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时期烟草行业烟叶生产工作综述

2015-12-23来源:东方烟草报作者:王文华

  如果将烟草行业比作一棵茂盛的大树,那么,烟叶生产就是这棵大树茁壮生长的根基。筑牢这一根基,事关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命脉。

  “十二五”时期,是烟叶生产工作极不平凡的五年。

  这五年,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发展形势复杂严峻,行业发展“四大难题”更加凸显,“三期叠加”的阵痛持续加深。

  这五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形势,国家烟草专卖局认真贯彻中央“三农”工作战略部署,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措施。行业各级烟草部门“狠抓烟叶生产”这件大事,紧紧围绕“坚守一条红线、提高三个水平、夯实两大基础”的工作思路,实现了烟叶生产长期平稳发展的良好态势。

  五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作出的贡献影响深远。

  对此,国家局局长凌成兴总结出了“十二五”时期烟叶发展最宝贵的三条经验:一是始终坚持把中央“三农”工作要求作为现代烟草农业的发展方针;二是始终坚持把控制总量、稳定规模、烟农致富作为烟叶生产工作的首要目标;三是始终坚持把改革创新、科技进步作为烟叶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

烟叶规模调控成绩优异

  “烟叶稳,则行业稳。”针对烟叶库存总量严重偏高的问题,这句话在过去的五年中被一再强调。

  “控制总量、稳定规模”成为近年来烟叶工作的头等任务。

  特别是2013年以来,针对全国烟叶生产普遍过热、烟叶库存高位运行的严峻形势,国家局党组审时度势,果断作出利用三年时间将烟叶库存调整到合理水平的战略部署,明确划出了三条红线:2014年烤烟收购计划4700万担,2015年4500万担,2016年4300万担。

  严控规模、坚守红线摆在了各产区烟叶生产工作的突出位置。

  在2013年全国烟叶工作座谈会和2014年全国烟草工作会议上,凌成兴局长对烟叶工作提出了“坚守一条红线,提高三个水平,夯实两大基础”的明确要求。

  坚守红线,关键在落实。

  产区各级烟草部门认真贯彻国家局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市场意识,坚持以合同管理为主线,牢牢把握落实面积这个根本措施,切实加强生产过程控制,思想统一、态度坚决、措施得力、作风扎实、效果显著,真正做到了“全国一盘棋”。

  在烟叶战线上下的共同努力下,今年全国种植烤烟1609.9万亩,较2012年减少500余万亩,年度烟叶收购量由2012年最高峰时的5488万担,调减到今年的4400万担左右,4年时间调减1000余万担,工商库存总量得到有效控制。

  可以说,烟叶规模三年调控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行业烟叶生产在面临总量控制严峻形势的同时,也存在着适用烟叶不足的问题。

  近年来,在抓好烟叶规模调控的同时,各产区进一步加大市场化资源配置力度,烟叶种植布局进一步优化,优质原料供给能力明显增强。同时,各产区把提高烟叶质量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风格特色、科技进步、等级质量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土壤改良、病虫害综合防治、密集烘烤等先进适用技术得以全面推广,绿色生产、生态维护得到进一步重视,全国烟叶收购上等烟比例从2010年的45.04%提高到今年的58.17%,优化烟叶结构已成为广大烟农的自觉行动。

  正是得益于这些举措,虽然4年烟叶收购量调减了1000余万担,但今年上缴烟叶税金却预计比2012年增加20亿元,达到150亿元;烟农售烟收入595亿元,较2012年增加7亿元。凌成兴局长高度评价烟叶工作:既控住了规模,又实现了“减量不减税、减量不减收”,交出了一份优异的成绩单。

现代烟草农业稳步发展

  现代烟草农业是烟叶生产的发展方向,是筑牢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根基的保障。

  多年来,行业坚持把发展现代烟草农业作为重大历史任务,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取得可喜成绩和成功经验。

  设施农业是现代农业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行业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重要抓手。

  近年来,行业坚持把基础设施作为现代烟草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稳定补贴投入政策,着重在“完善、配套、提升”上下功夫,抓好烟田水利、机耕道路、育苗设施、密集烤房等项目建设。

  自2005年开展烟叶基础设施建设以来,转眼十年间,行业已累计投入烟基建设补贴资金878.27亿元,建设各类项目469.22万件,改善了近5000万亩基本烟田的生产条件。其中,“十二五”时期投入补贴资金509.47亿元,建设项目200.64万件,为提高烟区综合生产能力和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水是生命之源、农业之本。2011年,国家局党组作出在全国重点烟区全面开展水源工程建设的重要部署,水源工程援建成为烟叶基础设施建设的新亮点。

  五年来,行业共审查通过水源工程项目216件,核定援建资金178.16亿元,开工建设142件、完工22件。这些项目有效改善了烟区生产生活条件,成为行业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

  在持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行业加快转变烟叶生产方式,因地制宜探索符合不同烟区实际的发展模式,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水平稳步提升。

  今年,全国百亩以上集中连片种植达到1144万亩,占比71%,万担以上种烟乡镇达到1428个,户均种烟面积稳定在11亩。

  烟农专业合作社是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平台。在适度规模种植的基础上,截至目前,全国共组建烟农专业合作社1884家,入社烟农112.5万户,烟农入社率达74.9%。

  谋得深才能行得远。如今,“种植在户、服务在社,机械作业、专业服务”的现代化大生产方式已经初步形成,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既增强了原料保障能力,又提升了烟区综合生产能力,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交出了一份出色的成绩单。

促进烟农增收成效显著

  中央一再强调,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要在促进农民增收上获得新成效。

  国家局副局长杨培森在全国烟叶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转变烟叶生产方式,促进烟农增收是摆在行业面前急迫的问题。促进烟农增收不仅关系到147万种烟农户和486万烟农收入水平、脱贫致富的问题,也是事关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问题。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一直以来,行业上下始终把维护烟农利益放在心上,把促进烟农增收致富作为烟叶工作的重要职责和突出重点,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千方百计帮助烟农增加收入:

  连续多次提高烟叶收购价格,收购均价从2011年的17.47元/公斤提高到2015年的27元/公斤,增长54.55%;

  面对自然灾害常态化的趋势,大力加强防灾减灾设施建设,建立自然灾害救助工作机制,对烟农因灾受损给予最高1200元/亩的专项救助;

  大力实施烟叶产业扶贫,支持老少边穷地区发展,相继开展“支持赣南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恩施烟区综合扶贫开发工程”“湘西机耕路工程”等扶贫开发项目,关爱烟农、关心烟区已成为烟草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成为烟区干部职工的自觉行动;

  ……

  “十二五”时期,全国烟农总收入由2011年的506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685亿元左右,增长35.38%;户均收入由3.63万元增加到4.49万元,增长23.69%;亩均收入由2726元增加到4124元,增长51.28%。

  在严格执行烟叶收购计划、调减烟叶收购总量的前提下,烟农种烟收入实现了户均收益、亩均收益“双增加”,责任烟草形象得到了更好彰显,促进烟农增收工作交出了一份厚重的成绩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