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遵照、三个依靠”稳步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

2009-04-24来源:莱芜市烟草专卖局(公司)作者:张延国

    近几年,莱芜市局(公司)严格按照国家局、省局(公司)的各项要求,紧密结合莱芜烟区实际,持续深入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以烟水配套、烟房配套、烟路配套和烟机配套为主要内容的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以烟叶生产生态村为重要载体的烟区烟农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2005年以来的四年时间,全市累计投入2811.19万元,建设项目748个,涉及3个区6个乡镇(街道办)74个村,受益面积20000亩,受益农户1197户。为推动传统烟叶生产向现代烟草农业转变,按照山东省局(公司)的总体部署,2007年以来,我们在现代烟草农业试点工作上进行了积极探索,共建设20个烟叶生产生态村,烟叶面积达11474亩,占全市总面积的67%。总结近年来的工作,我们主要做了“三个遵照、三个依靠”:

  一、遵照国家局、省局(公司)的部署要求,依靠理念创新做好工作
  (一)从国家局的部署看,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必须紧紧围绕“烟草三农”和烟草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着力解决好“夯实基础、创新机制、依靠科技、完善服务、健全体系、服务发展、提高效率、增加收入、节约资源、和谐环境”等问题,切实走出一条集“农工商联盟”、“产学研结合”、“行业持续发展与基础稳定”、“品牌战略与原料保障”、“现代科学与现代理念”、“现代烟草农业与职业化烟农队伍建设”等全面应用与发展的新路子。
  对此,莱芜市局(公司)认为,开展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就是要以高资本投入夯实产业发展基础,以完善社会保障机制稳定产业发展规模,以现代工业成果应用提高生产效率,以现代科学技术提升生产效益,以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保障生产效能,以现代信息技术推进科学化、标准化生产经营与管理,以现代经营理念教育培养新型烟农,推进烟农“职业化”建设。同时,以发展绿色生态烟草为方向,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烟草循环经济,促进环境友好、尽献社会责任。由此,我们针对莱芜烟区“十年九旱”的实际,选择了“从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入手,投资开展烟田基础设施建设”的路子。四年里,根据莱芜烟区以山地、丘陵为主的实际,因地制宜,通过以自流式灌溉、风力提灌系统等为主要内容的烟水配套建设,有效解决了水源问题、蓄水问题和连接问题。
  (二)从山东省局(公司)的要求看,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步伐,就是要按照“依靠实、争取强、注重精、要特色”的工作思路,按照“政府牵头、烟草为主、部门联动、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以“一基四化”为核心,以实施烟叶生产生态村富民工程为载体,通过加强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帮扶烟区农村公益事业发展、改善村容村貌等措施,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烟草农业转变。
  对此,我们根据莱芜区域小、植烟面积小的实际,确立了“小而精、小而优”的发展定位,明确了“试点先行、典型带动”的生态村建设总目标,在2007年3个试点村建设的基础上,目前已经建成 20个烟叶生产生态村,占全市植烟村总数的30%以上。
  (三)从莱芜市委市政府的发展规划看,2008年底,莱芜市被列为山东省统筹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唯一试点市。对此,我们在烟叶生产组织方式、科技创新和科技运用上与统筹城乡一体化试点紧密结合,通过成立烟叶生产合作社、秸秆压煤并直接应用于专业化烘烤的一条龙模式的探索,进一步打造烟叶生产、村级经济和烟农收入三位一体共同发展的利益格局,加快烟叶生产生态村的现代烟草农业发展步伐。
  在土地流转方面,《莱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实施意见》(莱政办[2008]28号)明确规定:“对一次受让耕地50亩以上、流转年限5年以上的大户,市财政给予50元/亩的一次性奖励;对一次受让耕地200亩以上、流转年限5年以上的企业或大户,市财政给予100元/亩的一次性奖励”。对此,我们紧紧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大力开展烟叶生产规模化种植,2008年户均面积 14.18亩,居于全省前列;今年的户均面积也达到了14.3亩。
  二、遵照科学发展观和现代烟草农业建设要求,依靠生态村载体做好工作
  推进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现代烟草农业发展步伐,是贯彻党的十七大“以工促农、以城促乡”重大方针的直接体现,也是行业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为确保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工作中,我们一直把调查研究作为推动科学决策、加快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重要手段来抓,通过召开座谈会议、开展问卷调查以及综合分析提炼等方式,重点围绕如何加快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和生态村富民工程建设、推进现代烟草农业进程开展调研。为确保调研成果真正落到实处,我们充分将其纳入决策,并根据科学发展观和国家局关于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各项要求,认真落实山东省局(公司)“依靠实、争取强、注重精、要特色”的烟叶工作指导思想,研究确定了推进莱芜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和生态村建设、加快现代烟草农业发展步伐的总体思路,即以生态村富民工程为总抓手,抓规模、上单产,减工降本,提高水平。
  在生态村管理上,凡是300亩以上的植烟村均可纳入生态村建设,按照总种植面积达到1000亩以上、500—1000亩、300—500亩的村,分为一、二、三级,按照规模大小和发展潜力,分级推进,分步投入,使之成为烟叶持续发展的主力军。
  在规模化生产上,按照规模种植、连片发展的要求,做好做活土地经营权流转,通过乡镇土地流转服务中心的协调,引导广大农户跨村、跨乡镇、跨区,通过大户租赁、农户协商转包以及户间互转等三种土地流转方式,推动烟叶规模化生产。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户均面积进一步提高。今年户均达到了14.3亩,比上年提高0.12亩。二是大户、农场面积大幅提高。10亩以上的大户面积为14009亩,占总面积的82%;其中50亩以上的农场4174亩占总面积24%,同比增长81%。三是专业植烟村、镇建设进一步加快。20个生态村的种植面积就达到了11474亩,占总面积的67%,其中2009年现代烟草农业试点单位——钢城区辛庄镇傅宅科村达到了1448亩;莱城区苗山镇、钢城区辛庄镇分别达到了7626亩和8004亩,分别占全市总面积的44.51%和46.72%。
  在提高单产上,以烟叶生产标准化建设为契机,切实强化烟叶生产技术培训体系,狠抓品种布局、移栽、施肥、大田管理、采收烘烤等各个阶段的烟叶生产技术推广,切实解决抗御风险、增产增收、提高质量等问题。为进一步提高对烟农的生产指导水平和烟农的种植水平,2009年我们建设完成了4个合作社组织,基本实现了统一供苗、统一机耕、统一植保、统一烘烤。为夯实现代烟草农业的信息化平台基础,目前我们正按照国家局、省局(公司)关于信息化规划的方案,全面启动辅助决策系统,确保烟叶生产精细化管理、烟叶基础设施建设、生态村富民工程、烟叶收购电子结算、烟叶物流系统、烟叶病虫害防治管理以及烟叶GIS展现系统的集成整合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在减工降本上,为加快推进机械化步伐,进一步降低烟农工作成本,提高烟农工作效率,近年来紧密结合全市烟区实际,先后开展了起垄机械、统防统治设备改进、回潮机试验以及秸秆压煤机等的引进示范工作,多措并举大力提高烟叶生产机械化水平。今年还在钢城区辛庄镇傅宅科村、莱城区苗山镇苗山高塘村以及上朱家店村烟叶种植专业化合作社购买起垄盖膜机6台、剪叶机24台、旋耕机650台。截至目前,全市烟叶生产种植在耕翻整地、育苗减叶、起垄盖膜、病虫害防治以及烟叶运输机械化作业比例达到100%,力争通过加大适用机械的实验推广力度,每亩用工从目前的25个降至20 个左右。
  在提升水平上,主要是突出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这个重点,着力发展生态村、重点村,巩固老区、适度发展有潜力的新区,稳步提升规模种植水平。在做好基本烟田规划的基础上,切实加大资金投入,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努力改善农村发展环境。2005年初至2008年末,全市累计投入补贴资金2811.19万元,完成水利、道路、烤房以及社会事业帮扶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748个。其中,烟水配套工程237项(包括塘坝95座、蓄水池84座、管网30处、提灌站21座、水渠1条、水窖1座、机井5口),投资1571.47万元;道路10条,投资202.62万元;密集型烤房501座,投资1037.1万元。在建设、使用和管护上,全部按照国家局、省局(公司)要求将产权交由所属村委和烟农所有,让老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确保这项民心工程真正落到实处。同时,在进一步建立完善《莱芜市烟叶生产基地人工增雨、防雹减灾实施意见及行动方案》的基础上,为进一步降低植烟风险,还与中华联合保险公司签订了自然灾害保险,进一步完善烟叶生产综合服务保障体系,努力提高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水平。
三、遵照发展需求,依靠烟区实际做好工作
  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烟叶发展、烟农受益”的宗旨,因地制宜,紧密结合实际开展工作,本着“突出重点,系统设计、网络布局、整村推进”的原则,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开发、基地化建设、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总体思路,不断改善烟叶生产发展条件,努力提高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水平。
  一是因地制宜,建设“塘坝-管网-水池—田间给水栓”的自流式灌溉体系。通过铺设管网,使莱城区苗山镇高塘村13个水池全部串联在一起,使该村基本烟田保护区内池池相连、路路相通,初步形成了“有烟田的地方就有水源,有水源的地方都能相连”的建设格局,受益烟田面积1000余亩;在钢城区辛庄镇傅宅科村,通过铺设从出水口分别引水到田进行田间灌溉的给水栓,较好地解决了全村基本烟田的灌溉问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较大提高。
  二是节能环保,积极开展风力提灌系统建设。根据傅宅科村水源相对稳定、自然风能丰富的特点,为进一步解决向地势高的烟田提供水源问题,我们在该村东北部基本烟田保护区内,新建风力提灌站一处(共由20台转页风机、1个大型水源塘坝、4个蓄水池、4000米地下管网和28个田间灌桩组成,总投资50余万元,是目前莱芜市规模最大的风力提灌项目)。在正常风力条件下,提灌站每小时提水70立方米,一天的储水量可满足60亩烟田的用水需要,解决了农村农业用电紧张、供电不稳、架设电力线路费用高、使用成本贵的问题。可供该村1000余亩土地进行灌溉,降低了种烟成本,受到了广大烟农的一致好评。
  三是创新探索,努力构建一条龙服务体系。在专业化烘烤方面,烤房建设之初就把“烤房群”建设摆在了首要位置,目前全市烟区的新型密集型烤房基本上都是5支以上的烤房群。烘烤时由专人负责,即使个别的单支烤房,也由烟农自发轮流使用,并固定专人负责烘烤,从而既保证了烘烤质量,又减少了劳动用工,有力加快了烘烤专业化步伐。在科技应用方面,开展了秸秆压块替代煤炭烘烤烟叶技术的探索,即将秸秆等农林固体废弃物粉碎加压,使之增密成型以替代煤炭烘烤烟叶,并投资5万元购进秸秆压块设备,投资10万元在钢城区辛庄镇新建加工厂一处,生产出的产品可直接用于烘烤,不但减少了运输成本、提高了秸秆压块质量,还形成了秸秆压块—烘烤的一条龙式系列化服务。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重大原则,制订了一系列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举措,必将对烟叶工作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当前,最重要的是学习好、落实好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特别是“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必将进一步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进程。对此,莱芜市局(公司)将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实施烟叶生产生态村富民工程,提高对发展现代烟草农业重大意义的认识,坚定信心,进一步研究工作措施,不断提高烟叶产量和质量水平,改善烟区生产生活条件,促进烟农增收和烟叶发展。
相关文章