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好烟区基本建设 建立以烟为主耕作制度

2005-10-07来源:烟草市场作者: 刘国顺

     解决好“烟草三农”问题,核心内容应该是烟叶,而与烟叶生产关系最密切的是生产者和土地资源。要使烟叶生产维持正常的运转,且能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使烟叶质量和整体生产水平得到提升,首先必须搞好烟区的基本建设,使技术和管理制度化,这样才能使烟叶生产逐步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以市场为导向 烟叶质量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 

     具备香气质好、香气量足、劲头适中、无杂气、刺激性小、燃烧性好、可用性高等特点的烟叶,其外观成熟度好,结构疏松,以橘黄、浅橘黄为主,叶片厚薄适中,叶面与叶背颜色差异较小、叶尖与叶基部的色调基本一致。近年来,通过技术创新和“国际型优质烟开发”、“部分替代进口烟叶开发”等项目的研发,烟叶质量得到了大幅度提高,部分基地的烟叶质量与国际市场的优质烟叶已经非常接近。但是烟叶质量的整体水平还不高,仍不能满足提高国内卷烟质量和扩大出口的需要,具体表现为烟叶的香气风格不突出、香气量不足、香气浓度低、成熟度不够、缺乏光泽和弹性、上部烟叶可用性差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高档卷烟的研发,对保持较高香气质量、降低焦油含量的影响较大,进而影响到国产卷烟的市场竞争力。

     市场需要多风格、多样化的烟叶原料。实践证明,只有饱和的产品,没有饱和的市场。而一个地区绝对生产不了市场需要的所有烟叶原料,历史的物竞天择和人们的选育传播,使烟叶在各地特有的自然环境中形成了适应性极强的生物系统和群落,形成了每个地区独具特色的烟叶资源。要使各具特色的烟叶适应市场需求,必须根据市场需求来发展,保持中式卷烟的特有风格。

保护基本烟田
实现土壤生态安全
 
     基本烟田是指能够完成国家烟叶种植计划、烟叶质量满足卷烟工业企业要求、推行2~4年轮作方式的烟田。
 
     保护基本烟田就是保护烟叶质量。烟叶的成熟度是在烟田形成并通过烘烤体现出来,奠定烟叶生长发育的营养基础是主要的,配合采收时间的恰到好处,成熟度就形成了。烟叶在田间的耐熟性是烘烤后烟叶成熟度的基础,而田间耐熟性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很大。土壤的腐殖质含量是调节水、肥、气、热状况的枢纽,是矿质营养元素均衡供应给烟株的载体,加上适宜的光照和温度条件,烟叶的田间耐熟性就高。
 
     我国烟叶香气量不足的主要原因是整个大农业生态环境改变造成的:提高复种指数,掠夺性使用土地;小型农机具代替了耕牛,牲畜粪肥减少了;作物秸秆大多就地焚烧,宝贵的有机质资源流失且污染环境。这种掠夺性使用使土壤生物活性降低,生产潜力悄悄地衰竭退化。科学家把这个过程称为“土壤生命衰竭”,或者称为“地力衰退”、“土壤贫瘠化”。
 
     贫瘠化的土壤里难以生长出优质烟叶。农事活动中使用机械、作物种植中施用化肥,是社会进步的象征,但是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要保证农产品质量,走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的道路,保持农业持续发展。
 
      笔者分析了国外先期的所谓现代农业技术给农产品带来的质量下降问题,结合近期的研究成果,于2003年2月国家烟草专卖局在厦门召开的烟叶生产技术研讨会上,提出“把烟草融入大农业,建立以烟为主耕作制度”的观点,主张改良基本烟田的大农业生产环境,以实现烟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在国家烟草专卖局领导和烟叶主产区的重视下,近年来,种植绿肥、秸秆还田、非烟季施用农家肥料等技术措施得到广泛普及,产生了全面提高烟叶质量的效果。除此之外,保护土壤和水源质量、逐步净化烟田、彻底消除禁用农药等,也是保护基本烟田的重要措施。
 
配备烟叶生产配套设施 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
 
      道路通,百业兴。湖南省浏阳市鸭头村的土地,2002年以前属于不规则的、无续嵌合型的传统地貌,机械无法进入烟田进行农事操作,烟田灌溉不便、排水不畅,烟株“高温逼熟”现象比较普遍,烟叶质量提高缓慢。2002年年初,在政府、烟草公司和烟农的共同努力下,他们硬化了道路,修建了排水渠,配备了喷灌设施,从而消除了烟叶“高温逼熟”现象,拓宽了上部叶,缩小了部位间烟叶质量的差异,使烟叶整体质量达到了进口烟叶水平。
 
      在“部分替代进口烟叶开发”、“优质烟叶科技示范基地建设”等项目的带动下,烟路、烟水设施建设受到了各级政府和职能单位的重视,并在烟叶主产区蓬勃兴起。云南省罗平、陆良、弥勒、宾川等县,四川省会理、冕宁、德昌、米易等县,河南省方城、镇平、内乡、郏县、确山、宜阳、卢氏等县的烟路、烟水建设都已初具规模。
 
    在烟田基本建设奠定基础以后,烟叶生产现代化就成为烟区建设的主题。从目前世界农业发展的大趋势和社会环境来看,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应具备生产过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科学化、增长方式集约化、生产组织社会化、生产绩效高优化和劳动者智能化的基本特征。机械化是减轻劳动强度的基本手段,技术科学化是提高烟叶生产科技含量的核心,集约化是提高资源承载能力的骨架。
 
     烟叶生产具有自然经济优势,烟叶生产要想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必须以优良品质和持续丰裕的供应取胜。现代化的生产应该是社会化大生产,排斥生产的小而全和封闭型经营状态,青睐按专业化分工组织生产,走开放式经营的道路。生产的专业化、生产组织的合理化、流通范畴的国际化,构成了社会化大生产的“三要素”,这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生产绩效优化是实实在在的指标考核体系,比如亩产量、上等烟率、劳动生产率、企业利润等,应在提高绩效上下工夫。
 
提高烟农素质和收益 稳定烟叶生产队伍
 
     烟农知识化是烟叶生产现代化的关键,烟叶进入市场前后的任何一个环节都需要烟农具备文化素质。烟叶生产是投入多、技术性强、劳动密集型产业,简化栽培技术、减少烟田用工、减轻烟农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技术含量是烟叶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课题。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把大批的农业劳动力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降低烟叶生产的机会成本,推动整个烟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是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而商品化供苗、专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智能化操作等,均需要知识化的烟农。
 
     津巴布韦的烟草培训学院就进行短、中、长期的烟草生产技术有证培训。培训班大致可分为4类:一是针对商业农场主及业务经理的培训,时间为1~2天,以形势培训和技术研讨为主题。二是对商业农场工头进行培训,一年进行数次,定期举行,每期5天,针对烟叶生产管理的不同阶段每期讲一个主题。三是培训年轻的烟草生产技术人员,时间为一年,培训人员来自国内外。四是进行为期两年的培训,以烟草种植为主,并涉及其他农作物的生产技术培训。培训学院成立以来,培训了成千上万的学员,对津巴布韦烟草生产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由于拥有多年的种烟历史,津巴布韦烟农的种烟基本技能和分级技能较高,而且拥有一批管理能力较强的管理经理。
 
     烟草行业要与非农产业争夺有知识的农民,就要满足烟农种烟的收入期望值。烟农收入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亩产值,二是日工值。我国大多产区烟农的期望值并不高,烟叶直接经济效益高于两季粮食的总产值,加上我们的服务到位,烟农队伍就能稳定。
 
      随着市场经济观念不断深入人心,日工值越来越受到烟农重视。对部分烟区的调查表明,全国平均每亩烟田投工约40个工日,每个工值约为30元。在烟区给种烟大户打工的日工值已经增长到20~30元,烟农直接种烟的日工期望值也在提高。我国烟叶生产在现行的生产体制下,由于农村经济、农民文化素质、农业生产资料和生产手段多因素的限制,仍属传统的农业生产范畴。烟叶生产环节多,投工量大,许多先进的科学技术普及速度慢,极大地限制了生产水平的提高,致使烟田管理任务繁重,劳动强度大。所以,应改善劳动环境,提高烟农的劳动生产率。充分利用国内外先进的科学技术,结合本地实际,改变传统的小农经济观念,增加科技投入,减少烟田用工,提高劳动生产率,对提高烟叶质量和生产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国家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策略,首先是完成农村劳动力的顺利转移。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体是初中文化以上群体,这就对烟叶生产提出了新的挑战。实现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主要是通过烟叶增收来稳定烟农队伍,而不是烟区的转移。
 
来源:中国烟草市场摘自东方烟草报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