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现代烟草农业 推进新农村建设

2010-12-07来源:宜昌市烟草专卖局五峰营销部作者:杨云

    近年来,五峰烟草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以推进农村生产发展、农民生活富裕为目标,不断强化工业反哺农业理念,大力推进烟田基础设施建设,坚持科技兴烟,走现代烟草农业发展之路,有力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了应有的努力。

    一、五峰现代烟草农业发展现状

    烟叶是我县经济发展六大支柱产业之一,在全县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五峰烟草把现代烟草农业作为烟叶发展的新方向,坚持“重心下移、着眼基层、突出服务、加强基础”的烟叶工作方针,政企联手,克难奋进,全县烟叶产业步入了稳定发展阶段,成为全省10个重点烟叶产县之一。烟叶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3.5万亩,产量12万担,年提供烟农收入5000万元以上,创税收1500万以上。

    为巩固烟叶发展基础,五峰不断加强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走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专业化服务、信息化管理的现代烟草农业发展之路,五年来累计投入补贴资金4600多万元配套烟田基础设施项目,全县18万亩基本烟田的保障能力得以增强,万余烟农不再“望天收”;通过大力传授科技兴烟技术,全面推广烟叶标准化生产,有效促进烟叶提质增效,提升烟田综合生产能力,烟叶单产、亩产值增幅达20%以上;着力探索烟叶生产组织新模式,组建湾潭九门金叶合作社,社员平均收入1.1万元。现代烟草农业的有序推进,基本实现“减工、降本、提质、增效”目标,有效促进了烟农增收致富。

    今年,县委、县政府把烟叶生产作为今年全县项目建设和经济增长的“两大”突破口之一, 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抓烟叶发展,人大、政协多次深入烟区视察,各乡(镇)村、县直各部门紧密配合、积极营造氛围,烟草部门强化服务、狠抓落实,形成了“政企联手,上下同心,齐抓共管”的烟叶生产发展良好局面,全县烟叶移栽面积34131亩,完成计划面积的95.7 %,合同产量12万担,占计划收购量的100%。烟田基础设施配套项目和标准化收购站点建设全面启动。。

    二、存在的突出困难和问题

    随着现代烟草农业发展,五峰烟叶发展步入快速发展轨道,烟叶生产规模逐步稳定,烟田保障能力明显增强,烟叶内质明显提升,烟农收入逐年攀升,烟叶发展呈现良性发展态势。然而,在五峰烟叶快速发展的同时,许多制约发展的不利因素逐步显现,成为制约五峰烟叶发展的瓶颈。

    一是烟区生产基础薄弱,综合生产能力较差。五峰山大人稀,农业基础较为薄弱,烟叶产区生产保障能力差,烟叶发展一直比较粗放,烟农基本靠天吃饭,使得烟叶质量难以稳定、可用性差,烟叶特色没有得到充分彰显,市场中竞争力不强,难以满足工业企业对优质烟叶的要求。烟叶要发展就必须向提质增效的新层次迈进,就必须提高烟区抗击自然灾害水平,增强综合生产能力,从2005年起烟草部门每年投入资金1000万左右,围绕烟田大力兴建基础设施,配套烟水、烟房、烟路、烟机、烟炮,但是烟田的分散导致了基础设施规模效应难以体现,烟区生产条件还未得到彻底改善。

    二是烟叶种植较为分散,种植规模稳定难度大。虽然五峰烟草在烟叶发展时不断发展重点向大乡大镇、大村大户转移,烟田基础设施投入向集中产区倾斜。但是烟叶面积仍然较分散(2009年户平为3.3亩),集约化水平不高,导致管理服务难度大,种烟比较效益仍然不高,烟叶机械难以普及,在农村经济调整中竞争力不强,易受其他经济作物市场行情波动的影响,造成烟农队伍难以稳定,年龄结构偏大,烟叶呈现波动性发展。烟叶种植分散已成为困扰烟叶生产水平进一步提高的主要障碍,成为烟叶基地建设水平和烟农收入提高的瓶颈,对烟叶持续稳定发展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

    三是烟叶生产方式较为落后,提质增效难度大。现代烟草农业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改变传统烟叶生产方式,将先进的种植技术运用到烟叶生产实践中,推动烟叶质量的全面提升。我县现代烟草农业刚刚起步,标准化生产水平仍然不高,农民对标准化生产认识还有差距,依然按照传统的“老经验”“老法子”来种植烟叶,烟叶质量提高难度大。另一方面,烟叶生产组织形式较为单一,主要以家庭作坊式生产为主,专业化生产程度低,质量不稳定。

    三、具体解决措施

    为尽快扭转局面,努力发展现代烟草农业,已成为当前推动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五峰烟草把建设现代烟草农业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烟叶工作的方向,不断坚定建设现代烟草农业信心,着力解决实际困难,打牢产业基础,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发展。

    (一)政策引导促进产业发展。现代烟草农业将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也是我县烟叶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因此需要县委、政府、人大、政协给予高度重视,加强部门协调,抓好落实。我县现代烟草农业已经启动一年多,湾潭九门现代烟草农业试点村为我们积累了一些经验,为下一步现代烟草农业整乡推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由于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因此需要政府及时制定相关政策,加以必要的引导。一是发展上的政策引导。鼓励烟农推行土地流转,提高种烟集约化程度。二是对新型生产组织形式在资金投入上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协调金融部门给予新型烟叶组织模式以资金支持;三是加强涉农资金的协调,促使涉农资金整合使用。

    (二)因地制宜优化种植布局。按照我县现代烟草农业建设规划要求,分步实施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努力实现烟叶生产向种烟适宜区转移、向科技水平高的产区移转;向种烟大乡(镇)、大村、大户转移;向有技术、有劳力的种烟专业户转移,实现适度集中,形成规模。

    (三)立足优势强化基础建设。湖北五峰是目前国内唯一的拥有大规模种植及成熟生产技术的马里兰烟叶生产基地。一方面,立足优势,科学规划两大基地 (北京卷烟厂马里兰烟基地、湖北中烟工业公司优质晾晒烟基地),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整乡推进机耕路、晾房、水池、管网、机械、育苗大棚项目,改善烟区生产条件,提高基地建设水平和综合生产能力,提高优质烟叶生产保障能力。另一方面,加强与农业、国土、交通等部门配合,将各种项目资金捆绑使用,发挥资金整合作用。

    (四)依靠科技树立特色品牌。一是以提质增效为核心,在实践中完善烟叶综合标准体系,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提高烟农种烟效益和烟叶生产整体水平, 提高农村土地产出效益,促进农民增收。二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优质烟叶保障能力为目标,围绕“两烟”(即:白肋烟和马里兰烟)上项目,突出特色搞科研,加强与工业企业、科研院所合作,积极承担科研项目,着力生产出内质稳定、风味独特、满足市场的优质烟叶。三是创新烟农教育培训方式,运用电教片、互联网、远程教育等方式加大烟农教育培训力度,提高标准化生产技术措施落实到位率,建设一支有知识、懂技术、有能力的新型烟农队伍,提高服务现代烟草农业的能力和水平。

    (五)创新机制探索组织新模式。以“政府支持、农民自愿、行业(部门)促成”为原则,探索多形式的土地流转模式,促进烟田有效流转,建立烟叶种植大户和合作社,培育烟农协会、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烟叶生产组织模式,增强自我发展、自我服务能力,建立以烟叶种植大户为主、家庭农场和合作社为辅的组织形式,同时引导建立综合性专业合作社(或专业服务队),实现“两头工厂化、中间专业化”;协调扶贫、工商、税务、金融等部门密切配合,搞好新型烟叶生产组织模式的服务和指导,为新型组织模式提供良好发展环境,推动新型组织模式发展壮大,实现烟叶发展与农民增收的双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