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行业发展面临着“四大难题”和“四大挑战”之时,烟叶作为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基,惟有烟叶稳行业才能稳。而烟叶的品质特色彰显程度决定着烟叶产业发展的状态,但企业未能拥有烟叶生产的主动权,这极大限制了产区烟叶品质特色的提升。本文以试图寻求破解这一客观限制为前提,通过对烟叶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全面分析,从不同角度对烟叶产业的发展趋势进行预判,提出基于“土地确权制度”下的新型烟叶产业经营模式,并对其可行性进行分析。
一、烟叶产业现状分析
烟叶是对卷烟产品发展具有制约作用的重要资源,烟叶资源保障工作做的不好就会成为影响行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当前,烟叶产业在严控规模的形势下,要实现产业跨越发展,就必须依靠烟叶特色品质的彰显,而烟叶产业的以下现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产区烟叶品质的提升。
(一)部分专业化服务受限。2016年,烟叶产业在机耕、植保和烘烤专业化服务方面的覆盖率分别达到50.2%、29.9%、40%。各烟叶产区由于地形地貌不同,致使在专业化机耕和植保方面工作开展有一定难度;而受烟农个人思想、专业化烘烤人员技术水平及烟叶烤坏保障机制不健全等因素导致专业化烘烤服务面较窄。
(二)资本亟须集中整合配置。一是在人力资本方面,受到自然经济规律影响,一户水平较高烟农往往不会服务其他农户,从而无法有效调动部分生产操作水平较高烟农群体参与到专业化服务中去;二是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烟田、育苗棚、烤房及烟水烟路规划建设较为分散,无法进行统一集中使用管理,促使后期管护成本较高,开启现代化智慧烟草农业模式发展缺乏现实基础。
(三)部分先进适用技术落实缓慢。一是产区烟农思想保守,接受能力较低,对部分先进适用技术实用性存在怀疑;二是在特殊恶劣天气状况影响下,部分先进技术集成效用显现需要一定时间,致使烟农对适用技术缺乏信心和耐心,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烟农的抵触心理和消极应付情绪,最终形成恶性循环,使部分先进适用技术推广难度增加;三是烟农群体出现先进适用技术“无补贴、不应用、品质降、有补贴、才应用、品质提”的怪圈,但补贴的无限发放最终会导致烟农群体处于“好政策的养育环境”下,而一旦断补,烟农则会散漫对待集成技术应用,行业为了保障烟叶品质,又可能会无休止调整补贴内容与方式,这无疑会助长烟农群体的“等靠要”思想。
(四)烟农时间和土地资源客观限制。烟叶生产要实现精细化管理,在初期推广时就一定会占据烟农更多的时间,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烟农进行多元经营的规模和效率,从而限制了户均烟农增收的上限和潜力挖掘;另外,土地资源有限,这加剧了烟叶产业与其它以土地为载体的增收产业之间的矛盾,如果不能大力提升烟叶品质,促进烟农主业增收,则可能会使烟农改变产业选择。
(五)境外烤烟优势在国际市场逐渐显现。进口烤烟具有香味丰富飘逸,香气较饱满,吃味干净舒适,风格偏浓香居多等特点。进入叶组配方后可以提高其卷烟产品内在质量,改善产品风格特色。目前,进口烟叶数量、等级等均处于上升趋势。同时,随着进口关税的降低,国际市场烟叶价格有逐渐下滑趋势。
二、烟叶产业发展趋势
从社会发展变革判断。当前,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产业运作模式层出不穷,其核心在于打破了信息交互壁垒,实现了数据的集成分析应用;尤其是在未来AI(人工智能)应用方面,将实现工作效率的快速提升和工作方式的巨大转变。烟叶产业要实现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就要依据自动化控制和基因组工程计划,打造现代化智慧烟叶产业,在育苗与烘烤的自动精准控制、优化水肥的合理配比、土壤理化性质的快速测定、病虫害的预测及防治等方面全方位为烟叶生产保驾护航。
从企业发展形势判断。一方面要看到在世界各国命运一体,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的今天,政府组织必将渐趋为真正意义上的公共事务管理服务主体,市场自治秩序将会更加凸显,而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的便是企业。另一方面企业的发展依靠的是过硬的产品质量,只有掌握产品质量主动权的企业才能持续进行产品质量提升。对于烟叶产业的发展,要确立在国际烟叶市场的有利地位,就必须要直接掌握烟叶质量控制的主动权,生产优质特色烟叶, 提升烟叶品质水平。
从商品生产环节判断。对于环节较多的商品生产过程,组织高水平专业化服务人员,开展环节分工专业化服务,有利于提升环节工作质量,生产出更加优质地产品。在烟叶产业发展过程中,要实现烟叶品质的提升,就必须要培养烟叶各生产环节职业化服务人员;而用好有经验而又深知烟叶生产环节的烟农群体为规模化烟叶种植服务,是减少服务人员培养成本及生产优质烟叶的重要保障。
从国家宏观政策判断。2014年底,全国开始进行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此次土地确权使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更加明晰,“三权分置”符合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加速了土地流转,大大推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而行业要想掌握烟叶生产的主动权,根本办法就是借土地确权之机,获得土地经营权,成为烟叶种植主体。
综上,未来烟叶产业的发展需要以土地确权制度为基础,对烟草企业与烟农群体进行重新定位,不仅要让烟草企业成为烟叶产业的种植主体,掌握烟叶生产的主动权;也要让烟农群体既成为烟叶产业生产环节职业化服务人员,又成为多元化产业经营的主体。辅以集成技术的应用,在确保产区烟叶优质特色品质彰显的同时,实现烟农的收入增加。
三、土地确权制度下的烟叶产业经营模式构建
烟草企业拥有了土地经营权,具有了烟叶生产的主动权,烟叶产业的经营模式必然也随之改变。基于土地确权制度下的烟叶产业经营模式的构建,主要体现在土地经营权、合作社职能以及基层烟站职能三个方面的重新定位。
(一)土地经营权的确定。根据国家相关土地流转法律法规,通过以政府为第三方监督代表,烟草企业依据烟叶种植计划与烟农签订土地经营权转让合同的形式,实现土地使用权的合法转让。需要注意的是,土地经营权转让合同中的转让时间拟定要与产区烟叶生产时间相符合,以便烟农在剩余时间段内进行其它生产活动,确保土地使用时间的合理和土地利用率的最大化。
(二)合作社职能的扩展。现有合作社的烟叶生产专业化服务以机耕、植保、烘烤及分级为主,而在未来烟草企业成为烟叶种植主体后,合作社还要依据产区生产实际组建施肥、开沟起垄、小培土等专业化服务队,实现烟叶生产环节专业化服务全覆盖。同时,加强对专业化服务队的奖惩考核及业务培训等,提升合作社专业化服务队的管理水平。另外,合作社虽属于群众性自治组织,但当前合作社自身运营能力较弱,可以尝试以制度性的措施明确合作社在某些产业服务职能上由相应产业主体直接指导,厘清政府与企业双方各自责任。
(三)基层烟站职能转变。烟草企业成为土地种植主体后,烟站部分工作职能要因时而变。一是与烟农的种植合同签订转变为与烟农的土地经营权的合同签订;二是烟技员的指导烟农烟叶种植转变为监督、指导专业化服务落实;三是烟站的烟叶收购转变为专业化分级后的原烟科学保管,以便工业企业原调工作的开展。
四、烟叶产业变革可行性分析
(一)有利于控制烟叶总量。当前,“控总量、控面积”已成为行业上下关于烟叶产业发展的统一共识,这是保障烟叶市场供需平衡的关键之策,也是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控总量的根本在于控面积,控面积的核心在于控土地,拥有了一定的土地经营权,烟叶总量便可易于调控,易于进行现代智慧烟叶产业发展的全局谋划和施策。
(二)有利于烟叶产业“四化”建设。烟叶产业的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专业化服务和信息化管理在根本上决定着烟叶生产的效率。当前,烟叶种植不连片、区域布局不合理、机械化服务较被动,烟农思想行为习惯难改变等问题突出,严重阻碍了烟叶生产效率的提升。在土地确权的大背景下,拥有烟叶生产的主动权,成为部分土地的经营主体,利于依产区地形特征进行针对性的规划,从而为有效进行“四化”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三)有利于实用集成技术的推广和落实。土地确权制度下的烟叶产业变革,使烟草企业拥有了烟叶生产的主动权,对于深翻深耕、土壤保育、测土配方施肥、井窖式移栽、起大垄开三沟、水肥一体化、绿色防控、上部4-6片叶一次性采收、“采烤分”一体化等经过实践检验的实用集成技术,可以直接在产区进行推广和落实,解决了以烟农旧有思想习惯为主的主客观条件在技术落实过程中产生的阻碍。
(四)有利于烟叶品质的提升。拥有了烟叶生产主动权,根据当地生态环境和工业需求,合理应用集成技术,提升烟叶生产效率,可有效保障烟叶风格特色的彰显;同时,对烤后烟叶的统一分级和保管,确保了烟叶在后期品质上的稳定,提升了产区烟叶在国内和国际烟叶市场上的竞争力。
(五)有利于保障烟农增收。烟草企业获得土地经营权,成为烟叶生产的种植主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烟农收益增加。一是烟叶种植主体转换,将生产水平较高的烟农群体组建为职业化服务队,烟草企业对其聘用并发放服务差异化酬劳;二是部分烟农在劳动力要素的市场化配置过程中,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多元经营,有效保障烟农可观收入;三是依据烟叶种植的季节性,确定土地经营合同期限,烟农可在合同期限之外进行土地使用,获得额外土地利用效益;四是烟农可获得一定的土地转让费。
(六)有利于从根源解决假烟市场泛滥。在追求烟叶品质提升的过程中,需要改变烟株叶片结构,进行不适用烟叶的处理。而烟农一味追求利益,不适用烟叶处理不仅难到位,更会将烤后不适用烟叶进行私自转售,从而致使假烟制销集团获得烟叶原料,进行制假售假,扰乱了卷烟营销市场。而当烟草企业成为烟叶种植主体时,可在源头上有效杜绝烟叶原料的非法流通,从而解决假烟导致的卷烟市场的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