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叶生产技术调研报告

2005-09-12来源:烟草市场作者:陈秀斋
为全面总结蒙阴县的烟叶生产经验教训以及各项生产技术措施的落实情况及实施效果,总结烟叶生产工作各项技术措施的实用性及可行性,从而完善烟叶生产管理的各项措施。结合蒙阴实际,我们重点对种植品种、育苗、烘烤、起垄移栽等有关方面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调研范围及方法
我们对全县220个植烟村的440户烟农、160个村干部、23个乡镇党委书记(镇长)及分管农业的副书记、副镇长进行了调查。本次调查采用三种形式进行:一是向被调查对象发放调研卷;二是召开有关植烟户、植烟村干部、乡镇分管领导的座谈会;三是召开县局(公司)内部技术员会议。
二、调研内容及分析
㈠ 品种。近几年来,我县种植品种主要以NC89(1万亩左右)、NC82(6000亩左右)、中烟100(7000亩左右)、K326(2000亩左右)为主,总体种植面积一直稳定在2.5万亩左右。通过本次调查,结合往年实践,关于各品种的具体表现,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NC82,该品种耐肥、不耐旱,对低温过于敏感,近几年来,我们的移栽期一直掌握在4月底5月初,从实践来看,没有一年不出现早花现象,早花现象的出现势必影响烟叶产、质量的提高,单株平均留叶数很难超过18片。同时,NC82对病毒病抗性表现一般,对赤星病、野火角斑等叶斑类病害也表现为易感,所以尽管NC82品种易于烘烤,烤后质量也较好,卷烟工业需求量也较大,但烟农对该品种持排斥态度,种植面积难以稳定;二是NC89,该品种不耐肥,较耐旱,对病毒病抗性与NC82相当,产量较高且稳定,等级质量好,工业适用性强,农民产值效益高。所以尽管该品种下二棚烟叶不易烘烤,但烟农对该品种的认可度较高;三是中烟100,该品种耐肥水,不耐旱,产量较高,易烘烤,烤后烟多柠檬黄,卷烟工业反映一般,前期易感病毒病,感病植株后期恢复能力较强,对产量影响轻于其它品种,高抗赤星病、野火角斑病等叶斑类病害,烟农产值较高,所以烟农认知程度逐渐加深,种植面积有逐年增长的趋势;四是K326,该品种较耐肥水,易烘烤,易感病毒病,病虫害高发年份易形成绝产之势,烟农认知程度差,种植面积逐年萎缩。针对以上情况,我们计划把全县各乡镇划分为两大烤烟生态区域:岱崮、野店、高都、坦埠、旧寨、常路等重点发展清香型烤烟,品种布局以中烟100、云烟85为主,总面积控制在0.5万亩以内。联城、桃墟、界牌、垛庄、城关以NC89为主(1.7万亩左右),辅以部分NC82(0.3万亩左右)。根据不同的生态及地理条件,切实搞好良种良法的综合配套,真正达到品种结构合理,布局适宜。
㈡ 育苗。大棚托盘育苗具有节约用地,省时省工,烟苗整齐度高,根系发达,栽后还苗快,发棵早,长势整齐,易于防病等优点,近几年来受到广大烟农的普遍认可。但由于在组织形式、管理措施和防病措施落实等方面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细化和完善。一是近几年来,由于大棚托盘育苗的时间较短,效益稳定,投资较少,所以大棚主盲目发展,有的一个大棚主搞十几个育苗大棚,这样势必造成管理跟不上,措施不到位,育苗质量难以保证。所以我们建议一个大棚主不宜搞过多育苗大棚,根据以往经验以3个以内最为适宜;二是苗床管理措施落实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疏苗措施落实不好,导致烟苗长势不均匀,给假植造成一定困难,再加上假植时一般靠雇工完成,雇工单独追求盘数而降低了假植质量。下一步应重点加强对假植人员的管理,假植数量与质量挂钩兑现工资;三是防病技术应进一步加强。今年,我们对所有育苗大棚进行全棚、全程纱网覆盖,同时,免费供应病毒抑制剂,加强育苗大棚的病害防治,提高了壮苗率,确保了壮苗的适时移栽。
㈢ 烟叶烘烤及烤房建设。近几年来,县局(公司)根据上级局(公司)要求在新建密集烤房和立式炉头烤房的基础上对原有烤房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取得了很好的示范带动效果,但需要指出的是大型密集烤房的推广难度较大,原因在于,密集烤房的一次性投资较大,农民难以承担,再加上需多户共用,所以在采收、装烟、烘烤过程中,几家烟农意见不一致时,很容易产生矛盾。因此,推广密集烤房的重点应放在20亩以上的植烟大户,同时还要加大投入扶持力度,并且逐步探索建立烘烤专业户。走专业化烘烤的道路既能解决烟农烘烤水平不一致的问题,又能使烟农从繁杂的劳动中解放出来,投入到烤烟大田的中后期管理中去,同时还能确保烟叶烘烤质量,充分发挥密集烤房的优势。在去年煤炭价格居高不下的情况下,立式炉头烤房的大面积推广给烟农带来了一定的实惠,其节煤效果比较明显,但需要指出的是立式炉头的炉膛深度有待于进一步探讨。实践证明:炉膛深度在45cm—50cm较为适宜,炉膛超过55cm则当烤房温度升至50℃左右时就难以继续升温。再就是立式炉头烤房的主火管应抬高一定坡度,边末火管可以平走,实践证明,主火管抬高5—6cm较为适宜。
㈣ 起垄和移栽技术。通过与440户烟农面对面的座谈,结合往年实践经验,我县的起垄时间掌握在3月中下旬是较为适宜的,起低平槽型垄也给广大烟农带来了实惠,槽型垄技术已有原来的推广阶段转变为烟农的自觉行动。但也有一少部分烟农反映低平槽型垄不利于防涝,通过调查我们认为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低平槽型垄有利于移栽前期充分的接蓄水分供应烟苗前期还苗之需,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春旱对烟苗造成的不利影响,对烟苗生长非常有利。而烟株进入团棵期以后,天气逐渐进入雨季,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部分烟农虽然对烟田进行了揭膜但并没有真正做到高培土。主要原因是:部分烟田的土层只有30公分左右,揭膜后已经没有土可以培;另外,个别种烟大户由于种植亩数较多,难以靠自家劳动力完成培土工作(一亩烟田培土需2.5个工以上),在效果不明显的情况下,很多植烟大户也放弃了揭膜培土,所以在揭膜培土上烟农与烟站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我们建议:能否对揭膜培土确有困难的烟田实行高垄栽培,以缓解矛盾,降低植烟成本。在移栽期问题上烟农的反映比较一致,普遍认为正常年份,移栽时间确定在5月5日—15日最为适宜,盖膜的时间和模式也应该因地制宜,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3月底4月初较为干旱,指导烟农盖膜的难度比较大,我们认为应根据土壤墒情,合理确定是先盖膜后栽烟还是先栽烟后盖膜,以此来确定盖膜时间,但先栽烟后盖膜的,盖膜时间一般也应在移栽后一周内进行完毕,否则,地膜的避蚜作用将会大打折扣。
㈤ 2005年烟叶生产经营规划。近年来,我们先后与省内外几家大型烟厂建立了稳定的供求关系,烟叶销路不成问题,且等级结构比较合理。就2004年的情况来看,我们共与省内外8家烟厂签订了40167担烟叶调拨计划,上等烟比例占26%,中等烟比例占55%,下低等烟比例19%。其中我县与杭州、宁波烟厂共签订烟叶调拨计划13000担,上等烟7250担,上等烟比例高达56%,且有着充足的增量空间和良好的市场信誉。所以没有2万亩以上的种植面积,难以满足现有客户的要求,更何谈继续开拓市场,所以怎样确保面积落实到位,已是近在眉睫。针对这种情况,结合今年烟叶大面积受灾,烟农收益明显下降,烟粮比价不合理,烟农冷烟情绪较重的实际,我局(公司)在认真做好今年的收购工作的同时积极协调县、乡镇、村、烟农四方利益,通过争取乡镇税返还、降低村级土地承包费等方法,力求达到烟农效益的最大化。另一方面,我们根据今年出现的新情况,结合上级局(公司)的投入政策,及时对生产投入的方向进行调整,把投入的重点放在确保面积落实上。往年我们投入的重点放在50亩以上特别是200亩以上的烤烟示范点片,组织费、机耕费等的投入也局限在50亩以上的示范点片。而50亩以上特别是200亩以上的示范点片越来越难以规划和组织调整。这样就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新发展的村队由于面积相对较小,得不到应用的政策扶持,烟农收入偏低,失去了继续扩大规模的积极性,而一些老烟区、大的示范点片由于常年种植,调茬困难,所以烟叶品质逐年下降,土地褪化严重,病害加重,烟农收益逐年下降,也不利于进一步发展烤烟生产,这样就形成新烟区发展不起来,老烟区逐年萎缩的恶性循环。如果将投入政策重点向10亩以上的大户或30亩以上的联户连片植烟合作社倾斜,进一步调动农民土地流转的积极性。很多烟农就会积极利用土地流转的政策,在一个村内甚至跨村进行土地调节和轮作换茬来完成布局调整,这样适度规模种植不仅通风通光好,而且避免了年年重茬的难题。这样组织形式由乡镇、村扩展到烟农,形式更灵活,土地调整难的问题迎刃而解。通过这些措施改变原有把投入重点放在大的示范点片上的做法,扩大投入的范围,带动新烟区的开发。三是重点解决烟农关心的重点、难点问题,提高烤烟种植的有效面积。一要试种一些抗病性、抗逆性强的多叶型优质高产品种,提高烟农的收入,增强烟农植烟积极性,稳定烟叶种植面积。二要认真研究和部署病毒病的综合防治措施。病毒病的防治从育苗开始,包括品种布局、烟田规划、移栽时间、栽培措施、防蚜等环节层层布防,提高效率。三要在无法做到高培土的地区推广高起垄栽培措施,防止干旱和内涝造成的严重损失。四要充分落实配方施肥方案,把控氮降碱落到实处,这是技术落实的中心。五要全面推广成熟采收、科学烘烤的技术措施。这是技术落实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切实的投入和扶持,先从思想上改变烟农的错误认识,使成熟采收得到烟农的真正认可。从而变为烟农的自觉行动,真正达到减少烟农成本,增加烟农收入的目的。
㈥ 几点看法。
植烟大户的培育:一是植烟大户的界定,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现有农民家庭平均人口为4人,人均耕地1.1亩,即户均耕地面积仅为4.4亩,轻壮年劳力户均2.4个,人均可担负植烟面积1.5亩,即户均可承担面积为3.6亩,由此可以看出种植面积在3亩以上的烟农无论是从其种植面积还是从其占用的劳动力来看,烤烟在其家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这是一种类型。另一种类型就是通过承包村里机动地或是承包外出务工人员的土地,从而拥有大量土地,农活大部分靠雇工来完成的农户,他们即使种植6亩以上也仅占了其土地的一少部分,那麽他们对烤烟的依赖性远没有在自有土地上种植3亩的户对烤烟的依赖性大,相应的他们投入的精力也不会很大。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种植面积占家庭收入比重较大的户是否也可以归到大户之列呢。二是植烟大户的减负。植烟大户由于种植面积大,从种植到采烤完全依赖于雇工,那麽无论是生产管理还是采收烘烤措施的落实都会大打折扣。所以,走专业化烘烤的道路值得我们的去探讨,专业化烘烤,既能解决烟农烘烤水平不一致的问题,又能使烟农从繁杂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同时还能确保烟叶烘烤质量,降低烘烤成本,充分发挥大型标准化烤房的优势。从而真正培育出专业的烤烟种植大户和烘烤大户。
建立级差烟田制度:如果用好的地来种烟,不仅土地占用少,而且亩产高,效益好,不好的土地,不仅土地资源占用量大,而且效益差。此外,两者不仅产出相差很大,而且瘠薄烟田水利配套等的投入也会相应增加,所以建立烟田级差制度有其必然性和可行性。通过对植烟地块进行合理的级差划分,确定不同的投入扶持标准,从而逐步引导烟农由瘠薄地块向肥力中等偏上的地块转移,逐步体现植烟的高效益,提高烟农种烟的积极性。
防雹体系建设:从近几年的实践来看,我县的烤烟生产每年都或多或少的受到冰雹的影响,冰雹所造成的损失大约在5%左右,损失在200万元左右。由此可以看出建立必要的防雹体系势在必行。每年全县拿出20万元,用于防雹体系建设,收益将是10倍于投入的。
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烤烟生产的社会化服务归结到一点就是技术服务的社会化,就是要把新技术转化为烟农的自觉行动,使烟农摆脱烟叶种植的传统经验的束缚,要把技术服务和市场服务结合起来,努力实现技术市场化,服务社会化。真正使烟农种有技术,收有保障。
来源:中国烟草市场摘自烟草研究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