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藤”结“瓜”,圆了求水梦

——越西烟水打造,筑起烟基建设生命线

2017-02-09来源:越西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作者:张松

  在越西新民镇一处名为太阳顶的山坡上,一口口盛满山间甘泉的水池,如雨后竹笋,微微冒出地面;远远望去,在绿油油的烟田里,一抹抹白晃晃的水池身影,恰是美丽的白衣天使守护在床沿;高空俯视,一池池大小不一的清泉,好似夜空中闪亮的星星,正随着微波闪烁,又如一颗颗圆绿绿的瓜果,正等待主人的采摘。

  眼前的场景,于画家而言这是一幅风景画,于烟草行业而言这是一项惠农工程,于当地烟农而言这是烟叶种植的生命源泉,是烟叶丰收的保障。

  2016年,在新民镇五福村和彩林村,由烟草行业投资450万元,通过长11.2公里的管网将水源从西山乡后山引入太阳顶,再通过长藤结瓜方式,以管网为藤,以水池为瓜,合理配套蓄水池37口6060立方,为太阳顶4200亩土地解决了无水问题。

  五福村村支书吴小林在向笔记介绍项目时兴奋的说道“太感谢烟草公司了,蓄水池修建起来不仅解决了我们村的种植用水,对于山坡上生活的老百姓来说,也解决了生活用水。就是水池太少了点,由于地形条件限制,部分土地仍然存在取水难的问题。”

  五福村作为越西的烟叶种植的老烟村,大部分种植烟叶土地均集中在太阳顶,又无其它产业支撑,种植烟叶成为了该村农民最主要的经济来源,然而由于种植的区域处于山坡,无河流与山水,连饮用水都是挖小水窖蓄水来用,一到种植用水期,基本靠山下往上运,当地农民告诉笔者“之前山坡上的农民吃的基本是煤炭水,加之道路不便,生产用水都是人背马拖的,遇到大旱田,不是马翻车就是马累死”。

  而说到项目的启动,又可谓几多波折。至2011年起,五福村和彩林村先后多次找到越西县局(分公司)希望将烟基建设项目引入到本村,重点解决用水和运输问题,但由于该地区日照、电力以及无取水点等现实因数,导致县局(分公司)计划实施的二级太阳能提灌站、电力提灌站等先后胎死腹中。面对当地烟农对水源的渴望,当地村组、县局(分公司)在县水务部门的配合下,积极走访,各方打听,最终在距离项目区10多公里以外的西山乡后山找到了取水点,并通过州县两级的选址评审后,项目最终以管网+水池的模式得以实施。

  参与寻找水源点的当地烟农巴木呷呷子告诉笔者“为找到有长流水的地方,我们全部都是徒步走的,四周的山坡都走了个遍,有时候一走就是一天,连饭都吃不上。”

  梅花香自苦寒来,来之不易的项目,最终得以实施,为全力打造好水源这条生命线,州县两级烟草部门协同政府力量,着眼于安全,致力于监管,落脚于使用,全面强化水网的打造。紧盯无缝钢管防腐与衔接,水池开挖必须到持力层,浇筑必须机拌..........随着一项项举措的制定与实施,一次次的检查与整改,水网建设如火如荼的进行,最终一条条管网构建起“血液”输送系统,一口口水池浇筑成型,确保水源进得来、存得起、送得走。

  当前,一个种烟季已经结束,一背背从太阳顶采摘下来的烟叶运进了烤房,一车车“黄金”拉到了收购站点,当地受益的烟农正喜开颜笑的在交售烟叶。

  “老乡,你觉得五福、彩林的烟水工程咋样?”

  腼腆的烟农曲木阿比捞捞头,憨笑的回答说“方便,相比以前太方便了。”

  在接受采访中听得最多的话就是“感谢”与“方便”。一次长藤结瓜水网的打造,为当地烟叶种植送去了生命的源泉,圆上了老百姓的“求水梦”,也为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添上饱含真情的一笔。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一项烟叶生产基础设施的建设完成,并非是项目的终结,县局(分公司)分管工作的童万平书记谈到“项目现在是完工了,但历史的检验才刚刚开始,再好的工程,只用不管,也不可能一直运行畅通,要确保发挥效益持久,还得我们和当地村组、政府在管护上找途径、下力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