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态烟叶的环境与科技因素

2005-10-05来源:烟草市场作者:王彦亭

    近几年来,烟草行业对于烟叶生产的科研投入相对于卷烟工业来说还比较低。很明显,烟叶生产的发展就不如工业生产的发展速度快。这是一个现实存在的问题。如果把烟草工业和农业比作行业发展的两条腿,那么一条腿长一条腿短显然是不协调的,而经济的不协调增长,又会造成相当一部分的无效增长。再加之社会环境的变化和生态环境的恶化,使烟叶生产的瓶颈性问题日益严峻。于是,烟叶的可持续发展迫在眉睫。

     烟叶生产环境在变

  当人们享受着信息时代带来的丰硕成果时,世界仍面临着贫穷、人口增长、资源减少、环境恶化等种种挑战。不论世界如何发展,环境将始终直接影响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

    生态环境之变

  还记得前不久在全国巡演的大型原生态歌舞集《云南映象》,剧组75%的演员是来自云南各村寨的农民,演绎的是从云南民间采撷而来的民族的、原始的歌舞。正是这样一种“原生态”的演出,激起了久居喧嚣闹市的观众对自然、对灵魂家园的感念,使他们为之惊叹、震撼,甚至于流泪。因为歌舞所表现的那种纯粹、清澈的生态和只有在其中才能孕育的纯朴、奔放的情感,已经距离工业时代的城市人越来越远。

  生态环境的变化又何尝不是这样呢?生态,是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也指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充斥我们耳目的词汇却是酸雨、沙尘暴、水土流失、温室效应等等,这些现象亦使人类远离了健康、和谐的生态环境。

     我国大多数地区的耕地,存在缺乏水源保证、干旱退化、水土流失等问题。同时,由于酸雨的危害、长期过量使用化肥、农药,工业废弃物及生活垃圾的排放和土壤的盐碱化,使地力严重下降。而且,在农业种植中反复的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又使我国土地垦殖率和复种指数处于世界较高水平。大农业如此,烟叶种植自然也受到影响。在烟草行业,烟叶生态环境变化的一个突出反映是一些老烟区的退化,而老烟区生态环境的变化首先是土壤变化。从生物规律方面讲,一种作物长期在一个地方生长,尤其是人为的种植,就不会总处在最佳的基因表达,其种质(种质指农作物亲代传递给子代的遗传物质,它存在于特定品种之中繁衍后代。如古老的地方品种、新培育的推广品种、重要的遗传材料以及野生近缘植物,都属于种质资源的范围)的纯度不够,就会使烟草品种退化。这就需要进行生物学所说的“提纯复壮”,以使品种的优良性保持下来,并且不断提高。在一些老烟区,虽然已经意识到这一技术的重要性,但是还不够重视,而行业各级烟草公司抓的力度也不够。

    烟叶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作物,它所形成的产品是烟叶,而烟叶又是植物生长过程中最重要的营养器官,叶片边生长,边形成致香物质,其生长过程中香气值的积累需要一个和谐的生态环境,一旦土壤的某一项指标发生变化,烟叶的质量也将受到影响。随着土壤的透气性、持水性的降低,尤其是有机质和肥力大量减弱,以及种质纯度的退化,一些老烟区生产的烟叶质量明显下降,其种植区域的退化和萎缩在所难免。

     社会环境之变

  在土地资源方面,我国以不到世界10%的耕地,养育了占世界22%的人口。而同时,耕地的流失也相当严重。从1996年底我国第一次土地详查结束时的19.51亿亩,减少到2003年底的18.51亿亩,减少量占耕地总量的5%以上。这就导致:第一,农民增收日渐困难:第二,粮食产量持续下降。所以也就有了去年全面的粮食提价,也就有了今年专门针对“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这些问题和政策的出现,无疑对烟叶种植造成冲击。土地是有限的,种植的烟叶多了,种粮面积自然就要减少,烟粮争地成为客观存在的现实。

  同时,经济因素的影响在烟叶种植中也起了很大的作用。烟粮比价的变化就是一例,其比价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烟草行业的人也许还记得1997年前后,种烟比较效益提高,烟叶种植规模扩大,然而其结果是严重的超种超收,使农民“站着种烟,跪着卖烟”,增产不增收,严重影响了农民种烟的积极性。然而,从去年开始,粮食涨价,种烟收益比下降,同样也影响了农民种烟的积极性。

  烟叶生产还存在人力资源更替的问题。由于经济的发展,人员流动性提高,又由于种烟技术要求高,比较效益低,很多烟区的年轻人都选择外出打工。这样,种烟的烟农基本剩下老人,妇女和儿童,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烟叶种植观念的更新和新技术的推广。

  这一系列社会环境的变化同样是老烟区退化的重要原因。所以,重振老烟区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探索如何保护环境的问题,也是如何保持烟叶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生态科技是必由之路

  近几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人们在兴奋的同时,往往会忘记这些成绩背后的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经济发展面临资源和环境两大可持续发展障碍。在《2004中国环境与绿色可持续发展》大会上,中国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指出,中国的人口、资源、环境容量已到支撑的极限,要解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必须走生态科技之路。无论代价多高,成本多大,可持续的生态科技之路是中国的唯一选择。

  在互联网上键人“生态”二字进行搜索,就会出现众多以生态为重点的条目,生态林、生态公园、生态县,等等,不一而足。关注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全社会的热门话题。

  因为烟叶生产具有不可替代性,同时由于土地资源的有限性,使烟叶生产发展更应该重视生态科技,而生态科技的核心问题就是探索新能源和循环经济。近几年,烟草行业在烟叶种植中已经将新能源的开发和循环经济放到了重要的地位。

  随着生态和社会环境的变化,烟叶种植现状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国烟草种植区划项目的实施,将对烟叶生产和科研工作产生重大影响,已经被列入2003年国家局重大科研项目。优质烟叶生产必须具备三要素:适宜的生态环境条件、适应的社会条件、有力的管理技术条件,三者缺一不可。适应的生态环境条件就是适宜烟叶生长的光、温、水、土等生态环境条件,适应的社会条件就是选择社会经济水平较低,种烟比较效益较高的地区:有力的管理和技术条件就是烟草种植区应该具备重视该项工作的领导班子、一支理论和实践水平较高的技术推广队伍。

     协调发展,科技与环境共鸣

  “世间万物,生命之网”,这是2001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这个主题旨在告诉国际社会,地球是一个复杂的相互依存的生态系统,人类的生存和未来与这个系统如果能得以和谐、平衡地发展,便会给人类带来更大的福利。所以今后的发展一定是拒绝高投入、重污染的传统的“黑色文明”,倡导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绿色文明”。“绿色文明”并不放弃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会考虑到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注重于如何更有效地运用我们现有的资源,同时也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承担一定的责任。

     2002年,国家局组织了“‘无公害’烟叶生产技术研究及应用”课题的招标,在行业内得到了积极响应,“无公害”烟叶生产技术的概念得到了普遍认同。国家局最近对我国部分烟叶产区的烟叶农药残留状况进行了摸底分析,结果显示,由于我国烟叶生产是小规模种植,分户种植,具有较强的分散性和技术推广的障碍,再加上病虫害防治水平较低,不少明令禁止的烟草农药仍然在用,这与现代农业生产和提高烟叶安全性的要求不相适应。所以,要通过科研课题研究,探索烟叶生产病虫害综合治理模式,有效降低农药使用量提高烟叶质量和安全水平。

  烟叶香气质和香气量的形成是复杂的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生态环境起着关键性的决定作用。津巴布韦、巴西和美国的烟叶品种好,离不开优质的生态环境。行业中不少专家曾谈到,在我国某些地区,烟叶生产技术已有较大提高,但是为什么香气质、香气量还不够呢?这同样是需要科研来解决的问题。科教司已经提出从品种、肥水条件、生态环境因素和适应的栽培技术等方面进行分析,力争与卷烟工业企业和烟叶产区一起,研究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不管怎样,科技发展的最终结果是人与自然的统一,是和谐的可持续发展。以上一系列的科研工作以及对烟叶种植的作用,将集中体现在目前顺利开展的优质烟叶生产科技示范基地和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建设中,它们将为烟叶生产科学技术的研究、应用和推广立下汗马功劳,同时也将为烟叶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化之路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来源:中国烟草市场摘自《中国烟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