训,参加各项生产实践活动及有关理论技术培训。对这部分人员和新进人员一起进行考核,建立个人管理档案,将其效益工资与考核情况挂钩。

效果:辐射一方 带动一片

    科研所建立以来,紧紧依托省烟草所、省农科院、河南农大、郑州烟草研究院、青州烟草研究所等单位的科研人员,紧密结合全市烟叶生产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一些科研项目,着力解决制约全市烟叶生产发展的主要技术难题。此外,对全市现有的生产技术力量进行充实和提高,逐步解决全市烟叶生产技术队伍年龄结构偏大、文化结构偏低、后备技术骨干严重不足的问题,把科研所逐步发展成为在襄樊市乃至全省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烤烟生产技术培训基地。尤其是通过科研所的试验田,真正起到辐射一方、带动一片的作用。

                                       中轴:户籍化管理模式

管理精细化促生产标准化

    2003年以来,襄樊市保康、南漳两县结合本地实际,逐步完善了烟农管理、生产过程管理、质量控制、信息化、职工素质、绩效考核、激励机制等方面的相关制度,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户籍化管理模式。今年,该市公司继续将户籍化管理作为烟叶生产管理的突破口和着力点,依托软件公司开发了户籍化管理软件,在32个烟站进行推广,推动了全市烟叶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

举措:从制订标准到抓落实环环相扣

    制订标准 本着“工作管理与技术管理相结合、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的原则,结合本地实际,在专业标准(行业标准)的基础上,制订了《烟叶生产技术管理标准》、《烟叶生产技术管理考核评分标准》、《烟农ABC分类标准》、《技术服务考核标准》、《烟农IC卡管理办法》等系列配套标准,把烟叶生产纳入程序化、标准化、规范化的轨道,确保技术服务有标准、现场检查有依据、考核评分有尺度。

    建立档案 一是烟农档案。种烟农户一户一档,内容包括烟农的基本情况、烟用物资供应及生产扶持情况、烟叶种植情况、产量和售烟情况。二是村级档案。包括土壤状况、水利设施条件、种植品种、烟田布局等。三是职工考核档案。四是技术员工作日志。五是烟站综合档案。包括烟农情况汇总表、职工考核汇总表、考勤表、年度和月工作计划以及学习培训计划。六是烟农组织档案。包括烟叶生产协会和烟农互助组情况。七是以烟站为单位,统一绘制辖区内烟农分布平面图、生产服务路线图、户籍化管理情况汇总表及工作提示等。

    户籍划分 按照种植面积、生产技术状况和管理水平,把烟农分为A、B、C三类,并确定了发展A类、扶持B类、逐步淘汰C类的工作思路。常年种植6亩以上的烟农为A类,此类烟农的种烟积极性较高,科技意识或种烟水平较高。把A类烟农作为烟叶生产基本队伍,在资金、技术、服务等方面予以倾斜,确保这支队伍的稳定。种植3~6亩的烟农为B类,此类烟农有较高的种烟积极性,种植水平一般,但生产潜力很大,是重点帮扶对象。种植3亩以下的烟农为C类,此类烟农技术水平较差,或其他种烟条件不完备。对C类烟农,通过2~3年的生产管理,从中择优挑选一批纳入基本烟农队伍,淘汰一批确实无种植条件的烟农。

    户籍化管理 对烟农实行种植收购合同与IC卡双重管理。签订合同后的烟农一户一卡,将烟农的详细信息及规定交售量输入IC卡,烟农需持卡领取生产资料和扶持物资等,并持卡交售烟叶和进行结算。

    分线定员 烟站站长根据技术力量、植烟村数和烟农户数、种植面积、管理水平等,合理进行分线划片,落实到技术员,并制订考核管理制度和办法。实行“六定”(定人、定户、定路线、定服务内容、定收购任务、定中上等烟比例),进而细化、量化烟叶生产户籍化管理。技术员每月对所包烟农上门服务次数不少于3次,根据种植面积、月份考核结果及年终指标完成情况,兑现月工资和年度奖金。今年还在保康店垭、南漳李庙进行试点,每条服务线路都配备了POS机,技术员将服务内容和技术到位情况输入POS机,上传到烟站电脑中进行考核。

    考核落实 户籍化管理将市公司定期的环节检查与市县两级公司不定期的生产收购检查结合起来,实行市公司对县公司考核、县公司对烟站考核、烟站对职工(包括烟技员、会计、出纳等人员)考核的逐级考核机制。考核内容主要有:一是技术服务入户率。重点考核入户指导的次数。二是烟农满意率。由烟农按满意、较满意、一般、不满意几个档次进行评判,以此计算出满意率。三是技术措施到位率。即技术措施达到标准的数量占总数量的百分比。四是面积、产量、中上等烟比例等经济指标的完成率。五是烟叶质量合格率,包括等级质量合格率。

效果:从烟草部门到烟农层层获益

    在烟叶生产过程中,通过实施户籍化管理,不仅增进了烟草部门与广大烟农的感情,缩短了与烟农的距离,形成了企农之间的良性互动,而且使广大烟农的收入明显增加,种烟积极性提高,烟叶生产总体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户籍化管理的中心思想就是服务烟农。通过户籍化管理,一是广大烟技员转变了观念。烟技员牢固树立了“烟农是我们的衣食父母”的思想观念,明白了“烟农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的内在含义。二是强化了服务措施,即责任到人、服务入户、量化考核,为烟农提供规范化、个性化的服务。通过对烟技员进行定期考核,最终达到服务态度转变、服务质量提高、总体生产水平提升、广大烟农满意的目的。

    户籍化管理还规范了内部管理。考核的准确到位是保证户籍化管理真正落到实处的关键,该市公司采取逐级考核、层层监控、环环相扣的监督与考核机制,强化考核内容(各项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规范化、时效性及入户到位率等),严格考核方式:市公司每月对每个县随机抽查2~3个站(点),县经理部每月抽查2/3以上的站(点),每个站(点)每次抽查10%以上的职工,对每个职工抽查10户以上的烟农,烟站每月考核全体烟技员,对烟技员的辖区每次抽查10户烟农。市公司和县经理部重点考核各烟站抽查结果的真实性、公正性,对考核过程中不负责任者和弄虚作假者进行严厉的经济处罚,对诚信真实、工作出色者进行奖励,达到奖优罚劣、奖勤罚懒的目的,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

                                        后劲:烟叶生产协会

服务人性化促发展长远化

     几年前,襄樊烟叶生产一直停留在依靠政府行政手段抓面积、注重形式抓服务、确保利益搞收购的状态,烟农被动完成任务,并没有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去年以来,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寻找更有效的生产组织管理形式,探索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道路,成为襄烟人苦苦思考的问题。

初战告捷:互助组小试牛刀

    2003年,襄烟人发现,虽然遭遇自然灾害,但是仍有不少烟农取得了较好的收益。据统计,其中一个县亩均收入1300元以上的烟农仍有近200户,最高的亩均收入达1680余元。通过对他们的走访,了解到这些村中都有一些文化素质相对较高的“明白人”。

    要实现烟叶质量的突破,现行的生产组织形式已远远不能适应这个需求,因此他们首先在面积落实中试推行了大户带小户的组织模式,此后,又在南漳县烟叶经理部的扶贫村——板桥镇双龙寺村组织开展技术互助活动。2004年2月,又组织成立了村级烟叶生产协会,凡以劳动力或土地入会的农户均可享受多种会员优惠待遇。通过成立协会这种方式,在半个月的时间内使该村的烟叶种植面积由近600亩增加到984亩。

摸索前进:生产协会日趋完善

    去年5月,在全省烟叶生产工作会议上,湖北省烟草公司正式提出了创建烟叶生产协会、促进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借这次会议的东风,襄樊在规范推广上下功夫,形成了“以县级协会为轴心,村级协会为支撑,技术互助组为网络”的生产组织管理形式。一是成立了县级烟叶生产协会,制订了章程和对基层协会的管理办法。二是在6个重点乡镇和其他乡镇的重点村成立基层协会249个,占种烟行政村总数的71%。三是在成立协会的区域,成立技术互助组622个,推选综合素质、生产技术水平较高的烟农担任互助组组长,并组织该片区的烟农开展互学、互帮、互助活动,共同提高整体生产水平。

任重道远:三大转变促质量突破

    烟叶生产协会从创建到成熟发展已有近两年的时间,与以往组织形式截然不同的“三大转变”使得烟叶生产更加人性化,更能将烟农团结在一起,从而更快地实现烟叶质量的突破。

    转变一:人际关系的转变。以前,在落实面积和生产措施上,干部始终是一副居高临下的姿态,烟农难以接受。成立基层协会以后,虽然目前的大部分协会领导还是干部兼任,但他们的工作方法已发生了转变。技术互助组组长在干部与烟农之间又起到了桥梁作用,让广大烟农感到亲切。如南漳县长坪镇的陡山村二组,前几年仅有八九户农民种烟,且每年的收益都比较好,但该组不通公路,农民运肥料、卖烟叶都要靠肩挑背驮,好多农户嫌麻烦不愿种烟。

    自从去年3月成立互助组后,大家推举老干部严文波担任互助组组长,他把烟农希望通公路的心声反映给村烟叶生产协会,村协会干部找群众座谈后,迅速争取镇政府和县烟叶经理部的支持,共同出资,动员农民入协会出力修路。很快,公路贯通了。烟农们看到了希望,该组当年烟农总数上升到23户,面积达196亩,2005年烟农达到28户,面积达247亩。

    转变二:传播技术方式的转变。没成立烟叶生产协会和互助组时,烟叶生产的技术指导完全依靠技术员走村串户,由于山区分散的居住情况和零星分散种植,烟技员的指导不能及时到位。成立协会以后,烟技员可以集中精力培训、指导协会骨干和互助组组长,还可以腾出精力钻研技术,使技术服务更具体化,更切合生产实际。

    转变三:生产氛围的转变。协会成立以后,协会组织活动频繁了,关心烟叶生产的人多了。互助组通过互学、互帮、互助活动,使烟农之间逐步形成了一种比、学、赶、帮、超的氛围和团结互助的良好风尚。李庙镇香石村地处边远、资源缺乏,近几年烟叶生产一直处于下滑的态势。2003年全村仅种植了206亩烟叶,年均收入亩均不足400元。去年,该镇和烟站联合在此成立协会和互助组。在面积难落实的情况下,先成立协会,再由协会选拔互助组组长,通过互助组组长在乡亲中的影响力落实种烟面积,并采取多种办法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最终使该村今年的种烟面积达到了531亩,同比增长了157%。
 
来源:中国烟草市场摘自东方烟草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