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威宁现代烟草农业基地单元建设的分析与思考

2012-08-06来源:威宁烟草作者:郑华 杨双剑 马本宁 熊晶 杜光敏

  [摘要]:深入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基地单元建设,是不断提升烟区烟叶保障能力,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的必然选择。威宁县是贵州省各种烟县的最大烟区,烟叶品质优良,特色明显,是省内外多家知名卷烟工业企业的重要原料基地。通过近几年的不断努力,威宁现代烟草农业基地单元建设成效明显,但仍存在诸多不足,主要表现为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人才队伍不足、合作社运行不畅、基层站点管理水平有待提升等。为进一步推进威宁县现代烟草农业基地单元建设,需要从统一思想认识、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科技创新队伍、理顺合作社运行机制等方面着手,不断探索创新,开拓威宁烟草发展的新局面。

  引言

  为促进烟农收入持续增加,保持烟草行业平稳健康发展,国家烟草专卖局姜成康局长在2007年7月召开的全国烟草专卖局长、公司总经理座谈会上,向烟叶生产战线提出了“积极推动传统烟叶生产向现代烟草农业转变”的战略性奋斗方向,并相继出台了《国家烟草专卖局关于发展现代烟草农业的指导意见》,在全国烟区拉开了发展现代化烟草农业的序幕。2009年又提出了以现代烟草农业为统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基地单元为载体,通过“三化”同步实施,以此深化基地单元建设,不断提升烟区烟叶保障能力,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总体目标。近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基地单元建设不仅是现代烟草农业的重要抓手,更是实现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威宁是贵州最大的产烟区之一,烟叶品质较好,风格突出,是典型的清香型优质烟的主要产区,烟叶清甜香型风格特色突出,是湖南中烟、湖北中烟、贵州中烟等省内外著名卷烟工业的重要原料基地。早在2008年,威宁县分公司就成立现代烟草农业办公室,抢抓现代烟草农业基地单元建设。经过几年的努力威宁县现代烟草农业基地单元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但也存在诸多不足。本文通过回顾全国现代烟草农业发展历程,从威宁县基地单元建设实践情况出发,认真分析了威宁县现代烟草农业基地单元建设的现状,并对如何更好更快的发展威宁县现代烟草农业和更加科学合理的建设基地单元作了深入的分析和思考。

  1、威宁县烤烟生产情况

  威宁县地处乌蒙山脉的高原面上,平均海拔2200米,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日照时数多,辐射强,光质好,年日照时数为1700-1945小时,年平均变率为7.1%,年总辐射为4698.41兆焦耳/平方米,日温差大,有利于植物碳水化合物的转化和积累,是优质烟叶生产的良好气候条件。

  威宁是全国产烟大县之一。烤烟种植历史悠久,自1958年开始种烟以来,至今已有50多年种烟历史。近年来,随着烟叶生产发展需求和国家扶贫开发的需要,在国家局、省地公司的政策倾斜下,威宁县烟叶种植规模逐步扩大。2009年烤烟种植面积14.52万亩,生产收购烟叶40.7万担,实现烟叶税 6153.8万元;2010年烤烟种植面积17.86万亩,收购烟叶52.03万担,实现烟叶税8774万元。2011年全县落实种植面积24.4万亩,种植乡(镇)29个,计划收购烟叶60万担,尽管受几十年不遇的干旱影响,烟叶收购仍达近45.6万担。2012年种植面积将达35万亩,收购计划为80 万担。

  威宁是典型的清香型优质烟的主要产区,烟叶清甜香型风格特色突出,烟叶成熟度好,组织结构疏松,厚薄适中,香气质好,香气量足,劲头适中,燃烧性好,吃味舒适、微甜,余味干净,烟气细致柔和。正由于烟叶特色优质,卷烟工业企业对威宁烟叶需求强劲,先后与湖南、湖北、贵州等著名卷烟企业合作共建了多个优质原料基地,是黄鹤楼、芙蓉王、白沙、贵烟、黄果树等知名品牌的主要原料来源。

  2、威宁县现代烟草农业基地单元建设进展

  自国家局提出建设现代烟草农业以来,威宁县公司领导班子高度重视,2008年4月,成立了由副经理直接分管的现代烟草农业办公室,按照“系统规划、整体推进、综合配套”的总体要求,以“三化”同步为总体目标,不断增加投入,强化领导,积极推进该县现代烟草农业基地单元建设,提升了烟区综合生产能力和烟叶原料保证能力。

  2.1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烟叶保障能力显著提升

  2008年以来,全县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建烟水配套工程36处、覆盖基本烟田30.01万亩;建密集烤房10042间(含烟叶烘烤工场10 个)、承烤面积20.08万亩;建机械作业便道401公里,配置各类整地机具1944台(套);新建气象监测站2个、防雹点15个,有效提高了烟叶生产的综合保障能力。

  2.2生产组织方式取得进展,规模化种植初见成效

  按照生产组织方式的发展要求,积极进行宣传培训,经过几年的努力,全县共发展种植专业户4847个;种烟主体从以往单一的种烟农户发展为种烟专业户、家庭农场、合作社等多元化的生产组织方式;生产主体平均种烟从2008年的户均5.5亩发展到现在的12.6亩,有效提高了烟叶种植规模。

  2.3技术推广能力增强,标准化生产水平提高

  通过不断加大生产技术培训和技术创新培训,威宁烟叶生产技术水平和集约化程度明显提高。通过多媒体培训、现场培训和下发宣传资料等,促进了高茎壮苗培育、农家肥发酵,黄板诱蚜、抑芽剂抑芽等一系列适应性新技术应用。实现100%集约化漂浮育苗,达到了苗齐、健、壮、匀的标准,田间烟株长势好,病虫害少;推行农家肥使用,改良土壤,提高烟叶质量,彰显烟叶风格特色;推行标准化移栽,移栽速度快,移栽质量高;采用抹清等化学抑芽剂,调节烟株体内生长素,抑制烟芽的生长,提高了人工抹芽的效率;大面积推广密集烘烤和散叶烘烤,减少烟农用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中上等烟叶比例。

  2.4合作社发展迅速,专业化服务能力增强

  创新生 产组织模式使之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是实现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仅有现代生产要素而没有现代生产组织模式,生产要素再先进也不能发挥充分的作用[1]。近几年来,按照国家局提出的“种植在户,服务在社,掌控在站”的专业化组织建设要求,全县10个基地单元均注册组建了烤烟专业合作社,每个合作社按照生产环节服务需求分别组建了育苗、机耕、植保、烘烤、分级、运输等6支专业队。2011年,全县商品化供苗率已达100%,部分基地单元专业化机耕服务率达 40%,专业化植保服务率达25%,专业化烘烤率可达30%以上,专业化分级率达20%。通过开展专业化服务,烟农亩均减少劳动用工15个左右,节约劳动力成本近800元,减工降本、提质增效成果初现。

  2.5工商合作深入推进,原料供应基地化成效显著

  该县是承担国家局“特色优质烟叶开发”项目较早的县。自2008年开始与湖北中烟合作,承担1万亩3万担的“特色优质烟叶开发”项目以来,该县就把特色优质烟叶开发作为基地单元建设的主要内容来抓。2009年,该县以特色优质烟叶开发为重点,分别与湖北中烟、贵州中烟合作,开展黑石基地单元和秀水基地单元建设工作,各建基地单元示范特色烟1.7万亩、生产烟叶各5万担。在近两年的建设基础上,2010年工、商、研三方在认真总结经验和分析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围绕“黄鹤楼”、“贵烟”等品牌对原料的需求目标,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结合威宁生态特色和烟叶质量特征,系统构建了“贵烟”、“黄鹤楼”等品牌原料保障体系。遵照国家局要求,2011年威宁县基地单元建设全面推进,单元内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生产技术体系进一步改进,烟叶种植规模进一步提高、风格特色稳定彰显,初步实现了现代烟草农业建设与优质烟叶原料基地建设有机结合。

  2.6站点建设不断完善,基层管理水平稳步提升

  威宁县现有烟叶工作站10个,收购线66条。截止2011年,已建成标准化烟叶工作站(线)9个、启动建设13个。同时,按照基地单元建设要求,结合优秀工作站的创建,对烟叶工作站进行有效整合,全县规划建设10个烟叶工作站、整合烟叶收购线52条,并不断优化各基地单元的人员配置,完善技术岗位的设置。在认真总结研究分析的基础上,不断统一技术标准、统一业务流程、统一物资安排,实行县分公司、烟叶工作站、收购线三级管理模式,层层下达生产收购目标任务,组织生产收购。2011年全县种植面积24.4万亩,生产管理员人均服务面积787亩。烤烟生产按照计划下达、物资供应、育苗、移栽、大田管理、采摘烘烤、分级扎把、预检交售、验收入库、调拨运输等十大标准流程进行。层层开展环节技术培训、环节工作检查,提高技能水平和技术到位率,顺利完成各单元内烟叶高效有序的收购。

  3、威宁县基地单元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不足与分析

  3.1 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

  经过近几年的建设,威宁县基地单元基础设施有了长足发展。然而也存在诸多不足。主要表现为基础设施尚未完全覆盖规划的基本烟田,一些单元烟水工程水源寻找困难,或工程量大;部分单元设施规划不够科学合理,导致建成后的基础设施使用率低;建成后的基础设施缺乏行之有效的管护机制,管护不力导致部分基础设施破坏严重,一定程度上造成投资浪费。

  3.2 从事烟叶生产的技术人才队伍不足

  在“十二五”期间,威宁县规划烟叶生产达百万担。为此,近几年来威宁县分公司在上级单位的支持下大力引进各种专业人才。但仍未能满足威宁县分公司对烟叶生产专业人员的需求,公司整体人员队伍文化水平偏低的现状仍然没有改变。2011年在引进18名本专科生以后,威宁县分公司从业人员共计574 人,其中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的高达320人,占全公司从业人员比例的55.7%,大专以上的182人,占全公司人数的,31.7%,本科(含在职本科)以上仅68人,仅为全公司人数的11.8%,有硕士4人。而且在公司人员中,农学专业毕业的人数更是不足10%,这给威宁烟草深层发展带来一定的难度。另外威宁是贵州较为边远少数民族自治县,文化教育较为落后,烟区农民更是如此,据统计,在威宁最大的基地单元,烟农中高中以上文化水平比例不到5%,初中文化水平的比例仅为11.2%。烟农文化水平低的现状成为烟叶生产新技术的推广运的最大障碍,也是制约组织方式创新的重要因素。据笔者调查,在组建的11个合作社中,理事会成员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不足10人,且大多数都缺乏组织管理经验,而烟叶生产专业化服务人员更是匮乏,这不仅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合作社高效有序运行和多元化的发展,更是影响烤烟生产专业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3.3 专业合作社运行不够顺畅

  与贵州其他烟叶产区相比,威宁地势相对较为平坦,部分单元内完全可以实现机械化耕作,实行规模化种植和集约化经营,为此在近年来,在威宁烟草部门的引导和帮助下,烟区部分农户共注册了10个合作社,给该县烟叶生产水平的提升注入了新的活力。但由于合作社组建时间不长,运行机制不够完善、管理人员缺乏、服务意识较为落后等因素的影响,合作社存在诸如运行不够流畅、专业化服务能力有限、经营模式单一、盈利模式不稳定、与烟农间的互信程度低等一系列问题。

  3.4 基层管理水平有待提升

  在现代烟草农业建设中,基层站点是整个基地单元的中枢系统,是带动整个基地单元发展的龙头。因此,基层站点的管理水平直接决定了整个基地单元的运行情况。基层站点的管理也是县级分公司管理的重点和难点。近年来随着基层站点硬、软件设施的不断更新,基层站点的管理水平有了明显进步。但与现代烟草农业基地单元建设目标之间仍然存在差距。主要表现为:一、基层站点人员素质普遍偏低,大多员工的思想意思较为陈旧和落后,服务意识不强,不能适应现代烟草农业的新理念和新技术推广要求;二、现代烟草农业基地单元建设为基层员工增加了更多的工作负荷,让本来就已经满负荷工作的广大基层站员工容易产生“厌战”情绪和消极的工作态度,缺乏开拓创新的精神和朝气,影响基地单元综合水平的提升;三、知识技术水平不高影响基地单元新技术的推广运用和标准生产流程的有效运行,从而影响基地单元整体的运行;四、基层站点对整个单元基础设施管护不力以和管护不到位,制约了基地单元基础设施的充分利用。

  3.5 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仍较薄弱

  近几年烟叶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几项适用技术的推广普及,包括育种育苗、栽培植保、初烤复烤技术等[2]。 “十一五”以来,威宁县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明显。分别在草海、秀水等基地单元内成功推广了毕纳一号、韭菜坪一号、红花大金元等适合威宁高原气候的新品种和市场稀缺的特色品种;经过威宁烟叶生产专业技术团队的多年的研究和探索,通过了黑石单元哲觉片区的有机烟认证,申请了鹅卵石快速回潮专利,成功申报烟叶标准化生产的地方标准,发表学术论文5篇等。但与威宁烟区生产现状比较,该县科技创新潜力仍然较大,科技成果推广能力仍然有限,主要表现为烟叶生产创新型人才匮乏和专业推广技术人员不足、创新机制和体系不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不高等。

  4、基地单元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思考与建议

  随着时代进步和农业生产力的发展,现代烟草农业的内涵和外延将不断拓展,人们对现代烟草农业的认识也将在实践中不断丰富、深化和提高。但是以发展理念为指导,以保障烟叶资源供给安全、均衡与有效、提升烟叶品质、实现烟农增收、实现烟草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目标没有改变[3]。过去几年里,威宁现代烟草农业紧跟毕节试验区发展时代步伐和严格按照国家局现代烟草农业的建设标准,积极探索适合威宁特色的现代烟草农业发展方式,建设了一批真正由“工业主体、商业主导、科研主力”的现代化基地单元,烟区面貌得到极大改善,清甜香型烟叶风格特色更加凸显,原料保证能力明显提升。然而,威宁烟草与省内外一些烟区发展比较仍有差距。如何进一步发展威宁现代烟草农业,深入推进基地单元建设,实现“十二五”100万担规划目标,是值得威宁烟草工作者广泛深思的问题。经过不断学习和调研,笔者认为要不断解决威宁烟烟草发展的瓶颈,把威宁现代烟草农业推上新的水平,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4.1不断解放思想,转变意识,全面提升现代烟草农业和基地单元建设认识水平。要解决烟叶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必须把科学发展观作为烟叶生产的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2]。努力营造公司上下学习的氛围,注重学习型领导干部、学习型员工的培养,公司上下统一对发展现代烟草农业和建设基地单元重要意义的认识,各部门加强交流沟通,确保规划与建设统一,决策和执行统一,标准体系与烟叶生产统一等。

  4.2继续增加投入,合理规划,科学布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是烟叶质量的重要保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当前提高烟叶生产水平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进一步增加投入,实现基础设施100%覆盖是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全面提升威宁烟叶原料保障能力的需要。进一步合理规划,科学布局,有利于基础设施充分有效的利用,真正给烟区农民带来实惠,有利于烟叶生产的顺利进行,更有利于实现烟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4.3重视人才培养,不断引进创新型人才,强化科技创新队伍建设,全面实施科技兴烟战略。全面实施科技兴烟战略,是真正实现现代烟草农业的主要途径,也是转变烟叶增长方式的正确选择。然而科技创新与推广离不开人,离不开懂科技、用科技、创科技的新型专业人才队伍。因此不断打造和培养一支专业技能强,创新水平高,能够扎根基层,了解基层,能给基层注入新活力的人才梯队,对该县基地单元建设,基层站点管理,科技创新以及成果转化和推广,均具有重要意义。

  4.4大胆创新,积极引导,努力探索适合威宁实际的合作社运作模式,全面推进烟叶生产专业化服务。实现现代农业首先要发展生产力,同时要使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从基本的国情、烟情出发,创新生产组织模式使之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是实现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4]。国内外很多地方的实践经验证明,专业合作社不仅是科技推广的有效载体,也是连接烟草商业企业和烟农间的关键纽带,更是实现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专业化分工的重要抓手。因此,在认真总结威宁县各合作社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大胆实践,不断探索符合威宁实际的合作社运行机制,积极引导合作社开展烟叶生产专业化服务,注重懂管理、能服务、顾大局、能担当的合作社管理人才培养,不断稳定合作社盈利模式,逐步增强合作社自身的“造血能力”,完成现代烟草农业组织模式的建设,真正实现烟叶生产提质增效,减工增收的目标。

  4.5 加强工商研合作,挖掘烟叶风格特色,培育烟叶品牌。工商研合作不仅是现代烟草农业的发展要求,也是不断拓展烟草产业链的必然选择和提升卷烟水平的科学方法,更是突出烟叶风格特色和培育烟叶品牌的出路。因此,进一步完善工商研合作机制,深化合作水平,按“工业主导、商业主体、科研主力”的思路细化分工,协同共商制定适应市场需求的特色烟叶生产标准和新技术应用体系,打造烟叶风格特色突出、供给能力稳定的现代烟草农业基地单元,以此推动威宁烟草产业不断向前发展。

  4.6深化机构改革,形成订单生产模式,优化业务流程,推进精细化管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消费者对卷叶品质需求增高,这给烟叶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威宁的优势,通过深度整合,组建烟叶专业公司,实施政企分离,全力推进烟叶订单生产模式,专业系统构建威宁现代烟草农业基地单元,切实推行 “公司→单元→片区”扁平化管理模式,不断优化烟叶生产业务流程,以GAP实践为手段深度推进精细化管理,以此强化烟叶生产和进一步彰显烟叶特色,开创威宁烟叶生产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温 琦.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理论基础与实践方略[D]. 西南财经大学,2009.

  [2]何泽华.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的理性思考[J].中国烟草科学,2005,27(3):1~4.

  [3]林霖.现代烟叶农业内涵和体系构建的理论探讨[J]. 农业经济, 2010,18(9):46-47

  [4]董利国.烟农专业合作社与现代烟草农业专题[M]. 贵州烟农合作社专业培训教材,2011,贵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