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实现绥阳烤烟可持续发展

2005-09-23来源:烟草市场作者:王志雄

一、审视县情,正确认识烤烟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支撑作用 

    (一)区域优势
 
    绥阳地处大娄山脉中段,平均海拔1050米,北部为山区、半高山区(主产烟区),西南部为坝子(主产粮区),东南部为丘陵(休闲旅游农庄)o年降雨量1160毫米,常年平均气温15℃,无霜期287天。东连湄潭,南临遵义,西接桐梓,北靠正安。距遵义市38公里,贵阳市190公里,重庆市330公里。全县国土总面积2566平方公里,辖12镇3乡。全县总人口48万余人,其中农业人口占99%o全县耕地面积413280亩,  其中土200880亩,是典型的内陆农业大县。
 
    (二)悠久的种烟历史
 
    绥阳种烟始建于40年代,距今已有50余年,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绥阳烟叶具有色泽鲜亮、香气质好、香气量足、吸味醇和、余味舒适、劲头适中、刺激性小、燃烧性强、烟碱含量适中偏低等优点。  2003年,  全县共收烟叶14.96万担,占计划的103%,连续两年超额完成计划,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市烟草公司的充分肯定。由于绥阳烟叶具备了当今烟叶市场竞争的一系列优点,也越来越深受国内几大知名烟叶厂家的青睐,2003年就有13个国内烟叶厂家采购绥阳县烟叶,目前烟叶库存为零。今年合肥、厦门、广州等烟叶厂家与绥阳县建立了优质烟叶生产基地,面积达6万余亩,从而与烟叶厂家建立了长期友好的供求信赖合作关系。
 
    (三)烤烟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已占据举足轻重的作用
 
    从农民增收上讲,烤烟产业在绥阳县丢不得、丢不起,农民每年种烟收入在6000万元左右,是绥阳县农民现金收入的主要来源,如果不种烟,二到三年内大多数烟农又要返贫;从财政增长上讲丢不得,丢不起,烤烟是重税产业,每年为财政创特产税1200万元左右,加上烟草所得税和其他收入,  “两烟”每年为全县提供财政税收2500万元左右,占地方财政收入的25%左右,是全县干部职工稳定工资增加收入,保全县直机构正常运转的主要财税支柱,是当前其他任何一项产业都无法代替的;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角度上讲,当前烤烟已成为绥阳县最大的一宗“订单农业”,有市场、有基地、有龙头企业、有健全的服务体系和网络,丢不得,不能丢,丢了可惜。从“三农”的角度上讲,抓好烤烟生产,既是贯彻落实中央l号文件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也是今年实现绥阳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目标的最大增量的一项经济任务。烤烟产业对绥阳县农村经济的腾飞,烟农的脱贫致富,地方财政的增长,烟草企业的增效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现在,他们不但着眼全国、全省,更立足县情特点和市场实际发展业务,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创新,同时他们也清醒地认识到,2003年烟农积极性的挫伤带有全局性,各地计划落实都面临巨大困难,供求关系将会发生变化,烤烟势必从买方市场向卖方市场转变,只要今年越过了低谷就是抓住了市场,就能赢得发展机遇,冲破雨雾就是艳阳天,冲出峡谷就是一马平川。当前他们的首要任务,就是带领全县干部和烟农走出适合绥阳县烤烟生产发展的新路子,把烤烟产业推向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把绥阳烟叶品牌做得更响。
 
    二、正视困难,把握机遇,努力营造烤烟可持续健康发展局面
 
    2003年,在县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通过烟草公司和种烟乡镇的密切配合,烤烟生产基本达到平,收出来年工作的好基础”的目标,生产收购工作排名全市第二位。绥阳县烤烟生产环境从来没有这样好,已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局面。他们牢牢把握五个有利因素:一是烤烟经过规模性的发展,尽管烤烟生产目前面临挑战,但从干部抓烟、烟农种烟的积极性上讲,形势相对较好。因此,要认真把握机遇,正视困难,迎难而上;二是国家对烤烟的调价政策,形成了群众增收、财政增长的实物量。今年烤烟调价后,与2003年的级内烟收购实际相比,上等烟上调31.32元/担,中等烟上调63.70元/担,下等烟上调42.26元/担,按照这样一个比价计算,单就提价因素,绥阳县烟农就可增800万元现金收入,全县担均价提高51.5元,财政增收200多万元。因此,国家的调价政策,大大激励了绥阳人抓好烟,种好烟;三是绥阳县进入“烤烟上,全盘上”的关键时期。最近县内有种说法(或是看法),就是“大项目上了,烟就可以不抓了”。咱们的老百姓对这个问题的回答都是否定的,当前是项目要上,烤烟要上得更好,为什么这样说?他们每年抓烟“要抓十三个月”,从这个角度来讲,全县抓烟干部的确费了不少力,出了不少汗,但烤烟是农民增收的支柱,必须抓好抓到位。如果绥阳县火电厂、水电站、双河溶洞景区等大项目上了,但是把烤烟丢了,北部山区、半高山的太白、青杠塘、黄杨、宽阔、坪乐等镇(乡),依靠什么来支撑农民增收。从镇乡财政增收的角度,烤烟生产经过几十年的大浪淘沙,经过四、五个高潮低谷的周期性变化,  镇(乡)财政如何突破增量,到头来财政真正增量大的,还是烤烟抓得好的乡镇,最典型的就是青杠塘镇、坪乐乡,单是2003年财政滚存结余就达几十万元,抓得好的村年终奖励就达3万余元,这是非常典型的例子。因此,如果今年烤烟能够实现县委、政府既定的目标,全县农民就可以获得七千万元收入。所以,通过项目实施区、支柱产业覆盖区这两块,就可以形成“烤烟上、全盘上”的格局;四是烟草企业转变观念,真正把烟农作为衣食父母,支持烟农抓好发展。
 
    为什么说“烟草企业转变观念,真正把烟农作为衣食父母,支持烟农抓发展”,有几个显著的标志:市公司吴经理在全市烤烟生产电视电话会上,庄严作出承诺,承诺的内容具体,反映出来的是烟农多年的心愿,这是过去没有过的,具体体现在:第一,是实行单等级考核到收购点。这是抓烟以来,就为之努力的。今年市烟草公司首先提出把单等级考核到收购点,收购点从此不敢盲目提价,不敢短斤少两,这就是烟草企业把烟农作为衣食父母的具体体现。第二,是改磅称为电子秤,改篾条篼篼为塑料筐。第三,是为烟农修建交烟等候休息大棚,安装大屏幕显示器,现在县烟草公司正在制定方案,对绥阳县的50多个收购点,实行微机联网收购,当天的收购进度,直接通过网络传输,当天晚上就可以调出收购进度和当天的收购报表。  这几个过硬的举措,真正是为烟农办了实事。凭心而论,这几年为了篾条篼篼,收购员和烟农打了多少架,扯了多少皮。现在烟草企业转变观念,一下子就解决了。  因此,全县烟草战线上的每一位技术干部务必从解决“三农”问题的高度,造福于民,正视困难,把握机遇,迎难而上,努力营造烤烟可持续、健康发展的生产局面。
 
    三、明晰思路、创新机制,强化措施,超常规推进阶段工作,尽全力实现奋斗目标
 
实现烟叶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一)优化资源。即优化自然资源向适宜区域转移,本着“生态适宜,质量从优、市场认可,效益优质”的原则向适宜烟区转移。集中到以北部为主的镇(乡)做大做强,使其真正成为支柱。优化土地资源必须向干田好土转移,  干田好土种烟达100%,确保田烟种植面积达2万亩以上。把规划向适宜种植区,干部有热情、群众也欢迎的村组倾斜,坚持用上中等肥力的干田好土种植,做子U连片规范化、规模化,严禁陡坡、瘦地、过酸、过碱、低冷、过肥稻田和阴山地种烟,从优化土地上夯实基础,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优化劳动力资源向种植能手转移,要重点倾斜,帮扶种植技术好、有劳动力和有投入能力的种烟能人和大户,逐步取消还贷信誉差,种植面积不足4亩的烟农。
 
    (二)优化技术。一是全面推行托盘、漂浮集约化育苗,彻底淘汰传统育苗方式,统一实行供苗不供种。由烟草公司集中实行漂浮、托盘育苗,实现100%集约化育苗,提高优质壮苗率和整齐度。二是全面改造不符合标准的烤房,有条件的地方要推行堆集式烤房,对新建标准烤房继续执行120元/间的补贴。三是继续加大高山地膜烟实施力度,凡海拔1000m以上地区全部实行地膜烟,全县实施高标准地膜覆盖3万亩。四是继续抓好测土配方施肥,每亩田烟施用专用肥30—45公斤,每亩旱地施专用肥55—65公斤,腐熟有机肥600公斤。五是要在合理密植,合理留叶,成熟采烤上下功夫,全面推行扩行缩株,保证亩栽烟土000—1100株,每株留足有效烟叶20—24张,实施低打脚叶高打顶的控氮降碱措施,全面推行成熟采摘许可制,严格按照烘烤流程图进行烘烤。六是狠抓标准化生产,把好阶段工作质量关,严格生产技术规范。督促指导烟农搞好烟土冬翻、  田烟开沟排水、堆肥积肥、合理密植、起垄上厢、田间管理、成熟采摘、科学烘烤、分级扎把等工作。七是层层办点,县级干部办点1000亩以上,科级干部办点500亩以上,股级干部办点100亩以上,一般干部和技术干部办点50亩以上。八是加大培训指导力度,烟草公司聘用村级烤烟生产协管员400名,每名协管员负责50户烟农的技术指导。
 
    (三)优化机制。首先是在风险机制建立上有所突破,全县继续筹措风险基金100万元。进一步完善烤烟生产协会,在总结去年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加大烤烟生产协会《章程》、  《办法》的宣传力度,对符合条件的烟农,本着自愿申请的原则加入协会,力争今年入会烟农达100%,最大限度地帮助烟农降低种植风险。其次是在工作机制上要有所突破,从县到镇(乡),乃至村要层层建立强有力的抓烟领导班子,建立健全烟农田间档案,落实干部包片责任制,实行烟农户籍化管理制度,烤烟收购IC卡制度和烤烟收购初分预检制度,要全面推行干部工作责任追究制,启动职工工作失误赔偿制度,凡是因工作指导不力、不到位而造成烟农损失的,要追究赔偿责任,用烟草职工的工作籍作担保,加强对烤烟集约化育苗的责任管理。第三是实行让利于基层的财政激励机制。全县按12万担,担均价380元进入财政考核基数,超收部分70%返还镇(乡)。全县安排83万元用于烤烟专项奖励基金。第四是加大投入扶持力度。
 
    (四)切实加强领导。改进工作方式和方法,确保烤烟产业健康发展。2004年烤烟面临巨大的困难和阻力,前期已出现了面积下滑的危险,要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和困难,加强领导是关键。有了领导的重视和干部的努力,就能克服困难,冲破难关。因此,各镇乡主要领导要负总责,切实把烤烟生产拿在手上,既要挂帅,又要出征,分管领导要具体负责,集中精力抓好落实,各级干部要转变作风,深入一线,扎实工作,形成全县上下齐抓共管的抓烟工作格局。要进一步加大对抓烟干部的技能培训,提高抓烟干部的工作能力,使抓烟干部真正成为指导烤烟生产的内行。
 
                                                                            来源:中国烟草市场摘自遵义烟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