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州烤烟生产持续发展的对策探讨

2005-10-06来源:烟草市场作者:王跃金 唐 斌
1.看自己:楚雄州烤烟生产、市场基础
 
     楚雄州地处滇中腹地,属低纬度亚热带高原气候和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6.30C,无霜期244天,大于100C积温45000C左右,年日照时数2232-2804小时,年平均降雨量630-980MM,立体气候特征十分明显;植烟土壤为紫色土、水稻土、红壤,植烟田块主要分布在坝区平田、台田、半山区坡地,山区有少量种植。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楚雄州具有种植优质烟叶的巨大潜力。
 
    多来年烤烟生产一直是楚雄州的一个传统优势产业,并发展成为当地支柱产业,也是云南省种植优质烟叶重点产区和云南省主要出口烟叶基地。1942年开始试种烤烟且获得成功,1980年成立烟草分公司,当年就有400多吨烟叶首次进入国际烟草市场,长期以来,由于楚雄所产烟叶因成熟度好,组织结构疏松,色泽油润丰满而享誉全国,因复烤厂在南华,被国际烟草商称为最可信赖的“南华烟叶”。烤烟生产最高年份1997年,收购烟叶约11万吨,占全国当年烤烟总量的2%左右;销售最高年份2001年, 销售4.13万吨,占全国当年烤烟收购量的2.93%,占全省当年烤烟收购量的7.1%;出口最高年份 2001年,出口量为 0.64 万吨,占全国烟叶出口的 5.0 %左右,烟叶出口欧美16个国家和地区,所生产烟叶为100多个国内外烟厂采用。 自1998年执行“双控”政策至今,常年稳定生产烟叶5.4万吨。
 
     通过几代人的努力和多年发展,一是楚雄州具备生产优质烟叶的基础和办优质烟叶基地的经验,整体生产水平和烟叶质量大幅度提高,部分地区生产烟叶经郑州烟草研究院鉴定已达到进口烟叶水平,有一定的竞争力;二是楚雄烟叶曾远销欧美16个国家和地区,有一定的影响力和使用习惯,从而培植了出口渠道,所出口烟叶具有质优价低的特点。三是楚雄烤烟主要市场还是在国内,曾被国内很多烟厂采用,有些作主料烟使用,与一些烟厂建立了长期的较默契的供求关系。
 
2、看市场:市场的挑战和需求是什么
 
     近年来,随着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调整、变化,围绕着质、量、价这三条主脉,烟叶市场形势已经趋于严峻:就国际市场而言,全球烟叶商业库存量上升,价格下降,烟叶出口难度加大,楚雄仅出口备货一项由2002年的 8800吨减少为2003年的6150吨,减少30.1%。就国内市场而言,由于供大于求,加之等级合格率不高,等级结构不合理,价格又高,买方难于承受,同时受卷烟市场竞争加剧的影响,销售量下降;一些有实力的烟厂,出于生产优质名牌卷烟的需要,宁可到国外进口优质烟叶,也不买国内的优质烟叶,挤占国内市场,减少对国内烟叶的使用,国外烟叶在一些知名品牌卷烟中占10%以上,卷烟对烟叶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中国加入世贸以后,关税逐年降低,中国烟叶市场将直接受到国外烟叶的冲击, 2003年省内烟叶订货量比2002年减少21500吨,减幅为8%。
 
     楚雄烟叶在生产和销售方面的清醒的定位是,进入省外大型名优卷烟企业的不多,抗风险的能力不强,市场脆弱;出口到国外的烟叶基本上是低次等烟而不是主料烟,竞争力差;楚雄烤烟生产整体水平不平衡,烟叶等级结构、等级纯度和等级之间的质量与当前国内外两个市场需求和卷烟生产发展有一定差距。具体如下:
 
     2.1国内市场    经过1998年“双控”以来的努力,烤烟生产的总量上一直处于较为稳定的发展状态(全国140万吨左右),但工商企业库存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自己烟厂需要的等级烟叶,国内其它烟厂也同样需要,比如难销售的是可用性差的上部叶,质量好可用性高的下部叶、上等烟、部分中等烟叶则供不应求。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全国高档卷烟一、二类卷烟占卷烟总量的40%左右,其配方基本是用上等烟叶,而上等烟叶的数量是有限的,全国占20%左右,全省占40%左右,楚雄占35%左右,上等烟、部分中等烟叶产生供求矛盾是由于生产量上远远不能满足卷烟企业的需求。而下部烟叶是生产得出来,但不能或者无法大量收购的那一部分,虽然下部叶市场销售看好,但收购价格低,出于优化等级结构的需要和财税增长压力,以及烟农怕挤占产量指标而不愿意销售,实际收购量较少,也无法满足卷烟企业的需求。
 
     2.2国际市场   烟叶生产还面临入世的严峻形势:一些国家为了出口主动降价,如美国每吨平均出口价格下降2000美元;国内关税由原来的28%降至2004年的10%,进口烟叶的价格和国内价格相差不大。在同价和优质的前提下,国外烟叶对卷烟企业具有莫大的吸引力,对国内烤烟产业的市场竞争压力会越来越大。
 
3.靠自己:对策是什么
 
    随着入世进程加快,面对国内外两个市场,能否在激烈的竟争中站稳脚跟,把烟叶产业做大,做强,关系到楚雄烟草产业生存与发展。只有进一步提高现有的生产水平和烟叶品质,降低成本,生产出适销对路的烟叶,才能迎接挑战。我们的对策是:
 
     3.1首先是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两烟产业戴着计划经济的帽子,在专卖法的保护伞下,进行着行业内的市场竞争。尽管如此,这场行业内的市场竞争的已经十分激烈,因为整体供大于求的供需矛盾日益加剧,地方保护主义严重。所以,应尽快适应新形势,转变观念,努力开拓新局面。这个观念是紧紧围绕市场和效益的观念,它让我们眼睛向外寻找市场,适应市场,培植市场;眼睛向内,依靠科技,全面提升楚雄烤烟质量,使烤烟真正实现从数量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走质量规模效益型发展的路子,不能靠面积拼产量、拼均价求效益,同时也是对管理、制度、技术、营销等企业经营活动的全方位的考验。
 
     3.2建立科学的、灵活的决策机制。   长期以来,烤烟产业计划色彩一直很浓,僵化了思想,僵化了体制。建议成立信息研究专门部门,进行专项信息的收集、整理、研究,可分为烤烟生产状况信息流、市场供需状况信息流、企业经营信息流、政策研究信息流,建立内外相连、上下相通、反应灵敏、科学的决策支持系统,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
 
    3.3寻求较广阔的销售渠道。   加强国际合作,提高烟叶质量和烟叶可用性及安全性,进一步提高楚雄烟叶的知名度;在立足和巩固国内市场的基础上,加大促销力度,尽快使楚雄烟叶更多进入国内名优的大型卷烟企业,寻求主料烟出口,填补出口空白,特别是上部叶出口,上部叶在国外的卷烟配方中作主要配料,上部叶在整个收购量中占30-40%,国内卖不出去积压较多,因此加大上部叶的开发力度,力争出口到国外;实现三个对接,即生产与收购对接、收购与销售对接、生产与市场对接。
 
    3.4实施生产制度创新,走产业化发展道,完善现有模式,创建优质烟叶基地,大力探索和推行“公司加基地加农户”和“专业户种植” 模式。
 
    3.4.1 公司加基地加农户模式     按生产要求,通过规划布局形成一定规模的基地,以烟草公司为主导,采取合同方式,联系生产基地与农户、形成产销一体化的经济体,烟叶企业负责物资供应、技术指导、生产组织、收购调运、扶持等,烟农按合同规定要求进行生产,最大限度提高质量和效益,这样即保护了烟农种烟积极性又有稳定的优质原料,还缩小了年季间烟叶质量不稳定的差距;同时,形成了规范种植,落实技术措施,提高了生产整体水平,充分发挥出基地的优势力。另外,即使烟草《专卖法》取消后,烟草经营部门也有稳定的优质烟基地。
 
    3.4.2专业户种植模式    以家庭为单位,把种烟作为家庭的主要经营项目,要求种烟在0.5公顷以上3.0公顷以下,有完整的烟叶生产基地设施和轮作布局、区域化种植条件、种烟专业户舍得劳力、物力、财力、科技和管理投入,以达到优质高效的目。同时,可创新现行生产方式,相应发展育苗专业户、种植专业户、烘烤专业户、新技术示范推广专业户,让烟农分别从事集约化育苗、集约化种植、集约化烘烤、集约化防虫治病,接受新技术,以解决种植分散、效益低,风险大的问题。
 
    3.5实施技术创新,狠抓措施落实
 
      3.5.1认真做好生产布局规划与调整     做到“六个”转移,即次适宜区和不适宜区向适宜区、最适宜区转移;山区向半山区、坝区肥力中等的田块转移;无水浇灌条件地块向保浇保灌、排灌方便的地块转移;用柴烤烟的地方向用煤烤烟的地方转移;栽烟水平低的地方向栽烟水平高的地方转移;零星种植向规模连片种植、种烟大户转移。做到100%的轮作,通过调整、扶持使栽烟面积在能够轮作的前提下集中,建立稳定的、适度规模的连片轮作面积的优质烟叶基地,提高烟叶生产的整体水平和稳定的优质原料,以适应中式卷烟的需要,同时,实行以轮作连片面积定产量。
 
      3.5.2抓好各项科技措施落实,提高到位率    提高科技措施到位率是提高烟叶质量和效益的前提。楚雄烤烟与其它先进地州的差距之一,就是科技措施落实到位率不高.因此,必须走“科技兴烟”之路,加快先进实用技术的普及,真正提高各项科技措施的到位率,一定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3.5.2.1优化品种结构和实行品种轮换     楚雄烟区主栽品种为K系列和云烟系列,根据市场要求,合理按排品种的种植面积;实行品种轮换,使品种优势和质量风格充分体现出来。3.5.2.2 推广漂浮育苗技术      2003全州共达2.39万公顷,占指导性面积的89.5%,以培育高茎无病壮苗为中心,在防病、剪叶、整齐度等及与之相配套的“高茎明水深栽”上下功夫,改善上部叶的营养状况。
 
     3.5.2.3坚持规范化栽培     采用深耕晒垡,使土壤深度在30CM以上;拉线理墒打塘,达到横看、竖看、斜看一条线的“三看一线”;在最佳节令(4月25日-5月10日)适时集中盖膜移栽,每一片烟在2-3天内栽完,合理安排烟株群体结构,确保每公顷栽烟16500株左右,实行株距50CM,行距120CM的宽行窄株横式,达到提高烟株的均匀一至性,控氮降碱,改善烟叶内在品质的目的。
 
     3.5.2.4推广地膜烟栽培     楚雄烟区盖膜每年2.66万公顷左右,占指导性面积的99%以上。充分发挥出地膜的优势,在浇足水后边栽烟边盖膜,栽后35-40天(烟株8-10片叶)及时揭膜,揭膜后提沟培土等田间管理上下功夫,达到墒高、墒厚、沟无积水,墒无杂草。
 
     3.5.2.5建立经济合理施肥技术体系    坚持测土配方施肥,缺什么补什么,通过培肥地力、轮作等改善土壤生态环境,从根本上解决烟叶香吃味,提高烟叶的品质;结合楚雄实际改进复合配方,围绕改善烟叶品质,科学、合理氮磷钾和微量元素的配比;实行基、追肥分开,降低生产成本,根据市场对烟叶品质的不同要求,确定合理施氮水平;全面推广普及双条双层施肥技术;坚持地上地下并举的方针,有针对性喷叶肥,平衡、改善烟株营养。
 
     3.5.2.6 加强水分管理    确保充足适当的土壤水分和空气湿度,一是充分认识烟株在整个大田期对水份要求的重要性,从试验研究的情况看,烟叶旺长期、成熟至采烤期的水份管理非常重要,这个时期能及时提供给烟株适当的水分,烟株能早生快发,叶片能正常生长发育、成熟,对叶片内的内含物分解合成也十分有利,同时还能减少太阳的烧伤,叶片组织结构疏松,厚薄适中,有利于上部叶的开片,提高烟叶的可用性,否则,严重影响烟叶品质。并利用现有条件尽量满足烟株对水份的需求;二是根据土壤、气候科学灌水,同时掌握好灌水的标准、时间、方法。
 
      3.5.2.7加大病虫害防治力度     病虫害已成为烟叶生产的重点和难点,防治充分体现在“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从轮作、品种、培育无病壮苗、平衡施肥、消毒、田间卫生环境抓起,切断传染源和传播途经;充分发挥病虫害预测预报网络的作用,提前预防,同时加快统防统治速度的反应能力,科学合理用药,把病虫害控制在萌芽壮态,减少损失,提高烟叶的安全性。
 
      3.5.2.8 狠抓田间管理,提高烟叶成熟度    烟叶成熟度可以说是老生常谈,是楚雄的薄弱环节,楚雄与其它先进地州的差距之二是成熟度。成熟度是烟叶质量的核心,是烟叶生产全过程的技术中心,成熟度好的烟叶一般组织结构疏松,内在成份协调,燃烧性明显改善,随着成熟度的提高,糖份降低,淀粉含量低,香气量增加、青杂气和剌激性减少,填充值高,特别是糖低转化成焦油的量也较少,对降焦非常有效,内在成份协调。多年来,尽管对成熟度高度重视,做了很多工作,采取了很多措施,但还是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成熟不够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主要原因有六个方面:一是田间烟株的整体素质不高,个体与群体不协调,不均衡,整齐度不够,成熟的农艺特征不明显,影响采收成熟度的一致性;二是不耐养,大家知道养成熟烟,除了合适的光、温、水外,还要具备均衡营养,营养就是施用肥料,烟株营养不足(脱肥)或营养过剩(肥料过多)均养不住,养不成熟,也谈不上成熟度,只有营养合适的烟株烟叶才能养得成熟,才谈得上成熟度;三是病虫害和自然灾害的影响,出现抢采、采青;四是成熟度好的烟叶重量相对减轻,产量下降,且色深,斑点多,进不了好等级,影响收入;五是成熟度好的烟叶优质优价在收购环节上来得到充分体现,生产与收购脱节。因此,抓好成熟度是一项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统工作,必须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解决:一是从田间布局规划,培育无病壮苗,规范化移栽、平衡施肥,封顶打杈合理留叶等各个环节入手,一步一个脚印,一个环节一个环节落实,抓死田间管理,确保烟株的综合素质及均匀一致,保证烟株适时的分层落黄,为养成熟烟打基础;二是扎扎实实抓好病虫害防治,减少烟农的顾虑;三是采用几级投保或补偿方法,使烟农担心自然灾害损失有保障,杜绝采不成熟烟叶;四是从行政手段入手,在烟农科技意识不强,对成熟采收认识不足情况下,采取行政干预手段,如发准采证等;五是农业和工业统一,生产与收购、销售不脱节,充分体现优质优价,使成熟好与差在价格上拉开档次,促进成熟度的提高;六是搞好服务及指导,提高烟农的认识和素质。
 
     3.5.2.9 改进烘烤工艺,抓死烘烤这个“聚宝盆”      在抓好硬件的同时加快软件的配套,依托集群式烤房群作为烟叶烘烤培训基地,进一步加大对烘烤人员的培训力度,采取专人指导,烤前培训,持证上岗制度等,全面普及科学实用烘烤工艺,提高烟叶烘烤质量,主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尽可能使烟叶在较低的温度下充分变黄,促进烟叶香气原始物的形成;适当延长变黄后期和定色后期烘烤时间,关键抓好380C-390C, 540C -550C两个温度段的“两拖”,促进淀粉,可溶性蛋白质的分解及香气物质的形成,真正把烟叶“烤黄”、“烤熟”、“烤香”。
 
作者单位:楚雄州烟草科学研究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