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烟叶:求新求变求发展

2005-10-10来源:烟草市场作者:王旭辉

      湖南永州是全国烟叶主产区之一,2004年,全市烟叶总产量达到2.1万吨。近几年,通过市委、市政府及烟草部门的不懈努力,永州烟叶实现了恢复性增长。目前,把永州的烤烟生产做大做强,实现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不仅是永州烟草部门发展的需要,也是振兴永州经济的需要。

变思想     求发展

     任何一项工作都是在明确的思想指导下开展的,永州烟叶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我们科学制定了发展目标。永州烟草公司在反复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地制定了永州市烟叶发展的近、中、远期目标,并紧紧围绕这一目标来开展工作,以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同时,光有目标还不够。为了不让规划成为一纸空文,我们必须转变思想观念:一要转变那种依靠国家专卖政策就能衣食无忧的观念。要有一种责任感、紧迫感、危机感,力争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二要摒弃仅靠拼面积的数量效益型观念,转变成质量效益型观念。我们应该集中精力抓科学种烟,提高烟叶质量,生产出能满足卷烟工业企业特殊需求的烟叶,进而在竞争中站稳脚跟,实现永州市烤烟生产的优质高效和健康发展。

求创新      促发展

      生产组织形式的创新 培养种烟大户,实行集约化生产,提高烟叶生产的整体水平,发挥规模效益是我们工作的着重点。现行的烟叶生产组织形式大多是政府引导督促和烟农自发生产相结合的方式,烟草公司对政府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对生产规模控制力不强。如果烟叶特产税被取消,政府介入力度必然减少,我们将处于孤军作战的境地。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烟叶生产,达到以我为主、由我调控、归我管理的理想状况,以保持烟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去年,烟草公司以江永县桃川镇社头村为试点,迈出了探索烟叶生产组织形式的第一步。我们的做法是:以利益为纽带,培养一批生产能力在8亩以上并甘于“以此为生,精于此道”的烟农为职业烟农,增加双方的感情和信任,把他们当作烟草公司的准员工来对待,达到按公司意图稳定规模或控制规模的目的。

      生产技术的创新 我们要注重成果的转化,加大技术推广力度。烟农种烟积极性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烤烟生产程序繁杂、技术难、用工多、成本高,而烟农种烟积极性的高低,又决定着烟叶产业的兴衰。因此,我们必须加强生产技术的改革和创新,加大技术推广力度。近几年来,我们在机械整地起垄、工厂化育亩、平衡施肥、化学抑芽和烘烤技术改进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这些技术的应用降低了烟农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水平,增加了烟农收入,使烟农种烟积极性得到恢复。今后,我们还需与时俱进,不断探索新方法。

      建立烟田保护制度 烟田保护制度的建立可以最大限度地将用地和养地结合起来。可持续发展实际上就是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我们一定要注重对土地的养护。当前养地的主要手段主要有轮作休耕、深耕松土、秸秆还田。基本烟田应选择自然资源条件适宜区域,充分考虑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对烟叶生产的影响,处理好烟叶与其他作物争地的矛盾,确保基本烟田不被挤占。同时,加大烟水、烟路配套工程的建设,增强基本烟田抗旱、排洪和抗侵蚀能力。

      建立风险保障制度 烟叶是一项高风险产业,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很大。烟农一年受灾三年损,对种烟难免产生恐惧心理。所以,要保持烟叶生产稳定发展,建立健全烟叶风险保障机制十分必要。目前永州市与政府、卷烟厂共同建立了风险保障基金,现积累资金近1120万元。在2003年和2004年遭遇重大自然灾害的烟农都获得了风险保障基金的适当补偿,不但减少了烟农种烟的后顾之忧,也增强了烟农种烟的信心和积极性。

人为本     稳发展

      永州烟叶要做大做强,人才队伍建设是关键。结合实际,我们在人力资源建设上将着力于以下工作:一是在深化改革、制度创新上,注重建立和完善考试录用、岗位交流、人才招聘、公开选拔、职称考评、教育培训、工资管理、奖励惩戒等方面的制度。二是营造“公正、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制度,拓展用人渠道,坚持培养与使用、配置与管理相结合,促进人才的有序流动,逐步调整人才结构、布局和梯次配备,发挥人才潜能,使各类人才扬长避短,各尽其能。三是实行干部任用竞争上岗,建立优胜劣汰、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双向选择、合理流动的用人机制,确立任职资格,规范岗位设置,加大聘用力度。通过按需设岗、竞争上岗、按岗聘用,形成上岗靠竞争、晋升靠业绩的聘用机制。

      人兴业旺,提高整个烟草队伍整体素质是实现烟叶生产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只要我们始终坚持和实践以人为本的理念,不断加强管理者、技术员和烟农队伍建设,永州烟叶可持续发展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广。

来源:中国烟草市场摘自东方烟草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