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烟叶经济形成产业链

2005-09-25来源:烟草市场作者:许凌,高大伟

    在吉林,东部是一望无际的绿海;中部是肥得出油的黑土地;西部是八百里旱海白花花的盐碱地。  

    17年改造良田,17载辛苦打造。黄橙橙,金灿灿,如今在吉林西部大安,这个国家级贫困县分明可见有“龙”在田。

    4万亩耕地,1000个小“车间”,10万担“黄金叶”,5000万元年收入,3.7亿元烟农收入,1.4亿元财税贡献……大安市烟叶产业链本固枝繁,不仅为全省乃至东北最大的烟叶产业基地之一,且跃居全国623个种烟县前20名。

    产业打造非易事,成功背后是作为。

    “黄金部落”带

    地处松嫩平原西端的大安市,历史上并不产烟。追溯起来,早有些农户在园边地角零星载种的土烟,俗称“蛤蟆头”,仅供自家使用。

    在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的种植结构调整中,大安市委、市政府作出决策:拔掉“蛤蟆头”,扩种“黄金叶”,开发等级烟叶生产。理由是:土质适中、光照充足的大安中部地区,是种植烟叶的最佳地带;种植烟叶的单位产出效益高,有“一亩烟,三亩田”的统计定论。然而在试种推广阶段,许多农户并不完全认可,个别农户甚至将市、乡扶持载植的烟苗偷偷拔除,依然种上玉米。他们觉得,种这玩艺儿费时费工投入又大,要是卖不上价,岂不赔本。然而,坚持推广数年,终见规模效益。到1992年末,一个现实终于使广大农户消除了疑虑:凡是种烟农户,全成了富裕户,红岗子、月亮泡等乡镇的数百户烟农,年收入逾万元。特别是省烟草公司按订单合同,全部包收包销大安烟叶,给广大烟农吃了“定心丸”。

    近几年,不需动员农民种烟积极性空前高涨。截至目前,全市已形成红岗子、月亮泡、丰收、太山、舍力等5个种烟大乡,20余个千亩以上种烟大村,1566个种烟专业大户,建成了集中连片,布局合理的扇形烟叶生产基地,被称为大安中西部“黄金部落”带。

    车间在田间

    家家户户院内烤烟楼林立,这是大安中部农村特殊的风景。

    原来,这是大安烟叶产业的一道重要工序:即将所有收获的碧绿烟叶,烘烤加工成为金黄色的等级产品烟叶,这座座烟楼又被称为“第二车间”。实际上,大安市的烟叶生产是逐步按生产———加工———销售的“龙”形模式,组织开展起来的。一开始是公司+农户模式,烟农只管种植,烟草部门负责收购销售;之后,大安市成立了烟叶公司,作为“龙头”统一组织全市烟叶的生产、加工和销售,实施贸工农一体化经营,产业链形成。在这条产业链中,广大烟农不单是生产者,也成了烟叶加工的主力军。千余户烟农在市、乡的扶持下,建起堆积式烤房———烟叶初烤烟楼。绿烟叶经过这一加工环节,立即浓缩增值———初烤后的等级成品烟叶,平均每担效益比烤前增值3倍至4倍。仅此一项,年产出效益就达到数千万元,平均每户烟农增收2000多元。“家有烤房,就有瓦房”———广大烟农都称自家的烤烟楼为“小康楼”。

    作为“龙头”的市烟叶公司,将生产、加工、销售衔接得十分紧密,真正做到了环环相扣,有机一体:年初按计划分解落实种植任务,与烟农签订合同订单;以市场化标准和工业化质量体系,指导烟农生产加工优质烤烟;按等分级收购全部成品烟叶,以现金形式付给烟农卖烟所得;将收购的烟叶批发销售到全国各地香烟生产厂家。十几年来,大安的这条烟叶产业链,打造得越来越坚实,越来越成熟,把烟叶产业化水平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

    树品牌信誉

    17年呕心沥血的打造,大安市烟叶产业链技术装备日益加强,服务体系更加完备,产品质量优良稳定。

    烟叶公司在产加销各个环节上,为烟民提供全方位的高水准服务,从种子、苗钵、大棚架材到专用肥药、烘烤燃料,全部优惠提供。为此,市里每年都拨付一定数额的专项资金。仅2002年以来,每年就拨款500多万元,其中仅烤房补贴就达150万元。新建的堆积式烤房(烤烟楼),一律为标准化统一制式,设计技术都是从日本引进的,平均每个烤房造价7000余元,达到了国内一流水平。科学种植,精心加工,标准化管理,使得大安烟叶质量不断稳步提高,平均上等烟率达到25%,中等烟率达到65%,优良品率在东北地区位居第一。

    多年来,大安的烟叶一直供给上海、南京、广州、武汉、长春、四平等地20多个大型卷烟生产企业,大安烟叶已经树立起了良好的品牌信誉,开拓出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来源:经济日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