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行业优化烟叶结构政策观察

2013-08-01来源:中国烟草

  900多万担烟叶。如果不出意外,这会是今年全国在田间处理的不适用烟叶的数量总和。仅从数量规模上看,这将超过行业大多数卷烟工业企业的现有烟叶库存量,总量可谓庞大。

  这是行业优化烟叶结构新政策多打掉一片烟叶带来的新变化——在去年田间每株烟打掉“下2上1”共3片不适用烟叶的基础上,今年国家局要求打掉叶片数量增加到“上2下2”共4片不适用烟叶,而对烟农的补贴标准也随之提高到每亩170元。

  自2011年国家局作出这一重大战略部署以来,经过两年实践,优化烟叶结构已经成为转变烟叶生产方式十分有效的举措,对保持烟叶生产稳定、减少不适用烟叶库存、提升优质原料保障能力具有十分明显的作用。

  落实好今年优化烟叶结构的新政策,烟区做了哪些努力?烟农是否愿意多打掉一片顶叶?如何有效处理不适用鲜烟叶?这将面临哪些新问题?优化烟叶结构如何进一步深化?围绕上述问题,本刊记者进行了多方采访。

  优化结构 基础需筑牢

  今年是优化烟叶结构工作开展的第3个年头。从广义上看,优化烟叶结构与烟叶生产全过程密不可分。优化烟叶结构目标的实现,关键在于烟叶生产整体水平的提高。

  多位从事烟叶生产的行业人士曾表示,实施标准化生产,提高田间生产水平,保证烟株正常发育和合理留叶等环节,是确保实现优化烟叶结构目标任务的前提和基础。

  “就像要盖一间牢固的房子,你首先要打好一个牢固的地基。对优化烟叶结构来说,烟叶标准化生产的几个关键环节就是它的‘地基’。”有受访者形象比喻说。坚持把烟叶生产管理与优化结构处理不适用烟叶有机结合,烟区的普遍做法佐证了上述观点。

  为提高烟叶生产水平,从壮苗培育到提前移栽,从平衡施肥到中耕管理,从病虫害防治到封顶打杈再到标准留叶……今年,在生产期间,一系列标准生产管理技术在各烟区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达到了烟株营养协调、叶片大小及厚度适中、分层落黄明显、利于成熟采收的目的,为优化烟叶结构夯实了基础。

  拿移栽环节来说,云南烟区今年连续第4年遭受严重干旱,通过推广膜下小苗节水移栽等技术,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有效解决了山地烟抗旱移栽难度大、进度慢的问题,圆满完成了“最佳节令完成烤烟移栽”的目标任务。

  针对常年春旱、伏旱对烟叶生产的影响,贵州省烟草专卖局(公司)指导各地提前开展烟地起垄、覆膜等备栽工作,并在全省100%推广应用了“井栽壮苗”培育、井窖式移栽等技术,移栽时间较往年提早了15天以上,为烟叶结构优化调整打下了良好基础。

  对此,国家局副局长何泽华在今年全国烟叶收购暨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现场会上评价说:“今年全国移栽时间平均提早10天以上,烟株还苗快、长势强、发育旺、开片好,普遍表现出优质丰产的生长态势,为有效延长大田生长期,提高成熟度,改善烟叶品质奠定了基础。”

  很多受访人士亦特别指出标准留叶对做好优化烟叶结构工作的重要性。在多个烟区烟叶工作者的眼里,合理留叶是清除不适用烟叶的前提,是优化烟叶结构的关键环节,留叶数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到整个优化烟叶结构工作的成效。

  以云南烟区为例,云南省局(公司)要求各地遵循烟株生长发育规律,组织人员指导烟农严格落实标准留叶要求,做到田烟平均留叶22片,其中红花大金元留叶20片;地烟平均留叶20片,其中红花大金元留叶18片,有效消除了烟叶超收隐患,为田间清除不适用烟叶打好了基础。

  不仅如此,很多烟区还把标准留叶作为不适用烟叶田间处理检查验收的第一个环节,要求封顶后及时将烟花、烟杈统一清出田间,以防止把烟花、杈叶和其他杂物混入不适用鲜烟叶称重抵量等弄虚作假行为发生。这样既制止了低封顶、提前优化的现象,又可以防止留叶数过多的行为。

  需要指出的是,正在推行的现代烟草农业建设亦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基础作用,对优化烟叶结构工作的贡献极大。从2007年开始,行业大力推进以“一基四化”为主要内涵的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显著增强了烟区抗御自然灾害和综合生产的能力,成为原料保障上水平的重要保证。

  正如西南烟区一位受访者所言,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大大改善了烟区的生产生活条件,不断建设的烟田基础设施、现代化的生产方式、专业化的服务等为提高烟叶品质提供了有力保障,无疑是优化烟叶结构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基础。

  把握重点 严格落实

  对于优化烟叶结构而言,“基础”筑牢之后,在田间把不适用烟叶处理掉就变得至为关键。截至目前,从优化结构工作进展看,由于2片不适用下部叶的清除和前两年政策要求相同,各烟区不适用下部叶清除工作进行得都比较顺利。

  如何处理好“多打的那一片顶叶”,各烟区普遍反映这是今年优化烟叶结构的难点所在。困难主要来自于烟农,“觉得顶叶有烘烤价值,舍不得打掉”。多位受访人士指出,解决这一难点的关键在于获得烟农的理解和支持。“让所有烟农都了解今年的新政策”,各烟区付出了诸多努力。

  “优化烟叶结构的好处有哪些”、“今年为什么要在田间多打掉一片顶叶”、“每亩给烟农的补贴是多少”、“不适用的鲜烟叶怎么处理”、“补贴如何兑现”……自今年年初起,一场覆盖全体烟农的宣传培训活动在各个烟区广泛开展。

  如贵州烟区,通过印制标语横幅、印发挂历漫画、发送手机短信、播放视频短片、召开烟农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对优化烟叶结构新政策进行了广泛宣传,确保了政策宣传到乡镇、村组和农户,做到了家喻户晓、不留死角。

  从实际看,大多数烟农对今年的优化烟叶结构工作表现得十分配合。一个重要原因是,对烟农来说,每亩170元的补贴新政策吸引力颇大——相比去年的每亩75元,今年行业对烟农的补贴有了大幅提高。

  记者随机采访的多位烟农均称,顶叶烘烤价值不高,而采收、烘烤一片顶叶的人力、物力成本很大,卖的价钱又低,现在烟草公司的补贴这么高,当然要把这片顶叶打掉了。从某种程度上讲,这说明优化烟叶结构新政策已得到了多数烟农的理解。

  补贴的兑现也给烟农处理不适用顶叶上了一道“紧箍咒”。据了解,对今年的不适用烟叶田间处理,根据国家局的政策要求,各烟区均制定标准、强化流程,严把“称重、毁型、验收、补贴兑现”等关键环节,在实际操作中仅补贴兑现环节就采取了多种方式,使得烟农主动要将不适用顶叶处理好。

  如鲜烟叶计重兑现补贴,即在不突破补贴标准前提下,按照清除的不适用鲜烟叶重量兑现补贴;鲜烟叶称重达标兑现补贴,即不适用下部叶和上部叶清除鲜烟叶重量均达标后视为合格,兑现补贴,达不到要求的则不予兑现;不适用上部叶“留而不采”,即不适用下部鲜烟叶按要求处理完后,2片不适用上部叶留在烟株上不予采烤,待毁型破叶通过验收后兑现补贴。

  而在妥善处置被清除的不适用鲜烟叶上,今年各烟区在不污染环境、不影响田间卫生的前提下,亦因地制宜采取了集中堆捂作农家肥、压入果园林地、生物处理变“废”为宝等多种形式。

  如广东省烟草专卖局(公司)组织行业内外技术力量,通过筛选和驯化耐烟碱的蝇类昆虫品系,对不适用鲜烟叶进行生物处理,实现了不适用鲜烟叶经济环保处理,取得良好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作出了有益探索。

  值得关注的是,正如前文所说,优化烟叶结构与烟叶生产全过程密不可分,在这种思路指导下,为确保不适用烟叶处理到位,很多烟区正按照“田间处理不适用鲜烟叶、上炕前剔除病残叶、下炕时去青去杂、分级时处理破损叶”的方法,从多个环节着手落实今年的优化烟叶结构工作。

  面向未来 如何来深化?

  今年以来,行业明确要求把控制总量放在烟叶工作首要位置,把优化烟叶结构作为中心环节,扎实做好烟叶生产工作。国家局领导亦多次强调要把“严控规模与优化结构结合起来”。

  在行业多位人士看来,优化烟叶结构是否到位,是烟叶总量能否控得住的关键所在。正如一位受访人士所分析,做好优化烟叶结构工作,把不适用烟叶严格处理在田间生产环节,将为烟区严控规模奠定坚实基础,特别是在今年行业严守5000万担收购红线的要求下,尤须打好优化烟叶结构攻坚战。

  那么,多打掉一片顶叶,是否意味着优化烟叶结构工作已经做到位?如果没有,未来如何进一步深化?从目前多个烟区反馈的情况来看,在田间打掉“上2下2”共4片烟叶的政策要求,已初步达到优化烟叶结构的目的。

  而且,受烟农利益的自我保护、土地资源短缺、行业补贴资金压力及可能发生的烟叶内在质量变化等因素影响,在全国范围烟田继续多打掉不适用烟叶片数的空间也变得越来越小。

  在这种情况下,从2012年开始在行业推出的烟叶订单生产试点工作,或许可以成为优化烟叶结构工作继续深化的延伸。记者在烟区采访时发现,卷烟工业企业和商业企业深度协作开展订单生产试点的意愿均非常强烈。

  在云南烟区,昆明市烟草专卖局(公司)与安徽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今年在寻甸县一处基地单元合作探索烟叶订单生产,在行业打掉“上2下2”共4片不适用烟叶的政策基础上,又多打掉一片不适用底脚叶,即打掉“上2下3”共5片不适用烟叶,对烟农的补贴也提升到每亩220元。

  据昆明市局(公司)一位负责人介绍,烟叶订单生产的效果很好,越来越多的工业企业想参与到试点中来,“工业企业得到了最需要的优质原料,满足了其品牌发展需求;烟农拿到了更多补贴,增加了收入,提高了订单生产积极性;商业企业烟叶质量有了明显提升,也增强了烟叶竞争力。”

  事实上,早在2011年全国烟叶工作座谈会上,国家局领导就提出要进一步优化烟叶等级结构,探索订单农业发展。从2012年情况看,按订单生产的烟叶收购质量总体较好,烟叶适用率大大提高。

  国家局领导曾评价2012年烟叶订单生产“迈出了新的一步,工业企业比较满意,商业企业也比较认可”,并要求在2013年的试点过程中,工商企业要进一步在优化结构上不断完善、加大力度,提升烟叶的可使用性。

  今年6月24日,国家局又专门印发通知,要求切实加强2013年烟叶订单生产试点工作,要以工业企业品牌需求为导向,以田间消化处理不适用烟叶为抓手,深入推进烟叶资源配置方式改革,把订单生产作为提升烟叶有效供给能力的关键举措。

  烟叶订单生产试点的不断扩大,对进入第3个年头的优化烟叶结构工作究竟会带来哪些改变?我们拭目以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