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关于进一步推进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

2020-03-26来源:东方烟草网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什么是基础?基础是根本,是支撑,关乎发展,关乎未来。

对烟叶生产而言,基础设施就是其发展的基石和根基所在。推进烟叶生产高质量发展,关键就在于继续抓好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高设施农业水平,加快推动烟草农业现代化进程。

2019年12月3日,中国烟草总公司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持续推进烟叶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夯实烟叶生产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此次《实施意见》印发的背景和目标是什么?有哪些主要内容和特点?对烟叶生产高质量发展具有怎样的意义?中国烟叶公司(国家局水源工程建设办公室)有关负责同志近日对此进行了解读。

转型提升——实现现代烟草农业建设质量和水平的再提高、再飞跃

从2005年“三小”工程(水池、水窖、沟渠)开始,行业对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已经持续投入了15个年头。

十几年间,行业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内容不断丰富,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有力提升了烟区的生产生活条件,推动了各项烟叶生产政策措施和先进技术的有效落实,帮助广大烟农持续减工降本增收。

农业基础设施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和必备条件,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于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推进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是行业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助推烟区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是推进现代烟草农业转型升级、实现烟叶生产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夯实烟区发展基础、稳定核心烟区的迫切需要。

对此,国家局党组明确提出,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是一项基础性、长期性、战略性工作,要保持政策导向不变、力度不减,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更不能松懈。

就烟基建设历程而言,“十二五”时期,全国绝大部分烟叶产区基础设施基本实现配套。“十三五”时期,传统类型项目建设规模趋于收尾,行业烟基工作重点转向巩固提高,以及“摸清家底、盘活存量”。在此期间,行业陆续出台了涉及已建项目管护、项目修复、项目动态管理等多项政策措施,督导产区最大限度发挥已建项目效益,同时,逐步探索新形势下烟基建设发展的新路径、新举措。

此外,随着近年来各烟叶产区结构调整,以及高质量发展下生产技术的不断革新,全国烟区涌现出了越来越多对于烟叶种植设施、设备以及生产关系调整的新情况、新需求,原有烟基建设模式很难适应新的生产需要,亟待与时俱进做出调整。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行业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

可以说,此次出台的《实施意见》是在为今后的烟基工作转型夯实基础,并通过大力提升烟区设施装备综合配套水平和烟叶综合生产效率,实现现代烟草农业建设质量和水平的再提高、再飞跃。

基于转型提升的要求,《实施意见》对未来几年烟基建设目标任务进行了全面规划:未来三到五年通过烟叶生产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建设完善高标准基本烟田2700万亩,全面覆盖核心烟区、重点烟区,实现烟叶生产合理轮作,并通过推进烟叶生产全程机械化、支撑绿色发展新技术装备配套完善提升等工作,推动烟叶生产转型升级,持续实现烟叶生产减工降本、提质增效、烟农稳收增收。

面向未来——推动行业烟基建设再出发、再创业

从任务目标和建设内容上看,此次出台的《实施意见》首次提出了“推进高标准基本烟田建设”、“推进烟叶生产全程机械化装备建设”和“推进支撑绿色发展的新技术装备建设”三大全新举措,并作为未来一个时期烟基工作转型的抓手,推动烟叶生产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实施意见》指出——

首先,以推进高标准基本烟田建设为抓手,夯实烟叶生产高质量发展基础。

按照国家相关文件要求,各省级局(公司)要科学编制高标准基本烟田建设3~5年规划和分年度实施计划,努力建设一批高标准基本烟田;积极争取地方支持,实现连片区域土地长期集中流转,引导烟农自愿开展高标准基本烟田建设,并建立高标准基本烟田建设管理机制和高标准基本烟田可持续种植经营机制;突出田、水、路、机综合配套,实现地连片、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农机作业高效、生产方式现代,高质量推进基本烟田设施配套建设。

其次,以推进烟叶生产全程机械化装备建设为抓手,提升烟叶综合生产效率。

以全程机械化为目标,全面提升农机装备质量和效用,全力提高全程机械化装备水平,瞄准“盲点”“难点”,补短板、强弱项,适时启动农机研发专项,建设行业级农机研发平台。此外,持续优化烟草农机采购方式,探索建立厂商信用等级制度、农机采购及供应商目录;加快推动烟草农机信息化建设,建立区域性烟草农机作业信息化服务平台。

再次,以推进支撑绿色发展的新技术装备建设为抓手,促进烟叶烟区绿色发展。

积极推进新能源烤房推广应用,持续加大生物质燃料烤房改造及推广,开展以现有烤房改造升级为主的新能源烤房试点应用;积极推广绿色高效新技术装备,持续加大烟夹等环保装备推广应用,适度开展植保无人机、高效植保机械、绿色防控装置等试点应用;积极试点促进资源化利用的配套装备建设,鼓励以省为单位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引导以烟农合作社为主体,大力发展烟叶有机肥工程化生产等延伸产业。

这三大举措是结合近年来产区产情变化,适应烟叶生产新形势、新需求、新挑战而提出的,不仅囊括原有建设类型,更进一步整合为更加综合、立体、高效的烟基建设目标和规划。在此框架下,《实施意见》中的绿色高效新技术装备购置、促进资源化利用配套装备建设等建设内容,高标准基本烟田可持续种植经营机制、构建行业级农机研发平台、农机厂商信用等级制度和农机采购及供应商目录、区域性烟草农机作业信息化服务平台等新理念、新举措,都是崭新的内容。

因此,面向未来,《实施意见》凸显的是建设思路的转变。相较于以往侧重发挥单个项目的做法,此次《实施意见》要求以高标准基本烟田建设作为规划和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项目建设都要服务于建成“集中连片、设施配套、稳产高效、生态良好、机械化程度高、抗病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高标准基本烟田的总目标,不再鼓励“零打碎敲”式的建设,体现了新举措、新理念的总体性和大局观。这种建设思路的转变,也可以将《实施意见》的出台视为行业烟基建设的一次再出发、再创业。

与时俱进——让行业烟基建设焕发新的活力

作为规范烟叶产区“十四五”期间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性意见,此次《实施意见》紧跟国家政策要求,紧贴当前产区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调整发展方向和思路,优化整合建设项目类型,凸显了制度建设和政策制定的与时俱进。

在《实施意见》中,绿色发展理念被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新能源烤房、燃煤烤房除尘脱硫设备、绿色防控装置及水肥一体化等新技术被纳入烟基建设框架,释放出未来烟基建设的一个明确信号。

而且,值得关注的是,《实施意见》在对过去常规烟基建设经验总结的基础上,没有拘于旧例,没有循规蹈矩,而是积极探索,勇于突破,在广泛调研和征求意见之后,对原有烟基建设思路和内容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和整合,让烟基建设焕发出新的活力。

蓝图已经绘就,关键就在于如何落实落地。为此,《实施意见》从完善资金投入和健全组织管理体制两方面进行了具体部署。

在完善资金投入补贴政策上,《实施意见》指出,要以推进高标准基本烟田建设为抓手,进一步优化资金使用效率,发挥资金集聚效果;不断完善项目补贴政策,保持资金投入力度。同时,还要积极争取政府政策支持,拓展资金筹措渠道,建立多元筹资机制。

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重点工作。在保持持续投入的基础上,《实施意见》对强化组织保障、健全管理机制做了进一步强化部署。

行业各级烟草部门要站在行业高质量发展战略和全局高度,切实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机构,加强人员配备与管理,设置专职管理岗位,进一步梳理完善管理制度,强化计划管理、建设管理、资金管理和主体责任,强化风险防控,健全项目日常管护机制,充分发挥项目长期效益。

此外,相关省级局(公司)还要依据《实施意见》要求,结合本省实际,尽快修订完善和补充出台相应烟基管理制度和办法,保持制度体系的与时俱进。各市、县级公司要做好文件内容的下乡和落地,确保各类补贴对象全面、准确了解政策变化,让广大烟农切实享受到政策红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